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像韩信这种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早年的他却连自身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时世造英雄,英雄造时世




我们如果给孩子们讲韩信,显然是很困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信早年家里非常贫困,只有一个老母和他相依为命。俗话说:“穷人的儿子早当家。”像韩信这种情况,他应该积极地去找工作,或者搞农业生产,或者到官府去打工当差。韩信长得身材高大,身板结实,要想搞农业生产,养活年迈的老母,在堂前尽孝,也是容易的。如果他不愿意搞农业生产,他本身是读过书的,又有一身武艺。连刘邦那样的小混混,都能去当一个亭长。韩信这样的人才,进县府衙门当一个吏掾、功曹什么的,只要他肯去,肯定是办得到的。

可是,韩信却什么也不做,整天腰上悬一把宝剑,在大街上晃来晃去,甚至连找一口饭吃都困难。先是到一个亭长家吃闲饭,一早就爬起来,厚着脸皮往人家亭长家里跑,像吃食堂一样准时。后来亭长的老婆受不住了,每天都提早把饭做好,在床上就把饭吃了。韩信去了几次,找不到吃的,才不得不离开。

后来实在饿得不行了,跑到河边去钓鱼。可是他钓鱼的技术实在很差,基本上钓不起来,因此饿得气息奄奄。有个洗衣服的老太婆可怜他,给他送饭。这样送了几十天,他老人家竟然说了一句,以后我会报答你的。当时老太婆特别瞧不上他,教训他说,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说什么报答别人的话!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送饭的,我要你什么回报?你又能给我什么回报!

(韩信剧照)

看到这里,当我们给孩子们讲这一段故事的时候,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讲。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应该从小就努力把小事做好,将来才能去做大事,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看看韩信,他连小事都做不来,也不愿意去做,后来却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获得了“封王”这样巨大的成功。

当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从小要把小事做好的事情,如果他们对我们说,韩信不也是从小不做小事吗?为什么他长大以后,却取得那样巨大的成功呢?

可能我们的大人们会说,韩信是韩信,你是你,时代不一样了,能学他吗?

这个回答看起来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天地间的道理应该是一致的,人生的规律也应该是差不多的。如果我们否定这一点,认为所有古代的那些事情,都是在“万恶的旧社会”里发生的,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的,那样的话,必然会陷入历史的虚无主义中,这显然不是一种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还得在韩信身上找那些积极的因素,用这些积极的因素,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那么,韩信身上有什么积极因素呢?

(韩信剧照)

一、韩信志向远大。

说韩信志向远大,有一个细节是可以体现出来的。就是当他母亲去世以后,他把他母亲埋葬在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地方,让那个坟地的周围能够安顿一万户人家(“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韩信做这件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这个远大的志向,就是他想当一个“万户侯”。

一个人如果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他将来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我们都说,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这就是讲,“理想”对一个人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二、韩信读书努力。

韩信那时候家里很贫穷,但是他读书非常专心,也读过不少兵书。

有人可能会说,韩信应该没读过书,他打仗属于“无师自通”。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当后来刘邦把韩信抓到京城软禁起来的时候,韩信曾和张良一起,整理过兵书。而且自己还亲自写了“韩信三篇”。这件事记载在《咸丰·清河县志》里。由此可见,韩信确实是读过不少书的。

读书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重要准备。韩信要是没有这样的准备,他将来也不会干大事。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给我们孩子讲的。

(胯下之辱)

三、韩信择业谨慎。

韩信当时不去搞农业生产,也不去县衙当差打工,并不是韩信不去找工作,而是他暂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工作。这说明,韩信择业是很谨慎的。

我们都知道,平台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你就业的平台,决定了你人生的起点。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又没有什么人脉,你也许可以奋斗出来,但是,这样的奋斗会非常艰苦。如果你一开始就在一个大城市,在一个大公司里,你的平台高,那样的话,你的机会要大得多。

韩信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并不轻易就业。实际上,当后来天下大乱的时候,韩信去投奔项羽。当时项羽让他当郎中。郎中实际上就是主帅的参谋,或者说秘书。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官了,只要把主帅伺候好,将来当个大官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因为项羽不听韩信的建议,因此韩信断然离开了他。

