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落入了美国的圈套?

  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戈尔巴乔夫在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博弈当中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国际政治斗争中的尔虞我诈,从而导致苏联蒙受了重大损失乃至解体。其中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两国在1987年签属的《中导条约》。

  《中导条约》全称叫《美国和苏联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87年,由美国跟苏联两国首脑签订,目的在于销毁两国中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军控协议。

  美苏两国冷战阶段,在海陆空这三块,美国的实力几乎都比苏联技高一筹,可唯独导弹这块,顶多是跟苏联平分秋色,而且在数量上,美国还处于下风。所以美国人就开始玩心眼了,主动要求跟苏联谈判——为了世界和平,咱聊聊咱们两家的导弹问题吧。

  苏联也是来者不拒,随便聊。不过,但凡是有损国家安全的内容,苏联寸步不让。所以从1981年开始,他们两家是一边谈着,一边大量部署导弹,都瞄准对方的心窝子、肋叉子。

  双方的谈判一直僵持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后,终于出现了转机——苏联做出了令美国意想不到的三大让步,促使美苏两国在1987年,签署了这份著名的《中导条约》。而这份条约的签署,直到今天,一直让俄罗斯耿耿于怀。

  苏联当初做出的是哪三大让步呢?

  一是把中导条约谈判跟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脱钩。

  二是苏联销毁部署在欧亚两大洲的所有中程导弹。

  三是允许美国派出核查人员,检查苏联的中程导弹工厂、基地、试验场、仓库和训练场,而且销毁的过程也允许美国军方全程监视。

  中导条约的签署,等于是苏联主动放弃了对美国最大的战略优势,自废武功。这也让美国有了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

  时至今日,美国依赖北约东扩可以把它的反导系统直接架到俄罗斯的家门口,而俄罗斯也只能听之任之。

  苏联解体之后,北约东扩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死结,从1999到2008十年间,北约先后多次东扩,将东欧九国和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北约体系,对俄罗斯的安全利益构成极大威胁。对此,俄罗斯一直坚持北约东扩违反了西方领导人与戈尔巴乔夫之间的“君子协定”。

  但既然是“君子协定”,防君子不防小人,就意味着对西方国家没有任何的约束力。

  美国第一次对苏联立保证是在1990年2月,当时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亲口对戈尔巴乔夫说:“北约不会让它的军队向东移动一寸土地。”西德外长根舍也宣布:“北约绝对不会东扩,不会让一兵一卒逼近苏联边境。”

  1993年10月,美方做出第二次保证。当时克林顿的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在莫斯科对俄罗斯保证,美国不会支持新成员加入北约。

  然而一年之后,北约东扩就变成了现实。

  面对勃然大怒的俄罗斯,北约的解释是,我们已经赢得了冷战,可以从实力出发,为了自身利益改弦更张。

  其实,根据美国政府内部的一份解密文件显示,早在谈判之初,美国就给苏联挖好了坑儿。

  在那份解密文件当中有这么一段记录:1990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詹姆斯·贝克对戈尔巴乔夫表示,北约不会向东移动一寸土地,八个月之后,东德宣布退出华约组织,15个月之后,华约解散。

  为了稳住戈尔巴乔夫,詹姆斯·贝克认为,有必要对戈尔巴乔夫立下保证,然而这个保证只是口头上的,不能留有任何文字上的记录。

  等到华约解散,北约东扩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肯定自顾不睱,就算俄罗斯找上门来兴师问罪,我们也可以坚决不予承认。

  北约是否东扩,既不是苏联说了算,也不是俄罗斯说了算,必须要由美国来决定。

  这份解密文件足以说明,美国为了给俄罗斯挖坑,费劲了心机。而戈尔巴乔夫则一步一步走进了美国精心设置的圈套。

  包括戈尔巴乔夫本人,也对这个事一直耿耿于怀,多次公开表示,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过于轻信西方。

  只不过,为时晚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苏联   戈尔巴乔夫   美国   贝克   北约   詹姆斯   华约   俄罗斯   条约   圈套   导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