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大宅门》看白雅萍死去的轿子四周,才懂她一生所隐藏的秘密

文|阡陌君

白家姑奶奶白雅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是白萌堂的小女儿,她出生的时候,正是白家转型成功、家道兴旺的时候。

明明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嫁的又是书香门第,论身世配置,白雅萍属于顶配,拿得一手好牌。可她却落得个摔死亲儿子,被夫家扫地出门,被洋兵玷污到发疯,连累自己亲女儿一生的悲惨下场。

初看《大宅门》,觉得白雅萍就是自作自受,明明二奶奶已经提醒她,人来疯,别扔了,摔一下不是闹着玩的,可她却没有停止这个已知的危险动作,摔死了亲儿子;明明她已经嫁出去了,可她却经常住在娘家。是个拎不清、不讲究的人。她的悲剧都是她作茧自缚的结果。

二刷之后,我才发现,白雅萍的悲剧并不是她咎由自取、拎不清的结果,其背后另有隐情。

宠溺与教育

白雅萍有三个哥哥,她是最小的女儿。

即便重男轻女,前面三个儿子也把白萌堂对儿子的那份深切的热爱消耗得差不多了。白雅萍的降生正好弥补了白萌堂儿女双全的一个“好”字,她是集宠爱与貌美于一体的荣宠儿。

父母的宠爱可以从这一个细节看出来:

二奶奶生下了一个男孩,白雅萍去报喜。

白萌堂在书房时,谁也不许打扰,这是白家不成文的铁律。

明知胡子头是白萌堂安排在门口把守的,她却说一切后果由她来承担;明知道老爷子的脾气,她却不管不顾地一个劲往前冲;胡子头明知白萌堂的铁律,可他对白雅萍姑奶奶却不会很强硬。

是啊,如果胡子头足够坚定,白雅萍当然进不了书房。但在白家多年的胡子头,知道这位姑奶奶在白家的尊贵地位。而她的尊贵得益于白萌堂的宠溺。

白萌堂看到有人闯进书房,他下意识地抬起头怒目而视。但当他看到,闯进书房的,是女儿白雅萍的时候,目光立刻柔和了许多。白萌堂起初听闻有人闯进书房时越怒火冲天、越恼羞成怒,到看见是白雅萍时越温柔敦厚,就越是对白雅萍荣宠万千、越视若珍宝。

虽然白萌堂目光柔和许多,可还是带着一丝怒气,偏偏白雅萍不怕他,还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堆关于二奶奶生下的孩子的奇闻异事,那刚刚降生的孩子只会笑不会哭。

白雅萍说得越多,越絮絮叨叨,越喋喋不休,白萌堂并没有越气急败坏,越大发雷霆,反而是神色越柔和,眉宇间越宠溺。

这个白家唯一的姑奶奶,从小就是凌驾于白家所有规矩之上的掌上明珠。

因为宠溺,所以纵容;因为溺爱,所以放纵;因为钟爱,所以姑息。

她明明已经嫁了人,可她在白家却一副主人的模样,二奶奶生孩子,她给白萌堂道喜时,在门外听差的胡子头都拦不住她,甚至她还对胡子头说“挨板子我替你”这样的话;她明明已经成为了一个外嫁女,可她却口口声声要在白家主持公道,要管白老三贪了中公的银子的事情;她明明成了关白氏,可她却不守规矩,天天往娘家跑。

二奶奶曾经讽刺过她:

行了吧,姑奶奶,哪件事你不掺和,家里的人就属你能。

白家大爷白颖园也曾经说过她:

你别在这儿挑了行不行?你嫁出去就不是白家的人了,家里的事你少插嘴。回你婆家主持公道去,整天泡在娘家算怎么回事?

