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商鞅对秦国的功劳那么大,商鞅被处死之后,后代秦王为何没有给商鞅平反?商鞅不是被冤枉的吗?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

  这段记载商鞅走投无路之后回到自己的封地,然后带着自己的部下攻打郑国,以谋图生路。此时秦国派兵将他杀掉。

  接着秦惠文王将商鞅车裂,车裂的目的是警告所有人:不要学商鞅谋反。

  所有人都了解商鞅的谋反是被逼的,商鞅最后的惨局是秦惠文王一手造成的。



  因为商鞅在执法的过程过,伤害了秦公室的老贵族,特别是公子虔等人。

  当年有秦孝公撑着,所以商鞅没有问题。

  等太子上位,商鞅就惨了。

  公子虔告商鞅的罪名是谋反。商鞅的第一个反应是逃跑。逃跑不成才会有刚才说的一幕。

  有人说没有商鞅就没有强大的秦国,甚至秦始皇一统天下也是商鞅打下的基础。

  秦惠文王弄死商鞅,但商鞅变法留下的东西他都没有废掉而是一如既往地执行。

  既然大家都了解是被冤的,应该平反。这里知常容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可能。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汉宣帝。



  汉武帝的长子叫刘据,他是卫子夫所生,被立为太子之后受江充的迫害,不得已举兵谋反,事败之后,刘据自杀,卫子夫也自杀,卫家如日中天的势力在汉朝被清除。

  此时刘据的孙子刘病已被人保护下来,最后被霍光拥立为皇帝,也就是汉朝英主——汉宣帝。

  汉宣帝时期是西汉实力的最高峰,他创造了“孝宣之治”。

  刘据因为谋反,被称为戾太子。这个称号当然是贬义的,但他孙子成了皇帝之后,并没有改其称号,依旧以戾太子之称。为什么?

  因为刘据谋反是事实。

  汉武帝后来后悔了,杀了江充,还建了一座思子宫来怀念自己的儿子,但也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平反,他也了解自己的儿子不是真心想反,只是被江充逼反的。

  你看看孙子不敢给爷爷平反,父亲不敢给儿子平反,为什么?

  如果给谋反的人平反,那就是向全天下人宣告谋反是可以平反的,那如何实行有效统治。

  所以有些东西是禁区,你触碰了,哪怕事出有因,哪怕你是被冤的,哪怕全天下人都了解你是被冤,也不会有人敢提出给你平反。商鞅、刘据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这是底线,谁也不能触碰,太子不成,功臣也不成,谁也不成。除非你夺得皇位,史书任由你书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公元前338年,商鞅起兵谋反被秦惠文王反杀,死后其尸身被带回了秦都咸阳,以五马分尸示众,行刑后百姓们拍手称快,守旧贵族们弹冠相庆。

秦惠文王以商鞅为祭品,稳稳地坐上了秦国君主的位置。

2000多年前,中原大地进入了战国时期,旷野城郭到处都是血染的战场,列国诸侯为了强多地盘,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如同嗜血的虎狼。

在列国诸侯眼中,秦国国力衰弱,又居于黄土高原之上,简直就是个乡巴佬,都不屑于攻打,列国卑秦已久,百年来士子不入秦已成列国共识。

可是,随着商鞅的到来,秦国逐渐从弱秦变为了强秦,更是在百年后,由秦始皇带领着百万雄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当初,秦孝公的百般信任成了悬在商鞅头上的一把利刃,只待找准时机,就会将他撕得粉身碎骨。

01

变法初现

商鞅原本是卫国人,本姓公孙,据说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后来,他投奔秦国,实行变法,打败魏国后,受封于商地,后人便称他为商鞅,或者是商君。

29岁时,他到魏国做了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侍从官,公叔痤很喜欢这个具有实干精神的年轻人,想要将他举荐给魏惠王

一日,魏惠王亲自前往相国府看望公叔痤,看着病中的相国,魏惠王不由叹息道:“相国,你若撒手不管,那魏国可怎么办呀?”

公叔痤见此机会,便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言辞恳切道“大王不用担心,商鞅虽然年轻,却又经天纬地之才,你可将国事尽交予他,他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魏惠王从未听过商鞅的大名,便没有放在心上,坐了一会之后便准备离开了。起身之际,公叔痤叫住了他,道:“如果大王不用卫鞅,那就将他杀了,千万不要让他走出魏国国境。”

魏惠王心下纳闷,相国一会让我用他,一会让我杀他,莫不是生了病,老糊涂了。于是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摆摆手就离开了。

公叔痤去世后,魏惠王早就忘记了有商鞅这一号人,既没有用他,也没有杀他,任由他离开了。

而此时,在魏国西面的秦国,一位年轻的君王正翘首以盼,他充满着无限的野心,希望能有一人如天神降世般,来拯救他这岌岌可危的国家。

他是秦孝公,如今的秦国国君,满腔的愤懑和不甘。遥想当年秦国是何等威风,东平晋国之乱,西霸戎狄之地,更是将河西之地收入囊中。

可如今呢?大片的国土被魏国抢去,如今已过去了两百六十多年,历经了十四代君主,河西之地仍未收复,秦国成了挨打的小弟,在周天子和六国诸侯心中再无一席之地!

