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到底有多重要?

曹真死得太早,二代中的翘楚




曹真的早早去世,几乎就意味着老曹家的天下不稳了。

曹家江山的支柱

自东汉以来,世家豪族的实力膨胀。他们在朝廷、地方,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老曹家要掌握天下,就必须要借重世家大族的支持,但要想牢牢压制住世家大族,则需要本家子弟牢牢把持军力。

因此,自曹操时代开始,曹魏的权力割据便是:诸夏侯曹牢牢把持军权,各地世家大族参与政治。

可以说,诸夏侯曹,是曹魏的军事支柱,一旦支柱垮了,老曹家也就要注定大权旁落了。

而曹真,则是这最后一根支柱。

“曹二代”的主要代表

曹真、曹休,是诸夏侯曹第二代的代表。

曹真,本是秦邵之子。秦邵为保护曹操被杀后,曹操收其为养子,让他与曹丕等人一起生活。

在“曹一代”打天下时,曹真、曹休,进入虎豹骑,得到了充分锻炼。

218年,曹真、曹休,随曹洪参与下辨之战。当时,曹操对曹休说:主帅虽然是曹洪,但你这个参军才是实际指挥官!

以一代“挂职”坐镇,“二代”实际指挥。老曹家的新老交替开始了。以曹休、曹真为代表的“曹二代”,开始走上前台,成为主要将领了。

下辨之战,由曹洪这个叔叔“挂职”带领,曹休、曹真击杀了吴兰,逼退了张飞、马超。

随后,夏侯渊被杀。

曹真进入汉中,担任征蜀都护,指挥老将徐晃等人击败了蜀将高翔。

这表明:“曹二代”开始接班了。

而且,曹休就能识破张飞的计策;曹真能指挥徐晃守住阳平关。

看起来,他们与“一代”名将们没有明显差距,他们足以继续支撑起曹魏。

支柱:曹真

曹丕继位不久,曹仁、夏侯惇等“一代”陆续去世,曹休、曹真开始独挑大梁。

论资排辈,曹真在曹休之后,因此,他的职务一直比曹休低一点。

然而,就实权而言,曹真却早早成了支柱。

曹丕没有其父曹操一般的军事才能,他很少亲自领兵。

然而,烽火连天不休,长期的战时体制,又需要有人对全国军队实施不间断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指挥。

因此,222年,曹丕首创了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号,将其授予上军大将军曹真,并假其节钺。

曹真的这一职务,其实就是受皇帝委托,指挥京城内外驻军和外地各都督的征镇兵即外军和中军。

这也意味着,曹真成了曹丕在军事上的委托人,成为曹魏的军事支柱。

足挑大梁

曹真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挑起了大梁。

1、恢复曹魏对西域的统治。

曹真之所以能在实权上超过曹休,是因为曹真在221年立下了大功。

当时,曹丕以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军事。

不久,河西地区的羌胡作乱。

曹真率军讨伐,一战而胜,“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

汉末三国时期,一战“斩首五万余级”,已经是非常大的胜利了!

此战后,曹魏打通了与西域的联系。次年,西域诸王遣使奉献,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2、威服东吴。

222年,曹丕三道伐吴。曹真督夏侯尚、张郃、徐晃等人进攻江陵。

江陵之战,成就了吴将朱然的威名。

然而,实际上,曹真军多次击败孙盛、诸葛瑾等吴军,也斩获不少。

虽然因为疫疾大起,曹真未能攻破江陵,但曹魏是在孙权再次称臣后退兵的。

此战,未竞全功,曹真算是败了。

然而,事实上,自夷陵之战结束起,当时的曹魏,已经不具备灭吴的条件了。

客观地说,虽然不能破城,但能逼使孙权再次称臣,已算相当不错了。

因此,回军后,曹真升为中军大将军。

3、连挫诸葛亮。

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均败于曹真。

第一次北伐时,曹真坐镇郿,以张郃攻街亭。

结果,张郃击破街亭,击败诸葛亮的祁山大军;而曹真自率军击败在箕谷的赵云所部。

后来,诸葛亮反思:蜀军在祁山、箕谷,兵皆多于魏军(祁山一路,主要指当地守军,不包括张郃的援军),结果“不能制贼反为贼所制”。

此战,曹真派遣张郃率主力攻街亭,是在战略上看出了要点;亲自指挥以少胜多击败赵云,在战术上又出彩!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则败给了曹真的提前部署。

曹真认为诸葛亮必然再来北伐,而且,再次北伐必走陈仓。

因此,曹真提前让郝昭在陈仓筑城扎军。

结果,诸葛亮大军果然攻陈仓,围二十日不克,退军。

这次北伐,人们惊叹于郝昭的守城之功,张郃的料敌如神(认为可能他还没有到诸葛亮就退军了),其实,曹真的未雨绸缪、提前部署,才是胜负关键!

