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操场埋尸案罪犯下场:校长获刑15年,杜少平一审到死刑仅35天

为了一时的怨愤,就此终结掉一个人的性命。受害者家属从那之后,每天的生活生不如死,但犯罪者却逍遥法外,靠着项目赚了一笔不说,过着富贵的生活。

这样的现实是真实存在的,而在这让人心寒的事实背后,隐藏的是一桩惊人的凶杀案。

掀起轰动的操场埋尸案到底为何会发生,犯罪嫌疑人在潜藏多年之后又是因何最终因为这桩案子付出代价的呢?

操场下的尸体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朗朗的读书声,窗明几净的教室,这是世间最美好的地方,所有的学生们埋头苦读,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这里充满青春洋溢的气息,同样存在着无数的希冀,但也是在这挥洒青春的操场底下,掩埋着一个苦命无辜之人的尸首,埋藏着一桩未能查清的旧案。

2019年6月18日,在中央扫黑除恶组的授意下,湖南新晃一中的操场被围了起来,挖掘机驶进校园,开始在操场上动工。

邓玲是邓世平的女儿,在他15岁那年,父亲莫名其妙的失踪,她和母亲怀疑是与父亲有过节的杜少平所为。但苦于没有证据,警方最终以失踪结案,但父亲却再也回不来了。

在扫黑除恶组出现在湖南之后,为了查清这桩案子,找到父亲最终的去向,邓玲专门给扫黑除恶组写了十几封信。

说明当年的情况,怀疑自己的父亲是被杜少平暗中杀害之后,埋到了新晃一中的操场底下,再不见天日,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冤情。

随着挖掘机一层一层地挖开操场的泥土,一副白骨出现在人们面前,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邓家人不知该用怎样的心情面对。

是欣喜当年的案子能够查清,终于找到了邓世平的尸骨,还是因为邓世平果真被人杀害而心伤落泪。

经过和邓玲的DNA比对,证实了这具尸骨就是来自于邓世平。终于找到父亲的邓玲忍不住嚎啕大哭。

操场建成之时,所有人都欣喜地期盼着能够用到新操场,只有邓世平,伴随着操场的建成,埋在了操场底下16年。

自从父亲失踪之后,邓家就再也没有了以前的活力与温馨。

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而邓玲的弟弟也因为父亲去世,心情一落千丈,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业,长久地沉浸在悲伤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可以说,邓世平的离世,给这个小家带来了无法承受的打击。

若不是邓玲憋着一口气,誓死想要查清父亲失踪的真相,只怕邓世平还要带着冤情,在这操场地下不知道度过多少时日。

在操场下找到了尸体,邓玲证明了自己的怀疑,承包这个项目的杜少平就是始作俑者,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

冲突下的杀心

2002年,时值新晃一中建校50周年,为了迎接周年庆,学校想着趁此机会,将已经老化了的操场进行一番修整,让学生们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邓世平就是政府方面派往验收的工作人员,毕竟这不是个小项目,事关教育,邓世平不敢马虎。

在他看来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以严格的要求验收每一个环节,避免过程之中出现其他可能的纰漏。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原以为承接学校操场改建的应该是专业的工程公司,但没想到,最后这个项目却是落到了一个叫做杜少平的人手中。

此人并没有什么相关经验,但是却能拿到这个项目,原因无他,杜少平是当时新晃一中校长黄炳松的外甥。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工程项目虽说有明确的款项批下来,但其中却有着许多可操作的环节,能够让做这个项目的人从中挖到油水。

杜少平

显然杜少平与黄炳松是一路人,都是一些贪欲过剩之人,所以明明任职着校长,黄炳松还是帮着自己的外甥拿到了这个项目。

以权谋私,这样自己也能够从中获取不小的收益,谁会嫌弃自己的钱多呢?

工程项目,建材方面可操作的空间极大,将原本需要的最好的原料,进行一番替换,从中就能省下不少的钱来,而这些钱自然就轻易的流进了杜少平的腰包。

拿下这个工程项目之后,杜少平已经开始期盼自己从中牟利,以后大富大贵的生活了。

但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并不像他想象的这么容易,在他看来那个验收工程的邓世平就是个不懂变通,不知好歹的家伙。

其余人只要略施小利,互惠互利,就能够直接过关,但是在严谨认真的邓世平这里,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且邓世平此人软硬不吃,唯一能够让他闭嘴的方法,就是老老实实按照规定要求购买材料,不能出现任何偷工减料的情况。

但如果真的这么守规矩,杜少平的利,从哪扣呢?

毕竟邓世平是核验人员,杜少平也不想跟他闹得不太好看,所以一开始,他想的是跟其他人一样,跟邓世平打好关系,等到时候他念及人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杜少平认为这是双赢的局面,但没想到邓世平的态度如此强硬。

2002年12月,邓世平仍然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对项目进行核验,但是这次的核验却出现了大问题。

当时新晃一中想要建设新操场,批下来的款项一共是80万元,但是到目前工程尚未完工呢,打到杜少平手里的钱就已经达到了150万元。

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言而喻,如今邓世平更是找到了直接证据,证明杜少平收取的钱财有问题,以公谋私,从工程款中为自己谋取了不少的不正当收入。

而用于建造操场的这些材料,明显也不是最好的,也能够证明杜少平根本没想着好好做项目,完全是将这个建设操场的工程,当作了自己的牟利工具,从中获益。

设计将其杀害

查明真相的邓世平十分气恼,这群人竟然连工程款都敢动,实在是太过无法无天。

他是个直肠子,有什么事都不会藏着掖着,如今这种弄虚作假,以公谋私的情况就出现在眼前,他当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管。

