抗美援朝时,她对岸英说:“岸英,我不同意你去前线”,她是谁?

在很多人的眼中,她是“神仙”。

没有孩子却儿孙满堂,没有视力却有敏锐目光,没有权利却最受崇敬,没有享受却活得最长。

拥有“四最”,但对于她而言,毛岸英却是心中永远的隐痛。

毛岸英

“如果当初我再强硬一点,岸英就不会牺牲在朝鲜战场之上,都怪我”。

毛岸英的奔赴是主席父亲和彭德怀的双双准允,这个半道出现的“她”又是谁?面对她的拒绝,毛岸英为何又是坚定地做出援朝的选择?

我不同意你上前线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只等彭老总一声令下,即刻奔赴朝鲜战场,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

但是彭老总却在这个关键时刻犯了难。

原定的翻译员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奔赴朝鲜战场,新选出来的翻译官,部长李涛却不满意。

一时之间寻觅不到合适的人选,但是作战却不敢再有耽搁,于是彭老总便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主席。

因为忧心战事,彭老总急得团团转,但是主席却在听完这件事情之后,露出了云淡风轻的表情。

毛主席

“彭帅,你是不是把岸英忘了,他之前在苏联留学多年,俄语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你带着岸英去吧。”

主席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彭老总连忙摆手拒绝。

因为顾顺章的叛变,毛岸英在上海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而1936年又被安排进苏联学习,直到1945年12月,才随着苏联医疗专家一同回到中国。

顾顺章

为了补上劳动教育这一课,在1947年的11月,毛岸英又去农村参加了土改工作,直到1948年的4月,才重新回到延安。

主席与毛岸英本就聚少离多,更何况,战场又是阴晴不定,万一毛岸英有个什么闪失,彭老总不知该如何像主席交代。

可是,毛主席的态度却是非常的坚决。

“怕什么,毛岸英是我的儿子,参战的士兵又有那个不是爹娘所生,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特殊和例外可言”。

毛主席与毛岸英

因为主席的“拍板”,毛岸英奔赴抗美援朝的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而毛岸英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当真是高兴极了。

自朝鲜战事爆发,美国尽显对我国领土僭越的野心之后,毛岸英就一直想要出兵作战,给进犯的敌人一些颜色看看。

这一下可算是有了机会,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为了消解彭老总心中的担忧,毛岸英又特意自找了他一次,表明自己的坚决意图。

彭德怀

毛主席听了很是高兴,却也不忘提醒毛岸英一句“把这件事跟你帅妈妈说一下,免得她生气伤心”。

主席口中的帅妈妈就是帅孟奇,也是阻拦毛岸英上战场的那个“她”。

“帅妈妈,我父亲同意让我上战场了,我这次一定要给心怀不轨的美国人一些颜色看看,咱中国人可不是好惹的”。

帅孟奇

看着兴奋的毛岸英,帅孟奇却当即毫不留情地泼下一盆冷水“我不同意你去,我有权利毙掉你的申请”。

这是帅孟奇第一次对毛岸英说重话,他被吓了一跳。

“帅妈妈,为什么啊?可是我想去,父亲和彭老总都同意了”。

帅孟奇也觉得自己语气有些过分严重了,但她心里的担心却比表现出来的还要强烈百倍。

图片源自网络

那可是战场,枪眼无情的战场。

她不希望毛岸英去,是不希望他以身涉险。

这一点,毛岸英也知道,他上前握住帅孟奇的手,然后坚定地说出了一句“帅妈妈,我是主席的儿子,就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我会照顾好自己”。

身为党员,帅孟奇也知道每一位主动站出来加入队伍作战的士兵都是父母的好儿女,都应一视同仁地对待。

于是她不再拒绝,只是紧紧回握毛岸英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帅妈就在这里等你凯旋回家,给你包你最爱吃的饺子”。

