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父亲寻子路:拄着拐杖蹲守人贩子21年,找到7个月大被拐孩子

这个脸颊微胖,又透露着沧桑的中年男子,有一副已上了年纪的“拐杖”。

平时孤独的他就是依靠这个老伙计陪了自己小半辈子。

当他熬到年近40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儿子——小彭。

此后,他一边用拐杖拄着自己残疾的腿,一边抱着眼前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对老彭来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别的奢望,只要平平安安,好好地陪着儿子长大就行了。

就是这个已勉强生活了几十年的苦命人,在某一天突然收到了儿子被拐、不知所踪的消息。

那一年,小彭只有七个多月大。

在出生时,老彭就患有小儿麻痹症。

这种会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非但没有办法治愈,而且还会伴随终身。

所以,平时老彭都是依靠拐杖支撑,才能勉强行走。

由于自卑,他到了35岁时还是单着的光棍。但他为了生计,一直守在自己开的调料铺前,生活也还过得去。

街坊邻居对他的评价都还不错,平时也会额外地给他帮点小忙。

由于目前的年龄,但还迟迟未婚,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在自己没有时间张罗的情况下,他拜托了街坊邻居,让他们如果有看到合适的就帮忙牵线搭桥。

他的街坊邻居中有个姓杨的阿姨给他介绍了个相亲对象——陈某。

陈某本是四川成都的,之前也有自己的家庭,但在后期离了婚,自此便艰难地带着儿子独自生活。

在杨阿姨的安排下,两人终于见上了面。由于在彼此都满意的情况下,不久便迎来了两人即将结婚的好消息。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老彭在完成了人生大事后,迅速地在婚后的第二年等到了儿子的降临。

正是在这圆满人生的当下——1996年,他的儿子小彭被拐了。这两年的喜悦和幸福一下子变幻成了泡影,变换成了绝望。

也是这一次,上帝在赠予了他礼物后,又迅速地夺回。

1996年,1月8日的下午,老彭还在调料铺前收拾着自己的店面。现在的他,日子早有了奔头,人也彷佛年轻了几岁。

突然,那个陈某与前夫所生的大儿子赶了过来,匆忙地说:“弟弟不见了。”

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陈某和老彭,大惊失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彭在焦急中,瞪大了双眼,赶紧把调料铺的店门关了后,拄着拐杖就和妻子往家里赶。

家里的保姆透露出了是李朝望以把孩子抱去喂奶的名义带走了小彭,但却几个小时都不见踪影,感觉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李朝望,陈某的老乡,之前来过老彭家里,老彭一家热情地款待过他。

听说是李朝望把孩子带走后,大家急匆匆地往他家里赶,只是去了后,人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空荡荡的破败家具。

临近四十多岁的老彭瞬间感觉大事不妙,一边到处找孩子,一边报警。

在忙碌了大半天后,心急如焚的他告诉了警察,肯定是陈某和那人一起商量好的,合起伙故意骗他,为的就是抱走自己的宝贝儿子。

在警察的盘问下,他们确定了不是陈某参与的这个计划。

毕竟,作为亲生母亲的她,不仅疼爱小彭,在家里过着的又是有保姆的日子,不可能有作案动机。

此前,由于陈某到了这里后,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在结识了有熟悉乡音的四川老乡李朝望后,便来往密切。

两人不仅是老乡,而且老家也离得很近。在这样亲切的邻里关系下,李某在得知了陈某的窘迫处境后,提出自愿为其介绍工作。

也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下,陈某才认识了杨阿姨,并住到她家,最后再与老彭相识,喜结连理。

在得知陈某与生意人老彭结婚后,李朝望觉得,自己让陈某和作为媒人的杨阿姨认识,多少有点功劳,便提出让陈某请他吃饭的要求。

在这段婚姻里过得顺风顺水的陈某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一开始,老彭是不理解的,为什么要把陌生男性请到家里来吃饭,即使是老乡,也没有缘由,所以拒绝了这个要求。