她我行我素,不守规矩,偏偏她的父母从来都没有警告过她;她外嫁女管娘家事,想要做娘家的主,偏偏她的父母从来都没有阻止过她;她变成了关白氏,却把家安在白家,偏偏她的父母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她如此做法的不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明明白雅萍落拓不羁,可父母却由着她的性子来;明明白雅萍放荡不羁,可父母却不管不顾,还觉得是可爱至极;明明知道关家对白雅萍经常住在娘家的行为不满,可父母却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老太太白周氏一辈子庸庸碌碌,活得稀里糊涂。白老三就曾经说过:“老太太一辈子活了个稀里糊涂”,她愚昧迷信,蠢笨无知,什么事也不管。

明明女儿白雅萍成了关白氏,时常回娘家住是不对的,可她却高兴得不亦乐乎;明明家里有三个儿子,还有嫂子们,可白雅萍要在白家主持公道,她却任其胡作非为;明明儿媳妇、儿子都已经产生了怨言,可她却没有给白雅萍指点一下,让她知道该怎么做。

他们任凭白雅萍去闹、去争、去胡搅蛮缠、去蛮横无理,他们包容、宽恕,甚至是回应于微笑、认可。

即便是白雅萍摔死了亲儿子,白萌堂对她都是原谅的,是包容的,是谅解的。

白雅萍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嫂嫂和自家大哥的“嫌弃”,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和关家的矛盾,不知道该怎样解决关家的不满。她以为她是白家人,她就得为白家尽一份力,得替白家抓出白三爷这个“蛀虫”;她以为她是白家的姑奶奶,一直都是父母是掌上明珠,出嫁了白家依然是她的家;她以为即便是外嫁女,婆家是客人,娘家才是她的心所安放之处。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她是不对的、是错的、是荒唐的。于是乎,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自认为对地越走越远。

联姻

白雅萍逗白景琦,扔着自己的儿子。

明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内,是白颖宇踢门而入让她愣了神;明明儿子在她手上还好好的,是突如其来的意外之声吓着了她;明明是意外,可关家却把所有的罪责怪到她一个人身上。

关家是书香门第,白家是商人。白雅萍和关少沂的结合是家族联姻、是包办婚姻。白家想提高门第,关家想得点实惠。除了这点联系之外,他们之间没有半点情意、没有一丝真情、没有一点情愫。

明明关少沂很嫌弃白雅萍,可她却能够给家底不够的他带去很多能解决燃眉之急的真金白银;明明关家不满白雅萍这个儿媳妇,可吃人嘴短,只能忍气吞声地任由她回娘家住;明明关家对白雅萍忍无可忍,可她婚后没几年却为关家添了一儿一女,只能对她高看一眼。

明明白家已经做出“一命抵一命”的赔偿,可关家却揪着白雅萍摔死亲儿子的事情不放;明明白雅萍已经得到了惩罚,可关家却坚持把她扫地出门;明明香伶也是关少沂的女儿,可关家却因白雅萍的原因迁怒香伶;明明香伶只是关心地抱抱后妈生的弟弟,却要被打得遍体鳞伤。

她回婆家,婆家把她拒之门外,她想和女儿团聚,关少沂却不放香伶。

明明香伶也是关家的孩子,可关少沂却让她受尽折磨;明明詹王府已经落败,可关家却把香伶嫁过去;明明香伶不愿意跟着关家,只想待在白雅萍的身边,可关少沂却生生地把她们分开。

关少沂要新仇旧恨一起算,他恨啊!娶了媳妇天天不着家,趾高气昂地胡搅蛮缠,恨白雅萍的不把关家放在眼里,恨白雅萍的不管家,恨白雅萍拿自己的孩子逗别人家的孩子,给摔没了。

关家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白雅萍摔死亲儿子只是一个契机。

白家大爷白颖园入狱,审案的人是关家老爷子的“同榜”,明明白颖园是清白的,可关家要报仇,关家给这个官员上了一个折子,关家就是要白颖园死。

明明关家和白家是姻亲,白家出事了,关家却要落井下石;明明关家老爷子一句话就能放出白颖园,可他非但没有救出白颖园,反而是要把白颖园往死里整;明明二奶奶放下身段,去求关少沂,可关少沂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二奶奶,就是要白家大爷死。

由此便可见,关家压根就没有真真正正地把白家放在心上,也压根就不重视包办来的这段婚姻。只是看中白雅萍背后的那份利益罢了。

白雅萍实实在在地变成了这段包办来的婚姻的牺牲品,她成了那个年代里,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她被关家扫地出门,被推倒在地,眼神里的飘忽不定写尽了无奈,写满了无助,道出了包办婚姻的悲剧,还道尽了她一路走来的苦楚。更是用那飘忽不定地眼神凝望望出了那个时代女子的艰苦。