为了能尽快摆脱国力衰弱的困境,秦孝公广发求贤令,晓谕七国,只要有人能献上强国大计,封侯拜相,分封土地。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公元前361年,商鞅怀揣着求贤令和李悝《法经》,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来到了这个即将实现他理想的国家。

他跨在马背上,漫天风沙中回头望去,魏国已经看不见了,他心中升腾起炽热的火苗,若有一日,我再回到魏国,带来的必将是杀戮与征服。

魏国与秦国实力悬殊之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的。当年,魏国名将吴起训练出了精锐步兵魏武卒

靠着这支精锐军队,魏国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收入囊中,秦国被迫锁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魏国虽然强大,到了魏惠王这却停下了脚步,他太过自信了,没有将秦国放在眼里,以至于给了秦国一次喘息的机会,而商鞅的到来,让秦国寻到了一丝生机。

商鞅也不是书呆子,来到秦国后和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攀上了关系,通过景监的引荐,商鞅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敢向东方六国挖墙脚的年轻君主。

秦孝公见到商鞅后直奔主题,问了一个问题: 列国纷争,秦国当何以自处?

商鞅沉思了片刻,就分析起了各诸侯国的形势,如今各诸侯国连年征战,为了一座城池,一方土地,背信弃义,尔虞我诈,导致血流成河,而秦国当反其道行之。

秦孝公不禁有些好奇,不打仗,怎么强国?于是,商鞅搬出了五帝之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侃侃而谈,居然将秦孝公说睡着了

这次会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秦孝公以为商鞅是个骗子,满口帝王之道一点用都没有。

景监见君上对商鞅的五帝之道不感兴趣,于是想让商鞅离开,可商鞅却再次求景监为他引荐,希望能跟君上再谈一谈。

景监心想,若事情有了转机,日后也能多个盟友。于是,在景监的劝解下,五日后秦孝公再次召见了商鞅,想看看商鞅是否还有高见。

这次,商鞅又搬出了王道之论,表示,若能用孔子的兴国之道,秦国必将成为礼仪之邦。可不待商鞅说完,秦孝公就冷哼道:“若食不果腹,破衣烂衫,文明礼仪又有何用?”

商鞅随即沉默不语,秦孝公见状,挥了挥手,将商鞅赶出了大殿,这次,他怒火冲天,将景监也骂了一顿,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为商鞅引荐。

同上一次一样,被赶出来的商鞅还是厚着脸皮再次求到了景监面前。这次,商鞅不再遮遮掩掩,直言要与君上讲一讲霸道

也不知道是商鞅特别会忽悠人,还是景监特别看重商鞅,冒着被秦孝公斥责的风险,景监第三次将商鞅带到了秦孝公的面前。

秦孝公见商鞅如此执着,不禁有些好笑,问道“先生这次有何高见啊?”

这次商鞅也不含糊,直奔主题道:君上,今日我们来讲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霸之道。”

见商鞅提到穆公,秦孝公不禁感慨道:“自穆公去后,我秦国再也不复往日雄风,也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否振兴秦国。”

商鞅见状,心下更加明了,掷地有声地说道:“君上,秦国再现五霸雄风。秦国如今虽弱,却有沃野千里,居华山天险,易守难攻,与戎狄为伍,民风彪悍,能练强兵,君上有一颗称霸列国的帝王之心,若能辅以臣的法家之术,何愁大事不成。”

法家之术,强国之术,这是商鞅手中的王牌。在当时,各国诸侯皆是以人治国,遇贤明君主则国盛,遇守城之主则平庸,遇残暴之主则国灭。

而法家思想讲究的是以法治国,上到君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事事皆以法令行事,如此,整个社会都会以法令为依据有序发展,不会因为出现不贤的君王而导致国家大乱。

商鞅的话说尽了秦孝公的心坎里,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强国之计吗。

当时,周氏衰微,各诸侯国都在拼命抢夺地盘,扩张生存空间,秦国被挤压得毫无还手之力,随时走在灭亡的边缘,他要的就是这样立竿见影的强国之道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原来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于是,胸怀霸业的年轻君主和怀揣以法治国理想的卫国客卿一拍即合,他们想用一场变革席卷整个秦国。

虽然,秦孝公同意了,但真的要实行改革,还要臣子们的同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长期与戎狄为伍的秦国被贴上了野蛮的标签,很难适应中原带来的制度,所以,想要将变法顺利地推行,光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诸位大臣的支持。

这一日,商鞅早早起床梳洗,随后直奔秦王宫方向,今天他要去参加一场史无前例的辩论,他要用他的三寸之舌撬动秦国大臣们守旧的思想,这场辩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大殿之上,列位臣工早已站定,秦孝公坐于高位之上,朗声道:“今日早朝,只议强国大计,商鞅献策欲变法,诸位可畅所欲言,恕尔等无罪。”

秦孝公话音刚落,便有大臣夺步而出,说道:“古法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随意改革必将会引起国家动荡,请君上三思。”

商鞅随即反驳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若凡是都畏手畏脚,那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况且成大业者向来与一般人见识不同,只要能让国家强盛,百姓富足,不必拘泥于旧礼。”

商鞅此番言论一出,朝堂上顿时吵闹了起来。

“你一个卫国人,难道比我们这些秦国的臣子还懂秦国的形势吗?”

“弃祖宗家法于不顾,倒施逆行,是何居心?”

“我秦人岂是人人都可捏的软柿子,不容你在这妖言惑众。”

见众人在朝堂上吵作一团,没个结果,太师甘龙制止道:“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辩一辩。”

他对商鞅说道:“客卿所言我不赞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不移风易俗便能教化万民,是不变旧法就能强盛国家,这般做法必能百官顺应,百姓安定。”

商鞅笑着反驳道:“我说一句,先生莫恼,先生所言,世俗之言,平庸者安于旧俗,书呆子拘泥书本,他们墨守成规,无法谈论变法之道。要知道,能人制定法度,愚人只能被法度制约,贤者变更礼制,庸者被礼制约束。”

商鞅的一席话让甘龙无话可说,时任司空的杜挚又站出来辩驳道:“古人有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古法没有过错,遵循亦不会出现过失。”

商鞅见大臣们都是一成不变的发言,瞬间失去了耐心,厉声说道:“汤武之所以能王天下是因为敢于突破礼法,而夏殷之所以亡国是因为抱着旧法死守,众位是想抱着旧法与大秦共成沉沦吗?”