陈某在劝说了半天后,老彭得知了他得以认识妻子的渊源。

从小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他都知道,这是要感谢人家、要庆祝一番的,为了见一见这位“恩人”,他便开心地准备好大餐招待李朝望。

酒桌上,大家吃得特别开心。由于这顿下午饭吃到了很晚,老彭和李朝望都喝得醉醺醺的,在老彭家的热情好客下,李朝望当晚便留宿在了这里。

在90年代,农村人都很热情,还很仗义,老彭一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好酒好肉招待的、这个看起来也不错的老乡,怎么会把那么小的孩子骗走。

在吃了饭的第二天一早,老彭和妻子忙着去店里张罗着生意,等得知了消息后,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保姆也不会轻易地把孩子交给外人,由于当晚李朝望还留了宿,一猜就是关系很好的客人,便放心地交给了他。

就是这场引狼入室,让这个原本就厄运连连的老彭又惨遭致命的一击。

随着小彭的失踪,这个家庭从和睦一下子变成了危机、变成了火药桶。

本就对妻子半信半疑的老彭,在怒火没有地方发泄后,把所有的过错都怪在了陈某身上,此后两人就像仇人一样生活着。

老彭在今后一直承受着失去儿子的悲痛,陈大姐则承受着失去儿子的痛、背负罪名的痛、忏悔的痛。

他们不知道,这个乌烟瘴气的家,从此刻的硝烟弥漫开始,会持续二十多年之久。

2017年11月19日,在江苏还消沉度日的老彭,突然接到了个神秘的电话——李朝望回来了!

恍惚间,他马上提起拐杖,话都没说完就想往派出所冲,脸上又气愤又心寒,生怕下一刻李朝望就会跑了似的。

陈大姐在一旁想要搀扶,又换来家里的一场硝烟弥漫。

老彭一把甩开了陈大姐的手,这么多年来,他还是不肯待见她。

已经等待了21年,此时的老彭不肯放过一刻钟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派出所后,就把李朝望已经回到四川老家的消息告诉了民警。

也就是这一次,郁结在众人心中的谜底,终于被解开。

世界总是这样,在事情的真相到来之前,当事人一定会操碎了心,并经历从失望到希望再到失望。

在当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拐骗案经过二十年后,便不再追诉。

老彭听到这个消息后,感觉天都要塌了,已经消沉了二十几年的他立即调整好状态,从心如死灰中,又把找寻儿子,惩罚李朝望的心复燃。

此后,他四处奔走,陪伴他的,还是他的老伙计——那一副拐杖。

由于他的四处报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警方的再三调查下,找到了当年接下这个案子的警察。

原来,在当年,这个拐带孩子的报警事件已经立过案了,当时为了抓捕他,还发布网上追逃令了。

就这样,事情迎来了转机。

警方在迅速出警后,为了不打草惊蛇,悄悄去到了李朝望的四川老家。

这时,已不如以前年轻,已步入六十岁年龄的李朝望逃不出法网的制裁了。

面对眼前的警察和老彭,他没有反抗,如实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在他潜逃的这二十几年里,他也被沧桑岁月洗礼,变得坦诚和释然。

原来,当年他在被老彭一家招待时,曾提出向老彭借钱的要求,在老彭的严词拒绝下,他起了歹心,想通过拐走小彭的方式,以此惩罚老彭。

曾经,李朝望在一个叫做常州的地方打过工,在这陌生的城市,他在机缘巧合下曾认识了一对多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的夫妻,这就为他日后的犯罪埋下了伏笔。

