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代明君为何纵容和珅?嘉庆这一举动揭露答案

众所周知,乾隆是清朝乃至所有朝代里数一数二的一代明君,他和他的父亲与爷爷在位时期被后世称为“康乾盛世”,但是就是这样的明君,却宠信一个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和珅。按理说,和珅伴君二十多年,以乾隆的聪慧早就应当看出来他的贪腐,但是为什么却一直纵容他拉虎皮做大旗,以皇帝为依靠狐假虎威呢?一直到乾隆逝世也从未揭开过这个谜底,但是嘉庆掌权后的一个举动很快让大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和珅的一生可谓是一路春风,在陪伴乾隆的二十年时间里他享受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关于他的生平与评价大家可以来看看我的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人们都不了解真实的他,在此我就不过多赘述了。那么乾隆为何如此宠幸和珅呢?表面原因有三:

原因一:和珅才华出众

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的和珅真的只是贪官吗?其实人们都不了解真实的他中说道的那样,和珅天生聪慧,精通满、汉、藏、英、蒙等多种不同语言,而且又通晓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但是光有才也不够,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最终都死于太自傲,可和珅不同,他不但才华出众,而且懂得用自己的才华来吹捧取悦乾隆,这让乾隆非常受用,自然对他也是不吝赏赐;

和珅的字

原因二:和珅容貌酷似马佳氏

马佳氏此人乃是先皇雍正的妃子,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便对她心生爱慕,一日乾隆在后宫调戏马佳氏却不甚惹到马佳氏,马佳氏一时激动推倒了乾隆以致乾隆额头流血,皇后听闻后大怒,下令处死马佳氏,待到乾隆赶到时马佳氏早已奄奄一息,于是咬破手指,滴血于马佳氏颈侧说:“吾害汝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以其颈之红印为记。”(是我害了你,如果你灵魂尚在,等到二十年后,再与我相聚!用你颈部这红印为标记。)而和珅侍奉乾隆之时正是二十年后,再加上和珅容貌酷似马佳氏,脖子上又有红色胎记,让乾隆相信他或许就是马佳氏转世,更是对他宠爱有加;

和珅

原因三:和珅是乾隆的小金库

乾隆虽贵为皇帝,但不能随意动用国库的钱财,但他又是一个好排场的主,几十年的时间里曾经组织船队三下江南,只是这一项便耗费巨大,因此对于乾隆来说,自然是需要从国库以外的地方搞到银子了,而和珅作为他的奴才自然要替他分忧。因此和珅虽大肆敛财,但有许多钱财实际上都归乾隆所用,和珅也只是乾隆的贴身大管家;

乾隆下江南

说完了表面原因,我们再来说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这也是嘉庆帝即位后的举动表现出来的。和珅位极人臣,自然不可谓是不聪明,他的政治眼光自然也是极好的,因此在乾隆垂垂老矣,即将退位之前,他就早早地向当时还是太子的嘉庆皇帝伸出了橄榄枝。乾隆六十年,已经八十四岁的乾隆皇帝在九月初三宣读立储圣旨,立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为皇太子并于次年二年正月初一禅位,由嘉庆皇帝登基继位。

嘉庆皇帝

但是其实在圣旨宣读的前一夜,身兼文华殿大学、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一干要职的和珅已经提前一步得到了储君的消息,于是悄然将一对玉如意敬给了太子永琰以为了表忠心,表示自己要作两朝“股肱之臣”,忠于太子。


但其实嘉庆心里一直对和珅不满,因为和珅经常出入宫禁,陪伴在乾隆皇帝左右,因此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在内无不对他言听计从。《秦鬟楼谈录》记载:“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说白了,和珅就是借着老太上皇的威势,把自己凌驾于嘉庆之上,统摄朝政,俨然是太上皇下“第二人”。


不仅如此,他甚至让皇子也心惊胆战,“珅益骄纵,尝晚出,以手旋转其所佩剔牙杖,且行且语曰:‘今日上震怒某阿哥,当杖几十。’”因此嘉庆对他自是不满颇多。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89岁高龄的乾隆逝于宫中,和珅的靠山倒了,嘉庆帝决定对他动手。


为此嘉庆做了一系列安排,首先,嘉庆皇帝任命和珅与一众大臣商议安排太上皇丧仪;其次,在同一天,嘉庆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即速回京;次日,嘉庆专门谕旨,严厉地斥责了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前线将帅。


做好准备后,嘉庆动手了,初四当天,嘉庆突然下令解除了和珅、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彻底隔绝了两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变相将两人软禁了起来。初五,在他的授意下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大臣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罪行,嘉庆一改往日对和珅的维护,接受了弹劾和珅的奏疏。


初八,在宣读太上皇乾隆的遗诏时,嘉庆借太上皇乾隆之命下令革除和珅、福长安的职务、收监,以此为自己在先皇大丧期间诛杀先皇宠臣取得舆论上风,同时命多位亲王及大学士等一干重臣查抄家产并一同审讯。正月十一,经过对和珅初步的查抄和审讯,嘉庆又迅速地公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敕令各省官员参与对和珅的清算,示意群臣扳倒和珅。


因此正月十六,直隶总督胡季堂率先上奏称“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一无耻小人”,请皇上“特颁谕旨,立将和珅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嘉庆虽然模棱两可,但是还是要求大臣们要“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不同意见,“自行封奏亦可”,并再一次着重强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群臣看出风向有变,纷纷上奏弹劾和珅,请求皇上将他处死。


正月十八日(公元1799年2月22日),嘉庆在朝会上收到了奏请将“和珅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福长安照朋党拟斩,请即行正法。”的奏折,但为表现自己的宽仁,以及维持朝局稳定,嘉庆下旨恩赐和珅自尽,福长安改判斩监候,并在牢房里跪视和珅自尽。

和珅自尽

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便雷厉风行地处决了和珅,对和珅的搜家极大地充盈了当时被乾隆挥霍一空的国库,据记载,和珅的家产相当于清朝十五年的国库收入。相当于乾隆为嘉庆留下了十五年的收入,因此实际上和珅只不过是乾隆留给嘉庆的储钱罐,等到嘉庆需要用钱时,便可杀鸡取卵,这才是乾隆即使到死前也纵容和珅的最大原因。

结语

和珅聪明一世,自然也应当明白自己的结果,或许他也不明白乾隆为何死前也要留着他这个权臣,但嘉庆的举动告诉了他,也告诉了世人真正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嘉庆   乾隆   先皇   太上皇   长安   国库   大臣   举动   皇帝   答案   原因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