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接见陈玉英,感慨道:我今天见到你,就像见到了开慧

1957年6月,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接见了陈玉英,二人已有30年没有见面了。故人见面,毛主席心中感慨万分,激动地对陈玉英说:“自从板仓一别,我们30年没见过面了。你和开慧一起同甘共苦,我今天见到你,就像见到了开慧,你以后就是我的家人了。”

陈玉英心中也十分激动,动容地说:“当年是我没有保护好开慧,她身体那么弱……”说着说着,便开始哭泣。毛主席劝慰一番后,二人聊起了家常。

说着说着,便开始哭泣。毛主席劝慰一番后,二人聊起了家常。

大家是否好奇,陈玉英是谁?她和毛主席以及杨开慧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呢?

陈玉英是毛泽东家的保姆,出生在湖南宁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经常要下地干活,帮家里做家务。所以陈玉英从小就没裹脚,长发影响干活,就一直留着短发。

陈玉英从小就给人做童养媳,10岁时就被迫出去给地主做工,因为踏实肯吃苦,之后被人介绍到毛泽东家当保姆。在毛泽东家当保姆期间,陈玉英认为毛泽东等人很有志气,十分爱国,从没想过他之后会成为新中国的领导人。

1926年冬天,毛泽东的大儿子4岁,二儿子2岁,而杨开慧此时怀有身孕,肚子里的小宝宝即将出生。毛泽东因为革命需要,必须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中,无暇顾及妻儿。杨开慧已经身怀六甲,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如何能照料两个孩子呢?

经过二人商量决定,找一个保姆照顾家里。很快,陈玉英来到了毛泽东家当保姆。此时,陈玉英已经30岁了,因为丈夫姓孙,大家都叫她孙嫂。毛泽东询问了陈玉英的家庭情况后,满意地点点头:“可以,你留下吧!”

杨开慧拉着陈玉英的手,说:“你到了我家里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分上下,也不分彼此,我们是朋友,不是主仆。”陈玉英听到后,感到十分惊讶,她在来毛泽东家前,已经当了10多年保姆。

图|杨开慧

图|杨开慧

无论陈玉英在谁家当保姆,在主人眼中保姆就是下人,就像奴婢一样。当她听到杨开慧的说法时,不免过于惊讶:“朋友吗?我只是一个保姆,是一个下人。”杨开慧听后,假装生气地说:“就是要当成朋友,你如果不能接受的话,那就不适合我们家!”

陈玉英急忙回答道:“可以可以!我可以接受,只是很惊讶……”每当陈玉英想起这件事情时,都感到十分感动,因为她在这里遇见了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人和事。

陈玉英后来才了解到,原来杨开慧夫妇当时就看中了她的一双大脚和一头利落的短发。在一次聊天中,杨开慧和陈玉英说:“裹脚是封建习俗,女性就不应该裹脚,一双大脚走得又快又稳,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裹脚就是限制女性。这一头短发多好看,清爽也干劲十足。”

在当时那个年代,女性都是要裹小脚的。敢于剪一头短发,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一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传统观念。陈玉英在毛泽东家,除了要照顾好杨开慧和两个孩子,还要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等。

与此同时,毛泽东经常会下乡考察社会情况,而且还会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每天都很忙碌,杨开慧则在一旁帮忙整理和抄写所需的各种文件、材料。

毛泽东时不时会邀请蔡和森、夏明翰等人一同来家里小聚,经常一起讨论问题。陈玉英虽然听不懂他们所讲的共产主义,但心中坚定这一定是很美好的词。每当他们在里面开会时,陈玉英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外,隔一段时间就进去添茶倒水,然后继续在门口坐着,不会打扰到他们的讨论。

有时他们会讨论到深夜,毛泽东会拿出一些铜板给陈玉英,让她去买些馒头包子类的食物和朋友一起吃。毕竟讨论到深夜了,肚子怎么会不饿呢?每当陈玉英要去买时,杨开慧总会补上一句:“孙嫂,你肯定也饿了,记得给自己买一份啊!”

