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两次提出回国求援,毛主席提出两个不同条件,却接连遭拒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院的病床上一个老人正蜷缩着身体瑟瑟发抖,而这个老人就是张国焘。

此时他的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就算他不断地按铃叫护士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就这样,这位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张国焘被冻死在异国他乡。

其实,在张国焘晚年的时候也曾想过回国养老,但当他两次提出请求之后,毛主席也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要求,那么毛主席提出了什么意见,张国焘却直接选择拒绝呢?

毛主席与张国焘的相遇

其实毛泽东早在北京大学的时候就遇到了张国焘。当时他深受李大钊的器重,所以也将张国焘介绍给了毛泽东。

第一次见面,毛泽东就感觉这个人太目中无人了。

毛泽东

当时毛主席主动上前介绍自己:“我是湖南的毛润之。”张国焘听后也只是点了点头,随后便和旁人高谈阔论起来,将毛泽东晾在了一边。

张国焘的目中无人,深深地印在了毛泽东的心间,他知道毛泽东是图书管理员,所以根本看不起图书管理员这样的小角色。

很快,两人在中共一大和三大上再次相遇了。

但在中共一大上,张国焘却一改常态,一见到毛泽东就热切问候:“毛润之,一路辛苦。”而在会议期间,还主动和毛泽东讨论了一些关于建党的问题,还回忆起了在北大时的日子。

而张国焘对毛泽东这么热情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张国焘在大会上相当于“秘书长”,所以毛泽东到来的时候,他是想以主人翁的身边来彰显他的身份。

张国焘

1923年,两人再次在中共三大的会议上相遇,共产国际代表就关于国共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张国焘认为不应该和国民党合作,而毛泽东却与之相反,他认为农民问题是很重要的,国民党在广东有着一定的基础,所以如果我们把农民发动起来,也能形成这样的局面。

中共三大结束之后,毛泽东取代了他的职位,临走前,张国焘说道,陈独秀太固执了,家都给别人当了,现在共产党员跨党加入国民党,这样的做法就是不对的。

当然,毛泽东是站在陈独秀这边的,对此张国焘却有些不服,于是他准备回到北京之后和李大钊理论。

从这时开始,两人就一些问题开始出现了一些分歧。

红军会师

长征路上,红一和红四方面军成功在四川会师。当天毛泽东和张闻天等人早早等待着张国焘,两人一见面热情相拥,毛泽东也高兴得说道:“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张国焘也跳下马,热情地说道:“你们辛苦啦!”

很快,当张国焘得知中央红军还不到三万多人的时候,就开始闹起了对立。

他认为两军会师之后,队伍应该向西或者向南发展,但毛泽东和其他的领导人认为队伍应该北上。

对此,双方僵持不下,毛泽东耐心地向他解释,如果坚持南下的话会遇到很多麻烦,北进计划是根据共产国际的来电指示制定的。

但张国焘却坚决说道:“我主张南下川康,如果一方面军要北上,则四方面军单独南下。”

张国焘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听毛泽东的话,这让张国焘很不高兴,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一等,张国焘坚决南下,甚至还指责毛泽东丢掉了中央苏区,现在把中央红军也搞得只剩下万把人,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军事路线的错误,更是政治路线的错误。

见两人争执不下,张闻天决定通过大家举手表决,最终大家都同意北上,只有张国焘一人反对。

之后,大家相继来劝说张国焘,朱德也再三开导,但张国焘压根听不进去,他是绝对不会听毛泽东的话的。

最后,在沙窝会议上,党中央决定两个方面军混编,中央机关跟随右路军行军,而张国焘则率领左路军南下。

张国焘

但就在这时,张国焘却生出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想法,密令陈昌浩率领右路军南下,企图以武力解决党中央。

张国焘率队南下之后果然失败,迫于无奈他们只好继续北上,最后到达陕北,和毛泽东会合。

张国焘到达陕北之后,大家都纷纷要求清算张国焘的罪行。然而,毛泽东也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说了一句:“国焘同志是我党创始者之一,只要他认识错误、改正了就行。”

而张国焘却始终没有诚心,认错的时候避重就轻,惹得在场的一位将军直接朝着张国焘扔鞋子。尽管如此,事后,毛主席还是亲自去到张国焘住处赔礼道歉,安慰他。

最后,在毛泽东的耐心劝导下,张国焘才有所醒悟。然而,没多久,王明的归来,却让张国焘非常不安,最后直接成了他叛逃的导火线。

张国焘公开投敌叛变投奔国民党

1937年前半年,是张国焘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2月6日,张国焘向党中央递交了《从现在来看过去》的书面检讨,主动承认自己在两个方面军会合之后,和当时的中央有过分歧,犯了错误,但如今他也说,我觉得我现在与党中央完全一致,原则上没有丝毫分歧。