此后,曹休去世,曹真进为大司马,回朝辅政,其应对诸葛亮北伐的历史告一段落。

总体上,与诸葛亮过招,曹真应付自如。

如果以应对诸葛亮北伐的角度看:曹真两次与诸葛亮对阵,第一次大破蜀军;第二次轻松退敌人;而司马懿也两次与诸葛亮对阵,第一次在卤城大败,只因对手内部问题(李严表示无粮草不继)而退敌;第二次则因诸葛亮去世而退敌。

由此来看,对付诸葛亮北伐,曹真的表现好于司马懿。

4、被抹黑的征蜀之战。

曹真征蜀之战,失败了。

因为此次失败,曹真被后人所指责,甚至嘲讽。

其实,汉末三国时期时期的大举进攻,曹操四越巢湖而不下,诸葛亮、孙权多次北伐而无功,无功而返其实很太常见了,何必因一战无功而刻意嘲讽呢?

何况,此次,因连日大雨,曹真军道路不通而退军。军队并没有大的损失,也谈不上失败。

总体上,曹真的表现,是足以成为曹魏支柱的。

只不过,对于三国历史的记载,多成书于晋代。为了给司马家添加光彩,稍微刻意矮化了曹真而已。

断层:后继无人

征蜀之战后,曹真病重去世。

曹真、曹休当时都只有40多岁,年纪比司马懿、陈群要小了一大圈。

依常理而言,曹真完全可以长时间把持军权,牢牢压制司马懿等大族的。

然而,曹真就这么去了。

更严重的是,由于走得太早,夏侯霸等“曹三代”又还没有成长起来。

因此,“诸夏侯曹”出现了人才断层。

曹真死后,诸夏侯曹,不说“都督中外”,就是连独当一面的将领也没有了。

应对诸葛亮北伐,需要司马懿;征辽东公孙渊,又需要司马懿···

最后,30多岁的曹睿也要去世了。

曹睿去世前,已经意识到司马懿的威胁,试图安排宗亲辅政。

然而,搞来搞去,始终搞不出足以控制局面的班子···

最后,稀里糊涂之下,让曹真的儿子曹爽来与司马懿联合辅政。

曹爽得到的权力,比曹真更大。

然而···要成为支柱,仅有权力是不够的。

最终···司马懿夺权,老曹家的江山要易主了。


曹真的军事才能,不在诸葛亮、司马懿等同时代最杰出军事家之下。

他为人仗义,不惜分其所食邑给要好的宗人、乡人。

他每次出征,都与将士同甘共苦,甚至愿自散家财来犒劳将士,甚得军心。

这是标准的顶梁柱。

然而···过早的去世,却使诸夏侯曹一时无人能接班,无人能再拱卫老曹家的江山了。

各位,要做好顶梁柱,最紧要的,要养好身体呀!

祝君健康长寿!




曹真不死,便无司马,这主要是因为无论从权利地位还是军事能力上来说,曹真都要比司马懿厉害一大截,如果曹真活着,司马懿大概率是被按在地下摩擦的,根本不可能篡夺曹魏大权,所以才会有曹真不死,司马懿夺取不了大权,无法建立晋朝的说法!

历史上真实的曹真

很多人了解三国故事,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所以大都认为曹真是一个不堪之辈,因为演义中的曹真确实就好像酒囊饭袋,没啥真本事。然而在正史中,曹真可是一代名臣,能力非常突出,相比于司马懿,他可要强上一大截!可以说,要是曹真不死,他将会是司马懿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或者说,只要司马懿不熬死曹真,他就根本不可能掌握曹魏的大权!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掌握曹魏大权,是因为他趁曹爽兄弟外出,突然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的掌握了朝堂,之后又通过假意和好的方式,成功的劝降了曹爽,最终夺取了大权。在整场变动中,其实司马懿一直是处于弱势,别看他最终赢了,但他赢得机会其实一直是很小的,只不过他遇到了一个真正愚蠢的对手曹爽,换成曹真,司马懿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获胜!