毛岸英

母亲杨开慧离世的早,但是在帅孟奇的身上,毛岸英却感觉到了真情实意的母爱,这样的爱让他觉得踏实,却也让他舍不得。

可遗憾的是,帅孟奇等到了中国志愿军的凯旋,可人群之中却没有可那抹熟悉的身影。

毛岸英牺牲了。

1950年11月25日,敌人的飞机突至朝鲜大榆洞我军司令部的上空,上百枚汽油弹如雨点一般下落,带走了毛岸英的性命。

朝鲜大榆洞

当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毛主席强压心中的悲痛,而帅孟奇却在得知到消息之后嚎啕大哭。

她的岸英,再也回不来了,她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无儿无女却又多子多女

毛岸英与帅孟奇没有血缘关系,也只是帅孟奇温暖过的众人之中其中之一。

在帅孟奇的一生之后,她先后收养照顾过许多烈士的后代,彭湃的儿子彭士碌,郭亮的儿子郭志成,黄公略的儿子黄岁新,陆更夫的女儿黄曼曼,还有沈绍藩的儿子舒炜…

彭士碌

而帅妈妈,这个称号,帅孟奇也不是徒有虚名。

一年冬天,舒炜感染疥疮,身上钻心般的发痒,每天换下来的衣服也都是沾满了脓血,但帅孟奇却每天坚持采灰灰菜在冰冷的河水中为他清洗衣服,只愿舒炜能好受一点。

革命之下,条件是艰苦的,但是每当自己有什么吃的,帅孟奇都是放了有方,留给后辈吃。

但其实,帅孟奇也是有自己的孩子的。

帅孟奇(左)

只不过,那个孩子的命活生生被敌人用毒药拦腰折断,孩子离世的时候只有13岁。

但对于1937年的帅孟奇而言,这只是莫大打击中的其中之一,同时发生在她身上的还有成为精神病人的母亲以及青梅竹马多年却又“另寻新欢”的丈夫

帅孟奇的丈夫名为许之祯,也是她母家的表弟。

出生于1897年的许之祯是在革命家庭长大的孩子,他的父亲帅惊白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结识了孙中山,和黄兴也是革命挚友。

可以说,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帅孟奇从小就有一种对腐败时局的反叛意识。

而许之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进步少年,在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毕业之后,又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校,并与陈独秀相识,在五四运动中积极响应,毅然决然的与陈独秀和李达等人一同投身于运动之中。

陈独秀

可早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1917年,帅孟奇已经和许之祯完婚。

更准确地说,两人的姻缘在尚处腹中的时候就已经定下,而这就又多亏了帅孟奇母亲的一句“要是我俩生下的孩子是一男一女,等孩子长大了就让他们结婚吧”。

原来许云秀怀着帅孟奇的时候,正逢远方表亲也同时有了身孕,两人就此指腹为婚。

可当帅孟奇长大之后,任何人问起最喜欢的表弟是谁,她总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许之祯。

帅孟奇(左)

1909年,许之祯父亲去世之后,他就来到了姑父姑母家,两个孩子越走越近,婚姻发展的也是水到渠成。

虽然生于并不富裕的水乡小村,但是父亲的求学经历打开了帅孟奇求贤若渴的知识大门,也在闻说了革命党人的英勇事迹之后,坚定了自己参加革命,为国尽忠效力的念头。

而这个机会在1920年的秋天终于降临。

彼时帅孟奇和许之祯的女儿刚满一周岁,丈夫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帅孟奇也想做些什么。

于是在1920年,她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进入汉寿县城成为了一名保育员,没过多久,又进入一家小学教珠算课。

帅孟奇

条件是艰苦的,但是帅孟奇却每天都是干劲十足。

因为她结识了黄易瑜、陈才翠等进步女青年,她们时常聚在一起,谈论教育救国、妇女解放的问题,为了在旧社会宣传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她们还自费创办了民益女子职业学校。

学校需要耗钱,帅孟奇就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和首饰。

家底却来越少,可帅孟奇的心里却是越来越踏实。

多遭磨难却始终坚贞不屈

詹乐平的介绍之下,帅孟奇在1926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而她与许之祯却早已是聚少离多。

1921年,许之祯被中共组织派遣至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直至1924年才回国,而当他回来时,帅孟奇却已然经受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东方大学旧址