毛主席

尽管如此,中共中央还是总结了张国焘和中央的分歧,对张国焘展开了批判。

这段时间是张国焘一生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时刻,这些年来他总是高高在上,已经习惯了对大家发号施令,如今却处处受人白眼,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么大的落差,实在是让他的心脏有些承受不住。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张国焘被任命为政府副主席。

不久之后,他7年未见的妻子带着儿子一起来到了延安。但不久之后,张国焘还是叛变了。

张国焘的两个亲信李特和黄超都是张国焘的追随者,在张国焘另立中央,率军南下的过程中,这两个人无疑成为了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执行者。

王明

虽然如此,但他们也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尤其是在西路军失败之后,他们竭尽所能率领部队到达了新疆,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然而,两个人相继被杀害,也让张国焘在痛恨的王明同时,感觉到了深深地害怕。

他想到自己犯了这样大的错误,王明怎么会放过他。在恐惧的心理之下,张国焘产生了一种逃避的想法。

于是在1938年4日,张国焘趁着祭黄帝陵的机会,离开了延安,准备另谋出路。4月11日,张国焘来到了武汉的一家旅馆,安顿好之后立即给毛泽东起草了一份报告,说明了自己不告而别,希望自己能在武汉工作。

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看到张国焘的电文也在尽力挽留他,希望他能回来继续工作。对此,张国焘并未回复。

周恩来

4月17日,周恩来正式向张国焘提出了3条出路,第一希望他继续回去工作,第二,暂时请假休息,第三自动脱党。

张国焘毫不犹豫地当即表示第一条已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后面那两条是可以考虑的。

然而,张国焘在周恩来等人刚刚离开的时候就立即给戴笠打去了电话,表示了自己要投靠国民党想法。

戴笠走后,他又给胡宗南打电话两个人进行了谈话,就在这天晚上,张国焘已经被国民党人接走,临走前还给周恩来留了一个便条算是交代了这事,纸条上写道:“兄弟已决定采取第三条办法,已移居别处,请不必派人找。”

中共领导人看张国焘的态度如此坚决,也只能尊重他的想法按照脱党处理。

毛泽东

为了让全党吸取教训,毛主席也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讲到张国焘,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吸取教训。

而张国焘叛逃前,也并未告诉他的妻子,直到陈云找她谈话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丈夫已经背叛了党。

失望不已的杨子烈找到毛主席,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组织能送她去武汉见张国焘。毛主席理解杨子烈现在的想法,于是立即给组织部给了一张便条:“让子烈同志回家吧!”

对于杨子烈,毛主席更多的是同情,他知道身为一个妇女面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

为此,毛主席还开导她,你是好的,张国焘现在已经被戴笠捉去。而你去汉口之后的一切生活费用,党内全部负责,并告诉她,不管何时你都可以回到党内来。

戴笠

毛主席的一席话让杨子烈的心中暖洋洋的,她认为自己当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武汉向张国焘要个说法。

为此,毛主席还贴心地将杨子烈的儿子和妹妹护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之后,组织又把他们送到了汉口,亲自送到了张国焘派来的人的面前。

那么,张国焘投奔国民党之后的生活怎样呢?后来想要回国的时候,毛主席又对他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张国焘想回国,毛主席提出两个条件

张国焘投奔国民党之后,生活却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好过。

1948年冬季,淮海战役的炮声传来,蒋介石等人开始准备各类人员撤离事宜。但在他们的计划中却并没有考虑到张国焘,甚至决定抛弃他,毛人凤假惺惺地说道:“你去台湾不如留在大陆。

你留下来,我们在共产党内就有了一位共事多年的老朋友,这比去台湾作用大得多。”担心张国焘不相信,毛人凤直接说明这是蒋介石亲自做出的安排。

毛人凤

但尽管如此,张国焘想到自己已经背叛了党,所以是坚决不能留在大陆的。于是他便死皮赖脸地跟着蒋介石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到了台湾。

来到台湾之后,张国焘过上了无人过问的生活,就连住所都被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大员所强占。无处安身的他只能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香港另谋出路。