事实上,这个曹爽就是曹真的儿子,但是他没有继承父亲的英勇,面对司马懿的叛变,他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令人大为不解!当时曹爽乃是曹魏大将军,皇帝也在他的身边,可以说他已经是拥有了天下兵权,可以随时号令手下前来勤王,击败司马懿。除了拥有兵权,大司农桓范还带着大司农印来找到了曹爽,这样的话曹爽又拥有调运粮草的权利,可以说当时的曹爽是各种权利都有了,他完全是占据优势的,只不过他没有父亲当年的英勇和骨气,最终竟然走出了投降的这步臭旗,连桓范都不禁大骂,这曹爽哪有曹真当年的风骨?

《魏氏春秋》:爽既罢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可以看到,在桓范的评价中,曹真乃是一个值得称赞之人,而他的儿子曹爽,则差远了。要是此时曹真仍然在世,必定能够召集军队勤王,击败司马懿!

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认为司马懿乃是一介奇才,就连诸葛亮都没法击败,曹真也不一定有这等能力!如果曹真反抗,最终也很可能被司马懿给击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曹真的军事能力有多强,相比于司马懿,曹真到底有多厉害?


曹真的军事能力

三国演义中的曹真,表现确实不佳,和司马懿有天壤之别,不过正史中,司马懿是完全比不上曹真的!

曹真原本姓秦,因为父亲替曹操办差的过程中遭到诛杀,所以被曹操收为义子。曹真被曹操收养后,自小和曹丕等人一起生活,早年间并没有表现出非常强的军事才能,而是以勇武著称。当时曹真打猎,被老虎追逐,他直接回头一箭,将老虎射倒,被曹操称赞,之后曹操便让这个勇猛的义子率领了他的虎豹骑。

《三国志》: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

虎豹骑乃是曹操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常常是由曹氏宗亲统领,曹操让曹真统领虎豹骑,足见他对曹真是多么的信任!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真的命运发生了大转变!这一年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命马超张飞等人进攻武都、阴平,不过在曹休、曹真的努力下,蜀军作战失利,吴兰、雷铜、任夔等蜀汉将领先后战死,马超、张飞被迫撤退,曹真等人获得大胜,他也因此大功被封为中坚将军,之后被授予中领军一职位。中领军乃是曹操的禁卫军首领,曹真成为中领军,意味着曹操对他的信任更进一步,而且他也顺利跻身了军队高层!

除了在汉中之战中击败张飞马超,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还曾击败过赵云!

诸葛亮稳定了蜀汉内部后,准备出兵北伐,让赵云率军出褒斜道,占据箕谷,佯攻魏国关中地区,自己则率领主力进攻陇右,意图彻底占领陇右地区,扩大蜀汉的实力。诸葛亮的这条计谋其实非常成功,因为自刘备夷陵大败之后,曹魏知道蜀汉的实力大减,便着力去对付东吴了,放松了对蜀汉的防备,以至于诸葛亮出兵后,曹魏这边根本没有足够的军队阻挡,很轻松的就打进了陇右。陇右共有5个郡,其中的3个郡竟然很快地就投降了诸葛亮,只要诸葛亮再解决了剩下的2个郡,那么他此时的军事目的就完全成功了。可是接下来,诸葛亮遭到了两场大败。

第一场最为出名,乃是街亭之败。可以说,这完全是诸葛亮用人失误了,用了马谡这么个人,使得大好的局面彻底崩坏。除了街亭之败,此次北伐还有另外一场失败,这边是箕谷之败!历来很多人都不怎么提箕谷之败,这主要是因为赵云在民间的名声很好,大家不愿意提起他的这场战败,即便提起这场战败,也大多说好话,说赵云虽败犹荣,因为他还是把军队给成功的带回来了。不过在诸葛亮对刘禅的上书中,他可是直接承认了赵云的箕谷之败的!

原文: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看看诸葛亮的这番上书,这可是把箕谷之败和街亭之失相提并论的,而且说的是“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也就是街亭之败是因为马谡没有听命令,而箕谷之败则是因为赵云没有戒备好。从这番话来看,赵云确实是被曹真击败了,而且他的这场失败,本身是不应该发生的!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曹真的战绩,击败张飞、马超、赵云这些名将,这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军事能力了。而除了击败这些天下名将,曹真还有一项更猛的战绩,那就是和诸葛亮硬刚不落下风!