邓世平去找校长黄炳松理论,在他提及想要将这件事向上反映的时候,黄炳松慌了神。

倒不是说有多么关心自己的外甥,主要是这件事算是他和外甥两个人干的,查出来外甥的事,那他这个做校长的,只怕是也要丢掉自己的工作。

邓世平与杜少平二人向来不和,这在当时的工地上,所有人心照不宣。

而且当时邓世平因为严格的要求,让很多工人也有几分不满,一旦哪里有瑕疵,就会被要求返工,况且着杜少平是校长的外甥,来头有大,很多人都不敢招惹。

这种避而不谈的态也给杜少平之后恶意滋生,最终犯下敏感提供了机会。在邓世平向黄炳松坦明已经查清了他们所有的情况,知道了他们以权谋私之后。

黄炳松当即带着外甥杜少平向他道歉,不断地向他求情,说明两个人只是鬼迷心窍,现下已经迷途知返,绝对不会再犯。

看着这两人这般情真意切,邓世平也不想过度追究,只要求他们将工程款还回来,并且保证施工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用合格品,不得再出现残次品的情况。

二人当即答应下来,邓世平的心里主要还是想要将项目顺利完成,所以也并没有真的将这件事情举报上去。

但是一朝东窗事发,杜少平战战兢兢,况且自己没赚到钱怎么想怎么觉得亏了。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邓世平的问题,如果没有他,他们能够从这个工程项目之中赚得更多,并且不会处处受限于他。

到了次年一月,学生都放假了,且寒冷的冬日,又临近年关,留在学校的工人也没有几个。

邓世平这一天正和学校的总务处主任值班,二人在屋内打发时间,主任姚本英却被工地的工人叫走。

原本以为就是一点小问题,处理完了就回来了,能跟邓世平继续,但没想到半路上又被杜少平给拉走了,姚本英被迫跟着杜少平去了校外办事。

这么来来回回的一下耽误了三个多小时,回来的时候发现屋里已经没了邓世平的身影。姚本英也没有想,只以为是邓世平等得无聊,先回家了。

当天天气不太好,下了点雨,而且因为天寒地冻的原因,工程停摆了一段时间,

回来的时候姚本英见到操场上有工人在工作,还觉得奇怪,想要上去查看一番,但却被杜少平以工程脏乱为由给拦了下来。

姚本英本身就不是工程负责人,也不过是看着工人动工想要上去凑个热闹,被拦下来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招调虎离山,邓世平已经身陨,正在被工人用土不断掩埋尸身。

直到第二日,邓世平的妻子谭春华打电话前来,询问邓世平的去向,姚本英这才知道,昨晚邓世平就没有回家。

当天,在姚本英走了之后,另外一名工人在杜少平的授意之下,将人带到了空无一人的校长办公室,趁其不备,直接将人用锤头砸死。

周围的人早就被杜少平买通,所有人都畏惧杜绍平的势力,他连人都敢杀,这些普通的打工人哪个敢去招惹,只能收下钱财默不作声。

学校,家中,四处遍寻不到邓世平,家人当即报了警。

成年人没什么心理问题,突然失踪必然是有原因的,当时邓世平的妻子谭春华就开始怀疑了一直跟丈夫不对付的杜少平。

警方前来学校调查的时候,学校操场上正在铺设跑道,操场的建设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停下,警察进行调查的时候,也确实是在校长办公室那里也确实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可是跟谭春华想象的不同,警方似乎并没有针对这个事件进行紧锣密鼓的调查,在查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平息了下来。

但是邓家人一下子陷入了痛苦,十六来他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邓世平的踪迹,但却一直苦于没有证据,没法认证杜绍平的罪责。

邓玲的弟弟直接受到父亲去世的重大打击,变得敏感脆弱,成绩再不复往常,父亲的死让这个家塌了,而无法找出凶手,找到父亲更是让这个家陷入绝望。

但邓玲一直坚强地支撑着,不断地坚持,誓要将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绳之以法。最终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尸首,验证了他们对于杜少平犯罪的猜想。

被逮捕之后,杜少平并不认罪,但是警方并不只是抓了他一个人,当时帮着他做事的工人,畏惧自己会因此承受牢狱之灾,一下子将其所有行径和盘托出,证实了杜少平的罪责。

杜少平这个人本身犯浑惯了,因为家中有钱有势,一直以来没受什么大灾大难,觉得一切都能够摆平,所以在一审宣判其是死刑之后,当即慌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认了罪,怎么也不至于被判处死刑,他还期待着自己坐完牢出来呢,不服判决结果的杜少平选择了上诉。

这桩十六年才得以昭雪的案子备受关注,二审之后继续维持原判,在杜少平进行上诉之后的35天后被执行了死刑,为他犯下的罪恶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而他的舅舅作为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这桩十六年的悬案终于尘埃落定,为了一己私利,罔顾人命,杜少平作恶多端,本就该付出代价。

但是邓世平那样一个刚直之人,一心向善,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不免让人觉得惋惜。

他的家人或许会因为杜少平付出代价而觉得欣慰,但却再也无法因为父亲而感受到任何的开怀情绪。

罪犯只要犯下了罪恶,就别有侥幸心理,天网恢恢,不论是谁,不论身后是怎样的背景,都将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操场   校长   新晃   工程款   案子   外甥   罪犯   工程项目   死刑   下场   警方   工人   代价   父亲   情况   学校   项目   工程   杜少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