1949年冬季,张国焘来到了香港,幸运的是在香港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小报担任主笔,每天写写稿子赚点生活费。

程思远

而此时的他对于自己过去的所做作为也有了些许的悔悟,当时的他搭不上共产党,国民党也对他不理不睬,而他也只能与一些民主人士交往。

在与程思远闲聊时,张国焘就对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过去我们搞政治都是扮演跑龙套的角色,没有意思,以后也不再搞了。我们的孩子,应该使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

虽说如此,但张国焘在香港的生活并不安稳。杂志社内部的分歧让他已经劳力伤神,于是他只能辞职。

没了工作的他,开始想办法赚钱。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因为战争的爆发使得黄金价格急剧上涨,张国焘见黄金能赚钱,于是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投了进去,做起了买卖黄金的生意。

但没想到的是,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金价暴跌,而张国焘也亏得血本无归。全家只靠大儿子张海威一个人的薪水勉强度日。杨子烈也因为生活奔波摔断了盆骨,成了瘸子。

此时的张国焘已经没有了任何出路,所以只能考虑回大陆定居的问题。

毛泽东

于是在1953年,张国焘通过新华社驻香港分社联系,寄去了一封信件。表示自己如今看到祖国解放,心里也很振奋。但现在还闲居在香港,实在太寂寞,也非常惭愧。非常想回到北京,为党和人民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

新华社香港分社将此信转交给毛主席之后,毛主席也提出了一个条件,他现在必须写一个报告给中央,深刻检讨他的错误。

当新华社香港分社将此情况告知张国焘的时候,张国焘经过深思熟虑放弃了这个机会,拒绝了认错。

就这样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1955年张国焘通过香港友人又向政府提出,希望能把他的二儿子送到广州中山医学院学习。周恩来得知后也亲自批准,五年后其子毕业,回到香港成为了一名医生。

周恩来

然而到了1958年10月,张国焘再续回国之念,向中共中央表示,愿意为中国政府做点事,希望能给予他生活补助。

毛主席在看到关于张国焘最近情况的简报中,决定给张国焘一条出路,便在简报上写道:

“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予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

虽然毛主席已经对张国焘网开一面,但张国焘仍旧无法割舍美国,于是,便失去了回归大陆的最后一次机会。

张国焘不仅拒绝了回国的机会,还开始为美国服务。朝鲜战争之后,新中国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美国亚洲研究中心以丰厚的报酬诱惑,让张国焘提供中共党政军领导人的有关历史情况。

张国焘一家

张国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美国驻港总领事先后拜访张国焘约20次,询问了张国焘所有的细节问题。

从张国焘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美国再一次抛弃了他。

张国焘再次被抛弃,又没有了生活来源,于是美国堪萨斯大学邀请他撰写回忆录,每个月提供2000港元作为研究费用,唯一的要求就是回忆写成后授予该书的英文版权。张国焘自然喜不自胜,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长达百万字的回忆录。

1965年,香港《明报周刊》开始连载张国焘的回忆录,取名为《我的回忆》。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张国焘一家的生活就靠着这本书的稿费和杨子烈写的《往事如烟》的稿费维持。

尼克松访华

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之后,张国焘决定搬到美国生活。

他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原来从1972年开始,尼克松访华,中美破冰,张国焘担心自己成为双方开刀的对象,于是便和杨子烈移居到了美国加拿大多伦多,在此期间,王明也曾派人邀请张国焘到莫斯科共商大计,却被张国焘拒绝了。

1968年,张国焘已经迈入古稀之年,3个孩子也先后成家立业,但尽管如此,张国焘的生活还是非常贫困。

当他了解到加拿大政府有一项非常符合他的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有权利享受福利救济,于是他决定住进养老院,靠着政府的救济金过活。

张国焘

1973年,张国焘突然中风,即便保住了性命,但也瘫痪在床不能下地。而此时,杨子烈也已经残疾,两个人躺在病床上无人照料,只能无奈地望着屋顶发呆。

1979年12月初,加拿大下起了连日的大雪,躺在狭窄病床上的张国焘辗转反侧。有时翻身的时候,被毯就掉在了地上,自己也没办法捡起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蜷缩着身子瑟瑟发抖。

12月3日,张国焘连续呕吐了两个小时后,不省人事,叫来医生诊断时,他已经气绝身亡,享年82岁的张国焘就这样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执迷不悟,早晚会自食其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党中央   周恩来   台湾   香港   美国   国民党   分歧   中共   错误   条件   两个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