诸葛亮多么强悍大家是知道的,然而面对曹真,他却根本无法占据上风!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战败。不久之后他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不过曹真非常聪明,他早就料到了诸葛亮会攻打陈仓,所以他提前就命郝昭、王生守陈仓,修筑城池,最终成功的抗住了诸葛亮的进攻,使得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破产。从这一层面来看,曹真的军事谋略甚至比诸葛亮还厉害!

曹真军事能力强,丝毫不惧诸葛亮,他甚至在太和四年(230年)直接建议出兵进攻蜀汉,要解决掉诸葛亮这个麻烦!此战中,曹真命令大军走大路,自己亲率一支军队走子午谷进攻汉中,这倒是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类似,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不过由于天降大雨,甚至引发了洪灾,最终曹真不得不撤退,进攻蜀汉的计划暂时搁浅。

从曹真的这套操作来看,他是根本不惧怕诸葛亮的,敢于进攻诸葛亮的,这一点比司马懿可好多了!当年司马懿率领着曹魏的优势兵力,都被诸葛亮打到门口了,可愣是不敢进攻,连被诸葛亮用女人衣服羞辱都只能忍气吞声,足见司马懿比曹真要弱多少!单从这份气势来看,司马懿就不如曹真!

曹真两次挫败诸葛亮的进攻,而到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曹魏统帅换成司马懿,司马懿却畏敌如虎,根本不敢和诸葛亮交手,令人大跌眼镜!在诸葛亮撤退时,司马懿曾想率军追击,结果被斩首三千,打了场大败仗,丢尽了颜面。从军事战绩来看,曹真对阵诸葛亮,能够占据胜势,第三次交手也是因为突发大水,遭遇天灾而失败,并非曹真能力的问题。而司马懿却是在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被诸葛亮按在地上摩擦,被诸葛亮堵在门口挑衅,表现可谓是相当差劲!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完全比不上曹真!

很多人替司马懿找借口,认为他之所以坚守不出,是想耗死诸葛亮。持这种观点的人,估计是没看清魏蜀两军的实力对比,抛开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个人能力看来,魏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还是后勤支持,都是远远强于蜀军的,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被别人堵在门口打,你管这叫策略?这完全就是畏敌如虎嘛!看看当年的曹真是多么猛,人家可是敢于直接向诸葛亮动手的,反观司马懿,一言难尽啊!


曹真的地位

说曹真的地位,其实从他的姓氏就可以看出!虽然从曹丕开始,逐渐打压宗室了,但是整体来看,曹魏的大权还是掌握在曹家人手中!曹丕去世时,曹真和司马懿等人同为托孤大臣。而当曹睿去世时,他刚开始甚至想把托孤大权全部交给曹家人,根本就没想托孤于司马懿。后来经过变动,曹睿选择托孤司马懿和曹爽,表面上看是两人同掌大权,但实际上军政大权都在曹爽这个曹家人手中!司马懿只不过是个陪衬,这也是为何司马懿会忍耐这么多年,直到最后才突然动手!

曹真姓曹,在曹魏的地位非常高,深受皇帝的信任,可以说,他的地位绝对比司马懿高一个等级。司马懿到底还是外姓之人,在涉及大权时,曹魏的皇帝还是更加信任曹真的。要是曹真活着,他在曹魏的地位肯定高于司马懿,司马懿根本就没胆量敢去反对曹真,即便他有那个胆量,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魏国朝堂众人也不会支持他!即便众人都跟随司马懿,那么以曹真的军事能力,他也能轻松的击败司马懿,司马根本翻不起任何风浪,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结语

综合来看,无论是在权利地位上还是在军事能力上,司马懿和曹真都差了一个档次,根本不是曹真的对手,所以说只要司马懿胆敢动手,那他最后肯定会被曹真按在地上摩擦,连带着整个司马家族都将彻底陨落。这边是为何大家会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更无晋朝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曹魏从曹操去世后开始,名将不断的调零,越往后,人才越少,越往后,名将越显得重要,别说曹真了,就算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休不死,都没有司马什么事,哪怕张郃不死,都不会让司马纂位。

曹操220年去世,夏侯渊219年去世,夏侯惇220年去世,曹仁223年去世,曹休228年去世,张郃231年去世,曹真231年去世。



除了张郃之外,就数曹真是最后一个去世的,曹操起家的班底就是以谯沛曹氏、夏侯氏宗亲为主的武人集团,这是曹操的核心集团,在忠诚上对曹操毫无二心,在能力上既能冲锋陷阵,又能独镇一方。

