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算卦到兵部尚书,朱棣口中的可信之人,到底有何德何能

建文元年(1399)二月的北平寒风刺骨,大街上人们走得行色匆匆。与之相反的是,一个四十六七岁的中年人的算卦摊上却围满了人。算完卦的人满意走了,大声给周边人说:“金先生的卦与别人不一样,不夸大也不言小,很准啊。”


过了半天,燕王府一个管事的看见卦摊已经没人了,于是走上前施了一礼说:“先生,燕王请您府上一叙。”


金先生看着管事人一脸真诚的样子,联想到燕王朱棣在北京素得人心,于是大方地跟着此人去了。



谁知这一去,几年时间里此人便协助朱棣靖难称帝,之后官拜兵部尚书,同时身兼东宫太子老师,为永乐盛世立下了不世之功。


此人就是永乐年间的金忠。


朱棣称帝之后对待群臣都提防三分,唯独对金忠信任有加,【明史】记载“…而忠为东宫辅导官,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


这段话白话文大意是:朱棣登基后让金忠为太子的老师,并且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兼詹事府的主管。


太子老师、兵部尚书这两个职位已经是位极人臣,关键“詹事府”这个职位是主管皇家内部宗庙祭天、金银私库以及公主、亲王升迁等事宜。


在此以前的朱元璋时代,这个位置都是由皇家亲王担任,比如朱棣未登基以前就担任过此职,可见朱棣对金忠已经是恩宠信任无比。


那么今天就全方位聊聊历史上异常低调的金忠,到底有何德何能?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01


金忠老家是鄞县人(yin,今宁波),从小家里很穷,自然也没有走科考的老路子。但他一直坚持读书,尤其是占卜算卦方面的书籍,因为算卦在当时也算一个比较体面的职业。二十几年下来混迹底层,虽然没有举人进士之功名却养成了洞悉人性的本领。


所以人一定要多读书,不一定有文凭但一定要有文化。


一直穷困潦倒过到了33岁,这一年,他在北京戍边的兄长病死了,依【大明律】他得替哥哥去戍边。可是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攒下钱,这时候他的朋友道士袁拱借给他十两盘缠,这样金忠就“北漂”到了京城。


戍边几年之后,金忠因岁数原因光荣退伍了,为了生计只能在继续京师摆个卦摊混口饭吃。这一年他46岁。


此时已经到了1399年2月,建文帝已经废掉周王等五个叔叔,削藩的大刀已挥向燕王朱棣。这一年朱棣39岁。


朱棣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推荐了街头算卦的金忠。姚广孝说:“此人来京城不过两三年时间,百姓、商人甚至官府公人都找他算卦,我看此人颇有本事,殿下不妨笼络一下此人。”按现在话说金忠粉丝颇多,自带流量!


朱棣自从20岁和徐王妃镇守北京以来,和北京百姓打成一片,深得民心,并且三天两头带兵跟蒙古人对砍,可谓“上马治军,下马管民”,世间人情自然熟悉得很。


在姚广孝的引荐下,朱棣和金忠一见如故,两人整整聊到半夜,自此金忠任燕王府纪善(明朝属官名,王爷侍讲)。


02


1399年7月,建文帝派北京都指挥使张昺、谢贵包围燕王府,朱棣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 ,只得提前举事诛杀了二人。


此时朝廷已陆陆续续派宋忠等率十万大军包围了京城,兵临城下,朱棣只好连夜率800府兵开始靖难之役。


是夜,闷热的天气乌云密布。朱棣一身戎装慷慨激昂地历数朝廷的不公,决定起兵“清君侧”,众将士也是豪气万丈愿随燕王殿下共谋大业。


忽然,一道闪电击中燕王府的云泥瓦,瞬间裂了几块。众人当时就呆了,看来老天不同意我们造反,这是给我们的警告啊!


