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

大唐贞观末年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从窃贼身上搜出的金宝神枕让官府大惊失色:这么贵重的物品,一定是宫中女眷的钟爱之物啊。窃贼的招供更让人目瞪口呆:我是从一个和尚那里偷来的。


和尚?和尚怎么会有宫中之物?而且这个枕头一看就是某位嫔妃或者公主的闺房用品,这也太让人充满遐想了。

涉及皇家颜面,官府不敢怠慢,他们顺藤摸瓜,抓住了失主辩机和尚。

这位辩机和尚可不得了,人家是玄奘法师的高徒,满肚子才华,曾经帮玄奘法师翻译了多部佛经,也是《大唐西域记》的作者之一。

看到官府手里的金宝神枕,辩机顿时面如死灰。经过一场心里鏖战,辩机终于崩溃了,他讲述了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风月故事。


金宝神枕的主人叫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宰相房玄龄的儿媳。

某一天,高阳公主和驸马爷房遗爱外出打猎,偶遇辩机和尚。辩机时年26岁,年轻帅气,风度翩翩,又是满腹经纶,顿时让高阳公主芳心大动。

于是高阳公主竟然令辩机和尚搬到她的封邑居住,当起了她的“家教”。为了堵住房遗爱的嘴,她用两个美女做贿赂,从此两口子心照不宣,各取所需。

这只金宝神枕就见证了辩机和尚与高阳公主的“师生情谊”。

接到办案人员的报告,李世民气得火冒三丈,当即下令腰斩了辩机,从此对这位宝贝女儿的爱也衰减了很多。


战场上的猛将李世民其实是个暖男,他对女儿们的宠爱有点过分,高阳公主就是最得宠的女儿之一。

为了让这个宝贝女儿有个好前途,李世民特地给她选了一个如意郎君。按理来说,能嫁到房家,高阳公主该知足了,但这丫头被宠坏了,到了房家就“作妖”。

除了前面的“风月案”,高阳公主还上演了一场历时数年的“争嗣案”。

房玄龄有四个儿子,三个是嫡子,老大房遗直,老二房遗爱,老三房遗则。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将来房玄龄的“梁国公”爵位该由房遗直继承。高阳公主不满意,一直撺掇房遗爱跟大哥抢继承权。


房遗直知趣,知道斗不过公主,只好向李世民打了份报告,请求将嫡长子的身份转让给弟弟。

李世民一看:这哪行?外人还不得批评我纵容女儿抢夺家产?于是他驳回了房遗直的请求,并将高阳公主提溜回来狠狠批评了一顿。

父亲的两次敲打没有让高阳公主回心转意,反而让她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怨恨。两年后李世民驾崩,高阳公主的脸上居然不见一丝悲伤。

唉,民间有不孝子女,皇家也一样。

没了父亲的管教,高阳公主越发猖狂,她沿着作死的悬崖一路狂奔。为了扳倒大伯子得到“梁国公”的爵位,高阳公主干出了一件令人丧心病狂的事:诬告大伯子调戏她。


这下房遗直被逼上了梁山,只好拿出鱼死网破的劲头。永徽四年,房遗直的一纸诉状震惊大唐帝国:“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图谋不轨,他们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

这起案件史称“房遗爱谋反案”,它干倒了两位公主、三位王爷、四位驸马,其他涉案人员不计其数。

唐高宗李治懵了:朕对他们两口子巴心巴肝,凭啥子要谋反呢?长孙无忌,你去调查。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真的谋反了吗?还是房遗直栽赃诬陷呢?这个案子很复杂,时至今日也说不清楚,因为正史的记载太简单,没头没尾。


很显然,原始的史料有很多不宜流传的内容,被故意删掉了。好在唐朝时期有很多文人的笔记,它们将道听途说的东西保留了下来,虽然准确度不高,但总有一些参考价值。

结合《册府元龟》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我大致还原一下该案。

时间要先回到十年前的贞观十七年,那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在太子之位的角逐中最终也败给了李治。