由于夫妻一直盼望着能有个儿子,哪怕不是亲生的也行,便承诺如果李朝望能给他们抱一个男孩过来,就给他一笔钱。

经李朝望回忆,这对夫妻,男方叫何朝万,女方叫陈英当年就是想把小彭抱给他们。

得到这个消息的警方继续追问,想要把孩子找回来,但李朝望的回答随即让众人又叹了一口气。

陈英除了丈夫何朝万,还有一个情夫叫做陈国选,这两人也心意互通,不仅想得到个儿子,还想远走高飞。

在当时,李朝望带着小彭的时候,是陈国选最先得知的,随即就给了李朝望200元,两陈之后便去吉林打工了。

事后很久,李朝望想再去要点钱,便找过他们,可惜没有找到。只剩下东躲西藏、没有钱花,有病也没办法医治的自己。

虽然他过得狼狈,但对老彭一家来说,他又怎能比得过后者的悲伤呢。

他也没想到,二十一年后,准备回老家过年的他会被大家逮个正着。

经过李朝望的口供,事情已经浮出水面了。但警察将要面临的,全是一个比一个还棘手的东西。

其一,他提供的夫妻二人何朝万、陈英和买家陈国选,均是当时记忆中的读音,他连几人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况且也不能肯定读音准确。

其二,在当年,大家基本都是用方言交流,加上已是60岁老汉的四川人李朝望,既不会说普通话,川音味又很浓厚,警察在追捕买家这方面就显得特别困难。

其三,警察根据李朝望所提供的名字的读音,列出了至少三十种名字的可能。而案件发生得太早,那时候的派出所,不能确保能把人口都一一录完,毕竟这对当时的社会条件来说,难度确实很大。

其四,目前为了找人,他们只能使用最古老的办法——前往四川的各个派出所,寻找当年的手写的资料,查找这些人的痕迹。

根据以上,如果警察要从这些方面下手,这无疑是件大工程。况且,开展这样的查找,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找到。

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大家还是又把希望转移到了李朝望身上,终于,他回忆起来“四川省荣县李子湾村”可能是何朝万的老家。

根据他的口供,事情又出现了困难——地图上没有李子湾村。

在大家的思考下,为了抓住这个仅有的地点,不得不让李朝望自己找寻这条路。

随即,在警方的出行,在李朝望的带路下,大家都一无所获,因为他已经二十多年没回家,路线早就记不清了。

经过长时间以来的波折,民警迅速调整战略,又从之前列出的人名里开展排查。

也是在大家坚决不放弃的精神下,何朝万这个人名终于“浮现”了出来。

在何朝万的户籍资料上,警察查到了他的妻子曹琼英,由于“琼英”这个名字和陈英的口音很像,大家随即锁定了此处的何朝万。

在与何朝万的沟通中,警方想要从他这里找到线索。没想到,他说自己也是受害者,从来就没有见过小彭。

曾经,陈国选曾来找过他,以购买孩子的借口向他骗取了600元,随后还和的自己的妻子远走高飞了。

最终,大家在何朝万的口中得知了“陈英”的下落,现在的她又再婚了,而丈夫不是陈国选。

“陈英”透露,自己和陈国选私奔不久后,经常受到他的拳打脚踢,小彭也没有幸免。

不仅是行动上,陈国选的思想上也很恶劣,经常说要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小彭,卖了。

在长久的相处中,“陈英”失望透顶,悄悄找机会带着小彭逃走了,之后才和自己的现任丈夫结合。

在“陈英”的提供线索下,陈国选不久后便落了网。

这一年里,老彭也迎来了和儿子见面的机会,庆幸的是,曾经的小彭过得很好,在北京某部队当过兵,现在已是士官(22年已经取消士官军衔)了。

就这样,于2017年,小彭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而老彭,又找回了曾经停留在脸上的笑容。

“拐卖”残害的不只是一个家庭,它让无数人在犯罪后迷失自己,最后又不得不面对法律的制裁。

在“拐卖”事件中,有无数的民警为了查找凶手而贡献力量,正是因为有他们,无数破碎的家庭才得以重聚。

愿天下无拐。

-完-

编辑丨大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拐杖   孩子   人贩子   读音   街坊   江苏   派出所   老乡   老家   警方   阿姨   知了   当年   家里   妻子   儿子   父亲   警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