再后来,韩信去投奔刘邦,因为刘邦车夫夏侯婴的推荐,刘邦让他当了个管粮食的官。照一般的理解,管粮草的官,自然是肥缺。要想发财,是很容易的。但是韩信依然要逃跑。

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韩信择业是非常谨慎的,他要选择人生最好的起点。

四、韩信历练性格。

性格就是命运。你有什么样的性格,便决定着你有什么样的命运。所以说,一个人的性格,对他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心理学上的解释,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不能改变的。但是“性格”是可以历练的。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历练出一个好的性格,对他将来的人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韩信在遇到“淮阴屠夫”挑衅他的时候,他并没有和那个屠夫争长较短,而是努力做到“忍”,从那“淮阴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虽然说,我们不该教我们的孩子做这种事情,但是,这样做,对一个人性格的历练,却是非常重要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韩信作为一个榜样,值得我们孩子学习的东西,实在是非常多的。

(参考资料:《史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韩信缺乏生存的手艺。

这也不奇怪。

大家知道杨虎城吧,后来赫赫有名的陕西王。

然而,杨虎城曾经有一段时间复员回家为名,结果却活不下去。他曾开了一个小旅店,很快倒闭。无奈之下,他只能去一个军队做伙夫,也就是烧烧饭,以此为生。

一个后来的陕西王只能做伙夫?

再说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后来指挥千军万马,威风八面。然而,吴佩孚之前很潦倒,被迫在街头给人写字写信为生。

做小巡警的时候,他因为不懂得受贿,得罪了同事,被人百般排挤,只能辞职。

最后从军被人重用后,吴佩孚才开始大红大紫。


再说,吴佩孚同时代的张作霖,虽然还算有门兽医的手艺,但也混不下去,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张作霖最初是在一家旅店当伙计,同时给客人的牲口看病。即便身兼两个工作,仍然没钱养家糊口,最终只得去做了土匪。

道理也就是这样。

这些伟大人物,往往缺乏一项生存的手艺。而且他们生存的本来就是乱世,就算有独门手艺也未必能够活下来,何谈没有手艺。

他们往往自视甚高,让他们单纯出苦力赚饭钱,这些人当然是不愿意的。


其实,乱世大部分职业都很难混,只有三个职业吃香:

第一医生

乱世死伤的人多,打仗多,就是医生的黄金时期。

无论敌我双方,都不会杀医生,大家都需要这个职业。


第二装神弄鬼的

乱世谁死谁活都碰运气,装神弄鬼、算命占卜的黄金时期就来了。

为什么乱世的邪教特别多?就是大家都将活命的希望寄托到这里了。


第三造武器的

也许大家不知道,民国有一种职业叫做造枪贩子。

这种贩子就像农村的铁匠一样,通常在象征走街串巷,卖东西。

他们卖什么?

就是自造的土枪。

这种土枪制作粗糙,性能低劣,但价格低廉,最程度可以在近距离打死人。

而乱世大家想活命,就要武器自卫,所以这种造枪贩子的生意特别好。

古代也是一样,会制造武器、铠甲的都会被保护起来。

然而,韩信不属于这3种职业,其实他除了做高级军官以外没什么其他技能。




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


曾国藩曾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其实最大的因素是运气。

拿曾国藩来说,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闹事,曾国藩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官员,更不会有湘军。

拿韩信来说也是一样,韩信的本领是“屠龙之术”,但问题是,如果没有龙,会“屠龙术”又有什么用?兵法读的再好,也种不出一粒米,用头也没法耕地。


那是不是说,既然都靠运气,自己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呢?


恰恰相反,在运气到来之前,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树立一个宏伟目标时,其实是一次人生的选择,这个选择的艰难在于,你没法在短期能看到收益,甚至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回报。即使是这样,还愿意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与其说是选择一个目标,不如说是和其他所有可能告别。


这就是韩信的选择,也是为什么韩信能成为韩信的理由。


我是ChrisQu,C叔聊历史,有趣有料有思考,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讨论。




韩信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个没落贵族,贵族等级有天子,诸侯,大夫,士。应该受到了贵族式高等教育,他应该是一个士,但是他的阶层是没有封地的,只能帮诸侯,或者大夫干力所能及的事,当时贵族他这个阶层也享有佩剑,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在民间他应该不会劳作,等待机会,找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一番事业。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淮阴   项羽   亭长   经天纬地   刘邦   屠夫   温饱   志向   手艺   早年   远大   乱世   农业生产   贵族   性格   孩子   职业   人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