李治的上位让很多人失望了,比如房遗爱、柴令武,他们都将赌注压在了李泰身上,投资打了水漂。


柴令武是谁呢?他是柴绍和平阳公主的儿子。平阳公主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李世民的同母姐姐。也就是说,柴令武是李世民的外甥,李治和高阳公主的表哥。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巴陵公主的驸马。巴陵公主是李世民的第七女,李治和高阳的姐姐。

虽然李治上位后也对姐姐、姐夫们示好了,但不是“干货”,相较于李泰对他们的允诺差得太远。

咋也得混个“国公”嘛,最好能压“梁国公”一头,李治不给咱换了他。李泰彻底没戏了,该换谁呢?

于是房遗爱与高阳公主、柴令武与巴陵公主,四个人一商量:近水楼台啊,咱捧荆王李元景上位!


李元景又是谁呢?李渊的第六子,李世民的弟弟,李治的叔叔。

他们为何选中了李元景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李元景的女儿嫁给了房家老三房遗则,房遗爱与弟弟房遗则关系最亲近。

李元景也一点不客气:“怪不得我老是梦见手把日月玩耍呢(梦手把日月)!”于是五个人定下了同盟。

换皇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凭他们四人力量明显太单薄,于是又一个人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丹阳公主的驸马爷。丹阳公主则是李渊的第十五女,论辈分,薛万彻是他们四个人的姑父。


那几年薛万彻正走背字,因为在军中关系不睦,他常常口出怨言,几年前被李世民罢官流放了。李治登基后重新启用薛万彻,任命他为宁州刺史。

薛万彻很不满意:才是个刺史,咋也得当个大将军嘛,混小子不讲究。

于是薛万彻就找房遗爱喝酒泄愤,房遗爱则趁机抛出了他们的惊天阴谋。薛万彻当即签约入伙,他胸脯拍得当当响:“有我在,京城里谁也不敢动,干了。”

有薛万彻的加盟,房遗爱等人欢欣鼓舞,高阳公主也很兴奋,她决定提前开启她的秘密武器。


啥秘密武器呢?向老天咨询祸福,请老天出手帮忙。

别看高阳公主是一介女流,人家准备工作细着哩。她养了两个和尚,一个叫“智勖”,擅长占卜,一个叫“惠弘”,能看见鬼魅。此外,还有一个叫“李晃”的道士,以及掖廷令陈玄运,都是她的心腹干将。

看来高阳公主对和尚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在得到老天肯定的答案后,高阳公主快马加鞭,她让陈玄运“替天行道”,摆弄起星象位移大法(步星次),以助力他们的大事。

高阳公主忙得热火朝天,却忽视了有人正在一旁悄悄地注视着她——房遗直。


都怪高阳公主太贪心,把房遗直逼近了死角,房遗直被迫反击,正睁大眼睛留意着她的一举一动呢!

“好家伙,搞起了星象研究,这是要阴谋作乱啊!”于是房遗直兴冲冲地找李治汇报工作去了。

案件的主审官长孙无忌出场了。有房遗直的帮助,老江湖长孙无忌毫不费力地就撬开了房遗爱的口,真相水落石出。

本来,这个案子到这里就可以完结了,但长孙无忌眼珠一转:就这么结案了岂不是太可惜?

原来长孙无忌起了歹心,他要趁机将他的仇敌牵连进去。谁呢?江夏王李道宗和吴王李恪。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大唐开国功臣,南征北战一辈子,立下了不朽功勋,被李世民誉为与李勣、薛万彻齐名的大将。只是李道宗与长孙无忌一向不和,都恨不得一眼“瞪死”对方。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杨妃。当年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曾经考虑过立李恪为太子,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

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李世民看着这个软了吧唧的儿子,心中不免担心,于是旧事重提,又想用李恪代替李治。当然,还是由于长孙无忌的反对,李世民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长孙无忌掐住房遗爱贪生怕死的软肋,暗示他“立功赎罪”。于是房遗爱照本宣科,按长孙无忌的意思一口咬定李恪和李道宗就是同谋。