商鞅的质问响彻大殿,保守派还想再继续反驳,却只听秦孝公哈哈大笑道:“商鞅说得好!”

秦孝公已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变法势在必行,众大臣见状,也不再辩驳,以沉默收场。其实,秦孝公安排这场辩论是有私心的。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他不敢正面得罪这些守旧贵族们,他深知,自古变法就是将自己处于暴风之中,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他想要试探一下贵族的态度,也想要试探一下商鞅的决心。

好在,商鞅没有让他失望,他相信商鞅能强大秦国,不负他的期望,而他只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全力支持他便可以了。

秦孝公要的就是商鞅这样面对守旧贵族好不退缩的勇气,他知道,只有砍去他们的臂膀,刺穿他们的心脏,秦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而商鞅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

02

变法风云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开始主持变法。

一日,秦国国都栎阳城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不一会儿,一位白衣官员前呼后拥地登上了高台,此人便是新官上任的商鞅,见气氛已经烘托地差不多了,商鞅高声说道:

“只要有人能将这根木头从这搬到北门,我赏十金。”

围观的老百姓闻言一阵骚动,可大家还是比较理智,只是轻声质疑起来。

“这官老爷是在拿我们老百姓寻开心吧?”

“搬根木头就给这么多钱,别是骗人的吧?”

“官家的赏金哪有这么好拿的,别是陷阱?”

商鞅见众人讨论如此激烈,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于是又大声说道:“谁来?我给五十金。”

闻言,老百姓顿时炸开了锅,这可是五十金,相当于一户上等人家的全部财产了,搬根木头就白白给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终于,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这五十金的诱惑足以让他冒一次险

众目睽睽之下,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他成功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见状,大手一挥,将五十金赏赐给了他,围观的老百姓顿时一阵惊叹,随即又陷入后悔之中。

这便是徙木立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这是商鞅走的第一步,他要立信立威,他要让老百姓知道,只要是他商鞅说过的话都要相信,他商鞅颁布的法令都要遵循。

商鞅这一举动在守旧贵族看来就是妥妥地阴谋,想让他们完全听从商鞅的法令,简直是痴人说梦,质疑声一片接着一片飞向商鞅。

可商鞅不在乎,他第一步就是要削弱并剥夺这群守旧贵族手中的权力。

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这才有了齐、楚、秦这些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做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诸侯国掌握了话语权。

而各个诸侯国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各国的君主为了笼络有功之人,将国家的土地不断分给士大夫们这些人坐拥权力后,开始欺上瞒下,利欲熏心,威胁王庭统治。

当时,晋国就被他的三个大夫韩、赵、魏给分了,齐国则由田氏做大,最后篡夺了江山,秦国的症结也在于此,民和财都集中在贵族手中

所以,只有将他们的权力削弱,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不然,秦国就只能等着被大臣们瓜分,或是在诸侯混战中走向灭亡。

很快,他就颁布了第一条法令

第一、令民为什伍,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变法的第一条就是将老百姓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为此还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此谓“什伍连坐”

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趾。“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秦简》

商鞅执法严苛,手段残酷,一直为世人诟病,称他是重刑重罚的罪魁祸首,可是,这对于有灭国危机的秦国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在当时社会,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开垦土地、耕种粮食需要人,当兵打仗、保家卫国需要人,秦国有多少人?秦孝公不知道!这些人产生多少税收?秦孝公也不知道。

可等到要打仗修水利需要钱的时候,各个贵族就开始哭穷,找谁要钱都费劲,更可气的是,秦孝公明知道他们有钱,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为了能摸清秦国的人口数量,商鞅第一件事情就是令民为什伍,百姓登记造册,这样的话,权贵们再也不能隐瞒人口,瞒报税收,相当于将民都集中到了君主手中

贵族们没有油水可捞了,势必会针对商鞅,于是他提出了第二条法令

第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父子、兄弟到了年纪必须分家,否则就双倍收取他们的赋税。

百姓们从一大家子变成了小家小户,发布征兵令和征粮令都能落实到户如果有一家拖延,其他为了避免连坐也会及时举报,贵族们拦都拦不。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百姓的户数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兵源也增加了,贵族们看似捞到了好处,可家族却因为分家,组织能力被打破,自身的反抗能力也一同被削弱了。

没过多久,商鞅就下了第三条法令

第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建立军功爵制,意味着底层人民可以通过打仗建立军功获得爵位,贵族们几百年来的世袭罔替制度被打破奴隶也可以翻身做贵族了。

可即便贵族们对这条法令颇有微词,可没有人敢出来反对。贵族之所以能享有特权,依托的是秦国的存在。当外敌入侵,毁城池,占土地的时候,贵族就需要出钱出任上战场。

可若是不想自己上战场,就只能鼓励别人去,所以好处自然要分点给别人。虽然这条法令让贵族们恨得牙痒痒,但是占着家国大义的名分,谁都不敢置喙,可他们又实在不甘心。

这日,秦国都城栎阳涌进了数千老百姓,他们纷纷控诉着商鞅变法的种种不好,为了能上达天听,甚至有人跑去了秦孝公接见列国使臣的驿馆去闹。

商鞅非常清楚,这次的抗议是冲着他来的,背后定有人指使,他不着急,他要等那个背后之人自己跳出来。

于是,抗议持续进行了两天,商鞅始终不予理会。于是就有大臣上奏秦孝公,称刁民聚集驿馆,是对君上的大不敬,是造反,应让商鞅速去平乱,以儆效尤,保护变法。

秦孝公看着奏章,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回复道,此乃商鞅自己的事情,无需他人置喙操心,还是此事与你有关。

