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谁说重大历史题材剧只有“老一辈”人喜欢?

近年来,随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年轻人也逐渐对红色文化产生了兴趣——《太行之脊》《觉醒年代》《功勋》等影视剧的热播,让我们意识到:

只要剧拍得好,年轻人同样追得如痴如醉,恨不得能再刷上几遍!

这不,好消息来了——《太行之脊》的剧方听见了大家的心声。

这部剧曾入选广电总局“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首轮在央视播出且反响热烈。如今,它分别在7月23日起的深圳卫视,以及7月25日起的广东卫视同观众们再次见面啦!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借着二轮播出的契机,制作人樊文彬也向大家揭秘了这段英雄史诗的“幕后故事”,告诉大家稍有不慎就会拍成“神剧”,导致“口碑滑坡”的重大历史题材剧到底该怎么拍。

樊文彬介绍道,自己从小在军营长大,成年后参军到部队,在军营的大熔炉里历练成长,对相关题材一直有着别样的情怀。当自己真的开始从事影视制作行业,开始接触到重大历史题材制作后,更觉得肩上责任重大。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接触到《太行之脊》这个故事,源于他同刘伯承元帅之间的一段缘分。

当时,他参与制作了纪念刘伯承诞辰120周年的电视剧《刘伯承元帅》。

“这部作品是我第一次做制片人,也是第一次制作历史军旅剧。”

因此,他向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请教,想听听元帅“真实”的故事,进而聊天聊起了元帅带领的129师在太行山的事迹。

聊着聊着,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迸发出来:

“我为什么不能把这段历史单独拍成一部电视剧呢?”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碰上好的题材,怎么不浪费了它,这是不少制作人都会面临的难题,如果这个题材又是重大历史题材,难度更是翻倍的。

“要把伟人的艰辛与坚毅透过荧屏的方式展现出来,还要把他们的光辉形象展现给世众们,不能有任何瑕疵。”

因此,你绝不能去追热度、蹭流量,这是对伟人的亵渎。你需要尊重史实,并尽力去还原他们。

为此,该剧从2013年起便着手建组创作,主创团队辗转多地,认真收集素材,并对它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组合。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可以看到,《太行之脊》不仅对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智算神头岭等令他难忘的经典战例进行了完美还原,还对刘伯承元帅所创造和运用的军事策略和战法做出了细致解析。

并且,为了体现战争的残酷性,他们拒绝了“抗日神剧”式的夸大演绎,最大程度的遵循了史实。

例如,在剧中所提及的日寇伤亡情况,基本都与历史教科书记载的一致。此外,日军的装备也被一比一还原。

只有放弃掉标签化、脸谱化的手法,告诉我们敌人真实的模样,大家才能进一步意识到:战士们奋勇拼搏并取得胜利究竟有多么不易!

此外,武大存、裴勇、杨子、杏儿、杨四贞等虚构人物的加入,则让剧本更加真实、可感。

樊文彬认为:“抗战时期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也是很丰富并感人的!”

只有将伟人的运筹帷幄,以及“小人物”的励志热血同时呈现,才能真正构成一幅不朽的时代群像——“在荧屏上展现当初最真实的残酷峥嵘岁月!”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而谈到如何平衡重大历史题材和年轻观众口味时,樊文彬认为这两者间并不冲突,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溯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岁月,寻找先烈们的精神作为支柱。”

并且,他也并不反对,甚至是鼓励年轻演员参与重大历史题材剧集的表演:

“他们有很多人关注、可以随意转型。演员只要符合角色,都可以通过一些作品,让观众对那些经典的历史事件有更进一步认识,让观众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有更加生动的认知和升华的敬仰。”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访谈之中,樊文彬和《太行之脊》出品方中视线对于历史价值的重视,对于真实美学的追求,以及对于年轻视角的了解皆是清晰可见。

正是有了这样的诚意、匠心和宽广,《太行之脊》才能破圈,赢得全年龄段观众的尊重和喜爱。

重大历史题材剧为啥难拍好?樊文彬揭秘《太行之脊》成功的背后

如今,《太行之脊》正在深圳卫视、广东卫视热播,让我们透过它重温那段“峥嵘岁月”之际,也继续期待樊文彬和中视线未来的军旅佳作吧!