但事实上,曹真只是曹操的养子,曹操的养子不少,明确记录的有何晏、秦朗,但是最有才能的只有曹真,曹真一路由曹操培养,从一员普通将领,最终成长为镇定一方的封疆大吏。



如果说曹真的身份只是进入仕途的那扇门,那么曹真能够有所成就依靠的只有自已的努力,曹真是曹操手下少数几个力大无比的宗亲,不仅力气大,而且胆子特大,即使被老虎追逐,也没有丝毫害怕,回头就是一箭,射死了老虎。

如果仅仅力气大,那不过是四肢发达,相反曹真也是非常有头脑的人,曹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准确的预测了诸葛亮会在第二次北伐时袭击陈仓,因此曹真命令郝昭提前加固城池,做好防备,果然几个月后诸葛亮再次率军攻打陈仓时,被郝昭阻于陈仓,由于提前做了准备,诸葛亮20多天仍然攻不下陈仓,正是因为曹真的准确判断,让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功亏一篑。



曹真曾经参与过汉中之战,与曹洪、曹休一起击败刘备的别将吴兰和雷铜。曹真在曹操去世之后,逐渐成长为曹魏军事统帅之一,成为镇守关中的西部战区最高军事领导人,与曹休、夏侯尚一起成为曹魏南方大三军事统帅。

曹真在镇守关中期间,干了一件对整个曹魏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就是平定胡人引起的河西叛乱,斩首胡人五万,并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为曹魏将影响力延伸到西域,立下汗马功劳。



曹真还参加了曹丕南征孙权的军事行动,立有战功,然则曹真最大的战功还是在关中地区挫败了诸葛亮两次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主力被赵云的疑兵所牵制,于是派出张郃攻打街亭,大败马谡,曹真自已率领主力击败赵云,要不是赵云据险死守,曹真还有可能从褒斜道打进汉中呢。同时曹真另派部队进驻陇西,力逼诸葛亮退出陇右。

而曹真挫败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就是依靠郝昭的陈仓之战击败诸葛亮。



由于诸葛亮数次挑衅,曹真曾经在公元230年出兵伐蜀,曹真、司马懿、郭淮三路大军伐蜀,可惜由于天气原因,曹真从子午谷进军走了一个月才了一半,而且雨下个不停,道路难走,曹真被迫退回,结果了这次征伐。

可惜曹真病死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前夕,曹真去世,魏明帝曹睿才将司马懿从荆州调过来成为曹魏关中地区的最高军事统帅,就连张郃也归属司马懿手下,才有了司马懿辉煌的开始,如果曹真不死,根本就不会有司马懿出头的机会。



曹真有多历害?

曹真可是成功两次抵御诸葛亮的北伐,而且与诸葛亮是互有攻守,诸葛亮北伐面对曹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突破,也就是说曹真是可以与诸葛亮相匹敌的一员勇将,相比较司马懿的畏蜀如畏虎,曹真比司马懿要高明多了。

曹真敢主动出击攻打诸葛亮主政的蜀汉,而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只敢畏惧不出,曹真与诸葛亮互有攻守,第一次北伐由于是诸葛亮出其不意,才让赵云牵制了曹真大军,才让诸葛亮声东击西杀进陇右,但是局势一旦明朗,曹真立即就击败了蜀军。



反观司马懿,以优势兵力与诸葛亮在卤城交战,大败而归,还折了张郃这一员猛将,之后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时,只敢躲着以时间来消耗诸葛亮的粮草,却不敢应战,最后司马懿靠活得长熬死了诸葛亮。

司马懿与曹真,谁强谁弱,一目了然吧!别跟我扯什么司马懿不战而屈人之兵,手握优势兵力,实力数倍于对手,却只能以消耗战取胜,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吗?并不是,这叫没有办法的办法,这叫打不赢对手只能消耗了。



所以算起来,曹真强于司马懿几条街。

许多年以后,当桓范劝曹真的长子曹爽起兵讨伐司马懿时,说过一句话:曹真是何等的英雄,可是他的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

至少在桓范眼中,曹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等的英雄,只可惜曹真的儿子曹爽没有继承到父亲的半点能力,被父亲一生压制的司马懿夺了权力,要是曹真还活着,司马懿就算是老死了,也不敢有半点反叛举动!曹真如果还活道着,世上永无司马。



曹真是曹魏政权最后的顶梁柱,于是:曹真死,曹魏亡。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把司马懿树立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将曹真描绘得十分不堪。他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还与司马懿争胜,却屡屡失败。最终,曹真在重病中,被诸葛亮写去的书信挖苦讽刺,一气而亡。那么,在现实中的曹真是罗贯中所写的那样吗?