大臣见状,只得不再提及此事。

面对这次阻挠变法的行动,秦孝公不管,商鞅不管,君臣之间达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默契。权贵们的把戏就在君臣的装聋作哑中被击溃。

没过过就,这数千百姓见闹着没什么结果,自己就散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商鞅快速地颁布了第四条法令

第四、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为了增长税收,国家鼓励生产,施惠于民。凡是努力生产,让粮食和布帛增加产能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而那些不从事本职工作,非法得利的人,要被收为奴隶。

随秦国国力日益增强,商鞅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按理说,商鞅应该趁此机会将权贵们一网打尽,尽快完成变革,可是他还是觉得时机未到。于是,一场蹊跷的战争被发动了。

《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孝公八年,与魏军在元里交战,秦军胜。

当时,商鞅已经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率军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这一次,秦军大胜。可是,魏国投降了,商鞅却没有进一步占领城池,连秦孝公朝思暮想的河西之地都没要。

秦孝公见商鞅劳师远征,发兵魏国,打了场胜仗,什么都没要就回来了,不禁大动肝火,可秦孝公哪里知道,商鞅是另有目的的。

秦孝公见商鞅劳师远征,发兵魏国,打了场胜仗,什么都没要就回来了,不禁大动肝火,可秦孝公哪里知道,商鞅是另有目的的。

若是此次灭了魏国,列国诸侯绝不会作壁上观,秦国虽然国力日盛,可也实在挡不住列国的铁蹄,即使拿回河西之地也守不住。

这次出兵魏国,也是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魏国实力和军力尚在,若是恋战,秦国必将陷入苦战,于变法不利,商鞅要的不是这些。

他真正想要的是军功!

通过这次战争,秦军迫降安邑,一些随军出征的将士因骁勇善战而得了军功,被破格提拔,而这部分人大多都听命于商鞅,使得商鞅对军队的掌控更进了一步。

之后,商鞅对国家体制和行政进行了更为严苛的改革,被贵族们瓜分得支离破碎的秦国重新归于中央权力管理之下,权贵们被打倒一片又一片。

贵族们早已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肉,喝其血,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阴谋潜滋暗长,一场疯狂的反扑正在酝酿。

03

血色理想

商鞅变法一步步深入秦国,越来越触及到守旧贵族的根本利益,矛盾日益加深,商鞅知道,此时想要他命的人数不胜数。

为了以防不测,他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安保措施。

每次出门的时候,他的车驾后面都跟着几十辆随行马车,车上都载着披甲的武士,车队旁还有手持矛和戟的卫士,将商鞅的车围得水泄不通。

可是,刺客的暗杀容易防备,政敌的陷阱却悄然张开。

这夜,秦都栎阳一片肃杀,商鞅在府中来回踱步,他的内心早已不复往日的平静,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这个抉择关乎他一生的命运,他微微叹了口气,内心做主了决定。

这一夜似乎特别漫长,商鞅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日,天光大亮,商鞅便急急地入了宫。刚进秦孝公的大殿,便看见了战战兢兢跪倒在地的太子嬴驷和怒不可遏的秦孝公。

商鞅知道,这是对手给他编织的一张大网,将他和太子网在一起,太子犯法,如何处置?不处置,那新法就是一张废纸,处置了,得罪了未来的储君,性命堪忧。

此时的商鞅早已做出了决定,他对秦孝公拱手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嬴驷一听,连忙磕头求饶,可内心早已将商鞅骂了千百遍了。

商鞅顿了顿又说道:“太子乃一国储君,上天加命,不得受刑。且太子年幼,无知,他之所以犯法,皆因太傅太师管束不严,所以,理应由他们代太子受刑。”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太子首傅公子虔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的亲兄弟,仗着身份地位,一般人不敢惹。可商鞅不怕,当场对公子虔用了刑,太子不敢拦,而秦孝公压根就不准备拦。

太子虽然免于责罚,可是他心中并未有半分感激,太傅被用了刑,太师脸上被刻了字,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天子曾经是个罪犯,人人都能戳他的脊梁骨,这口气如何咽的下。

商鞅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殿下,将来太子登基,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他如今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变法推行得更彻底

据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其著作《新序》中记载:

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馀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为扫清阻挠变法的势力,商鞅下了狠手,在渭水边杀掉了七百多人,鲜血将渭水染得鲜红,哭声震天,这是商鞅在向世人展示他的决心。

面对商鞅的铁血手腕,守旧贵族们都退缩了,没有人会嫌命长,再去商鞅面前找死了。

公元前350年,秦国将国都从栎阳迁往咸阳,商鞅为秦国下了第二剂猛药。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这一次,商鞅将分家制度彻底的法律化了,之前不分家者赋税双倍,这对下层的民众来说可能是泰山压顶,可对上层贵族来所根本不算什么,很多贵族还是只交罚款不分家

而这次,商鞅明文法令,不分家就是违法,任何人没有例外,这一步不仅将劳动力挖掘得更加彻底,还将门阀贵族打得支离破碎。

借此机会,他改革了土地政策,将土地重新丈量,登记在册,将贵族们手中的闲散土地收回,使中央完全掌握了土地数量并能合理分配,从而将军功受爵赐田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

