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算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时代的知识青年算吗?

认是根据特征能区别开来,比如我认得这是苹果不是鸭梨,这是张三不是李四。识是我的名字,知其表里虚实,。比如有人生气了:我今儿终于认识你了!意思以前只是认得,今日看到你骨头里面神马东西,看到骨头里就是识。知者织也,可以以目前拥有的织出图案来。智是随时可以织出图案,又随时可以拆开后,按照现在需要重新织出新的图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智。也就是说认识是并列递进关系,认而识之。而知识是倒装,识而知之。学者穴也,校也,效法先贤,经过校正把认识的放在穴子里面。即认识,知识,学,都是动态表达,然后把认而识之的,识而知之的,学的,储存起来,就是名用。所以有生而知之,困而知之,学而知之的表达。有真知改为伪,所以孔子说人皆曰我知,然后掉洞里了[呲牙]知了还要做,先贤定义:徙义践行为善,即知行合一为善。比如你知道要下雨,就要把晾晒的东西收起来。比如你知道君子居易俟命,小人才行险意图侥幸。那么你就耕食在其中,学禄在其中,不论神马都求之有道,从来不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因为你知道这样会付出更高的代价,这就是善!反过来说,明知故犯就是蠢货,最后承受恶果!所以孔子说,闻义而不能徙,知错而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忧的是蠢货自食其果!知识属于大学的格物,格物是倒装,物到格的程度:把自己好奇的搞清楚后放到一个个小格子里面,随手取用,即识后,随时可以织出新的图案。随手可以织可以拆再织出眼前需要的,就是智。格物就是问学的过程,好奇就追问追溯然后搞清楚放在穴子里面。而随手取用而且不拘一格为智即哲,我们古代有哲王,就是智王,治理天下很厉害的意思。民国把西人格物者翻译为哲学家是不对的,因为西人格物对应的是知识,而不是智识,格物致知么。我们的百工对应西方科学家,工者攻也,功也。下了功夫去攻于某个领域,有成则有功谓之成功,小成小功,大成大功。大功者功在当代利益千秋则入史,让后人效法。今日科学家也是各个学家的统称: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医学家等等。但是我们百工还包括医学家,武学家,而且我们传统与西人不同啊,这个需要有识字以后才能理解。百工中有能触类旁通,跨越各其他领域有成者,为致知。就是我们的智慧,汇而智,随手织拆再根据当时需要而织出新的样子。理解了么,西方所谓哲学家对应格物,不对应致知,应该翻译为格物学家。他们只是问学而已,而我们格物要致知,而且要尊德性而道问学,尽广大而致精微,可以天地同参。即格物致知后,有了智慧,还要诚意正心,把心放到正地方就是修身的基础。不伤其体不辱其身,身体不同啊:体是我们肉体,身是我们精神灵魂。修身以正心为本,正心以格物致知后,诚其意为本。然后才能尊德性而道问学,尽广大而致精微,可与天地同参。之所以有很多科学家没有教养,会反人类就是没有我们大学的教养。中古注梳释文很多有问题,百年来翻译问题也很多[作揖][作揖][作揖]需要我们自己来咬文嚼字辨明实!




这么说吧,上山下乡时说我们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所以那时我自认为是“知识分子”。

但是要说实话,当时我们下放到峄城区峄城镇公社后桥大队的37名知识青年中,都是初中或高中毕业。

而且我们上初高中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上学连个正式的课本都没有,一年大约有一半时间搞大批判,去学工学农学军,夏收、秋收都要去地里干活,上课的时间很少。

所以这些“知识青年”回城后,大都进了工厂,从事体力或技术工作。

所以到了尊重知识的年代,我们是不算知识分子的,记得当年还组织了重新再学习,然后又发给新的初高中毕业证书。

所以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我们这些当年的“知识青年”,纷纷又上夜大、上电大,重新再学习。

所以我1986年脱产上了两年的企业管理中专班,1994年又上了三年青岛大学管理学院的大专函授班。说实话,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所以答题主,我认为当年我们这些知识青年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知识分子。而真正的知识分子起码应该经过大专院校的系统学习才行。




当然不算。知识分子是指那些有著作、有专长、有发明、有影响的人们。知青不具备这些。当然知青中具备了知识分子条件的除外。




知识分子有高等学历,科学家、教师、要有专科学历,才算得上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只能算失业青年,因为国家无钱办厂,无法再就业,到农村去还向农民学习,所以不算知识分子,只能算待业青年。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知识分子。例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上山下乡时代的知识青年是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知识分子。当他们具有了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便可升格为知识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正心   神马   先贤   知识分子   百工   格物致知   孔子   贫下中农   倒装   西人   科学家   图案   知识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