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评价毛主席第一爱将: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可能要换座

1930年10月,毛主席收到了一个噩耗,他沉默着脱下了军帽,听着院子外响起的一片哭声,忍不住泪流满面。

接下来的几天,毛主席难忍悲痛,足不出户,而彭老总则带领着几千精兵直奔安福县城,将靖卫团一网打尽,并带回了主犯,随后召开了万人大会,将其斩首示众。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的牺牲——年仅27岁的伍中豪,他也是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第一爱将!

伍中豪

北京大学才子、得李大钊先生指导献身革命、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之一......

这个名字许多人都很陌生,但这些功绩拿出来任何一个,大家都会敬佩不已,连聂荣臻将军都曾感叹:如果伍中豪还活着,十大元帅也要重排座次!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成为毛主席第一爱将的?又为何会过早地牺牲呢?

带病支援毛主席,壮烈牺牲

1930年6月,正是最热的盛夏,躺在医院里的伍中豪忧心忡忡,看着每天都要来探望自己的毛主席无比担忧:“这次部队进攻长沙的决定不合适,我又不能跟着你行动......”

话还没说完,他就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连忙躲开,生怕肝炎传染给毛主席,但主席却只是挥挥手,让他别在意慢慢说。

“等我稍微好一些,就一定去支援,千万要小心啊!”

毛主席听到这话非常感动,他安慰着伍中豪让他安心休息,但走出病房之后,也藏不住心里的担忧。

当时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攻打长沙的决定,而毛主席。朱老总被任命为指挥,但这个决定其实并不适合目前的红军情况,毛主席很不赞同,但却没有办法。

因此毛主席只能带着红一军团出征长沙,而接下来的战斗情况也不出他所料,战争陷入胶着,牺牲了大量的战士,面临着主力被歼的巨大危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8月19日,毛主席只能给病中的伍中豪写信提出必须马上扩大红军数量,补充兵力,让他带来长沙支援,这也足见主席对他的信任和看重。

收到信的伍中豪万分焦急,但他此时病重,只能让属下抓紧时间召集士兵,9月初,他收到了毛主席8月底写的第二封信,这下他彻底坐不住了。

伍中豪知道,如果不是战事真的紧急,毛主席不会接连写信,他不顾医生的阻拦,拖着病体来到江西,组织了一支5000人的队伍就马不停蹄的赶往长沙。

但终究还是没能赶上,这时红军进攻长沙失败,已经向株洲撤离,所幸毛主席安然无恙。

等两人再次相见时,都忍不住叹息,中央这次决定实在是牺牲太大了,毛主席看着满脸病容的伍中豪很是担心,叮嘱他一定要注意身体,但此时两人却不知道,这就是最后一次见面。

1930年10月,伍中豪从吉水出发,准备去调集赣西南各县的独立团,随行只带了一个警卫排,可在路过安福县的时候,却遇到了突袭。

这里的安福靖卫团得到了消息,伏击了伍中豪,毫无准备的一行人匆忙迎战,警卫排死伤大半。

伍中豪靠着卓越的作战才能带着剩下的人突围成功,来到了城郊的亮家山,但用尽了子弹的他们无法再进行抵抗,最终被靖卫团残忍地杀害,而这位优秀的将领此时才27岁。

随后靖卫团更是将伍中豪曝尸荒野,准备到时候在城门口用来示众恐吓,还好有附近的村民得知消息,悄悄在夜里转移了尸体安葬了。

当这个噩耗传到红军将士们耳中,红十二军的战士们失声痛哭,毛主席不能接受,在屋子里几天不肯出门,哭诉着:“苍天断我一臂膀!”

据跟随着毛主席的老人回忆,毛主席十分重感情,战友牺牲后常常会落泪,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伍中豪牺牲。

为了给伍中豪报仇,彭老总带着5000精兵直奔安福县,随后将靖卫团全部歼灭,而团长罗汉苟则被带回来交给毛主席定夺。

10月24日,彭老总在安福县城召开万人大会,无数将士在此追悼伍中豪同志,罗汉苟被红12军政委亲手处死,以慰伍中豪在天之灵。

可即便凶手们死去,这位毛主席的第一爱将,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伍中豪还是无法再继续革命事业,也见不到胜利的那天了。

那他究竟做过什么,才会被毛主席如此爱重,让将士们也心悦诚服呢?

能文能武的第一爱将

1903年,伍中豪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秀才之家,因此算是书香门第,从小就开始读书,他也确实聪明,又自幼好学,因此一路成绩优秀,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的文学院。

而在来到北大之后,他切实地目睹了列强和军阀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加上李大钊等名师的教导和带领,率先意识到了社会改革和民族崛起的必要性。

因此1920年,他在北大加入了青年团,并在之后顺利转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开始他和妻子负责的是宣传工作,但很快他意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于是在党的号召下,他于1925年考入了黄埔军校,并以全团第二的成绩顺利毕业,才能出众的他成为了中共中央重点培养的对象。

他毕业之后,便被派到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军事教官,也就是在这里,伍中豪遇到了甘愿追随一生的人——毛主席。

毛主席此时担任的是所长,在和伍中豪的交流中,十分赏识这个年轻却优秀的年轻人,在得知两人都是湖南人之后,两人更是亲近了起来,经常共睡一床讨论着时局和未来。

伍中豪彻底折服在毛主席的眼光和谋略中,表示要一辈子跟随支持主席,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1926年7月,他参加北伐军进入湖南,他手下的队伍也在之后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