商鞅走的每一步都让秦国变了个样,可他每走一步,守旧贵族们的地位、金钱、权力就一再受到挑战。于是,就有不怕死的公子虔再次触犯了法律,而商鞅也不怕事,下手更狠。

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商鞅将公子虔的鼻子给割了,这次他终于老实了,躲在家里八年没有出过门。

商鞅的第二波变法推行到第五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终于大步踏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拳头硬了,列国诸侯也不敢再来侵犯。

如今的秦国,百姓温饱,士兵勇猛,军队锐利,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随时可能向列国奔袭而去,这种不怒自威,霸气外露,让各个诸侯国再也睡不安稳了。

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周天子终于正视了秦国的强大,赐来了祭肉,各国诸侯不敢再藐视秦国,纷纷赶来祝贺,此时的秦孝公终于扬眉吐气了。

此时,与秦国相邻的魏国正与齐国交战,大败而归,元气大伤。商鞅趁此机会,向秦孝公谏言,魏国乃秦国的心腹大患,不如趁此良机,发兵魏国,夺取河西之地,成就帝王霸业。

公元前340年,秦魏边境,商鞅率领大军进攻魏国。时隔多年,他终于重返这片土地。他想起离开时许下的诺言,他日若再回到这片土地,他必将征服这片土地。

两军对垒之际,商鞅派人给魏军统帅公子卬送去了一封信。

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意思是,我当初在魏国受公子照顾,如今两国交战,作为将领,不得不向公子刀戈相向,军令如山,非我本愿。我愿意与公子订立盟约,痛饮几杯,各自罢兵,从此秦魏相安无事

其实,与秦国交战也非公子卬本愿,魏国连年征战,军力大损,秦军进犯之时,魏军正在与赵军交战,分身乏术,不得不派遣公子卬应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

如今,见商鞅如此顾念旧情,公子卬不疑有他,便想着去秦军大营会会老友,借此休战。

席间,公子卬与商鞅推杯换盏,共同聊起在魏国的岁月,商鞅举杯,感谢公子卬当年在魏国的照顾,更是替两军将士感谢公子卬,前来赴约,避免一场厮杀。

公子卬听罢,开怀大笑,正准备举杯饮酒之时,商鞅将手中酒杯掷于地上,随即,从暗处窜出了一队秦军士兵,他们一拥而上,将公子卬抓住。

此时的公子卬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破口大骂:“商鞅,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魏军群龙无首,很快就被秦军击溃。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魏惠王终于屈服了,他以割让河西之地六百里作为求和的条件,又将都城迁往大梁,远远地躲开了秦国。

此时的魏惠王无比后悔,他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将商鞅杀死在魏国,可惜,为时已晚。

打败魏国的商鞅回到秦国后,权势与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秦孝公也兑现了当年的诺言,封商鞅为列侯,领商於之地十五城为食邑,封号商君。

也就是这一年,这个为秦国忧心忡忡的君王,商鞅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者终于病倒了。他知道,商鞅为了变法树敌无数,已然没了后路,他更深知,太子继位后,不会放过商鞅。

为了保全秦国,保全变法,保全商鞅,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禅位于商鞅。

《战国策》记载: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秦孝公知道,商鞅与太子日后必有一争,以如今商鞅在秦国的声望和权势,太子未必能讨到好处,他如此做,不过是希望商鞅继位后,能保全太子嬴驷。

此时的商鞅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可面对如此诱惑商鞅还是拒绝了,他向秦孝公承诺会好好辅佐太子。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此时,蛰伏多年的公子虔再度复出,他伙同其他贵族,罗织罪名,诬陷商鞅谋反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境关口,想要住店,可店家不知道他是商鞅,要求带了证件才能入住,不然会获罪

商鞅闻言不禁仰天叹息道:“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一步。”

于是,商鞅离开秦国逃到了魏国,可是魏人恨他欺骗公子卬,致使魏军大败,将他捉住,送回了秦国,回到秦国的商鞅逃回了封地,发兵攻打郑县。

秦惠文王见商鞅还想做困兽之地,于是出兵讨伐,将他杀死在彤地。商鞅死后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示众,并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用自己的血为秦国铺就了霸主之路,依靠法家治国打下的基业,秦国羽翼渐丰,势不可挡,正式走上了讨伐六国的征途。

04

变法本质

商鞅死后,百姓们拍手称快,贵族们弹冠相庆,君主如释重负。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商鞅活着的时候,秦孝公甘愿退居二线,成了一位“虚君”,导致当时的百姓只知商鞅而不知秦王,所以,对于刚刚继位的秦惠文王来说,想要树立君威,商鞅便是最好的祭品。

杀了商鞅,可以换取贵族们的支持,杀了商鞅可以抹去自己曾经的耻辱,杀了商鞅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如今是他嬴驷掌权!

