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林彪回武汉老家探望,托公社交给汪静宜3000元钱,为何?

1959年,湖北黄冈市中热闹异常,阔别家乡二十年的林彪带着满身的荣耀回到了家乡,此时的他已经是党内的高级领导,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是面对众人的夹道欢迎,看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林彪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有一件事始终让他放心不下。

回到家中见到父亲之时,林彪的心中有过短暂的喜悦,但很快又是阴云满面,他试探性地向父亲问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林明卿的笑意忽然僵在了脸上,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现在一直都是一个人,日子过得清苦。

林彪知道事情皆因自己而起,第二天一早便赶到了黄冈公社,亲自将3000元交到了公社书记手中,嘱咐道:“这些钱,麻烦你们转交给汪静宜,就说是组织照顾,不要提我的名字。

众人闻言,皆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只是不少人还是从林彪凝重的神色中感受到了一丝紧张。

毫无疑问,3000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那汪静宜究竟是谁?林彪为何如此记挂她?还要转交给她3000块钱呢?

在林彪的请求下,政府的工作人员匆忙赶到香炉山,七拐八拐找到了一处破旧的老房子处,敲响了房门。

破旧的木门因为震动落下了一层灰,不多时,一个满脸皱纹的妇女蹒跚着打开了房门,看到门外的人,她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有什么事?

门外的人急忙从背包中拿出一个袋子递给了她:“组织念你生活困难,派我们来看望您,这是特意批给你的补助。

这名妇女就是林彪口中的汪静宜,她看着这个略显厚重的包裹,并没有立即接过来,反而像是出神了一样陷入了沉默。

就在工作人员额头上渗出了一层薄汗,准备再说点什么的时候,她忽然开口问道:“是他回来了吧?

声音中透漏着些许悲戚,工作人员看着这位四十多岁却已形同六十岁老妪的妇人,心中不免为她感到辛酸,但他们还是摇了摇头:“这是组织对你的照顾,你就先拿着吧,这样日子也好过一些。

你们瞒不住我的,这些都是他给的。

工作人员眼看瞒不下去了,只好无奈地说出了真相:“没错,这些东西确实是林彪同志送来的,他希望您能够放下过去,过上新的生活。

说到这里,汪静宜才终于不再坚持,接下了这些东西。

她拿出包的整整齐齐的的3000块钱看了一眼,脸上却没有半分欣喜,她打开一个被擦得一尘不染的箱子,将这笔钱放了进去,而除了这笔钱之外,箱子中仅剩一套红的刺眼的嫁衣。

这是当年林彪双手捧着亲自送到她的家中的,是她准备嫁给林彪时的婚服,尽管林彪此时已经有了两段婚姻,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她汪静宜,曾经也是林彪的未婚妻。

汪静宜这个被湮没于时代的女子,和林彪的相识始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出生于湖北黄冈回龙山,只比林彪小了一天。

说来汪家在清朝时期曾经也是回龙山镇一带的大户人家,所以汪静宜出生的时候,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千金,但是自从革命之后,汪家就开始家道中落,生活是一落千丈。

汪静宜的父亲汪有成只能靠着在回龙山的杂货店当店员,才能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

因为此前曾经念过书上过学,不仅字写得好,文章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也算是小有名气,林有卿相正是凭借着这份名气找到汪友成并与他结为好友的。

他们时常在一起练字、闲聊,林明卿对于汪友成积极地生活态度也十分欣赏。

有一天,汪友成隐隐约约透露出自己想要为自己的女儿汪静宜找一个夫家的想法,林有卿当即表示:“我家中有一子和小女同龄,如果不嫌弃,我们两人可以结为儿女亲家。

汪友成当即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汪静宜和林彪就这样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定下了婚事。

在两人7岁那年,林有卿亲自在家中办了两桌订婚酒,并把汪静宜带到自己家中居住。

说起来,汪静宜从小娇生惯养,虽说不算十分漂亮,却也是一个身材苗条,知书达理的女孩儿,颇受林彪父亲的喜爱。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汪友成封建思想的原因,汪静宜大字不识,这是林彪十分不喜欢的,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教育的孩子,他从小就对这桩包办婚姻十分不满,曾不止一次的向父亲提出想要退婚,甚至在念书的时候,他还喜欢过一位杜姓明眸善睐的女孩儿,只是这个姑娘知道林彪有婚约在身之后,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

林彪曾对此感到有些失落,尤其是到武汉念书之后,眼界的开阔更是让他内心深感痛苦。

因此在放假期间,林彪回到家乡特意和母亲彻夜长谈,表达了内心的想法,并非是看不起汪静宜,只是接受过更广阔的教育的他认为,他们都有追求自由恋爱的权利,他可以,汪静宜也可以,没有必要被这桩由父辈私自定下的婚姻束缚住自己的一生。

然而,林有卿和陈氏却对汪静宜十分满意,更何况,他们此前曾经答应过好友,一定会照顾好他们的女儿,让他们尽快成婚,眼看两个孩子即将长大成人,他们又怎么会轻易的人退掉这桩婚事呢?

林有卿知道了林彪的想法之后,甚至罕见地拿起了扫帚,追着林彪又打又骂,坚持要让他娶汪静宜。

此时汪静宜似乎也知道了林彪不愿意和自己成婚的想法,尽管她的心中伤心至极,但是她依旧明确表示:“好女不侍二夫,既然已经和他定亲,这辈子我非他不嫁!

