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小时候只想吃橘子,长大后才懂得橘子的重量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是截取自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这篇文章被选入课本之中,令人印象深刻。有人曾说,对于全中国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来说,朱自清的名字是可以和《背影》划上等号的,而在这篇文章中,最有画面感且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父亲翻过栅栏去购买橘子了。

长大以后,重读《背影》,对橘子有了全新的理解。

一桩风流债,导致多年父子离心

1917年,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朱自清参加完祖母的葬礼后,准备从浦口出发,返回北京,他的父亲朱鸿均前来送行。

《背影》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1925年对这段旧事的回忆。

虽然后世再读这篇文章时都会被它所描写的父爱所感动,但是在事发的当年,朱自清和父亲朱鸿均却有很大的隔阂。

而导致父子隔阂的原因竟然就是父亲朱鸿均的一场纳妾风波。

朱鸿均本就有一房姨太太,但在徐州任榷运局长之时又娶了一位。他本来就想就此享受齐人之福,然而他在宝应的那位妾室潘氏偶然间得知此事,就远赴徐州大闹一场。

深宅大院,两房妾室争风吃醋,这本来也就是朱家的一桩家事,最多是朱家自己鸡飞狗跳,外人无从插手,但潘氏不知轻重,竟然闹到了朱鸿均工作的地方。

此事影响非常不好,朱鸿均榷运局长一职就此丢失了,他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原本还算过得不错的家就此一落千丈。

朱鸿均是家中长子,本来寄托了全家的希望,骤然在此时失去职位,他的母亲不能承受打击,不久后就去世了。

要去北京上学的朱自清不得不回到家乡参加祖母的葬礼。

但他这一次,不仅仅要面对生离死别,更要面对家境不再优渥的事实。

生活骤然发生变化,他心里对造成这一系列事件的父亲十分怨恨,都是父亲的一桩风流债,直接或间接闹得家破人亡。

在处理完祖母的丧事后,朱自清要回到北京上学,他的父亲也要出门去重新找营生,两人就结伴而行,到了浦口再分道扬镳。

朱自清对父亲是有情绪的。

在《背影》中的买橘子事件之前,一直都对他有着强烈的不满。这种不满可以从朱自清多次认为父亲“不聪明”看出来。

文章开篇就讲到,父亲在南京再三拜托茶房照顾“我”,又担心茶房不用心,决定亲自照顾我。

对于父亲这种举动,“我”心中并没有太感动,反而暗自想:“我那年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父亲执意要亲自照顾“我”的举动是多此一举的。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要自己插嘴不可。”

父亲在那里苦口婆心地拜托茶房照顾“我”,而“我”却暗自超嘲笑父亲多此一举,完全没有看出茶房的眼睛里只有钱,根本不会在意他的嘱托。

当时的情景下,“我”还处在对父亲的怨怼中,对父亲的态度也不是很好。

他在“我”的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刚刚闯过大祸,不聪明的人罢了。

这一路上的腹诽,就是对父亲不满的真实写照。

而与父亲的离心,并不只是在浦口的这一次。

此后的几年,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都不能算得上是和谐。

为了补贴家用,朱自清加快了学业完成的进度,早早毕业,回到家乡的省立第八中学教书。

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进而养活妻儿,但等他去领薪水的时候,却被告知,他的薪水早就被他的父亲给领走了。

按理来说,就算是父亲,也不能随意支取儿子的薪水,但朱鸿均借着自己和校长的私交,背着儿子拿走了他的薪酬。

劳动所得就这么打了水漂,朱自清自然火冒三丈,立马去找到父亲质问,为什么要擅自做主。

朱鸿均受的是旧式教育,满脑子父权思想,在他看来,父为子纲,儿子的钱就是自己的钱,他花儿子的钱是天经地义的,朱自清以讨债一般的方法上门质问,就是在对他的挑衅。

朱鸿均父子的矛盾就此激化。

不止如此,他们还因为别的事失和。

朱自清的妻子为朱鸿均所不喜,在朱家并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朱自清不忍心娇妻受苦,又恰好在此时与父亲失和,索性就将妻子从大家族接出来,自立门户。

都说,父子之间没有隔夜的仇,原本就算是有再大的误会,他们也能解开,但是,朱鸿均的小妾却从中作梗,这两父子的误会就一直在那里。

他们见面的时候,也就很少了。

1922年,朱自清携妻儿一同回到扬州,希望能与父亲缓和矛盾,但到了家中,朱鸿均处处甩脸色,让朱自清夫妇下不来台。

到后来,朱鸿均竟然对朱自清闭门不见,两父子就此断了往来。几年也没有来往了。

与父亲闹翻后,再次想起那袋橘子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1925年,朱自清在收到父亲的信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跟父亲竟然交恶至此,两年都没有见过面。

家宴上的冷遇,紧闭的朱家大门都将朱自清向父亲求和的门给堵上了。

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不能就此被斩断,父子俩都在尝试寻求和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朱家父子的和解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刚开始,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鸿均也就渐渐放下了对儿子的愤怒。

但这位接受旧式教育的封建大家长又十分好面子,拉不下脸来主动向儿子示好。他知道自己前几次已经将求和的儿子拒之门外,因此不太可能指望儿子来求和。于是,朱母就变成了他们父子关系的润滑剂。