一、历史上真实的曹真。

曹真原本姓秦,在成为曹操的养子后改姓曹。在古代收养儿子是很讲究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养父对养子的欣赏。曹操作为当时最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看中的孩子自然也不是庸人。

曹真很早就成为曹操阵营的一员,他在曹军中以骁勇善战闻名。曹操十分欣赏曹真的英勇,将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交给他指挥。曹真在曹操手下,曾经多次打败刘备的军队,并且在汉中之战中都督过徐晃等人,还率军迎还了曹洪的军队。

到了曹丕时期,曹真先是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随后曹丕又任命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在曹丕去世时,曹真又和陈群、司马懿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曹睿。我们可以看到,曹真在曹丕当政时期,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并成为曹魏政权军事领袖。

和《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不同,曹真才是诸葛亮发动北伐时的主要对手。诸葛亮的第一、二次北伐都是在曹真面前遭到了挫折。诸葛亮在发动第一次北伐时,让赵云带领一路人马出斜谷,作为疑兵牵制长安的魏军。自己带领蜀军主力兵出祁山,夺取陇右诸郡。

在战争初期,曹魏的安定、天水、南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曹真也被赵云牵制在郿县方向上。曹睿君臣经过计议,决定派援军救援陇西。曹睿命令曹真都督郿县方面的魏军,派遣张郃在街亭击败蜀军。与此同时,曹真也在郿县击败了赵云。两路蜀军被迫撤回蜀中,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曹真在诸葛亮撤军后,预判诸葛亮下一次北伐的目标是陈仓。他紧急修整了陈仓城池,并且派骁将郝昭驻守。果然诸葛亮发动的第二次北伐就是以进攻陈仓开始的。面对坚固的城池,顽强的守军,诸葛亮军粮耗尽也未能夺取陈仓,只得撤军。

面对诸葛亮的连续北伐,曹真也毫不示弱。他纠集了大批魏军,对蜀中发动了攻击。他亲自率军从长安出发,入子午谷南进,其他的诸将从斜谷道、武威等地进发。司马懿则率领一路人马,从上庸出发,逆汉水而上,夹击汉中。

虽然这场战役因为天降大雨三十多天,最后被迫撤军。虽然曹真的这次进攻没有成功,它却是曹魏在诸葛亮时期,唯一一次对蜀汉的进攻。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曹真的军事才能,确实是诸葛亮真正的敌手。

二、曹真不死,司马懿便不可能掌握军权。

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以曹爽为首的曹真儿子们面对司马懿的诱降,大家面面相觑,举棋不定。旁边的智囊桓范极力劝说他们去许都,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与司马懿决一死战。可是曹爽兄弟经过一夜的考虑,最后还是决定投降司马懿。桓范气得破口大骂,说曹真是一个绝佳的人,可他生的孩子都是些小畜生。

从桓范的怒骂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曹真的评价。那么,如果曹真不死,还会有司马懿的篡权之举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曹真不死,司马懿就永无出头之日,更不要说举兵夺权了。这是因为曹真的能力要远胜于司马懿,再加上宗亲的关系,会死死堵住司马懿的夺权之路。

我们如果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诸葛亮前三次北伐面对的主要对手是曹真,后两次的主要对手是司马懿。由于诸葛亮面对的对手不一样,战役的结果也完全不同。在前三次北伐中,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遭到了惨败,后两次北伐一胜一负,基本打成平手。不过诸葛亮只是在边境地区进行战斗,并没有深入到曹魏的腹地。等到了第四次北伐,诸葛亮面对的敌手换成了司马懿,战况便发生了迥然的不同。第四次北伐中,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建议,步步被动,完全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最后在诸葛亮缺粮撤退时,还折损了大将张郃。

