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男性,为什么都喜欢迎娶十三四岁的女子为妻?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生育率在逐渐降低,离婚率却在逐渐升高,不仅我国,这种现象基本已经蔓延到了全世界。

主要还是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开放,相比于曾经的封建社会、男权社会,如今女子当家的不在少数,大喊着“单身过一辈子”的口号也是随处可见。

因为近十年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已经明白,女性一直以来都不该沦为男人的附庸与玩物,所以现在大女主当道,“女主外男主内”的新观点也在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通过对一些历史书籍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的女子,基本还没有成年都已经早早地嫁人了,或者从各大影视剧中也能看见,许多深闺女子也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父母亲就开始为自家女儿张罗着女婿候选人了。这就奇怪了,为何古代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

先秦制度

我们现在可以领取结婚证的年龄,男性在22岁,女性在20岁,不过这只是最基本的,你不到年龄不能结婚,你到了年龄不结婚,也没人把刀架你脖子上逼你结

但是在古代,这些都是严格写进法律制度里的,比如在先秦时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及笄就可以嫁了,在二十岁之前,随你什么时候嫁。男子是二十及冠之年,成亲可以扩大到三十岁,没有那么的强制性

可是到了越国,条件就没有这么宽松了,越国直接把男子女子婚嫁的年龄,强制写进了法律里,也就是必须遵守。该制度是,女子到了十七岁就得嫁,男子到了二十岁也得娶

如果违背这个规定,就是父母的罪过,这是在犯法,会受到惩戒。所以家中有女的,女儿长到十三四岁了,就赶紧找媒婆说媒,争取把女儿早点嫁出去

汉代制度

经历推翻王朝的各国混战,人口急剧减少是每个国家都遇到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发展人口,壮大起来建设祖国,王朝才能长盛不衰

汉代的制度严格要求成亲,未婚未娶不仅会被当成异类嘲笑,还会被罚款。制度规定,如果女子在长到十五岁到三十岁都还没有成亲,那么家里原本缴纳的税费,就会增加五倍之多,所以最保险的要么十一二岁就把女儿嫁出去,要么从小就定亲,一旦长大马上打包送夫家。

唐代制度

到了唐代,国力强盛,经济良好,人民的思想也自由开放,但是在男女婚嫁这块也是拿捏得死死的

不过倒没有前面几个朝代的制度,那样不近人情,唐代还多了政府在其中做红娘的作用,如果女子十五岁,男子二十岁都还没有成亲,政府就可以帮他们分配对象了

宋代往后

从宋代开始,政府逼成亲的就少了,没有说到了十三四岁必须得嫁出去,包括后面的明代和清代

不过虽然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但是”早婚早育“的思想已经扎根在人们的心里,固有思维难以转变,还是就会觉得二十岁上的女子还没成亲是异类,所以碍于社会风气,这些朝代的人依旧会早早解决终身大事

小结

所以不怪古代的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因为这些都是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也是身不由己。而且在古代不只是女性成亲年纪早,男性同理

究其本质,都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古代,天灾人祸战乱都是常有的事,但是抵御自然灾害的手段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基本像旱灾之类的来袭,庄稼没有收成,百姓没有粮食吃,也只有等着饿死的份。

以及古代社会的医疗技术不发达,在那时如果爆发天花,也就是现在说的水痘,我们轻轻松松解决的,放在古人身上基本是毫无还手之力,遇到了也就直接准备白布棺材吧。

还有古时朝代更迭是说不准的事,就连在盛世时期,皇帝被杀,王朝颠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为了争夺那虚无缥缈的皇位,以及对外扩张,对内施压,在古代战争就是家常便饭

这些种种的原因,都导致了人口会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锐减,但是国家发展是需要劳动力的,也需要人来创造的,为了生活就需要吃饭,但是吃饭得有人来农耕,战争来了也得人去打,如果实力不够,还可以试试用人海战术侥幸获胜。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人口成了重中之重,所以就得将男女的适婚年龄提前,抓紧造人,为国家储备越来越多的人口,不断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实在可悲可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女子   王朝   朝代   唐代   中国古代   人口   古代   男性   年龄   女儿   男子   制度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