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社会法青年论坛召开

原标题:“十五年后再回首:青年学者议劳动合同法之争”(引题)

2022年度中国社会法青年论坛召开(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菁

7月16日,2022年度中国社会法青年论坛——“十五年后再回首:青年学者议劳动合同法之争”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指导、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办,新就业形态法治研究联盟与“社会法青年论坛”微信群承办。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林嘉教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全兴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金锦萍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等出席论坛,在线参会人数逾150人。

据了解,中国社会法青年论坛是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的年度学术活动之一,旨在为社会法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学术传承,培养人才队伍。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全国25家高度院校和研究机构的29位专家学者发言讨论,主要为中青年学者,围绕“劳动合同法之争”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输与赢的制度评价”“情与理的学术评价”和“寻求共识的劳动法典”。

2022年度中国社会法青年论坛线下合影

2022年度中国社会法青年论坛线上合影

会议共包括开幕致辞、三场议题交流、会议闭幕五个环节。会议开幕式环节,主持人王天玉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与目的。

在致辞中,林嘉教授表示,15年来,劳动法经历了由冷到热、由边缘到主流的转变,回首劳动合同法之争论对于当下劳动关系的基本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金锦萍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她指出,本次论坛是一个立法的回顾,把劳动合同法中的基本制度、基本价值做一些梳理,然后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它不是要统一的认识,而是说这些争论本身就是学术的生长点。

白话劳动法品牌创始人、新就业形态法治研究联盟实务召集人白永亮在本次会议上作开场致辞,结合自身的实务经验从社会对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混淆问题,促进就业、经济发展、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平衡问题以及实践中劳动争议处理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享了劳动合同法施行15年以来的感受。

论坛中,“输与赢的制度评价”议题回首了劳动合同法实施15年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会学者从实证研究、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的角度评估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适用情况以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情与理的学术评价”议题则围绕劳动合同法中具体制度以及新业态用工领域等热点话题探讨了劳动关系灵活性与安全稳定性的平衡、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平衡;“寻求共识的劳动法典”议题针对劳动法典的立法目标、体例篇章、调整对象、立法技术等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劳动法典如何回应工业化时代到智能社会变迁中劳动关系的转变,最终对于制定出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突出中国特色的、满足新形势的劳动法典达成共识。

闭幕式环节,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全兴对本次会议作总结陈词。就议题一“输与赢的制度评价”,他认为要从当代性和历史性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中法律技术与政策目标的关系中讨论制度的得与失。对于议题二中的“情和理”,他认为“情”应当既有情怀也有价值;“理”应该是理性、法理、原理。劳动合同法中的“理”既有守正也有创新。就议题三中对于劳动法典的“共识”更应该讨论的是劳动合同法编在劳动法典中应该如何规定。王老师表示,劳动合同编是劳动法典中难度最大的一编,同时对与会的青年学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各位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制度难题,期待社会法学领域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青年   年度   北京大学   法典   论坛   法学院   议题   致辞   共识   合同法   法学   学者   评价   制度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