等到了第五次北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诸葛亮完全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坚壁自守,根本就无意出击。在遭到诸葛亮送巾帼的侮辱,在面对诸葛亮在战地屯田,司马懿都不予理睬。甚至在蜀军撤退时,司马懿还上演了一幕“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闹剧。从战役的情形来看,诸葛亮完全凌驾于司马懿之上。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曹真和司马懿两人的军事能力的高低,也看出两人的用兵风格的不同。正是因为曹真跟随曹操征战,拥有超强的军事能力,他才敢于指挥张郃等将领,对诸葛亮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诸葛亮与曹真多次交锋,都不能战胜曹真,还吃了不少亏。

等到司马懿接替曹真的职务后,他的军事能力和战术遭到了关陇军团的质疑。不但张郃处处对司马懿提出异议,其他的将领也对司马懿畏敌如虎的态度感到鄙夷。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甚至爆发了军队的骚动,使得司马懿不得不请皇帝派使节前来弹压。如果司马懿拥有曹真相同的能力,他是不可能采取死守不战的战术。

司马懿除了在能力上不如曹真外,在与曹魏皇室的关系上也远不如曹真。司马懿能够掌握关陇军团的军权,是因为曹真得了重病,不能继续指挥作战。再加上当时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前线继续指挥造成的。可是即便是这样,在曹睿任命司马懿的时候,还遭到了许多反对意见。

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就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可是由于他的做派,引起了曹操的怀疑。曹操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人臣,将来肯定会干预你的家事。这个魔咒一直禁锢了司马懿很长时间,虽然他为曹魏尽心尽力,可是一直没能抓住军权。他掌握军权,就是从代替曹真指挥关陇军团开始的。

在曹睿任命司马懿担任关陇军团的主帅时,就有人向曹睿说,根本不需要派司马懿去抵抗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缺粮,只要把前线战区的小麦毁掉,诸葛亮就会撤退了。曹睿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依然任命了司马懿。从此可见,如果曹真不死,司马懿是不可能掌握军权的。正是司马懿掌握了关陇军团的军权,才让他在军队中苦心经营,为自己篡权打下了基础。

三、曹真不死,便无高平陵之变。

其实,在曹睿托孤的时候,依然对司马懿抱有疑心的。在他确定的两位托孤大臣中,更倚重的是曹爽。曹爽和司马懿的职位差不多,都是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可是最重要的军权却是交给曹爽的。曹爽担任的是大将军的职务,并且还拥有先斩后奏的假节钺的权力。可见如果不是曹爽过于自大,中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的奸计,高平陵政变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被桓范骂为小畜生的曹爽兄弟,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竟然让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曹真还在世的话,司马懿是根本连一丝一毫的机会都不会得到的。以曹真的能力,司马懿的装病之举根本瞒不过曹真,更不用说去发动政变了。司马懿最好的选择就是老老实实辅佐朝政,不敢表现出任何异心。

如果再退一万步的话,司马懿能够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真也不可能像曹爽兄弟那样坐以待毙。他肯定会采纳桓范的建议,拥戴皇帝北上许都,召集天下兵马勤王。曹爽之所以不敢召集天下兵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在军队中经营很长时间,尤其是实力最强劲的关陇军团,军心已经有变。

如果曹真还在的话,关陇军团作为曹真的老部下,是完全听从曹真的调遣的。曹真一旦征调这支军队,他们会在极短的时间赶到曹真的麾下。司马懿即便是控制了京师的禁军,他们也不是曹真和关陇军团的对手。这样司马懿会很快被镇压下去,曹真会很快恢复局势。因此,如果曹真还在的话,司马懿胆敢发动高平陵政变就是自取灭亡。

结语:

曹真作为曹操的养子,早早就加入曹操阵营,为曹魏效力。由于他骁勇善战,再加上经过战火的洗礼,使他成长为曹魏屈指可数的军事领袖。在曹丕、曹睿时代,他坐镇雍凉,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对手,并且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二次北伐,给了诸葛亮惨痛的教训。

曹真在世的时候,他也成为曹魏压制司马懿的定海神针。正是曹真生病去世,才使得司马懿得以掌握关陇军团的军权,为将来篡权打下了基础。也正是曹真的过早去世,使得曹魏失去了可以压制司马懿的人物。曹爽兄弟由于能力不足,被司马懿玩弄于股掌之上,造成了高平陵之变的惨剧。如果曹真在世,这一切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曹真不死,便无司马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司马   蜀汉   虎豹   关中   汉中   西域   街亭   军权   都督   大权   夏侯   军队   对手   能力   财经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