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10位太子,最低20年起步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平均年龄仅39岁,很多皇帝还没成年就被杀或病逝,同样作为储君,太子这个职业也不好干,历史上的很多太子在储君之位上呆了几十年,最终却没能成为皇帝,这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个遗憾,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10位太子。

1、康熙帝之子胤礽(37年)

爱新觉罗·胤礽,康熙帝第7个儿子,续齿第二,出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胤礽是康熙帝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赫舍里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生下胤礽后两个时辰去世,但是年仅21岁。康熙帝与赫舍里氏感情甚笃,在给赫舍里氏风光大葬后康熙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胤礽的重任。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不满周岁的胤礽被康熙皇帝封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胤礽

长大后的胤礽起初表现得也是非常不错,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在朝内外有一定的名声。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康熙北征噶尔丹时就命胤礽监国。

或许是在太子之位太久了,胤礽迫切地想要继承皇位,以至于做出了种种不法的行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次年为了缓和诸子之间的矛盾,胤礽再次被立为皇太子。

然而复立之后的胤礽仍然不知收敛,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再次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此后虽然有人提出再立胤礽为太子,但都被康熙驳斥回去。

被废的胤礽幽禁于咸安宫,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终年51岁。自康熙十四年被立为太子到康熙五十一年再次被废黜,胤礽当了37年的太子,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

2、汉武帝之子刘据(32年)

刘据是汉武帝嫡长子,皇后卫子夫所生,出生于元朔元年(前128年),元狩元年(前122年),年仅6岁的刘据被立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

汉武帝对刘据寄予厚望,为其建了博望苑,虽然汉武帝本意不喜欢臣子结交宾客,但却专修此苑赐予刘据,以作为其交往宾客之用,并允许刘据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行事。因此多有与当时主流政见不同的各类“异端”前来附于刘据门下。

刘据影视形象

武帝执政的后期,太子刘据遭到江充等人的诬陷,最终引发了巫蛊之乱,刘据于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矫节捕杀江充,又发宾客士卒与丞相刘屈氂等战长安市内。兵败亡匿,最终被迫自杀。其孙汉宣帝刘询即位后,追谥为“戾”,史称“戾太子”。

3、梁武帝之子萧统(30年)

萧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出生于南齐中兴元年(501年),次年萧衍在建康接受了齐和帝的“禅让”,即皇帝位,建立梁朝,同年十一月,萧统被立为太子。

萧统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萧统酷爱读书,笃好玄学,在太子位上广纳人才,勤于著述。当时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被认为是自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

萧统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萧统在游览后池,乘舟摘芙蓉时,因姬人晃荡,不慎落水,被救出时伤及大腿,自此一病不起。不久萧统病逝,年仅31岁。萧衍下诏以帝王衮冕收敛他,赐谥号为“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

4、唐顺宗李诵(26年)

李诵,唐德宗李适长子,出生于上元二年(761年),初以皇孙身份,册封为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李诵被立为皇太子。

李诵在做太子的26年中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的混乱和烽火,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

唐顺宗李诵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驾崩,遗诏传位于太子李诵,二十四日宣遗诏。李诵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即唐顺宗。

李诵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触犯了宦官和节度使得利益,被迫禅位给皇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驾崩。当了26年的太子,却当了一年的皇帝就被迫禅让。

5、朱元璋嫡长子朱标(25年)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母亲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出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自幼就跟随大儒宋濂学习。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被明太祖朱元璋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接班人的地位。

朱标影视形象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自西安巡视回来后感染风寒,不久便病逝,葬于明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

6、汉景帝刘启(24年)

刘启时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母亲为窦皇后,前180年刘恒即位后册封刘启为皇太子。刘启为太子时曾与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下棋,因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汉文帝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从此刘濞怨恨刘启,也引发了后来的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后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即位之后刘启采用晁错的建议下令削藩爆发了七国之乱。刘启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后世史家将其和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7、唐玄宗之子李瑛(23年)

李瑛是李隆基的次子,生母为赵丽妃。景云元年(710年),李瑛以皇孙的身份被封为真定郡王,唐玄宗即位后,李瑛被封为郢王。开元三年(715年),李瑛被封为皇太子。

后来随着武惠妃受到唐玄宗隆宠,原本自皇太子时代就受宠的赵丽妃皇甫德仪等嫔妃纷纷失宠,遭到疏远。失宠的赵丽妃于开元十四年(726年)过世。武惠妃也为李隆基生下了数位子女,尤其是寿王李琩“宠冠诸子”,李瑛的太子之位开始遭到威胁。

李瑛影视形象

武惠妃经常向玄宗控诉太子李瑛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过失,后来武惠妃更在玄宗面前危言耸听,说"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玄宗信以为真,勃然大怒,要废黜太子。在宰相张九龄的力保之下,玄宗暂时打消了废黜太子的念头。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及其女婿杨洄诬陷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谋反,三人皆被废为庶人并赐死。唐代宗即位后,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太子称号。

8、明仁宗朱高炽(21年)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于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靖难之役时,朱高炽镇守北平,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最终北平城得以保全,没有被攻破。

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册封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朝廷大事也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明仁宗朱高炽

因朱高炽是个大胖子,虽然被立为皇太子,但是朱棣似乎不太喜欢他,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侍,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朱棣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于榆木川,同年八月朱高炽即位。然而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就病逝了,终年48岁。

9、武则天之子李弘(20年)

李弘是武则天长子,唐高宗李治第五子,出生于永徽三年(652年),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

李弘影视形象

李弘孝顺仁德,体恤民情,颇有贤名,曾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还组织编纂了《瑶山玉彩》。高宗李治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子。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行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时年二十三岁,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悲痛不已,下诏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葬于恭陵

10、隋文帝之子杨勇(20年)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的长子,北周时期曾担任过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等职。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受禅即位,建立隋朝后,杨勇被立为皇太子,参与军国大事。

杨勇影视形象

开皇二十年(600年),在晋王杨广和司徒杨素的陷害下,杨勇的太子之位被废,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后,被太子杨广矫诏赐死,追封为房陵王。

小结:

10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仅李诵、刘启。朱高炽三人即位为帝,其他七人要么被杀要么病逝,均没能成功继位,永远止步于仅距皇帝一步之遥的太子位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开皇   太子   之子   皇太子   汉武帝   长子   元年   皇后   康熙   皇帝   最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