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中的平仄、对仗、意境,哪个最重要?

平仄、对仗和意境都是中国古典诗词格律中的重要元素,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诗词的美学特质。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三个方面的侧重可能会有所不同。

1. **平仄**:平仄是指诗词中的声调规律,是汉语诗歌音乐性的体现。平仄的运用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对于诗歌的朗读和听觉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古代,平仄被认为是诗词创作的基础,是诗人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

2. **对仗**:对仗是指诗词中相邻或相近的句子之间在字音、字形、语义等方面的相互呼应和对应。对仗能够增加诗词的形式美和对称美,使诗词的结构更加严谨和谐。对仗是唐诗宋词中特别讲究的技巧,对于展现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艺术性有重要作用。

3. **意境**:意境是指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景象相互融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最直接体现。一首诗如果能够传达出深远、独特的意境,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学流派中,这三个方面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唐代,平仄和对仗被极为重视,而在宋代,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然而,从整体上看,意境可以被认为是诗词格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一个优秀的诗人通常会平衡和融合这三者,创作出既有严谨格律又有深远意境的佳作。




格律诗词的平仄、对仗、意境同等重要!(还包括韵脚在内)否则,那不叫格律诗词。
现在有相当一部份人的诗词离开了格律而标上七律、五律、某词牌。但不见一联对仗与标准的平仄和一韵到底。完全是乱了套了。反而被很多网友称为″好、妙、精彩、赞、大赞、分享、学习、欣赏″等等的肉也麻了的点评和转发。真是啼笑皆非。
当然,悟空问答诸于百姓平台占为今日头条的头版与重版,与之亿万网民共享是件大好事。我们应当珍惜这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让正能量充滿无限光彩!




诗与词是文学艺术中两种不同的裁体。今天我只回答诗这个文学裁体。什么是诗?诗就是格式、平仄、对仗、押韵构成的一种韵律,这种韵律类似于歌谱的长短音、高低音起落搭配的一种韵律,所以我们经常读诗叫咏诗或吟诗,不叫读诗,所以诗如果少了格式、平仄、对仗和押韵的一种,就不是诗了,最多只能叫打油诗或说不极格的诗。那么意境又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

我们先说境,境就是某一诗人见景生情而赋诗,他见到了蝉的形状、特性和它所处的环境和行为,于是将自已人生在某一环境经历的感受寓意于蝉的习性,如唐朝的虞世南因蝉寓意写得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

这首诗的寓意是蝉蜕变于污泥而不染,脱俗清身,站得高,扬声远,不是“籍秋风”的,是它的本性和本事……寓意深远,网友自己去品咏。还有骆宾王写的一首咏蝉诗,他是寓意于蝉的叫声: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未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的寓意是自己被狱囚时被蝉的凄呜扰得心烦意乱,自己高洁被冤狱无处申䜣。(“南冠”是古代囚犯的场所。)这两位诗人诗中的寓意就是意境。所以诗的格律与意境没有直接关系,格律配置得好只能证明它是诗,不能认定她是否有意境的诗。而现代各裁体诗章离开格律押韵也可以赋于很高的意境,但若离开了格韵押韵她就不是真正的诗了。

文学艺术是为时代大众服务的。写好律诗其意境又要服务时代大众,是很难的,古诗近体律诗又被许多用字束缚,要有很深的古文学造旨,需要一定洲博的学识,才能写好律诗。古韵诗有平上下去入五个音,其中入声有几百个字可通用于平仄,而现代普通音只有四声,其中很多字和古音发音不同,想用现代的四声写好古律诗是不可能的,所以网友不要在格律和意境中争来争去,你可以用自已所创的各种文学裁体赋予时代意境的,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各种语句、短文、散文、小说或打油诗去创作文学,只是不要定言是律诗或律绝就是了,现代有比诗韵更好的歌谱可以把自已的作品变成动听的歌曲。




谢谢这位朋友的邀请,这一类问题我看到被很多人提出来并且被热烈的讨论。

诗词格律中的平仄、对仗、意境哪个最重要?

这个问题等我说完以后,您应该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从自己的角度说一下我的感受:

一、想做诗时候总是有触发的原因:

忽然得了一个妙语,忽然心灵被触动想抒发出来,忽然........只要没有特殊要求限制,那么对一个诗人来说,他的首要步骤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体裁。

▲ 有感而发 可以不拘体裁

二、体裁的选择

这就要费斟酌了,填词好一些还是写诗一些?用古体诗呢?用格律诗呢?五言还是七言?绝句还是长篇?

这就是我写诗时的正常的思路,往往是开始想写首诗,然后改来改去变成词了,开始是律体后来发现古体能够更好地表达,所以最后的作品往往和初衷完全不一样。▲ 科举考试,不能自选体裁

所以,我可以告诉您我的认识是:平仄、对仗和意境不在一个频道上,不存在哪个重要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不是参加科举考试,想用律体和不用律体完全是自由的。

据统计,即使是近体诗完全成熟的唐朝,诗人作的古体诗所占的比例,比南北朝后期的诗人作品(格律诗除了粘连以外此时已经成型)还要高。

▲ 细雨骑驴,行藏在我

三、我的实际体会

我也做了很多古体诗,去年我去胶南大珠山石门寺游玩时,本来想写一首五律,结果搞来搞去,内容越来越多,五律装不下,最后改成了一首更自由的长篇古体,大家可以看出里边其实夹杂了好多律句:

五言古体-游珠山石门寺 @老街味道

巨峰劈斧立,竹涌石门开。池静鱼千里,香浮僧未来。

缘流过佛塔,梵界绝尘埃。溪涧松风里,小憩吟诗台。

天桥出曲径,临淵一快哉。危栏沧海日,绝顶青云材。

层峦龙虎势,揽翠铺八垓。欲攀唯鸟道,仙踪不可猜。

绕阶下幽壑,韵成意难裁。虫声满空谷,竹杖点苍苔。

四、结语

最后要说的是,一定要各种体裁都掌握,这样才能招之即来,来之即用。

谢谢阅读!

@老街味道

2018-2-20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好的格律平仄,对仗,意境同为重要。细读一些优秀的古律,对平仄,对仗,意境的要求虽各有千秋,但又不失偏颇,因为它们是优秀格律的同一体。

假如非要把它们划分等级,分主别次,是不科学的。也是对几千年诗歌传承和发展的一种亵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格律   平仄   意境   老街   诗词   古体诗   律诗   歌谱   押韵   体裁   韵律   寓意   诗人   诗歌   财经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