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死得最冤的三国名将:曹魏东吴各一位,蜀汉共三位,都是谁?

夏侯渊被斩于定军山,死得冤吗?站在夏侯渊角度来言当然冤——我正在拔鹿角,清除障碍物,老黄忠就不讲武德玩偷袭,有种拉开架势,重打一场!

但果真冤吗?一点不冤!用曹操的话说就是:吃饱撑得你,堂堂西部军区的瓢把子,非去当小工,脑袋掉了?该,你不白地谁白地(白痴)!气得我头风病都加重了。

颜良被关羽斩于万马军中,死得冤吗?对颜良来言,必然比窦娥还冤——我正吃着火锅唱着歌,顺手指挥下战斗,这天杀的关羽就蹭得一下闯了过来,为啥不按套路出牌?

可真冤吗?冤个大头鬼!战场是你死我活的地方,兵者诡道的场所。严重怀疑颜良这名将的文凭有否造假。所谓,名将的第一要素,就是练出精兵,可你颜良手下的兵,咋就被关羽一人一骑就冲破了,最不可饶恕的是,竟还没人向你预警?

至于吕布,他自己都没脸喊冤,只能继续骂刘备。这既是吕布的悲哀,又是他的聪明,若连曹操一起骂,恐怕他老婆闺女都活不成了,哪如骂刘备,还能显得自己有那么点誓死不屈的感觉。

那么三国名将中,谁死得最冤?共有五位,曹魏和东吴各一位,蜀汉最壮观,有三位……

其一:曹魏张郃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五子良将,论武功,张辽最牛,在逍遥津把孙权干成孙十万。论名气,于禁投降关羽,让所有人都大呼幻觉,论运气。论运气,徐晃击败受伤的关羽,解围樊城。

张郃也就比乐进好点,却不是被赵云揍,就是遭马超打,好容易独立统兵一回,却被张三爷打成了笑话。

但正是中,张郃却是五子良将中最具统帅资质的。以至于刘备和诸葛亮,都对他忌惮非常。黄忠斩了夏侯渊后,刘备却表示:你杀掉张郃那才真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被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导致直接崩盘。

可惜,张郃却成了曹魏死得最冤的名将。那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兵时,张郃就表示:追不得,诸葛亮最喜欢在撤退途中玩反杀,追击必败。奈何司马懿却逼着张郃追击,由此导致张郃在木门道,被诸葛亮射杀。

分析总论:张郃之冤,就冤在太专业!换句话说就是,张郃属于纯军事专业人才,根本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可偏偏这却是司马懿的强项。

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真是司马懿第一次当曹魏统帅,阿里对抗诸葛亮。战前他很自信,还写信对家人吹牛,说:诸葛亮的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看我如何一战擒之。

哪料开战前张郃却阻拦,不能跟诸葛亮硬刚不得。司马懿不听导致大败,从此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郃才被司马懿逼着追击而身死。所谓张郃不死,司马懿如何能愉快地掌控大军?有张郃这种“专业老兵”在,就是司马懿掌控军权的噩梦! 因此张郃只能冤死!

其二:东吴陆逊

陆逊是踩着刘备脑袋出名的!一个夷陵之战,直接把蜀汉争霸天下的希望,给打得破灭了,刘备没多久就死于白帝城。

后来曹操嘴里的“千里驹”,曹魏的第一号名将曹休,也被陆逊大破在石亭,一下子导致曹休这“千里驹”变成了瘸腿马,丢了曹魏第一名将的头衔,几乎成了笑话,不久后曹休又气又羞也死了。

一个陆逊就导致三国一位超级大咖,和曹魏第一名将,都饮恨黄泉。所以陆逊可谓是三国中期最牛的名将。可惜这么牛的陆逊,最终却被孙权给骂死了。理由是,陆逊介入了东吴的太子之争。

分析总论:其实陆逊之冤,跟太子之争的关系不大,他就冤在是东吴门阀士族的带头大哥,这个身份之上。

孙策咋死的?死于许贡门客之手。而许贡就是江东门阀士族之一。因此孙策死后,孙权就开始跟江东门阀士族缓和关系,张昭就是双方的共同推出,并认可地“缓冲地”。

周瑜要抗击曹操,张昭却要投降。因为张昭,是代表门阀士族的意见在发声。而陆逊的家族,便是门阀士族之一。捋顺清这个关系,其实也就懂了,孙权为啥让陆逊出将入相,给予那么高的地位。

他想坐稳江东,当好“孙大帝”,就必须取得门阀士族的支持。至于晚年昏聩啊,残暴啥的,无非是孙权明白,自己能压住台,但后代却是大问题。所以骂死陆逊,临死前托孤外来户诸葛恪,可有一点昏聩感?精明着呢!至于陆逊冤不冤,根本不在孙权考虑之内。

其三:蜀汉关羽

都说关羽死于傲慢,但实则几乎都是《三国演义》给关羽加戏导致。正史中的关羽,才没有那么“二乎”!

