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清朝的妃子们脖子上都戴着一个白色的布条,了解以后才知道,这个白布条的作用既不是保暖,也不是吃饭擦嘴,竟然是为了方便皇帝,那具体是为了方便皇帝干什么呢?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在我们日常看宫廷剧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一些嫔妃们脖子上戴着一条像围巾一样的白布条,有的上面绣着图案,有的没有,这种像围巾一样的白布条,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龙华清朝的皇室贵族是满族人,他们在没有进入中原前,是在草原上生活,以游牧为生,因为他们经常需要骑马放牧,所以不管是男是女,都懂得一些马术,身手也都比较敏捷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甄嬛传》剧照

根据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他们会更倾向于穿宽松舒适不繁琐的衣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草原上活动,所以他们的衣服大多都设计成无领样式,或者是衣领和衣服分离。后来满族进入中原后,不再需要去骑马放牧,所以服饰也跟随着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慢慢变得精致了一些。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而且满族人在草原上生活时,经常会狩猎一些动物,然后用他们的毛皮做成衣服,以此来抵御草原上寒冷的天气,而在进入中原后不再需要这些用兽皮制作的衣服,衣服的材质变成了柔软的布料,突然改变了服饰,满族人有些不太适应,他们觉得脖子上没有东西挡着,没法保暖,后来就根据需要产生了龙华可以围住自己的脖子。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甄嬛传》华妃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地龙华就不再作为保暖用品使用了,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纺织业也很发达,并且在我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有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点在人们的日常穿着中也有体现,像贵族子弟和普通百姓的穿着,就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清朝时期,人们结合了之前文化的优势,对清朝的服饰做了更规范的处理,特别是皇宫贵族的服饰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因为清朝时期有很多满族人,所以清朝的服饰被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满族人穿的服装,多为旗装,而汉族则延续了明代的服饰,一般为各种裙装,但不管哪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穿的时候,都会依据情况搭配上龙华。在《清末贵族生活》中就有关于服饰的记载,“衬衣不用卷领,以围脖手绢代之”。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图源网络

后来龙华就慢慢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中,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皇家女性的身上,因为龙华在当时也被当作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宫里的人才允许佩戴,就算只是皇宫里的一个婢女,也可以佩戴龙华,但如果不是皇家的人,就算是再富贵人家的小姐,也是不允许佩戴的。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皇宫里面讲究礼仪姿态,由此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物品来帮助规范女子的行为,像花盆底鞋,以及嫔妃们头上戴的步摇,都是为了约束嫔妃们的走路姿势才出现的,而龙华与这些物品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清朝服饰的慢慢发展,龙华也被人们当作是一种帮助后宫女子矫正仪态的物品。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甄嬛传》沈眉庄

因为脖子上戴了一条龙华,在每次注意到时,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仪态问题,而且龙华也是对嫔妃们衣服是否干净整洁的评估,因为龙华是白色的,很容易就脏了,所以嫔妃们在戴着龙华时,就会更加注意衣服是否整洁。所以龙华也算是对后宫女子的一种约束和限制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但因为龙华的外形简单大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女子的打扮起到了装饰作用。宫里的装扮本来就比民间讲究,在后宫中的女人,每天也都是研究,怎么样才能把自己收拾得更漂亮,以此来吸引皇上的注意,她们会在任何一个小细节上下功夫,所以脖子上戴的龙华,她们自然也不会放过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为了凸显出自己,有一些妃子会在白色的龙华上,绣上装饰物,绣上一些花鸟鱼虫什么的,这样能让素净的龙华显得更精致一些。但是就算是龙华上绣的图案,也是有讲究的,宫女佩戴的龙华上,是不可以绣装饰图案的,因为这样会被别人认为,这个宫女想替代主子,是大不敬的。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如懿传》剧照

嫔妃们的龙华可以绣上装饰图案,但对于图案有一定的要求不能绣龙凤或者别的一些比较大气的图案,一般是只能绣一些花草或者飞鸟,而皇后的龙华上,大多会绣着牡丹花的样式,以此来显示她后宫之主的身份,太后的龙华上会绣上“福寿”的字样,表达美好的祝愿。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图源网络

除了龙华绣的图案,龙华刺绣所用的材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像太后、皇后她们使用的绣线一般是金线,用以显示她们的身份高贵,像其他的妃子,用的都是普通的丝线。总的来说,就是根据后宫嫔妃们的身份等级对应着佩戴龙华,后宫中身份越尊贵的女性,佩戴的龙华图案就越大气,使用的材质也越贵重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正是这个要求,给皇帝带来了方便,因为根据后宫嫔妃们的身份等级来佩戴不同的龙华,这恰巧方便了皇帝辨认。皇帝贵为天子,每天都要日理万机,根据史书记载,雍正每天从凌晨起床后,就要开始处理国家政务,批奏折面见群臣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到深夜才可以休息。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甄嬛传》剧照

既然皇帝如此忙碌,那他对于后宫的事情自然是顾不了太多,而且皇帝的后宫有三宫六院人数巨大,有很多新纳进来的嫔妃,皇帝还没有宠幸过,只在选秀当天远远地看了一眼,也记不住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就算在路上见到了,也想不起来这是哪个答应,哪个贵人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图源网络

后宫的嫔妃们都是皇上的女人,她们被皇帝选进宫来,自此就期盼着皇帝的临幸,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就这么进了宫,她们的希望就全在皇帝身上了,所以如果皇帝在后宫中碰到某个嫔妃了,她们激动地不得了,终于遇见皇上了,皇上却问她:你是谁啊?这不是很尴尬嘛.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甄嬛传》剧照

所以龙华的存在,就帮助了皇帝辨别后宫的嫔妃们的身份,因为不同地位的嫔妃佩戴的龙华也不同,所以皇帝看到了她们的龙华心里大概也就知道了,如果这个女子的龙华上绣着花鸟,皇上就知道她是新进宫的某个贵人,如果什么都没绣,皇帝就知道,这是某个宫的宫女。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后宫中的一些不怎么受宠的嫔妃们,一般也不会随意更换自己龙华的样式,因为很有可能上次见皇帝戴的是这条,皇帝记住她了,下次换一条,皇帝就忘记了。在古代,皇帝叫自己的妃子一般也都是直接喊她的姓氏加上地位,比如安答应、莞贵人等。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如懿传》剧照

而且很多嫔妃们也会把自己的一些喜好,绣在龙华上,如果喜欢兰花就在龙华上绣一株兰花,这样皇帝在看到后,也能了解到这个嫔妃的喜好,因为皇帝后宫中有那么多女人,要想记住每个妃子的喜好,简直太难了,这样标记出来,就等同于有了一个备忘录,如果皇帝哪天想起了这个妃子,想想她龙华上的图案,接着命人把这个妃子喜欢的东西给送过去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甄嬛传》剧照

简单来说龙华的存在就是帮助了,皇帝辨别嫔妃们的身份,省得皇帝因为后宫女人太多记不住都是谁龙华还有一些别的用处,古代的女子比较保守,很少会把皮肤裸露在外面,所以龙华的存在,也能帮助她们遮挡一下脖子上的皮肤。龙华的作用有很多,但在这其中,最主要的也就是方便皇帝辨认。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既不保暖也不擦嘴,主要是为方便皇帝?

后来到了清朝末期,固定的衣领形式出现龙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好了,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你觉得“龙华”的作用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艾伦说史

编辑 | 艾伦说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嫔妃   白布   清朝   皇帝   中原   妃子   宫中   后宫   皇上   保暖   剧照   图案   衣服   身份   女子   服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