毛泽东每次去讲课,都喜欢穿白衬衣。因为衬衫在当时可不便宜,毛泽东也只有那一件白衬衫。一天,陈玉英看毛泽东的衬衫袖口有点脏了,便帮他把白衬衫洗了。

毛泽东这天正好要去讲课,满屋子找白衬衫一直没有找到,便问陈玉英:“孙嫂,你看见我那件白衬衫吗?我今天要去讲课,找了好一会都没找到!”陈玉英愧疚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今天要去讲课,我看袖口有点脏,就把那件白衬衫洗了,早上刚洗的,现在还没干……”

杨开慧听到声音,走过来明白是怎么回事,看到陈玉英一脸着急,安慰道:“没事,你也不知道他今天要去讲课,不知者无罪,你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不用太担心。我这就去给他借一件衬衫!”毛泽东也安慰道:“没事没事,脏了洗了就洗了,衣服不用去借,我穿长衫也是一样讲课,一件衣服有什么关系。”

不久后,因为革命需要,毛泽东移居武昌。因为人生地不熟,陈玉英刚到这里就走错了路,找不到回去的路。杨开慧见陈玉英去买菜买了许久都不见回来,心中猜想定是忘了回来的路,一口湖南方言,武昌人又听不懂。

杨开慧赶紧找人帮忙出去寻找,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最后在菜市场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她。陈玉英买完菜后,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询问路人大家也都听不懂,尝试了一番还是原地打转。陈玉英最后选择了最保险的办法,留在原地等杨开慧等人来找自己。

陈玉英的内心非常自责,认为自己很没用,买个菜也能走丢。杨开慧宽慰她没事,可陈玉英还是非常自责。毛泽东想了一个好办法,为防止陈玉英再次走丢,他给她写了一张布条,上面写着“武昌都府堤四十一号陈玉英”。

毛泽东耐心地和陈玉英说:“这个布条给你,你上街出去的时候就把它带在身上,如果你走丢了,不知道怎么回家,就把布条拿出来给别人看,路人就会给你指路,告诉你怎么走。”从那之后,陈玉英每次都能顺利到家,再也没有走丢过。

一天,陈玉英给热水瓶上热水时,热水瓶没有放稳,不小心打碎了。她知道热水瓶对这个家的重要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都要哭出来了。杨开慧听到声响出来查看,一眼就看到陈玉英这个样子,十分心疼,说:“孙嫂,这个没事。我正好要换一个新的了,碎了就碎了,碎碎(岁岁)平安。”

下次买菜时,陈玉英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个新热水壶。杨开慧察觉到这是陈玉英买的,硬是要把钱还给陈玉英:“孙嫂,你赚钱不容易,忙家里的事情已经够多了。这买热水壶的钱,你必须拿着!”陈玉英没有办法,只好收着。

杨开慧把陈玉英当作自己人看待,每次她出去买菜回来,都会向杨开慧报账:“今天买了两个萝卜3个铜板,一棵大白菜2个铜板……”

“孙嫂,你不用一笔一笔算给我听,你说是多少就是多少,我相信你!”杨开慧笑着说道。

杨开慧和毛泽东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动陈玉英。对陈玉英而言,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乡下人,杨开慧夫妻却一直将她看作自家的亲戚朋友般。陈玉英做了那么久的保姆,只有在毛泽东家,她才感受到了真正的平等。

图|杨开慧和毛泽东

图|杨开慧和毛泽东

毛泽东和杨开慧只是按照他们处世交友的原则,像对待所有普通劳动者一样,对待他们家的保姆。陈玉英以前当保姆过着低下的生活,动不动就被主人打骂,真心换真心,这样的平等关系,陈玉英怎么会不真心对杨开慧呢?

杨开慧这么优秀且有主见,离不开父亲杨昌济的教导。杨昌济曾多次出国留学,是著名伦理学教授,许多上流社会人士向他抛出橄榄枝,都被婉言相拒了。

杨昌济一生都在讲台上默默耕耘,费尽心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在革命年代指点江山的人才。他十分痛恨封建等级制度,一直向往社会主义的改造,立志于追求和谐民主,崇尚平等自由。杨昌济也将自己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杨开慧。

杨开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湖南的第一批党员。杨开慧和毛泽东也就是在那时春心萌动,一起创办文化书社,一起参加学生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有共同的追求,相同的信仰以及相似的兴趣,这一切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1920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在船山书院举行婚礼。这场婚礼举办得十分简约,只邀请了几位亲朋好友一起吃了顿饭。

当时革命者流行简约风,顾名思义就是不坐花轿、不要彩礼、不拜堂、不要复杂的结婚程序、不要华丽的婚服。简简单单喊好友过来一起吃个饭,见证两人的幸福爱情就足够了。

图|毛泽东

陈玉英深深感受到他们夫妻之间浓浓的情意。因为毛泽东搞革命宣传工作,每天都很忙碌,经常很晚才回家,每当有什么好东西,杨开慧总是等毛泽东回来一起吃。陈玉英心疼她,劝她早点吃,不要饿坏了身体,杨开慧总是笑着说:“润之比我更累,我要等他回来一起吃。”

