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要冒着40%伤亡率,硬要打上甘岭?根源在美国大选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1952年爆发的上甘岭战役,可以说是整个抗美援朝期间,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的最残酷也是最光荣的一场战役。在这个面积仅仅3.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战争双方总共投入超过十万的兵力鏖战。

最后结果是,志愿军在43天时间内,以伤亡11529人,伤亡率达到20%以上为代价,击败联合国军,让“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达到40%以上,并且不仅仅是军事上失败,联合国军在政治上也遭受全面的失败。

但是,从上甘岭战役爆发到现在,时间过去了整整七十年,在这七十年里,不乏有人质疑:为了这样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了1.156万人伤亡的代价,值得吗?

其实这个质疑更应该针对美国人,我们应该质问他们:为了这样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了2.549万人伤亡的代价,值得吗?

因为这场战争就是美国人为了政治,为了大选,才决定发起的一场战役。

本期我们不聊别的,只说一下美国人为什么要冒着40%伤亡率,硬要打上甘岭呢?

西方军事家都非常推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战争论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要知道为什么会爆发“上甘岭”战役,就要知道背后的政治意义。

首先,美国想捞取竞选资本

上甘岭战役爆发时间是在1952年10月14日,此时交战双方早就认识到对方的力量了。

图注: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

因此在五次战役结束后,战争也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而此时,美国即将迎来大选,本来可以争取第三个总统任期的杜鲁门因为战场失利和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原因,支持率一度低到22%,甚至在民主党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中就被淘汰,心灰意冷的杜鲁门直接宣布放弃选举。

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则放言:“上台后尽快结束朝鲜战争!”从而获得大量的民众支持,在竞选中占据优势。

图注:1952年9月,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的竞选总部

杜鲁门虽然放弃选举了,但是他背后的民主党则不愿意就这么失败。

因此杜鲁门想要通过一场战争的胜利,从而为民主党捞取总统竞选的政治资本,于是选择发起一场代号为“摊牌行动/金化攻势”的作战行动。

其次,美国想捞取谈判资本

从1951年7月开始,中美双方边打边谈,边谈边打,双方一边在谈判桌上唇枪舌战,一边在战场上真刀真枪。

图注:电视剧《功勋-李延年》中的板门店谈判

但是在1952年,双方在交换俘虏、停火线划界等等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美军故意不愿意遣返俘虏直接让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面对志愿军谈判代表的据理力争,美方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直接叫嚣:“那就让枪炮来说话吧!”

美国人企图通过一场战争胜利,获得谈判桌上的优势,因此制定了“摊牌行动

第三,美国想捞取战线地利

上甘岭所在的五圣山区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联结点。占据了五圣山,就控制了金化、铁原、平康三角地带。

如果美军占据了五圣山,就相当于突破了志愿军的中部防线,会对整个战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危及整个半岛形势。

而志愿军控制下的五圣山,直接俯瞰敌人纵深,直接威胁着“联合国军”的金化防线。

整个战线之所以能控制在38线上,掌握在我志愿军手中的五圣山也是功不可没。

为了占据有利战场形势,美军也需要尝试进攻五圣山,而想进攻五圣山,就需要拿下五圣山前面两个海拔不足600米的小山头。

可以说无论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政治资本还是美国谈判桌上的谈判资本,竟然都落在了一个高597.9米,一个高537.7米的小山头上。

图注:时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

于是1952年10月8日,克拉克直接宣布谈判无限期休会。然后转头就批准了时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提出的金化攻势。

这次代号为“摊牌行动”的作战目标正是上甘岭旁边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

按照范佛里特的估计,美军大约可以通过5天时间,只需付出200人的代价就可以胜利结束战斗了。

由于有多达16个炮兵营的280门大炮和200多架次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支援,美国的将军们很乐观地估计:步兵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美联社在汉城向全世界发出报道:金化攻势开始了!

美军第七师、韩二师16个炮兵营的近300门大炮,加上美军40架飞机,120辆坦克同时开火!向上甘岭两个山头发射炮弹30余万发,空投炸弹500余枚。

炮击结束后,美第七师和韩二师4个营和4个连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锋。

自此,为期43天的上甘岭战役拉开帷幕。

在这两个山头上,志愿军15军、12军先后和敌人展开残酷的血战。

十五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以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

在四十三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

10月30日,经过阵地战、坑道战后,志愿军发起决定性大反击,经过志愿军炮兵、步兵的联合作战,31日夜间已经收复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

11月7日,联司首长致电嘉奖十五军:“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发展成战役的规模,并取得巨大的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全胜而奋斗。

按理说,这一战在军事上,“联合国军”败局已定,双方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但是还是那句名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当上甘岭表面阵地失守的消息被媒体传到华盛顿后,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11月4日正是大选投票日,此时正是美国大选白热化胶着的时候,美国人怎么可能放弃这场战场带来的政治利益呢?就算是认输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认输!

于是,从11月1日开始,美国人重新调动兵力,不但把韩二师补充满新兵,还把后方能打的队伍全都拉过来。

什么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美军第187空降团都拉过来,还补充了韩9师和美、伪军6个榴弹炮营、美第五航空大队一部,兵力达6万多人,对上甘岭地区展开疯狂反扑。

图注:时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

此时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

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直接说:要抬着棺材上上甘岭

并且号召全军:“向打出万岁军的三十八军学习,打个九千岁!

而与此同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也在发誓,不管处境多么困难和尴尬,都要把这场“残酷的,保全面子的狠命攻击”打下去!

美军为了提升士气,把597.9高地命名为"珍妮诺赛",珍妮诺赛是美国电影女明星,在美军中名气也很大,于是美军高层直接说跟美国大兵说:谁先攻上山头,珍妮就属于谁。

但是无论“联合国军”如何冲击,上甘岭阵地一直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

11月16日,美联社悲哀地发文: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上甘岭)是被打败了的。

但是此时克拉克依然不死心,还陆续派出部队反攻。

一直到11月25日,“联合国军”才终于停止了这场战争。

战后,联合国部队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和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这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

克拉克在回忆录中指出,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可以说上甘岭这一战,直接奠定了38%分界线。

上甘岭这一战,也使得志愿军十五军一战成名!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空降军。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上甘岭   杜鲁门   美国   克拉克   伤亡   志愿军   国军   美国人   战役   根源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