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上朝时,说满语还是汉语?哪种语言是清朝的官方语言?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由于距离当代比较近,留下了许多的清宫秘闻以及更多的史料参考。

近些年来,随着众多清宫剧的热播,例如《如懿传》、《延禧攻略》以及《甄嬛传》等等剧,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喜爱。

在这些清宫剧中,每当有大臣在朝堂之上汇报奏表的时候,都是统一用的流利的汉语,而几乎没有出现过使用满语的情况。

但是电视毕竟是电视,有一定的戏剧化,也只是为了大众观看舒适而已。但历史上的清朝统治者毕竟是满族人,总不可能不说满语吧。

所以现在就有许多人对此提出疑问,清朝皇帝和臣子上朝的时候,对话交流到底是用的汉语还是满语?清朝的官方语言到底是什么?

清朝前期

当清军刚入关的时候,朝臣基本都是皇太极时留下来的那一套朝廷班子,能够站在金銮殿中上朝参与朝政的臣子基本上都是满族人。

而且当时清朝的实际掌权人是顺治皇帝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此人不仅是一个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王爷,还是一个内心仇视汉族人的掌权者。

在清朝初期,对于汉族人的那一项高压政策“剃发易服令”就是由摄政王多尔衮颁布的。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规矩也由此而生。

当时清朝有着这样仇视汉族文化的掌权者,在多尔衮执政时期,汉语自然是不可能出现在朝堂之上的。

就连那些投降清朝、在清朝为官的汉族臣子也被强制学习满语,所以在这时,满语就是清朝朝堂中的官方语言。

再后来顺治皇帝长大之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矛盾日益艰巨,尤其是在对待汉族人以及汉族文化的问题上两人意见不一。

多尔衮主张对汉族文化以及汉语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方法,但是顺治皇帝主张接纳汉族文化以及汉语,使其并入清朝朝堂。

后来多尔衮死之后,朝廷的大权回到了顺治皇帝手中。此时的他没有了任何人的掣肘,开始大量地吸收接纳汉族文化以及汉语。

顺治皇帝认识到虽然目前是满族人执掌政权、定鼎中原,但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与人数庞大的汉族人相比,满族人的数量太少。

想要做到让整个中国变成一个全都是满语的国度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使用高压政策压制汉族文化的话自己的统治也会不稳。

因此顺治皇帝在的时候,一生都致力于让大清王朝政治体系由全是满族变成满汉通行,或是满汉并重的体系。

但是由于顺治皇帝在青年时期突然病逝,原本已经兴起的汉语火苗停止燃烧。因此在清朝初期的官方语言还是满语。

清朝前中期

顺治皇帝死后,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在八岁的年龄继位,由于其父亲的影响,康熙皇帝从小既接受了满语教育,还有专门的汉语师傅。

因此康熙皇帝也是一位积极推行全国汉化的皇帝,清朝296年历史中唯一被配享太庙的张廷玉就是被康熙皇帝所提拔为首辅大臣。

康熙皇帝还主动去拜谒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并且继续尊崇孔子的儒学以此来彰显自己对汉族的支持与积极态度。

康熙皇帝给每位皇子都安排了汉族老师教导他们汉语,还恢复了延续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考察的基本还是儒家的四书五经等等。

这就导致汉族人并不用强制性的学习满语,但是那些想要入朝为官但没有祖辈荫蔽的满族人必须得学习汉语,这样才能顺利地参加科举。

这样一来,朝廷中除了那些依靠祖辈的功劳而当上官的满臣,其余的大多就是那些依靠十年科举而步入仕途的汉臣了。

后来雍正皇帝上位之后,对当时一些满族大臣提出的“满汉之分”大加驳斥,对汉臣大加提携,清朝也进一步被汉化。

后来的乾隆皇帝是一个诗词的狂热爱好者,一生作诗四万多首,虽然质量都不算太高,但是在这样一位热爱汉文化皇帝的推动之下,朝廷的官方语言被扭转。

但是毕竟朝廷中的满臣也还不少,不会汉语的满臣更是不少。所以乾隆皇帝在上朝的时候并不是统一说汉语或者满语。

而是对不会汉语的满臣说满语,对汉臣以及那些精通汉语的满臣说汉语,例如宠臣和珅,虽然是满人,但精通汉语的他在与皇帝的交流中使用的就是汉语。

所以在清朝的康雍乾时,也就是清朝的前中期,皇帝们上朝的时候既说满语,也说汉语。官方语言已经变成汉语和满语两种了。

清朝后期

在清朝的后期,汉语已经占据了清朝语言的主要地位,朝堂之上的臣子们无论满汉,可以不会说满语,但是一定得要会说汉语。

自康雍乾开始,之后的清朝皇帝们,发达诏令所使用的圣旨之上,所写的字已经不再是满语了,清一色的全是汉语。

尤其是在清朝后期,清朝被汉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可以说不是清朝满族人统治着天下,而是他们早就已经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所同化。

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经历了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到一个普通公民的蜕变,最后总结自己一生写出了一本书《我的前半生》。

他在书中说,清朝皇帝必须学习的三种语言就是满语、蒙古语以及汉语。满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语言。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溥仪作为一名清朝的皇帝,这三种语言中竟然是满语学得最差,仅仅会说几个词。

清朝末期就连皇帝对满语都是如此生疏,更别说每天在朝堂上议事的大臣们了,而且在清朝后期,朝廷中的汉族大臣比比皆是。

位高权重之辈基本都是汉臣,例如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人。所以说清朝到了此时,已经被完全汉化。

就连后来溥仪退位时颁发的退位诏书中使用的文字也是汉字,可见在此时清朝的官方语言已经变成了汉语,而非满语或满汉并行。

结语

总而言之,纵观整个清朝历史,在不同时期清朝的官方语言都是不同的,但是汉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历史是比较长的。

所以说清朝皇帝在上朝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说的都是汉语,他的官方语言最为人们所认可并且使用时间最长的也还是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汉语   清朝   满族   汉族   皇帝   语言   摄政王   汉族人   官方   臣子   顺治   朝廷   大臣   康熙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