以至于每次毛泽东回来晚时,陈玉英都被杨开慧说习惯了,先把饭菜放在锅里热着,等毛泽东一回来,就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出来。毛泽东和杨开慧一边吃饭,一边分享今天的收获,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开怀大笑,但近期的笑声明显更少了。

1927年4月4日,杨开慧在医院生下了第三个小孩毛岸龙。陈玉英一直贴心守护在杨开慧身边,但本应该在妻子身边的毛泽东,却一直没有来医院看望。

直到杨开慧生完孩子第四天,毛泽东才匆匆忙忙赶到医院,满脸愧疚地说:“开慧,真的对不起,你生孩子我都没有呆在你身边,这些天也一直没有来看你,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更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杨开慧抱着毛泽东安慰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些都没关系,你的事情更重要。孩子要出生的时候,你在不在我身边,我也要生的呀!孙嫂把我照顾得很好,面面俱到,你不用担心我,或者感到自责!你快看看我们的孩子,这个眉毛和眼睛真像你!”

陈玉英将刚出生的毛岸龙抱给毛泽东看,他一脸慈祥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还打趣道:“这眉毛和眼睛确实是很像我,这鼻子像你。我还担心我不在这里,有人会把我的毛仔子给掉包呢!这一看就像我,可得好好养着。”

图|毛泽东

图|毛泽东

陈玉英心里确实感到一阵后怕,因为当时的形势非常紧张,国民党军四处抓捕共产党人。一天,毛泽东气喘吁吁跑回家和杨开慧谈论道:“现在真的太危险了,我今天差点就被抓了。我刚走进巷子里,就看见国民党来抓我,扯我的衣服,问我有没有看到毛泽东?我断定他们不认识,就指着另一头告诉他们往那边跑了。”

……

同年8月,毛泽东将杨开慧和孩子送回长沙,因为他即将要赶往湘赣边界的农村地区,发起武装革命斗争。那天晚上繁星闪烁,毛泽东搬凳子出来给孩子讲故事,三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陈玉英看到杨开慧眼里饱含泪水,还在默默替毛泽东收拾东西。

陈玉英看着杨开慧单薄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希望杨开慧开口挽留毛泽东,但也明白杨开慧不会阻挠毛泽东革命的步伐。陈玉英本想帮忙一起收拾,杨开慧说她想尽一个妻子的义务,帮丈夫收拾行李。

陈玉英就默默站在门口,看着杨开慧将毛泽东的衣服一件件叠好,整整齐齐放入一个破旧的手提箱。第二天拂晓,毛泽东早早就起来了,安顿好一切事情后,踏上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走后,杨开慧留在板仓继续进行革命工作,她始终坚持革命斗争,积极参与到农民宣传革命的活动中,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杨开慧为“霞姑”。

直至1930年,陈玉英在毛泽东家已经工作了4个年头。因为杨开慧忙于革命工作,无暇顾及家里的事务,陈玉英主动接过照顾三个孩子的重任,让杨开慧能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陈玉英主动接过照顾三个孩子的重任,让杨开慧能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为了节约时间,好好照顾3个孩子,陈玉英毅然将头发全部剃光。她在杨开慧家工作原本是有工资的,每个月5元钱,因为杨开慧独自一人生活也比较艰难,陈玉英主动提出不要工资。为了补贴家用,陈玉英更是将好不容易积攒的一些积蓄,拿出来补贴杨开慧家。

邻居都很羡慕杨开慧家有这么好的保姆,陈玉英听闻只是笑着说:“不要这么说,可以遇上杨开慧一家是我莫大的福气了!他们一家待我很好,是我遇到过最好的主人。”

毛泽东去了井冈山后,夫妻二人经常会有书信往来,为了不暴露身份,每次都是陈玉英去地下党据点传信。每次收到毛泽东的信,杨开慧都能开心好几天,拿着信件看了又看,反复阅读后,最后小心翼翼收起来。有时隔了许久没有毛泽东的信,杨开慧就会很焦虑,担心毛泽东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杨开慧曾多次向组织申请前往井冈山地区,但组织出于她的安全着想,一直没有同意她的请求。杨开慧也明白组织是因为她有3个小孩,行动不便,而且井冈山地区一直被国民党层层封锁,进入井冈山本就比较困难。

怎料不幸的一天发生了。1930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放出厥词:“如果抓不到毛泽东,那就抓他的老婆和孩子。抓住他老婆杨开慧,胜过抓捕万千共产党!”

