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一老师“火”了:不顾形象对新生发飙,网友评论却很扎心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金榜中状元,十多年的奋斗努力,只为被名校录取,得到更多资源与机会,到更好的院校、更高的平台深造。

国内高校数量众多,只是名校却屈指可数,985/211/双一流,不过才100多所,想要到这些院校就读,必须足够优秀,分数足够高。

大学与高中有“质”的不同,全靠自己去学习,没有人去催你。可以谈恋爱、睡懒觉、玩手机、玩电脑,有时旷课也是常事。

名校和普通院校有什么区别?不只是名气与实力的差别,更在于管理的区别。普通院校管得松,不挂科不留级就能,名校却不同。

每天让学生学习拿高分,“逼迫”学生们去竞争,大学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要比高中高得多累得多。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部分学校会做出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带电脑进教室,非就寝时间不允许回宿舍等等,有人说这“毫无人性”,这都是为了学生好。

哈尔滨工程大学“火”了,与学术研究没什么关系,与教学质量没什么关系,学校的一名教师,在新生群中不顾形象,对着准大学生们“发飙”引起网友热议。

哈工程作为211/双一流院校,学校的实力没得说,即使不过多宣传,也会吸引众多考生报考,只是这次辅导员给了学生们一个“下马威”。

编辑一大段文字,来真心地告诫准大学生们,督促他们遵守学校规定、入学后认真学习等等,但这并未一味地劝告,怎么看都有些“威胁”的意味。

让学生问自己,来大学是干什么的,大一没有过多安排,期末成绩搞上去就行,学习上不允许掉链子等等,否则有啥事别找我,违反规定违反纪律的按规定处罚与通报。

这名教师可谓是“用心良苦”,孩子们还没有到学校读书,就提前打了“预防针”。或许用“下马威”来说有些牵强,毕竟这都是为了学生们好,总结下来只有3点罢了:

第一点是找定位,第二点是学习为上,第三点遵守规定。

高中时有教师与学校的督促,大学却没有那么多人管你,完全靠自己,很多人在大一就掉了链子,再也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只能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来大学不是享受生活的,是让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不能因为带电脑耽误学习,很多学生自控力不强,完全控制不住个人行为,只是老师说的语气可能有些过重。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亦是如此,为学生安全考虑,不允许使用违规电器,一旦发现按规定处理,看似是不近人情,实则是为了学生们,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老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更何况是211/双一流名校的辅导员,其他院校的老师不会多说什么,但为了学生们的学业,这名教师还是说了,虽然有些不好听,但出发点是好的。

事情公布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支持与赞美,说老师是为学生们好,这样的老师不多了,有人批评与指责,说老师多管闲事,妨碍学生的自由,各有各的说法与立场。

“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很负责任”

“这样负责的老师哪里找?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你来报考”

“这才是负责人的辅导员,这才是教师该有的样子”

“管得太多了,不能让学生自己规划吗?”

“不让带电脑,很多和学习有关事都没法做,老师太偏激了”

大家说得好像都有道理,只是部分学生自制力确实不强,没有人督促与指导,便开始“放飞自我”,老师又没有什么恶意,都是为了学生们好,大家为什么不理解呢?

只能说这名教师的态度太“强硬”,话说得没错,就是表达出来,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好像“居高临下”“高人一等”的感觉,若是改变说话的方式,再温和些,可能会更好。

大家怎么看呢?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小波谈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老师   下马威   用心良苦   链子   不允许   辅导员   名校   新生   没什么   实力   院校   形象   教师   学校   网友   工程   学生   大学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