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乐伎的一曲将军令,竟藏着边关军情?

南宋年间,虽然外患深重,但是统治者偏安一隅,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时候的官员士大夫,都喜欢填词,让乐妓谱曲弹唱,有一名乐伎唤绿竹,长得如花似玉,擅弹琵琶,且天姿聪明,能根据诗词的内容来弹唱,唱出诗词中的不同情感,让客人们都赞赏不已,故而颇有才名。

绿竹平日里与一位叫柳元庆的官员很是亲密,那柳元庆会填一首好词,两人常常相对吟唱,你恩我爱。

一次中秋前夜,绿竹正和柳元庆饮酒弹乐,忽然脚步匆匆,门外冲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士,扑到柳元庆脚前。

柳元庆大吃一惊,赶紧站起来护住绿竹,厉声喝道:“你是谁?”

那军士抬起头来,眉头紧锁,双眼布满血丝,嘶哑着声音喊道:“柳大人!”

柳元庆更吃惊了:“梁刚?你不是跟随袁将军镇守边关去了吗?”

原来那军士和柳元庆相识,他将事情一一道来:边关告急,金国屡屡来犯,袁将军送出军情急报,却总是如石沉大海,便又派他前来临安禀告。那军士来到临安后,才得知是贾丞相弄的鬼。

当今朝廷贾丞相权势滔天,皇帝十分宠信,贾丞相是主和派,竟然把军情密报积压不报,每日里只是奉承着皇帝花天酒地。军士去禀报军情,都被挡在门外,他职位低微,想去见一些朝臣,没想到那些朝臣惧怕贾丞相权势,不是敷衍塞责,就是闭门不见。

无奈之下,军士想起柳元庆和袁将军以前颇有交情,打听到柳元庆在绿竹这里,就过来求柳元庆把实情禀告皇上。

柳元庆听了,长叹一声,苦笑着说:“我因为不肯奉承贾丞相,只能做个闲散官差,哪里有面见皇上的机会?”

军士听了,焦急地说:“这可如何是好?”又愤懑不平道:“那奸相瞒报军情,哪里管我们这些官兵的死活?没有援军,死倒也罢了,也算是为国捐躯,可要是敌军长驱直入,到时候国破家亡,就算将那奸相千刀万剐也悔之晚矣!”

绿竹在旁听见了,说:“我有办法。”

柳元庆和军士都惊讶地看向绿竹,一个小小乐伎,能有什么办法?

绿竹说,明日是中秋西湖花会,皇帝也会亲自到场,表示与民同乐。自己琵琶技艺高超,每逢盛事,教坊史都会请她前去弹奏琵琶,如果明天晚上去演奏琵琶时能够面见皇上……

柳元庆摇了摇头说:“不行。第一,你们乐伎只会在旁边的船上演奏,是上不了皇上御船的,第二,如果是你去禀告皇上,那贾丞相肯定恨你入骨,以后必定遭他报复,此事万万不可。”

绿竹问:“那柳郎有什么妙招?”

柳元庆和军士都面面相觑,良久说不出话来。

绿竹道:“柳郎,你就听我的吧!边关军士们性命要紧。”

柳元庆缓缓点头说:“既然如此,你也无须去禀告皇上,我来填一首词,明天你就如此如此。”

第二天中秋,夜晚圆月高悬,西湖上彩舟飘飘,到处莺歌燕舞,最大的一艘画舫金碧辉煌,正是皇帝的御船。那贾丞相正陪侍在皇帝身边,满脸笑容地阿谀奉承。

隔壁的一艘船也是雕梁画栋,张灯结彩,船头特意布置成舞台,有教坊歌舞表演。

轮到绿竹了,只见她一袭红衣,怀抱琵琶,款款走到船头,在一个圆凳上坐定,伸出纤纤玉指,铮地一下,顿时四下皆静,大家都屏息静气,准备聆听妙音。

铮铮,又是两下,竟然带着一丝肃杀之气,把刚刚那软语莺歌的旖旎一扫而光。随即,绿竹便五指轮弹,铿铿锵锵弹了起来。

那执掌教坊的教坊史听得呆了,明明说好了要演奏一曲清平乐,来歌颂天下太平,敬献皇帝的,怎么竟换了一首《将军令》?

接着,绿竹便启唇唱了起来,唱的也与平常的你侬我侬完全不一样,再细听那内容,教坊史吓得双腿栗栗,浑身如筛糠一般。

原来,绿竹竟把贾丞相瞒报军情、边关急需援军之事编入词中,一字一悲切,一句一愤懑,听得四下里鸦雀无声,直到一曲唱毕,铮然收声。

皇帝自然也听明白了,见四下里朝臣都低着头不敢发一言,再看那贾丞相脸上变色,不由得又惊又怒,指着绿竹道:“你这唱的词是谁写的?”

