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肌衄)民间单方三剂,祛邪扶正,凉血化瘀,利水消肿


牡丹皮

紫癜性肾炎属中医之“紫斑”、“肌衄”“水肿”“葡萄疫”等症范畴。《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邪,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急性多责之于风热毒瘀,蕴于肌肤,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溢于脉络,发为紫癜。

慢性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失调,多呈显气不统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的病机特点。紫癜性肾炎治疗先祛邪而后扶正,或祛邪扶正兼顾。祛邪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祛风止痒,利水消肿为治疗之常法,扶正以补气健脾,补肾温阳为治疗之惯用。

大蓟

1.二蓟饮:大蓟,小蓟,生甘草,加水煎煮30分钟,加白砂糖少许,当茶饮。以上为成人1日量,小儿酌减(下同)。

功效:本方有清热凉血,化斑止血的作用,对紫癜性肾炎以血尿为主者适宜。

生甘草

2.大枣银花汤:大红枣,金银花,牡丹皮,加水煎煮30分钟,当茶饮用。

功效:本方有健脾、清热、凉血及缓解过敏的作用。

大枣汤

3.二花活血方:

益母草,白茅根,荠菜花,金银花,连翘,大小蓟,王不留行籽,三七粉 (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本病属血热挟瘀者。

益母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连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紫癜   肾炎   小蓟   大蓟   牡丹皮   益母草   连翘   大枣   加水   葡萄   民间   方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