可商鞅死了,秦惠文王并没有舍弃商鞅的法令,秦国依然继续着没有商鞅的商鞅变法。此后,秦国的每一代君主都坚定不移地推行着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看似是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其实他是一个专制驭民政策的推动者。有道之君,务在弱民!其变法的本质在于制民。

怎么制民?将人划分成分。

  • 喜欢谈抱负谈理想的人,具有自我的意识形态,不容易听从国家的号令。
  • 喜欢论政治谈时弊的人,具有政治思想,容易轻视朝廷法令。
  • 好勇斗狠的人,具有反抗意识,不易受君主统治。
  • 做买卖的人,有钱有闲,荒废田地,到处迁徙,不利于户籍管理。

这些人有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容易受君主的控制。在秦国,百姓只能有两种职业,一种是农,一种是兵,商鞅将他们称为“耕战之民”。

闲时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战时披坚执锐,上阵杀敌,这是他的疲民政策。商鞅要的是强化意识形态控制,使民众见识短浅,思想局限于君主的控制。

所以有人说,读了《商君书》以后,会被商鞅思想的狡诈、残酷和冷血深深震撼。

穷民以便君用,愚民以利役使,弱民以削反抗。

民穷,就会对君主的赏赐感恩戴德,更方便民为君用;愚民,就不会轻视朝廷的命令,思想受限能更好地受君主统治;弱民,消灭民众的组织,使其不能反抗君主。

自始至终,商鞅出台的一系列法令看似是在削弱权贵以富民,其实是将民众完全控制在股掌之中,将其限制在在饥与饱,贱与贵的边界上。

所以说,商鞅变法表面上是依法治国,以法强国,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高明的君主役民统治术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可见,商鞅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君主统治的集大成者,这便是,商鞅虽死,变法犹在!

黄泉之下,商鞅若再见秦孝公,也能说一句,臣不负君上所托!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说说商鞅是怎么死的。

很多人说,商鞅怎么死的?我知道啊,他是被车裂而死。说实话,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商鞅是被秦军在郑县的渑池杀死的。车裂的只是他的尸体。

他作为一个秦国的改革先锋,秦国富强的关键人物,为什么他会被秦军追杀呢?


法家的宿命

战国时期,最显眼的标签其实不是“战争”,而是“变法”。整个战国史其实就是变法史。

所有变法,都是不满当时的现状,希望通过变法,涅槃而成为强国。当时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就是周王朝礼乐思想下的变了味的“仁义道德”,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宗旨。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是法家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是一群周文化的反叛者。周文化追求的是典雅、宽容、仁爱、稳定,这种文化比较适合周初和平年代,但在生死倾轧的战国时期就显得刻板、迟钝和颟顸。法家文化,推崇制度理性,要用制度而不是道德来解决问题,相比之下更直接、痛快、高效。

然而法家文化是有严重缺陷的,它精于算计而不择手段,虽然高效但是残忍。所以,战国时期的改革者,基本上都不能善终。

比如吴起,他精明至极,算计猛狠,成功迅速,权倾朝野,但最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在楚国变法虽然风光一时,但是支持他的楚悼王一死,他就被射死在楚悼王的葬礼上,对他满怀仇恨的楚国贵族将他射成了一个刺猬。

又如韩非子,他提醒秦王,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阴险、自私而贪婪的。秦王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怀疑他来到秦国也是有阴谋的,把他投到监狱里。韩非子最后被跟他有同样思想的李斯毒死,因为李斯怀疑他来秦国是为了夺自己的权。

可以说,吴起、韩非子的死都是自己“作”的。商鞅比他们“作”的更厉害。


商鞅其人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妾生的儿子。

很多人一看《史记 商君列传》第一句话的反应就是:商鞅原来是公子哥们啊,怪不得这么有才。这其实又是对历史的误读。

商鞅,在被秦国封在“商”这个地方之前并不叫商鞅。而叫公孙鞅。看名字就知道,他不是公子哥。

最早,在周朝伊始,国君的儿子叫公子,其中嫡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就是太子,是要接国君位置的(所以说投胎要趁早)。而国君的孙子,称为公孙。

商鞅,既然是国君的妾生的,为什么不叫“公子”而叫“公孙”呢?这明显就是为了美化他的出生而写的。

到了春秋时期,国君的后代越来越多了,基本上无耻一点的都自称“公孙”了,那个时候,“公孙”已经不是国君的孙子的意思了,而是国君的子孙后代的意思。公孙鞅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周朝实施的是世袭制和井田制。世袭制,就是嫡长子接国君的位置,其他儿子分封为大夫,大夫的庶子就成为了士。井田制呢,就是国君跟大夫以及士的土地,由农民耕种,将收成纳给国家或士大夫家。换句话说,士大夫家自己是不会耕种的。可是,几代以后,士大夫已经分不到土地了,自己也不可能去开荒,他们就只好去读点书,出去做点文职工作谋生。商鞅也就是这样一个不知道是第几代的没落之士。

于是,他在魏国的相国公叔痤那里谋了一个“中庶子”的职位,帮助公叔痤整理文案写写告示。

公叔痤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放在本文,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跟吴起联系起来,很多人就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他就是魏国公主的丈夫,他害怕吴起会威胁他的相国位置,于是跟妻子演了一出“野蛮公主折磨老公”的戏,故意让吴起看到。同时又向国君魏武侯建议把魏国另一位公主嫁给吴起以留住他。吴起想起公叔痤的“悲惨”遭遇,一口就回绝了,魏武侯由此怀疑他有二心。吴起不得不从魏国出逃到楚国。

所以说,公叔痤其实是一个很没有春秋时期宣扬的“道德”的人。从名字上看,他应该是魏武侯的叔叔,所以权倾朝野。那时,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变法”或是学习变法。所以,他是完全接受法家思想的。

商鞅的人格跟他很接近,又爱学习。所以,公叔痤很欣赏他。把平生所学尤其是法家那套全部教给了他,去哪里都带着他。两个并不高尚的灵魂就此碰撞在一起。

前三六二年,公叔痤带着公孙鞅在少梁与秦国作战,结果一起被秦国俘虏了。俘虏他们的,是秦国的宠臣景监。于是,公孙鞅就这样认识了景监。


从公孙鞅到商鞅

公叔痤死了,魏武侯并没有依照他死前的嘱托重用公孙鞅。刚好秦国对外招揽人才(前三六一年),公孙鞅于是就来到了秦国。通过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开启了他在秦国的造作之路。