比如单刀会,那是人家鲁肃的壮举,关羽仅是配角!

还如拒婚孙权,关羽也没说 “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是孙权离间关羽和刘备的计谋!

但奈何丢失荆州,却是关羽无法洗脱的罪名,必须要承担责任。不过若深究原因,却很容易发现,这是历史套路——皇上大哥好啊,顶呱呱,都是妲己或奸臣惹的祸!无非这个妲己或奸臣,变成了傲慢的关羽!

分析总论:关羽之冤,就在于他冤死在矛盾爆发点之上。复盘关羽的襄樊之战,很容易能看出,就算关羽无法取得最终胜利,只要后方稳固,他也能安全撤回,只要关羽一撤回,荆州就丢不了!

是糜芳这位国舅爷投降孙权,导致关羽后路彻底丧失!不得不向蜀汉方向突围,最终被杀。

是刘备义子刘封,在战役关键时期,拒绝关羽多次要求其发兵助阵,才导致关羽没有顺利拿下樊城,反遭徐晃吊打!

你神仙也想不到,国舅爷和皇上养子反水。恐怕再高明的小说家都不敢写,可偏偏是实锤的历史!这其实就是刘备集团矛盾点的大爆发而已,却把关羽炸飞。无人敢追究刘备责任,就只能按死关羽骂——二爷,冤!真的很冤!

其四:孟达

孟达在《三国演义》中是丑角,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玩死了!但正史中的孟达,却妥妥名将一枚!他投降曹魏时,曹丕曾命人特意去考察他,结论是“将帅之才也”或“卿相之器也”。

孟达跟法正的关系非常好,一起投降刘备。法正一飞冲天,孟达则替刘备建功于房陵。奈何这时出事了,孟达无意间杀掉了诸葛亮的姐夫房陵太守蒯祺。

这才有了刘备连忙命义子刘封,统领孟达攻取上庸,等于给孟达派来位顶头上司。可想而知孟达有郁闷。所谓此处不用爷,自有用爷处,正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孟达投降了曹丕。

结果诸葛亮北伐时,却一个劲写信给孟达,表示回归蜀汉吧,我包你荣华富贵!又让李严为担保。等于是蜀汉两大托孤重臣,一起呼唤孟达回归。

哪料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叡得知了,这才有了司马懿奇袭新城,孟达向诸葛亮呼救,可此刻的诸葛亮却说:你投降之心不诚,懒得救你!就这样,孟达死了。

总论分析:孟达之冤,冤于私仇!也就是说,他杀诸葛亮的姐夫这事,彻底丧失了在蜀汉立足之地。孟达投降曹丕后,诸葛亮就曾劝刘备杀孟达全家,遭刘备拒绝!所以后来他忽悠孟达再次反水,并见死不救,就大有报私仇的味道了。


其五:蜀汉魏延

这位喊出“谁敢杀我”的名将,其知名度不亚于关羽。而《三国演义》也的确把魏延,当成小号关羽处理的,如长相啥的。只不过关羽是义绝,魏延却成了反贼!但正史中,魏延所谓的反叛,却疑点重重。

诸葛亮临死前,特许魏延可以不回军,杨仪领着其余大军退回便可。哪料杨仪却派费祎试探其态度,导致魏延误会,两人还商量,谁护送诸葛亮灵柩回家,谁留下来继续讨伐曹魏。

很快魏延就发现自己被耍了,导致他大怒去阻拦退兵。在杨仪的操盘下,魏延最终被马岱杀掉。可偏偏杀掉魏延的大功臣杨仪,在回到成都后非但没有加官进爵,反而被凉了起来,根本不被重用。

分析总论:魏延之冤,就冤在太冲动!从刘禅对杨仪的冷处理中就能看出来,他也不信魏延会谋反,毕竟魏延是刘备的近臣,并一手提拔起来的,蜀汉两大牙门将军,一赵云,二魏延!

那么为啥刘禅不给魏延翻案?没法翻,他阻拦杨仪退兵,差点闹出内乱,你神仙来了也翻不动。

所以,魏延若没那么冲动,当时跟着杨仪回来,就啥事没有了。所以冲动是魔鬼,明明都知道魏延冤,却就是束手无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蜀汉   东吴   荆州   昏聩   士族   门阀   国名   正史   总论   名将   演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