此时朱棣也是吃了一惊,古人非常相信天人感应。朱棣这一刻信心全无,自己800人对抗朝廷150万军队,无疑是螳臂当车,干脆向皇帝负荆请罪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狠人金忠出场了。他当场占卜一卦,结果是上上签,卦象显示“铸造印信,乘坐轩车”,众人不禁长出一口气。金忠趁机又指着被击碎的云泥瓦说:“旧瓦被击碎预示着燕王的云泥瓦,他日要换成皇宫的琉璃瓦啊!”


众人皆山呼万岁。


10月,朱棣率军去宁王处借朵颜三卫的八万骑兵,金忠奉命辅佐世子朱高炽镇守大本营北平。建文帝命李景隆率军前来攻打北平城。


李景隆的50万大军和北平城里仅有的一万老弱病残军队,展开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抗战。金忠尽心辅佐世子,和北平城同进退,终守城成功,为朱棣留下了可退之路。朱棣回师后重重奖励了他,而金忠则与众将士平分了金银。


四年之后,燕王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


03


成祖登基不久,就封金忠为兵部尚书兼詹事府主管。金忠虽为靖难之役功臣,但为人低调、宽厚,并且为人做事公平,对待同僚从不首鼠两端,众人皆服他。


当时朝廷主要有三方势力存在,一是以朱能、张辅、丘福为首的勋贵武将派;二是以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为首的旧元老牌;三是以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黄淮为首的新贵派。


三方势力旗鼓相当,勋贵派武将支持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新贵派则支持朱高炽为太子,而元老派老奸巨猾,在立储问题上选择中立。一时之间各派斗得是热火朝天。即使后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斗争也未停止。


而各派都能接受的恰恰是金忠,金忠在各方势力间都能说上话,但立储事件上金忠选择了沉默。


永乐十二年,汉王朱高煦挑唆朱棣发动“迎驾事件”,将太子朱高炽一方几乎全拉下马,为此杨溥入狱整整十年,还有数人被杀了头。


这时,仁厚的太子朱高炽被勒令幽闭,几乎被废,嚣张的朱高煦愈发张狂,一时朝中无人再敢力挺太子。


在此关键时刻,兵部尚书金忠深夜拜访朱棣,并力挺太子。朱棣缓缓地问:“你何以担保?金忠答曰:“无他,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太子绝无忤逆之心。太子乃储君人选,万万不可随意废弃。自古废长立幼,皆会让朝堂大乱,祸乱江山社稷。况且太子仁厚待人,勤勤恳恳,并无大的过失。”


一番话说得朱棣打消了废太子的决心。


几天后,大才子解缙看金忠表态后,也向朱棣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才有了“好圣孙”的历史典故。


04


朱棣自幼行伍出身,所以日常不苟言笑,众大臣拜见时无不战战兢兢。唯有金忠在时,朱棣一改往昔之严肃,对金忠时常笑脸相迎。


朱棣对金忠没有后人一事很是在意,多次提及让金忠纳妾,好有后继之人。金忠对糟糠之妻情深意重,一直婉拒朱棣的好意。后来,朱棣强行指定一书香贤淑女子为妾,终于生下一儿子,朱棣这才哈哈大笑,放下心来。


永乐十三年四月,金忠过世 ,享年63岁。成祖伤心了好久,时常哀叹:若金忠还在就好了,数次征漠北也不至于如此辛苦。

朱高炽登基后念其当年恩德,追赠金忠为荣禄大夫、少师,谥号忠襄。据《明会典》规定,只有重大贡献的武将才有此谥号。比如清朝的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因剿匪有功,才有此谥号。


纵观金忠一生,若不是死得早,肯定入阁拜相。作为天子近臣,一句话能活人,一句话也能死人,但他却异常低调,从不飞扬跋扈。


儒家在为与不为的选择上有这样一句话,“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我想金忠虽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至少也是一个贤人吧!


住:图片来源网络,喜欢明史的点点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兵部   尚书   北平   谥号   燕王   京城   朝廷   永乐   北京   太子   可信   口中   街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