她在两父子不相见的情况下来到朱自清家中,帮忙料理家务。

根据朱鸿均依然信奉“夫为妻纲”的性格,如果不是他的默许,朱母绝对不会获得朱鸿均的同意,来到儿子身边。

随着朱母前去,朱鸿均开始逐渐直白地释放自己的求和心态。

于是,一封家书就这样被递到了朱自清手上,也就是这封信,让朱自清彻底破防。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两年未见,父亲竟然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生离死别的可能一下子就消散了父子之间两年的怨恨。

对父亲纳妾风波而致家破人亡和冒领工资的怨怼在此刻烟消云散,朱自清此刻的感情也全部都转变为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了。

他静下心来,能想到的,都是父亲的好,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次送他离开去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就是因为要买这几个橘子,才留下了让朱自清难以忘怀的背影。

当时卖橘子距离我们有一段距离,需要翻过一段铁轨。

而父亲身材臃肿,行动并不方便。他“蹒跚地走到铁轨边”再艰难的,手脚并用地要爬上月台,买到橘子后,再重复一遍刚才的步骤才能回来。

为了几个并非是生活用品的橘子,父亲不辞辛苦从铁轨中穿过两次。除了对儿子有深沉的爱意外再找不出其他的理由了。

朱自清想到这一幕,不自觉酸了鼻子。

那时的他还沉浸在刚刚家道中落的痛苦中,对造成这样后果的父亲充满了怨恨。

一路上他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给父亲眼色。

但受他一路冷待的父亲却对他精心照顾。甚至还要为了几个橘子艰难地从铁轨中间穿过。

想到这里,朱自清充满了愧疚与悔恨。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朱鸿均的确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他为老不尊,一把年纪还要纳妾,纳妾就算了,还不能好好治家,以至于丢失官职,气得自己的母亲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

他思想迂腐落后,还当自己是封建大家长,擅自做主,冒领儿子的工资,最后还受妾室的挑拨与儿子交恶。

如果有管这些事的法庭,是不是能将朱鸿均扭送公堂,让他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呢?

但世上并没有这样的公堂,在朱自清看来,他纵然有再多不是,也都还是自己的父亲,他还是对父亲有还不尽的恩情。

从小的时候开始,朱自清就受到了父亲的悉心培养,最终顺利进入顶尖学府学习。

他还十分关心他的生活,光是在《背影》中能被记录的细节就有很多。

比如,仔细叮嘱茶房照顾我(朱自清),不放心我一个人赶路,执意送我到火车站……

一篇不到两千字的文章就能记录下这么多的感人细节,在平常的相处中只会更多。

不过,父亲的这种付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被看见,它们就像空气一样,被人当成了理所当然,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责怪父亲,对自己付出的不合时宜。

毕竟父爱一直都是沉默无言的。

而一般人需要成长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1917年的朱自清年纪尚小,除了被背影感动外,对父亲其他的付出都是视而不见的,还会觉得父亲的这些付出没有必要。

但1925年,朱自清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父亲了,每天被幼子的吵闹搞得头痛不已。

都说人只有当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做父母的辛苦。

当心境变化之后,很多年前的那些被忽视掉的细节就都被重新调动了起来。

执意要送儿子的情谊,叮嘱茶房照顾儿子的苦心以及为儿子在座位上铺上紫毛大衣,还有艰难地,穿过铁轨,就为了一袋不是特别重要的橘子……

在这一刻,那袋橘子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它虽轻、虽酸,但父爱很沉重,很甜。

然而这些在当年的朱自清看来或者说在任何渴望出去闯荡的孩子们看来,都是不必要的。

孩子可以独自上京,父亲的陪伴是不必要的;孩子也可以坐坚硬的地方,父亲铺的那件大衣是不必要的;孩子更可以自己买东西吃,那袋橘子也是不必要的……

但父亲依然会坚持做这些“不必要”,因为父亲为儿子做这些是刻在血和骨头里的。

父亲做了这些,也没有说什么“邀功”的话,所以急着走的儿子不太理解父亲的举动,只觉得他不太聪明。

多年后当朱自清自己做了父亲才知道,那些“不必要”承载的是父爱。

为人子的时候不能理解,为人父后就全部明白了。

当年那些被忽视甚至是被讨厌的细节在“我”也做了父亲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与父亲的两年未见,让这些情谊更加来得深刻。

1917年的朱自清,还嫌弃父亲不够聪明,到了1925年,他反而开始反思了自己“那时是太过聪明了”。

后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被发表后,立刻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朱鸿均也在读到这篇文章后潸然泪下。

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因这篇文章而有所缓和。

很多年后,不明事情原委的我们在课本上读到了这篇文章,第一次知道了有“蹒跚”这个词语,也为文中父亲艰难攀爬的身影印象深刻。

那时的我们,还以为作者记录的是一对感情深厚,毫无裂痕的父母,丝毫不知道其中的原由。

但在了解了事情原委后,很多人开始质疑《背影》中的温情,觉得它并不是完美的。

但生活中并不存在完美,残缺或许才是生活的真谛。

毕竟有些东西是在失去后才能明白的,也有些东西是被伤害后才能弄懂的。

而我们之所以要读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去理解其中对父爱的描述,然后在生活中,珍惜父爱存在的时刻,不要因为“过于聪明”,而让父亲再次蹒跚着爬上月台,去买一些“不必要”的橘子,只留下背影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浦口   橘子   背影   茶房   父爱   铁轨   祖母   北京   父子   不必要   重量   小时候   艰难   聪明   细节   儿子   父亲   朱自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