前三四零年,也就是公孙鞅来到秦国实施变法后的二十一年。公孙鞅建议国君趁魏国跟齐国混战的时机,出兵侵略魏国。秦孝公同意了,刚好也可以检验一下变法后秦军的强大。

魏国面对秦军,派贵族魏卬迎战。这个魏卬,正是当年跟公孙鞅一起在公叔痤门下学习的好同学、好朋友。

于是,公孙鞅就写信给魏卬说:我们原来是好朋友,现在各为其主,不得不成了对抗的两军统帅。但我内心并不愿意跟你开战(多么的虚伪!),不如我们面谈一下,商量看能不能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两国之间的纠纷,然后举杯痛饮,各自班师回朝,免得两国人民陷入战火之中。

这么言真意切的友谊之词,魏卬感动了。亲自来到了秦军大营。

两人把酒言欢,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悲喜交加。歃血盟誓:两国永为兄弟。

就在魏卬为有这样和平的结果而高兴的时候,在公孙鞅为他准备的盛大的欢送宴会上,公孙鞅手臂一振,伏兵突然出击,生擒了魏卬。秦军同时向魏军发起攻击。失去了统帅的魏军,顿时崩溃。

此役,魏国以割让河西地区告拜。

为表彰战功,秦国将“商”这个地方封给了公孙鞅。从此,公孙鞅变成了商鞅。

从此,世人看清楚了这个没有人性擅于欺诈的商鞅的真面目。

太史公在《史记》里这样评价商鞅:商君的天性本来就是个残暴少恩的人,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是凭借着浮说,不是他自身的素质。再说他的被任用全是因为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任秦相后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的忠言,这些足以证明他残暴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与他的为人做事很类似。但他最终还是在秦国落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原因的呀!


商鞅之死

终于要讲到商鞅是怎么死的了。

跟所有变法者一样,靠山死了,自己也就差不多要亡了。这个道理,商鞅的朋友(他居然还有朋友!)赵良提醒了他。(看“赵良”这个名字,我觉得是司马迁杜撰出来警示后人的。)

然而,商鞅自以为是,根本听不进去。他忘记自己树立了那么多的仇家。

他刚实施变法的时候,为了增加威慑力,抓住了当时的太子嬴驷的小错误,要进行处罚。因为是太子,所以处罚就由太子师傅赢虔承担。商鞅不顾太子的求情,把赢虔的鼻子给割了。这对于太子师徒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而皇家教师公孙贾,也因此事,被商鞅在脸上刺字。从此不敢出门。

而商鞅的变法内容中,“连坐”与“告奸”,把秦国上下都逼成象他一样残暴少恩的奸民。

秦国管理层虽然都认可商鞅的变法确实令秦国的国力、军力提升了。但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怨恨他。

前三三八年,商鞅的靠山秦孝公嬴渠梁去世了。接替国君位置的,就是对商鞅满怀仇恨的太子嬴驷。

根据商鞅的“告奸”之法,太子师傅赢虔与皇家教师公孙贾同时告发商鞅阴谋叛国。也同样是依据“告奸”之法,凡被告者,无论青红皂白,首先要被抓起来,再慢慢审理(严刑逼供)。

商鞅明白,自己一旦落入自己设计的毫无人性的严苛法律之中,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在嬴驷跟赢虔手里,没有死得最惨,只有死得更惨。

商鞅只好违反法律,不等执法人员上门,连夜就出逃了。

他先是往魏国跑,魏国人一句废话也没有,直接把他扔回了秦国。商鞅只好逃到自己的封地,组织家属,攻击郑县,希望占一个小地盘进行抵抗。

秦军在他的威逼变法下,已经是战国最强的军队,怎么可能给他机会?很快就在郑县的渑池把商鞅杀了。并把他的尸体带回都城,五马分尸以示众。

听到商鞅死了,秦国上下一片欢呼。在当时,没有比这件事更激动人心的了。做人失败,莫过于商鞅!


结论

作为一国之相,不遵守本国法律,出逃外国,组织部队跟政府对抗,这些行为,结结实实地坐实了商鞅的“叛国”罪名。

所以,商鞅并不是“被诬陷冤枉”而死的。他是违背了自己设立的“告奸”之法,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审查进而出逃甚至对抗政府军。

既然不是冤枉,也就不存在“平反”之说了。

......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感谢朋友阅读!




商鞅变法,有老君主撑腰,完成了秦国巨变,功高至伟。老君主一死,商鞅心里异常明白,变法图强之后的后遗症会马上降临头上;之前因为变法得罪的太子成了国君,还有一大群虎视眈眈的贵族大臣,谁都恨不得嚼碎了商鞅。

问题就出在这里,别人会报复你,毕竟还没动手,商鞅就先下手为强了,这一回明显是一招死棋。商鞅自知秦国已无容他之地,也无容他之人,可是逃亡其他诸侯的路也被封死,走投无路,只好铤而走险,在封邑内召集亲兵举起刀枪,正好给了仇人口实,你确实谋反了,最终兵败身死。唯一能让他含笑九泉的可能就是法还在了。

他的死都知道冤枉,只是他当真造反了,一记昏招导致后世历任拿着他变法红利纵横天下的秦君不能给他平反。到这里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商鞅不造反,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保住性命?采取什么办法能够保住名声?他拥有什么样的智慧,能保住他在秦国的荣华富贵呢?




