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京古城墙若得以保存,将会如何呢?北京城将举世无匹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有着恢宏大气的建筑,以及蕴藏着不朽的华夏文化。从北京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清时期,北京曾有一圈古城墙。古城墙宽24米,高12米,不仅无比壮观,且对如今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可以说古城墙是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彰显着封建王朝的皇权制度,是当今瑰宝的存在。然而就是这样具有着特殊意义的古城墙,却随着北京的发展,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当年北京的古城墙若得以完好保存,将会如何呢?恐怕对此事最有话语权的,便是我国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

“拆掉北京古城墙的一座城楼,就像是砍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古城墙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

这是梁思成在古城墙面临拆迁危机时说的话,足以看出古城墙对于梁思成这样,爱好着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梁思成是梁启超之子想必大家对梁启超都不陌生,梁启超是清朝末年的改革家,一生致力于挽救封建王朝的命运。

然而梁启超生物先进思想,并不为当时的统治者所容,面对追杀,梁启超只好逃亡日本

而梁思成也在日本出生,虽说梁思成从小并不在中国大地上长大,但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有着浓厚的感情。

梁思成毕业于著名学府清华大学,之后他更是前往美国深造。在当时相对落后的中国,许多人都想到其他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然而梁思成却在学有所成后,选择回国,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古代建筑。

梁思成在建筑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不仅编著了众多建筑学方面的书籍,他还因自身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受邀参与北京古城墙的改造工作。

北京古城墙改造计划

对于北京古城墙的改造,梁思成秉持着一个观点,那就是一定得保留北京的传统,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理念,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建。

北京拥有着大量的超高艺术鉴赏性的风景园林,以及代表着老北京文化的古城墙,梁思成认为这是不能动的,因为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载体,需要保留。

而若是想要建立新的行政中心,可以选在北京的西城,那里不仅面积宽广,修建在此还不会破坏古城墙,可谓一举两得。

梁思成的想法融合了两点,一是让北京原有的建筑得到保留,二是为了适应国家现代社会的发展,须得另选一地,建立文化中心和经济之地。

被委托改造北京古城墙等建筑的学者,并非梁思成一人,国家还专门邀请了苏联的专家,一起来商讨如何搞定这个巨大的工程。

苏联专家的想法和梁思成的完全相反,他认为行政中心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来修建,而其余的文化中心或者娱乐场合都可以在北京城中建设。

梁思成不同意这位苏联专家的方案,因为这样建设虽然利于发展,但是这是以牺牲北京古建筑为代价,才能实施的方案。

梁思成和苏联专家的不同点在于,梁思成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首先想的是保住中国为数不多的古老建筑,这些古城墙在未来都将会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存在。

而苏联专家作为外国人,则以实用角度出发,率先想的是怎样契合中国未来的发展。

当时的中国,才历经封建王朝的覆灭以及帝国的大炮,时下最重要的就是发展中国的经济,只有尽快将自身强大起来看,才能抵挡外来势力的再次入侵,所以最后还是决定采用苏联专家的意见,摒弃了梁思成的方案。

梁思成的设计虽好,却不适合那时迫切想要发展的中国。因为梁思成认为四合院是老北京的文化象征,所以在建筑上他大多采用四合院,来代替高楼大厦。

如此会出有两个弊端,第一是四合院的建筑面积太大,会占用太多的土地,不利于其他的建筑建设。

二是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来支持建造昂贵的四合院,所以最终梁启超的方案没有被采纳。

若按照梁思成所想,保留下北京的古城墙,那么现在的北京一定举世无匹,会吸引更多五湖四海的人去观赏具有年代韵味的北京。

虽然如今的北京发展得很,但可惜的是古城墙,终究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北京   北京城   苏联   建筑学   封建王朝   举世   中国   四合院   当年   意义   方案   建筑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