一个秋风瑟瑟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传来,没一会儿,杨开慧家就被国民党军包围了。杨开慧镇定自若打开房门,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吗?”站在最前面的国民党说道:“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请你和我们走一趟!”

身后的国民党迅速推开杨开慧,跑进屋将陈玉英和毛岸英抓起来。杨开慧见国民党将陈玉英也抓起来了,大声质问:“你们要抓的是我,抓我家保姆干什么?她就是来我家照顾孩子的!她什么都不懂,你放开她!”

大声质问:“你们要抓的是我,抓我家保姆干什么?她就是来我家照顾孩子的!她什么都不懂,你放开她!”

“她可不一般呀!抓走!”

“你们不要太过分了,抓孩子干什么!你们要抓走孩子,我就不跟你们走!”

“不走?把他们一起拖走!”

附近的村民也听到了动静,纷纷跑出来查看是什么情况,看到国民党要抓走霞姑,自然不肯,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村民最终只能看着杨开慧等人被抓走。杨开慧和陈玉英被关进监狱,每天都要接受审讯和酷刑。

“毛泽东在哪里?地下党在哪里?你最近都在做什么?”无论敌人怎么询问,杨开慧都挺胸抬头说:“不知道!”敌人气急败坏,怒吼道:“不知道?我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棍子硬!”随即鞭子、竹条纷纷落在杨开慧身上,没一会儿就皮开肉绽了,场景触目惊心。

杨开慧忍不住痛晕了过去,敌人毫不留情向她身上泼冷水。陈玉英见状十分心痛,大喊道:“你们要打就打我!她身子弱,禁不起这么打!这么打迟早会出人命,有没有天理了?”

敌人叫嚣道:“天理?我就是这的天理!既然你要自讨苦吃,那就打你!”没多久,陈玉英身上伤痕累累,杨开慧伤心地说:“你们不要打她,她只是我家里的保姆,什么都不知道啊!她和共产党没有关系,你们放了她!”

陈玉英学着杨开慧的样子也说不知道,敌人见状继续打她。当陈玉英回到牢房后,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杨开慧满脸歉意:“孙嫂,对不起,是我们连累你了,让你受了这么大的苦!”

陈玉英抹去眼泪,说:“你不要这样说,如果我是正为你受苦,那你又是在为谁受苦呢?”虽然天天被审问、受刑罚,但她们二人始终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说。每天晚上,二人在一起互相劝慰,互相加油鼓劲。

敌人将杨开慧拖出牢房,陈玉英和杨开慧对望,突然察觉到了异常

11月14日,敌人将杨开慧拖出牢房,陈玉英和杨开慧对望,突然察觉到了异常。平时都是二人一起被带出去,今天却只带杨开慧一人,而且国民党军的人数也突然增多,二人都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

陈玉英朝敌人大喊:“不要带她走!要杀就杀我,她是孩子的母亲,孩子需要她啊!杀了我,让她回去继续带孩子!”杨开慧异常冷静说:“孙嫂,我离开后,你一定要把孩子照顾好,这是我唯一的心愿了,你要保重!”

陈玉英死死抱着杨开慧,不让敌人将她带走,但一个弱女子怎么拦得住众多敌人呢?杨开慧最终被敌人带走了,反动派将杨开慧带到识字岭,年仅29岁的杨开慧被敌人枪毙。

杨开慧牺牲后,经过党组织的奋力营救,将伤痕累累的陈玉英和孩子成功救出。陈玉英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见到杨开慧的老母亲,几人在一起抱头痛哭。陈玉英打算完成杨开慧的遗愿,将三个孩子平安抚养长大。

原本打算住在杨开慧老家,由于时局动荡,陈玉英不想连累杨老太太,打算带3个孩子回老家。与此同时,党组织也一直多方寻找毛岸英三兄弟的下落,最终在陈玉英带孩子回老家前,被党组织接去上海学习。

陈玉英独自一人回到老家。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陈玉英听说毛泽东的队伍回来了,便着急赶到长沙,求见毛主席。由于时间冲突,陈玉英没有见到毛主席,感到十分遗憾。

1950年,毛岸英应父亲毛泽东的安排,来到长沙见到曾抚养他的陈玉英,二人见面后很是激动。毛岸英对陈玉英的生活和她的女儿特别照顾。

1957年6月,毛泽东将陈玉英接到北京小住,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1982年,陈玉英病逝。临终前,她拉住女儿的手,宽慰道:“我要走了,你不用太伤心,我去看看开慧和毛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井冈山   武昌   裹脚   热水瓶   长沙   国民党   保姆   敌人   家里   孩子   陈玉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