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阿姨骨密度却似30岁,说出的4个养骨习惯,人人都可做到

64岁的张阿姨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每年都会定期进行体检。今年当然也不会错过,和几个姐妹约好了一块去当地的医院进行体检。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她们几个人的体检报告都出来了,张阿姨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有一项检查结果和其他几个姐妹的检查报告均不一样,赶紧带着检查报告找体检医生咨询。

“医生,你看这个项目,我的数据是不是异常啊?和我的几个姐妹的数值相差较多。”

“女士,这个项目是骨密度,你的数据并不是不好,相反是很好,你这骨密度和三十来岁的人差不多。年纪大得的人员一般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看你这个骨密度数值,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较低。”

“还好,还好,医生,你讲到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什么病?很严重吗?”

“骨质疏松症属于老年人常见疾病,对身体的危害还是挺大的,你的骨密度情况保持得非常好,想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随后张阿姨又和主治医生围绕着骨质疏松症交谈了很长时间,并且为大家总结了四点生活经验。

为了惠及广大的老年人,我们今天就从“骨质疏松症是什么?”讲起,并为大家揭晓张阿姨总结的四点生活经验。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属于全身性疾病的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等为特征。

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经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处于较高水平。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病变早期常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疼痛、驼背、身高降低、骨折等改变。

其中对身体危害最大的多为骨折,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腰背部、髋部和手臂部位。而且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易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每过3秒钟,全球范围内可能就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而且初次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之后,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再次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轻者影响老年患者的活动,严重者有致残、致死的风险,尤其是位于髋部的骨折。

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姐妹几个人同时去体检,只有一位女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曾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不相同,多和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首先,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骨密度的变化主要是由我们机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有研究发现,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具有许多相同的易感位点,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遗传物质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次,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往往和雌激素的水平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机体内的雌激素可导致破骨细胞分化缓慢,使破骨细胞的数量减少。而雌激素减少后,此功能降低,有引起钙质快速丢失的风险,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再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生活方式相关。一方面,钙、磷、镁、蛋白质、维生素及少数微量元素是骨骼的主要构成元素,而这些元素的不足或是比例的变化将会引起营养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的存在,也会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研究发现,喝酒的人群比不喝酒的人群发生骨质疏松高出1.7倍。

此外,一些疾病的发生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是消化道系统疾病和甲状腺疾病。消化道疾病以肝病多见,肝病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和高浓度的胆红素和胆汁酸可能导致成骨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甲状腺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相关较多,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与骨密度降低有一定的关联性,是由于甲状腺素能够通过骨骼细胞甲状腺受体(TR-α)调节骨重塑。

张阿姨的四种生活习惯,值得大家学习

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一些疾病等存在,都会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并且骨质疏松症发生对老年人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有致残、致命的威胁,所以步入老年的人群,不能忽视骨质疏松症。

张阿姨之所以骨密度和三十多岁的人员差不多,多因为张阿姨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的4种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1、均衡饮食

张阿姨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尤其注重钙元素、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入。

钙元素促进骨形成,其他的微量元素镁、锌等也与骨骼健康相关。镁元素参与体内钙的平衡及骨矿盐构成,其缺乏会导致骨骼的微结构及功能异常。锌元素可以促进促进骨骼、免疫功能和神经的发育,构成能量代谢及转录的许多酶,参与调节骨转换,其缺乏有导致骨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蛋白质和骨基质有关,缺乏亦会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维生素中尤其是维生素K,能起到一定的促进骨矿盐沉积、降低尿钙排出、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等功效。

2、避免酗酒、吸烟、过度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

张阿姨平常最喜欢的就是读书,酗酒、吸烟、过度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等张阿姨从来不会碰,连二手烟都尽可能避免,也因此帮助了其丈夫戒烟成功。

吸烟会使老年时期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一方面可导致肠道吸收钙元素减少,另一方面可减弱外周组织肾上腺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有抗雌激素作用。

饮酒也会使老年时期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有研究表明:每天饮用60~100g酒,可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进而抑制骨形成。

碳酸饮料和咖啡对骨骼也有一定的影响,过度饮用碳酸饮料,刺激破骨细胞影响骨吸收;而过度饮用咖啡可能导致尿钙排出增多,都与骨质疏松性发生相关。

3、规律的体育锻炼

张阿姨虽然比较文静,但是从年轻到现在,抽空到健身房健身的习惯一直都在。

适当地进行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密度,并且有改善骨重建的能力,能够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而且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耐力,改善关节灵活性,改善步态和平衡能力,改善形体,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

4、补充钙剂、维生素D

步入老年,如果从饮食中摄入的钙元素不足,可以在检查血钙和尿钙水平之后,进行适当补充。常选用的钙补充剂有,碳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螯合钙和葡萄糖酸钙等。

同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其可以帮助机体吸收钙元素。维生素D主要由接受阳光之后在体内合成,很少来自食物,因此,老年人普遍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

参考文献:

【1】孙国平,罗选翔,潘彬.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药物联合序贯治疗[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3):5385-5390.

【2】游利.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和预防[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4):1616-1619.

【3】 杨楠,江彤. 骨质疏松症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6):123-12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阿姨   雌激素   甲状腺   碳酸   骨骼   老年人   维生素   老年   细胞   元素   人群   习惯   疾病   风险   发生   性骨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