在生机勃勃的妇女自身解放斗争过程中,帅孟奇的思想愈发的成熟,在入党之后,更是彰显了不一样的魅力。

不仅被选为了中共汉寿县委的委员,还先后担任了县委妇女部的部长和组织部长。

革命发展得热火朝天,但蒋介石这个小丑却在1927年突然跳出叛变革命,联合湖南发动军阀徐克祥发动了“马日事变”

蒋介石

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领命的帅孟奇紧急前往寻找党组织。

比之汉寿,长沙城的血雨腥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帅孟奇走遍了大街小巷,也没有和组织接上联系。

但是帅孟奇并没有放弃,而是日夜不停地奔赴武汉,希望能借助时任湖北工人运动讲习所所长的丈夫许之祯的力量,找到上级党组织。

可这一次,她得到的不是援助,而是噩耗。

许之祯患上了隔膜炎,已经被送往海参崴治疗,一边是形势恶化的湖南,一边是需要人照顾的许之祯,组织上决定将帅孟奇送往莫斯科,这是最为妥帖的完美之策。

帅孟奇

直到1930年,帅孟奇才重新回国。

可等待她的,却是虎视眈眈的国民党。

因为叛徒的出卖,帅孟奇在1932年的10月遭受国民党特务的逮捕。

当昔日的劲敌落在自己的手中,丧尽天良的国民党特务更是做到了极致的热情“招待“。

他们强逼帅孟奇坐在老虎凳上,然后用绳子捆住她的双腿,为了加深痛感,毫无良知的特务疯狂的在帅孟奇的脚跟垫砖头。

图片源自网络

一块、两块、三块…

敌人依旧在狂妄地叫嚣,但是帅孟奇却紧咬牙根,不愿说出任何一句可能对组织不利的话。

“我就是一个乡下妇女进城找丈夫的,你们爱信不信“。

图片源自网络

敌人妄图通过严刑拷打,撬开帅孟奇的嘴巴打听关于党组织的消息,但是革命党人的意志艰苦卓绝,无论敌人的行为多么不堪,却在执行的时候就要注定以失败告终。

无计可施的敌人在1933年的1月7日,将帅孟奇关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的三号楼房,用时间战耗到帅孟奇“想通”的那一天。

南京老虎桥监狱

所有人都以为轮番迫害之下的帅孟奇已经死了,甚至包括她的丈夫许之祯。

多番联系未果之后,许之祯在苏联重新组建了家庭。

而在狱中的帅孟奇却在同房难友的悉心照料之下,奇迹般的生还。

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的西安事变为帅孟奇带来转机,在得知她还存活在世之后,中共和谈人员多次与国民党交涉,最终在1937年的5月,让她重新获得了阔别3年的自由。

可出狱的帅孟奇见到却是“家破人亡”的场景。

图片源自网络

年仅13岁的女儿被国民党特务毒死,母亲的也因此患上了精神异常,丈夫另组了家庭,条条框框砸在帅孟奇的身上,但她却选择了坚强。

对于许之祯主动坦白的过错,帅孟奇也选择了原谅,甚至在其离世之后,还曾多次前往八宝山祭拜。

而自此之后,帅孟奇便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革命之上。

施压酷刑只能吓跑胆小鬼,但是因为自己惨遭过泥泞,帅孟奇便更加想为革命做些什么,为遭受反动势力欺压的百姓做些什么。

基于这样的心态,全面抗战打响之后,帅孟奇积极发展群众力量,在一条腿残疾的情况之下,继续奔走,以活跃之态开展抗日活动。

图片源自网络

新中国成立之后,帅孟奇先后担任不同的机关要职,无论在那个岗位上,她都始终勤勤恳恳,始终以勤俭节约为生活的本质,而“有困难找大姐”也极尽彰显了帅孟奇的平易近人。

1998年4月13日,帅孟奇离开了人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她散落在各地的“儿女”都自发的赶来,送伟大的帅妈妈最后一程。

遵照帅孟奇的意愿,她的骨灰洒落在生前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她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神州大地。

帅孟奇(左)

作为受革命先辈庇佑的我们,唯有聚所有之才,赋华夏新生,才算对得起先辈们的付出,才能真正的心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汉寿   苏联   朝鲜   对岸   前线   战场   老总   敌人   丈夫   父亲   主席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