(附上与樊文彬先生的采访原文)


1. 过去十数年间您制作了包括《刘伯承元帅》《聂荣臻元帅》在内的多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您为什么会对这一类型作品有浓厚兴趣?是否和您曾经是一名军人的经历有关?

答:我从小在军营长大,成年参军到部队,在军营的大熔炉里历练成长。

在2010年开始参与筹划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后,深深地体会到了重大题材的艰辛与沉重。

一是:伟人的丰功伟绩令人震撼,不能胡编乱造。

二是:伟人的功勋不能被任何人亵渎,所以从剧本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要严格把关。

三是:要把伟人的艰辛与坚毅透过荧屏的方式展现出来,还要把他们的光辉形象展现给世众们,不能有任何瑕疵。

2.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之一、《太行之脊》首轮在央视播出时反响非常热烈,不少观众反映在其中感受到了真实、鲜活的历史感,能谈谈咱们当初的创作初衷吗?

答:说到创作《太行之脊》的初衷,不得不提我与刘伯承元帅的缘分。

我2010年受到一位老首长的邀约,参与制作了纪念刘伯承诞辰120周年的电视剧《刘伯承元帅》。这部作品是我第一次做制片人,也是第一次制作历史军旅剧。

2014年的秋天,偶然一个机会,我和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聊起了元帅带领的129师在太行山的事迹,聊着聊着,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年抗战的不易与战士们的顽强精神。

我被那些人和事彻底打动了,随即萌生出一个念头:我为什么不能把这段历史单独拍成一部电视剧呢?

就这样,我产生了拍摄《太行之脊》的想法,并立刻展开行动。

3. 我们留意到,电视剧故事主线依托的是抗战期间一二九师奋勇抗敌的经历,但其中又设置了四对虚构人物,这样虚实相间的创作手法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为了推动更加合理的剧情、塑造更加真实完整的人物形象,抗战时期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也是很丰富并感人的。

4. 《太行之脊》中有不少八路军和日军的“对手戏”,既有短兵相接的紧张感也有流血战斗的残酷氛围,回想拍摄过程,有哪些场面让您难忘?

答:七亘村战役最残酷,演员在冰天雪地里匍匐前进,让人落泪难忘,奇袭阳明堡夜袭机场,演员受伤的画面,让人耿耿于怀,难以忘怀。

5. 这十多年来,提到抗战题材作品,总会被人贴上“神剧”标签,像《太行之脊》这样受到好评的类型作品,源于它在艺术想象和历史真实间达到了平衡,您觉得一部成功的革命题材电视剧,是否有规律可循?

答:尊重历史,缅怀先烈,在荧屏上展现当初最真实的残酷峥嵘岁月,这就是规律的前提与遵守的规则。

6. 最近三四年,从《太行之脊》到《八佰》还有《觉醒年代》《长津湖》等等作品,都在90后、00后年轻观众群体里获得巨大关注,也说明了好的主旋律作品永远是有群众基础的,您对此有何看法?咱们在创作《太行之脊》期间,是否会为了照顾年轻观众的口味而做了特殊“配置”?

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溯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岁月,寻找先烈们的精神作为支柱,那个年代少男少女的情感故事,恐怕也是为了年轻观众配置的吧哈哈哈哈!

7. 我们留意到《太行之脊》的主演阵容以演技精湛的老戏骨为主,但随着《觉醒年代》《长津湖》《山海情》等作品大热后,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在主旋律作品里看到新一代演员,您如何看待“流量”演员接拍革命题材、主旋律作品的现象呢?

答:流量演员也很好,他们有很多人关注、可以随意转型。演员只要符合角色,都可以通过一些作品,让观众对那些经典的历史事件有更进一步认识,让观众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有更加生动的认知和升华的敬仰。

8. 最后能谈谈您的下一部作品计划吗?是否还是在您钟爱的革命历史题材中继续寻找目标?

答:我的计划还有,也是军旅题材的作品,目前正在运作中。具体的题材和剧目、剧情等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谈了。谢谢你们对我的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抗战时期   太行山   题材   历史   军旅   元帅   荧屏   军营   伟人   观众   演员   电视剧   真实   年轻   作品   樊文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