商鞅怎么会是被冤枉而死的呢?秦孝公死后,商鞅在秦国就处于很尴尬的位置。新上台的秦惠文王,必须要从商鞅手里夺回权力。

这里面是有名堂的,秦孝公之所以敢放权让商鞅去搞,那是因为秦孝公,本来是有权力的,所以他依旧可以占据最高地位。

而秦惠文王刚上台,他什么威信都没有树立,就放手让商鞅去做,岂不是活生生要把自己变成傀儡吗?

宁可权力有一个交接的过程,也不能继续让商鞅直接掌权。因此商鞅当时如果没有功成身退的打算,那么他就只有必死无疑了。


一、商鞅的确做了谋反的事情。

当时秦孝公刚刚去世,被商鞅收拾过的公子虔,立刻诬告商鞅谋反。而秦惠文王则顺水推舟,让人去抓商鞅回来。

如果商鞅不逃跑,那么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回去把事情说清楚,哪怕最后商鞅的确被秦惠文王给害死了,以后也是有机会平反的。

但是商鞅的确跑路了,他之所以跑路,其实也是想要捡回一条命。他知道,被抓回去肯定是会被处死的,以后再平反,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活着才是最真实的。

他本来打算逃跑出境,结果在住店的时候,因为没有带身份证,按照自己制定的法律,没有身份证是不能住店的,因此商鞅压根没地方住。


商鞅想要到魏国去避难,但是当年他可把魏国欺负坏了,因此魏国拒绝让他入境。陷入绝境的商鞅,只好选择逃回自己的封地商於。

这个时候商鞅做傻事了,他居然带领自己封地里的兵马,去攻打秦国的郑县。你说这是什么行为?这不就是谋反嘛!

因为商鞅的这个糊涂行为,坐实了他谋反的事情。公子虔、老甘龙他们也不需要罗织什么罪名了,商鞅毕竟的确做出了伤害秦国利益的事情。

大战过后商鞅战死,这是商鞅最好的结果了。死后的商鞅,再被秦惠文王带回去车裂,其实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秦惠文王顺带着灭了商鞅全家,这的确有点过分了。估摸着这是防止商鞅的亲人会为他报仇雪恨吧。因为商鞅没留下个后人,所以没人为他平反也很正常。岳飞要是没有个孙子岳珂在的话,他的事情也未必就能得到洗刷。


二、商鞅在变法时,得罪了太多人。

秦国过去一直都是老贵族们的天下,老百姓们纯粹就是韭菜,每天干活不是为了自己,全都是为了秦国的这帮贵族。

这帮贵族每天的工作,就是教育这些韭菜,一定要爱国,爱国的前提就是要爱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这些秦国的贵族。

因此老百姓们压根就没有什么积极性,农耕做不好,战斗力也不强。秦孝公立志改革,这才让商鞅在秦国大放异彩。

不过这种变法,为啥秦孝公自己不主持呢?因为他也知道,这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秦孝公一直在背后看着,却从来不插手商鞅做事。

商鞅一改过去秦国的各种政策,开始对贵族们毫不客气了。他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确立了军法奖励军功,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只要你愿意在战场上立下功勋,那么你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爵位。同样,就算你是贵族出身,只要没有军功,对不起,以后你就无法享受到爵位。

而且商鞅的法令执行力度相当强,上到王子王孙,下到黎民百姓,全部都要严格按照新法令来执行,违法必究。

这么一搞贵族们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老百姓的积极性虽然提高了不少,但是也对这些法令的严苛程度感到害怕。所以说商鞅是把秦国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给得罪透了。

不过商鞅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希望,可惜这些人在商鞅活着的时候,无法走到最高层,所以无法决定商鞅的生死。


三、秦国后期历代君王,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商鞅,去得罪活着的那些贵族。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确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这不代表商鞅就一定能够得到秦国人的尊重。商鞅变法这种说法,也只是后人这么说而已,秦国人可不会说这是商鞅变法。

他们最多会称之为秦孝公改革,也就是说,商鞅在与不在,其实都不影响变法的实行。 所以说商鞅死后,变法还是继续进行了下去。

喜欢商鞅的人,则愿意主观上将变法的成果,全部归功于商鞅。其实客观来说,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才是商鞅变法最大的功臣,没有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压根就搞不成变法。而没有秦惠文王的延续,商鞅变法也会戛然而止。

历代秦王都会延续商鞅变法,那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把商鞅变法当成是商鞅的成果,而是当成了自己的祖先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成果。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

所以说当商鞅和秦国贵族之间产生矛盾以后,你觉得后世秦王会愿意为了死去的商鞅,得罪这些贵族们的后代吗?当然是不愿意的了。

秦王要考虑的是综合的利益,属于商鞅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他们看来,就算变法有成,那么也不是商鞅的功劳,而是历代秦王所坚持执行的功劳。


总结:打工者需要摆好自己的心态。

说到底商鞅就是跑来秦国打工的职业经理,而秦王和秦国的贵族们,才是秦国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和董事会成员。

你一个打工的,要去动董事会的权益,你觉得你们集团的老总们,会答应吗?肯定不会答应的。就算你工作能力再强,给他们挣了很多很多钱,但也只是一时的。

一旦你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无情地一脚把你踢走,这就是最现实的情况,别觉得残忍,在现实社会谈同情,那只会让人家觉得你掉价。

所以说摆在商鞅面前的,就只有一条不归路。既然你没有彻底改变秦国的贵族结构,那么你就要忍受被人家狠心抛弃的结果。

参考资料:《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秦王   魏国   国君   秦国   公孙   史记   车裂   列国   法家   守旧   历任   法令   君主   后世   太子   公子   贵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