绿竹不慌不忙,叩首道:“小女子不知是谁写的,只听见四下街坊都在传唱,觉得此曲铿锵有力,所以献唱。”

“四下街坊都在传唱?”皇帝觉得自己受了蒙骗,顿时龙颜大怒,挥袖离去,回到宫中,便传唤众官,一番雷霆之怒下,才得知了边关军情,派出援军,那贾丞相也被皇帝连降三级。

再说绿竹回到教坊之后,虽然受到了教坊史的责罚,但她的义举还是让众人暗暗钦佩,那军士梁刚感激不尽,又匆匆赶往边关去了。

柳元庆对绿竹更加爱慕,绿竹也对他有意,愿意将自己积蓄拿出来,和柳元庆的银两凑在一起,赎身嫁与柳元庆。谁知,柳元庆回家和母亲商量,却被母亲骂了个狗血淋头。柳母勃然大怒,扬言如果把妓女娶回家中败坏门风,就要和柳元庆断绝母子关系。

柳元庆从小丧父,是柳母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又送去读书,才有现在的生活,因此他待母亲十分孝顺。柳元庆不舍得绿竹,又不愿让母亲生气难过,两边为难,痛苦不堪。

绿竹看出柳元庆难违母命,自己嫁给他的愿望难以实现,也是心灰意冷。另一方面,柳母急急地找媒人,给柳元庆娶了一门亲,柳元庆自觉愧对绿竹,也就再不上门,就守着家中老小过日子了。

再说那贾丞相被连降三级之后,安分守己了一阵子,但他的权势之网早就蔓延到朝廷各处,一年后又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厚颜拍马的功夫,再次晋为丞相。

贾丞相早就打听到,绿竹那一首将军令是柳元庆所写,深恨柳元庆和自己作对,再次得势之后,就捏造了妄议朝政、忤逆君王的罪名,将柳元庆打入狱中,百般用刑,要柳元庆认下妄议朝政、忤逆君王之罪。贾丞相手下的一位官吏觉得,这是可以一箭双雕除去绿竹和柳元庆的好时机,想那绿竹是个娇弱女子,只要抓到狱里,一番恐吓之下,想让她指认谁就指认谁,待她指认了柳元庆之后,再以同伙之名一起除去绿竹,岂不是一箭双雕?

贾丞相连称好计,便让官吏放胆去做。

没想到,绿竹到了狱中,却全然不惧,面对威胁恐吓,只是笑道:“小女子困于风尘,只知道迎来送往,哪里懂得什么妄议朝政、忤逆君王?又哪里敢呢?更不知何为妄议朝政、忤逆君王?”

要是那官吏逼得急了,绿竹便哭天喊地道:“这是什么世道?人人都说好男儿当报效沙场,英勇杀敌,你们却来欺负我一个弱女子?敢问我犯的什么罪?造的什么孽?”

那官吏狠上心头,喝令拿来拶刑刑具,对绿竹道:“只要你指认了柳元庆曾在你那里大骂皇帝,口出狂言,那就没你什么事了,何苦来?为了一个负心人,受这样的苦楚!”

谁知那绿竹也是一个倔犟性子,冷笑道:“那柳元庆的确负心于我,我见了他,也是要骂他一声,呸他一下的。但要说什么妄议朝政、忤逆君王,从来没有的事,难道让我说谎不成?”

那官吏恼羞成怒,命令动刑,几番刑罚之下,绿竹双手骨节寸断,鲜血淋漓,脸色苍白如纸,却仍一口咬定:“从不曾听见柳元庆有什么忤逆君王之语!”

绿竹平时要好的几个妓女来狱中探望她,看见绿竹被折磨得不似人形,都十分难过,便一起凑了银两,送给那官吏,给绿竹求情。

那官吏见绿竹宁死不从,无法定罪,要是无缘无故打死官妓,教坊司那边也不好交代,便只好顺水推舟,让妓女们接走了绿竹。

那柳元庆因为绿竹没有指认他,贾丞相只能将他定了个流放,将他流放到了边关苦寒之地,正好在上次那个军士驻守之地,他在袁将军的帮助下,戴罪立功,做了袁将军的军师。数年后,当朝皇上驾崩,贾丞相失势,袁将军数次打退金兵,屡获战功,回京受封,柳元庆也跟着一同回来。

回来之后,袁将军让柳元庆带他到教坊司要见绿竹,要当面谢她几年前勇报军情的义举。

谁知教坊司里的人说,绿竹双手残废,不能弹奏,几年前就不在教坊司了。

柳元庆这才得知几年前贾丞相还命人折磨绿竹想要指认陷害他的事情,心中十分震惊,急忙问绿竹现在在哪里。

几番询问下来,袁将军和柳元庆找到一个陋巷中,在一间旧屋中找到了绿竹,绿竹早就不再是以前锦衣玉食的样子了,穿着粗布衣裳,没有一根钗饰,正在教几个邻居家的小孩子认字。原来,她自从脱离教坊司以来,就以教小孩子认字为生。

柳元庆激动不已,又是心痛又是懊悔又是感佩,当时他的母亲已经逝世,他再次提出将绿竹娶回家中,绿竹却摇头不肯,神色淡然地道:“我只是说了些实话,不想说假话而已。”

袁将军十分敬佩绿竹的为人,便将她认为义女。后来,袁将军将绿竹嫁给了梁刚,就是那次前来京中报信的军士,因为他在战场上英勇过人,已经升为副将。

梁刚自从上次见过绿竹之后,对她一直念念不忘,尤其是那年中秋之夜,他在岸边眺望,看见绿竹一身红衣,琵琶铮铮,唱诉着边关士兵报国无门的悲愤,那一幕情景一直藏在心底,因此,他对绿竹是既敬又爱,终其一生都小心呵护,和绿竹相守到老。

世人常言,风尘女子无情无义,又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但是,绿竹却偏偏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叫做商女也知亡国恨,宁死不肯坏节义!

(原创不易,如若喜欢请关注点赞。)

点击下面链接,阅读往期好故事:

民间故事:为取龙涎香,渔民被逼出海,却反被鲸鱼所救?

民间故事:独臂小将屡屡立功,心爱战马却被杀害?

#民间故事可信吗##中国民间故事系列##百姓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边关   民间故事   军情   绿竹   朝臣   援军   朝政   军士   官吏   丞相   君王   皇上   琵琶   将军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