有了汪静宜的这句话,林有卿更是坚持一定要让林彪完成这桩婚约。

1927年,四处征战的林彪忽然收到一封父亲病重的家书,当即就决定要返乡看望父亲,但他哪里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回来成婚编造的一个谎言。

而汪静宜在得知林彪即将回来之后,也是天天守在村口的大道上,等着林彪回来。

在她心中,林彪俨然已经成了一名征战四方的大英雄,她一直相信,这个人一定会回来和自己成婚,毕竟林伯伯前不久刚刚通知他们,让他们做好成婚的准备。

此时除了林彪之外,所有人都知道,汪家的女儿即将嫁到林家,成为林彪的妻子了。

而林彪回到家之后才知道这件事,尽管他一再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但还是拗不过坚持的父亲,只好在父亲的呵斥下,亲自捧着一套崭新的嫁衣,送到了汪静宜家中,但他并没有答应立即成婚,还是林有卿站出来解围道:“现在革命形势紧急,育容只请了四天假,等到革命胜利那一天,他肯定会回来成婚的。

这时候,和汪静宜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儿基本上已经全部嫁人,汪友成也为了女儿的婚事焦急不已,但是一直躲在房门后偷偷盯着林彪一举一动的汪静宜确实满心欢喜,后来她捧着鲜红的嫁衣,满脸欣喜地对父亲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他只管在外面闯,我在家里等他回来。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时间。

右:林彪

这十年来,林彪在外面东奔西跑,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也全然忘记了还有一位一直等着他回家的“未婚妻”,在他接受的教育中,汪静宜或许早已另嫁他人也未可知。

但是他没想到,汪静宜是一个思想传统的女性,认定一个人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他走了十年,她也就等了十年。

大革命失败之后,林彪就再也没了消息,汪静宜只好四处托人打听,逢年过节的时候,林有卿也总会派自己的长子前去拜会,让汪静宜安心。

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林彪才匆匆忙忙往家里寄了一封家书。

此时汪静宜已经30岁了,她满心以为自己可以结束漫长的等待,可谁知,这封家书中,还有一张照片,是林彪和妻子刘新民的合照。

照片上,两人穿着飒爽的军装,带着斗笠,笑得幸福甜蜜。

汪静宜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哭得几乎晕厥过去,无法承受打击的她一病不起,一时间,风言风语也接踵而来。

林有卿觉得脸上挂不住,便狠狠地斥责了一顿林彪,此时林彪也是万万没想到,汪静宜竟然一直没有嫁人,还在等着自己。

他有些怜悯这个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林有卿自觉对不住汪静宜,便主动找到汪家,提出想要为汪静宜另说一门亲事,好让她的后半辈子有着落。

可是汪静宜却放不下林彪,性子刚烈的她选择一个人在家乡讨生计,也不愿意前往延安。

这期间,林有卿为了照顾她的生活,想要负责她的生活费,但是也被汪静宜拒绝了。

后来林彪曾多次写信给父亲,让他劝汪静宜另嫁他人,可汪静宜却认定自己就是林彪家的人,怎么也不愿意另外嫁人。

就这样一直是到1949年,革命即将胜利之际,汪静宜42岁的年纪,依旧守着一纸婚书,不愿意另嫁。

此时的林彪行业刘新民离婚之后,再次和叶群组成了新的家庭。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有卿知道自己是再也劝不动儿子了,便主动找到林彪,说道:“过去我和静宜的父亲是老友,这件事是我对不住汪家,现在农村的生活苦,更何况静宜一个弱女子日子更是难过,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吧!

听到父亲的嘱咐,林彪心中感慨万千,对于汪静宜他始终有着一份愧疚,因此在和叶群商量过之后,他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让汪静宜前来照顾他和叶群的孩子,也算是给她一份工作,保证她的日常生活。

可是汪静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十分愤怒:“我虽然不及他们两人地位显赫,但是我们是平等的,我不会去给他们做保姆的。

就这样,汪静宜一直留在了乡下,和同样没有出嫁的妹妹每日靠着纳鞋底、做鞋子为生。

由于一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汪静宜便把所有的念想寄托在了自己侄子汪培天身上,小培天的存在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可是长时间的劳心劳力还是让她落下了一身的病。

她先后患上了支气管炎、哮喘病,生活的越发艰难。

林有卿自觉是自己对不住汪静宜,特意写信给黄冈政府,请他们帮忙多关照汪静宜,但是汪静宜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工作人员只能定时前去收购汪静宜做的鞋子,保证她的日常开销。

1959年,林彪回武汉探亲的时候,曾提出想要见一见汪静宜,可是最终却没能如愿,因为汪静宜知道,林彪见自己无非是想要劝自己嫁给别人。

所以汪静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林彪知道后,只是轻叹一声,也不再强求,只能让公社的书记转交给她3000块钱。

后来,汪静宜的房子被大雨冲垮之后,林有卿还特意寄钱回去,帮她建了一座20平的房子,汪静宜的日子过得清苦,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打扰林彪的生活,只是偶尔在别人谈论到这件事的时候,才会苦笑一声道:“我的命苦啊!

1963年,汪静宜因病离开人世,终年不过56岁,当人们收拾她所剩不多的遗物时,在一个箱子中发现了那身依旧鲜红的嫁衣和叠放的整整齐齐的3000块钱。

我们无从得知她藏着这件自己一生都没有机会穿上的嫁衣时是怎样的心理,但是或许对她来说,早已经认定自己是林彪的妻子,林家的媳妇。

林家的后人感叹于汪静宜的深情和忠烈,在修族谱的时候特意将汪静宜的名字添在了林彪的名字后,让她作为林彪的第一任妻子被林家的后人铭记。

只是在汪静宜的名字后,还有一个被括起来的“聘”,意为没有过门。

但这对于汪静宜或许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黄冈   家书   武汉   婚事   块钱   嫁衣   女孩儿   公社   老家   家乡   工作人员   父亲   心中   汪静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