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开国反腐,有三位干将功不可没

建国初期,毛主席决心通过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斗争,惩治和消灭党内滋生起来的腐败现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个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中,东北局的高岗、西南局的邓小平、华北局的薄一波可谓功不可没。

引燃开国反腐的直接导火索,是始于东北局书记高岗的一篇报告。

当时的东北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战略大后方,高岗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供给和保障工作。前线战士在流血牺牲,而后方却有人贪污浪费,贪图享乐,大发国难财,自然是为东北局书记高岗所不能容忍。


高岗就向中央和毛主席起草了一份报告,其中既讲到了东北增产节约运动的成效,又特别强调运动中发现了严重的贪污腐化问题。


毛主席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这决不是东北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由此,主席才下决心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

导致开国反腐规模扩大升级,是始于西南局书记邓小平的一篇报告。

邓小平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反贪污斗争之所以效果不大,是由于没有像镇压反革命那样,没有形成有力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威力。报告认为,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贪污事件,着重打击大贪污犯。


主席非常认可邓小平的报告,遂作批示,要把三反斗争当作一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斗争,务必取得胜利!


邓小平与高岗,一个镇守西南边陲,一个主政东北边防,都有着一样的战略忧患,一样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他们表现出的大气魄、大格局,及铁腕作风深得主席赏识和器重。

导致开国反腐掀起高潮并取得重大成果,是源于华北局书记薄一波的一篇报告。

薄一波在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前任地委书记刘青山严重贪污浪费的事实。主席看到报告后,立即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并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最后痛下决心,对曾经是红小鬼的革命功臣刘、张二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此案也成为新中国开国反腐第一案,三反斗争随着处决了刘、张二人,也渐渐落下帷幕。三反斗争虽然过去70多年了,但它的现实意义还非常突出,它还不断警示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全面从严治党及反腐败斗争这根弦都要时刻紧绷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中央书记处   大发   贪污腐化   党外人士   华北   地委   志愿军   干将   功不可没   书记   主席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