被洋兵玷污

八国联军进京,二奶奶携全家老小去西安避难。

明明白雅萍是跟着二奶奶一行人一起走的,可关少沂却死活要把香伶接走;明明白雅萍还是关少沂的妻子,可他却把她从二奶奶那里接出来之后抛弃;明明关少沂答应二奶奶,要让白雅萍母女在一起,要一起逃难,可转身他就把白雅萍赶下马车。

摔死亲儿子,她内心越愧疚,关家越不待见她,香伶在关家越受尽折磨,她就越强烈地想要和香伶在一起,一股脑地把所有的爱都给香伶,连同那份给儿子的深切的爱。

当香伶伤痕累累,遍体鳞伤地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心如刀绞、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她恨不得替香伶承受那份窒息的痛,替香伶经受那无尽的折磨。

她被赶下马车,她不知道香伶被带到哪里去了,只能去关家大院寻找踪迹。

明明她是去找女儿的,是要一起逃难的,可洋兵突然来关家抄家;明明她是白颖宇的亲妹妹啊,可洋兵却是白颖宇带来的;明明她都已经发了疯似的,可洋兵却不管不顾地玷污了她。

白雅萍再怎么令关少沂不满,她都是香伶的妈啊!大敌当前,逃难在即,而且白家已经走了,他就那样无情地把她赶下马车,那样解决地把她抛弃,那样轻易地把她置于危险之地。

明明洋兵是白颖宇带来的,可洋兵们施行罪恶的时候,白颖宇却只有一句“她是我妹子”;明明白雅萍是他唯一的亲妹妹啊!可当他听见枪声的时候,却灰不溜秋地退了回去;明明他是罪魁祸首,可他却用一句“我不是人”来试图求得原谅。

白雅萍整个人躺在那里,好像是一具死去的尸体,绝望的屈辱从那具身体里不断传出,眼泪已经干涸,在眼角下面划出一道白亮的痕迹。

是她的哥哥,是那个从小喜欢逗她玩的哥哥,是那个她同父同母的亲的哥哥,是那个已经让她失去儿子的哥哥。她的哥哥导致了她被侮辱、被践踏、被毁灭。

詹王府和白家因为“大格格私生子”一事结下了梁子,关家向着詹王府,定要白家陷入层层困境,白雅萍就是家族世仇的牺牲品。

时代的洪流,封建礼制的枷锁,父母的宠溺与不正确引导,一个弱女子于这个世界而言真的太渺小了。白雅萍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从未有人教过她。她也只是执着地爱着自己的女儿,可时代的一粒尘,落到她的身上便是一座山,一座难以跨越的山,乃至于她疯了,见着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了。

白雅萍被束缚着,不能自由。好似无形的大网束缚着。就好像松脂球里面的蜘蛛、苍蝇一般。无法动弹!最后好似万劫不复永远封在里面!

她累,却无从止歇;她苦,却无法回避。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她无奈、彷徨、纠结、惊恐,但她没办法。

也只有二奶奶对她是真的好,对她包容、谅解、懂她,懂她的举步维艰,懂她的欲言又止,懂她的支吾其词。

二奶奶走了,她在世上唯一的牵挂也没了,她跟着二奶奶一起走了。因为二奶奶是父母之后唯一真心爱她的人。

她死去的轿子,是二奶奶出殡的队伍里面的其中一个轿子,四周都是给二奶奶送行的人。二奶奶的出殡仪式轰动北京城,连执政府也设棚祭奠。她在轿子里孤独地去了,四周都是祭奠二奶奶的棚和行人,没有一个人是送她的,也没有一个人在意她。因为不能影响二奶奶的出殡,她的死还得瞒下来,不得声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轿子   宅门   扫地出门   姑奶奶   不管不顾   婆家   娘家   书房   胡子   奶奶   哥哥   儿子   女儿   父母   婚姻   秘密   孩子   白雅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