1927年9月,伍中豪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参加了秋收起义,在战斗中率先冲锋,占领了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并拿下了白沙首捷,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

他也从此成为了毛主席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无条件支持着主席的决定,靠着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屡立奇功。

因为敌我力量的悬殊,秋收起义没能成功,毛主席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也因此被许多人抵制,甚至有人发言威胁。

伍中豪则始终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身后,镇压了想要动用武力的人,这也让这次决议最终得以顺利形成。

10月7日,毛主席率领部队到达了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朱老总也成功抵达,红军第四军就此成立。

而伍中豪在这期间,指挥了近百次战斗,取得了许多胜利,为井冈山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他还是个文武全才,一边在县城打土豪分田地,一边为毛主席提供着文件和材料。

在许多老将领的回忆中,提起伍中豪,都说他不仅是“第四军的文学家”,军事水平也高,真是一个儒将,并表示要是他不那么早牺牲,林彪也不会能显露出来。

这样说其实也很有道理,毕竟同为黄埔军校四期生,伍中豪的在校成绩就要优于林彪。

而1929年的一次重大危机,则更是看出了两人的不同,这年的2月3日,红四军主力来到江西,但在扎营在吉塘镇时,却因为林彪守备上的马虎,导致敌人包围了军部。

当时为了避开蒋介石的围剿,向赣南发展,毛主席、朱老总都在,这些核心领导人眼看就要和敌人正面相对。

在这个危机关头,是负责前卫的伍中豪带着三十一团赶来,冒死救走了毛主席、陈毅同志等人。

可以说如果没有伍中豪,我们根本不敢想象之后的革命事业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1930春,毛主席在会议上直接称赞了伍中豪,并表示他应该是首功,不仅是他力主到赣南,还在路上立下了不少战功。

在之后,红四军被改编为3个纵队,伍中豪担任了第三纵队司令,也就是扩编后的第十二军,从此成为了红军高级将领之一,也是毛主席看重的“第一爱将”。

而身居高位之后的伍中豪,更是不愿辜负这份知遇之恩,继续为革命事业奋力拼搏,而他和毛主席之间的战友情也更深厚......

将帅情深,感人至深

1930年5月,伍中豪带着第三纵队进入了闽西,他的目标是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而这次他也成功歼灭陈国辉旅2000多人,并且发动了农民起义,奠定了开辟闽西根据地的基础。

能文能武、攻守兼备的伍中豪也着实没有辜负毛主席的爱重,但天妒英才,这年6月,因为过度劳累,他患上肺炎住进了医院。

而毛主席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得不行,不顾众人的劝阻天天来到医院探望,亲自给他盖被子,倒水喝,对医生们也是不断地叮嘱。

也正是因为这次肺炎,在毛主席被迫带军进攻长沙时,一直跟随着毛主席的伍中豪只能缺席。

而在出发前的一天,毛主席还特意骑马到医院看望他,虽然知道此行不妥,但主席只能说:“豪子,我不能陪你了,有事会给你写信。”

看着毛主席离开的背影,伍中豪心如火烧,唯恐再也见不到主席,也正因此,在收到信件,看到主席点名要他去的时候,即使还在病中,他也立马前往。

这份不惧生死的将帅之情,还有着许多感人的细节,在许多战士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初在红四军向赣南前进的时候,国民党军队虎视眈眈,因此想要甩掉追,必须要有人去伏击。

伍中豪当即接受了这个任务,而在他带着军队离开后,毛主席对警卫员下了一个特殊的命令:去酒馆买一壶上等的酒。

这让大家都很惊讶,要知道毛主席生活节俭,从不奢靡享受,哪里舍得花钱买酒呢?

等到警卫员买了回来,就听到主席笑着解释:“这是给豪子他们准备的,到时候用来庆功。”

原来伍中豪这个人就两个爱好,一个是下象棋,曾经还偷偷潜入敌占区,就为了找一个精通下棋的老人切磋。

而另一个就是喝酒,但因为各种原因,也不能经常喝,这样一个小的习惯,却被毛主席记在了心里。

而在之后,伍中豪也果然成功伏击了敌人,喝上了这壶充满关怀的酒。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份将帅之间的深情厚谊实在让人感动,但最终的结局也着实让人叹息,过早失去这名爱将,没能一起看到新中国的建立,毛主席一生都十分遗憾......

这份将帅情也被许多老将领们牢记,他们同样也怀念着这位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的战友。

因此聂荣臻元帅在筛选十大元帅的人员时,还忍不住提到伍中豪,感慨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也要换座了!

结语

其实对伍中豪的怀念,不仅是为他,也是为了他代表着的,无数倒在黎明之前的战士们。

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了出去,有的人甚至连名字都不曾留下。但这些战士们的灵魂却汇聚在一个称呼的背后,那就是“英雄”!

在他们心中,也许在决定牺牲的那一刻,其实就没想过一定要青史留名,他们为的是推动着中国和中华民族,能够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

即使他们倒在前进的车轮下,化为尘土,但斗争的信念和精神会汇聚起来,代代相传!

2022年8月15日,我们眼前的盛世如此平静,但在77年前的大街上,是无数国人痛哭流涕,奔走相告,从那一天起,抗战胜利了,中国也向着新的未来迈出了步子。

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些英雄,也许他们并不在意,但这却是我们应该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爱将   安福   黄埔军校   井冈山   秋收起义   将帅   长沙   红军   牺牲   主席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