除了李恪和李道宗,还有个人也很无辜——九江公主的驸马执失思力。九江公主是李渊第九女,李世民的妹夫。执失思力是归唐的突厥人,为大唐打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立下了汗马功劳。

执失思力跟这个案子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因为他跟房遗爱关系较好,而遭到了流放。

这起案件,最后以高阳公主、巴陵公主、李元景、李恪、薛万彻、房遗爱、柴令武的死,以及李道宗、执失思力、房遗直、房遗则的被流放而告终。


由于很多人对“房遗爱谋反案”的过程梳理不清,误以为李治杀害高阳公主是一场冤案,是风月案的延伸。其实它与“风月案”毫无关系,引爆它的导火索就是“争嗣案”。

高阳公主最后时刻的“占星”行为很隐蔽,很多人没留意到,更被她的风月案迷住了双眼,误以为她跟该案没关系,其实她才是“房遗爱谋反案”的推动者。

显然,在房遗爱与高阳公主的婚姻关系中,高阳公主才是主导者,房遗爱只是她台前的木偶。


四位驸马爷卷入其中,为何丹阳公主和九江公主没有受牵连?很简单,这两位公主毫不知情,也没有参与其中,而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则是主谋,因此李治没办法替她们解脱。

民间有句古语:“家有贤妻,夫不遭飞来横祸。”

高阳公主太贪恋富贵,她一边跟房遗直争“梁国公”,一边试图通过“投资龙椅”获得大回报。她不断怂恿房遗爱替她争利,正是这个贪心最终害了房遗爱,也毁了她自己。

所以我认为,在这些所有被杀的人员中,高阳公主最该死,别被她的“风姿绰约”迷惑了!




李治赐死姐姐高阳公主,源于一场香艳的“风流案”。

贞观年间,长安城里抓获了一名小偷,按说偌大的长安城,抓个小偷也是正常的事,但关键是,从这名小偷的赃物里,搜出来一件特殊的东西。

这件东西是一个枕头,枕头也不稀奇,问题是这个叫做“金宝神枕”的枕头,是皇宫大内之物。

一个普通的小偷,居然偷了皇家物品,这性质就比较严重了,一番审问之下,小偷透了底,说这件枕头是从高僧辨机和尚那里偷来的。

负责此事的官员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只得是一层层上报,最终这件事被唐太宗李世民得知,经过细细盘问,辨机和尚交代,枕头是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送给他的。

究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就是高阳公主在已为人妇的情况下,与辨机和尚私通,两人暗生情愫,枕头就是信物。

事情查明后,李世民大怒,直接将辨机腰斩,而情人被杀,让高阳公主十分怨恨父亲,自此,与李世民之间愈加冷漠。

那么,这件“风流案”与高阳公主被李治赐死有什么关系呢?事情还得从唐高宗李治登基那一年说起。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皇位传于其第九子,也就是太子李治,当年六月,李治即皇帝位,是为唐高宗。

继位之初,李治就下发诏令,命其舅父赵国公长孙无忌,以及英国公李勣为辅政大臣,自此,高宗时代正式到来。

如果单从能力上来讲,李治的执政能力肯定不如李世民,但好在李世民为他留下了很好的基业,李治只要好好地当一个守成之主,就可让大唐继续辉煌。

而李治呢?也确实没有辜负父亲的殷殷期望,在两位辅政大臣,以及朝堂上诸多能臣干吏的辅佐下,大唐各个方面蒸蒸日上,继位没多久,他就创造了“永徽之治”的盛世。

但就在社会繁荣稳定,群臣兢兢业业的同时,一场让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惊天风波,席卷了整个大唐。

这场大风波的始作俑者,正是李治的姐姐高阳公主。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高阳公主进宫面见弟弟李治,声泪俱下地向李治说了一大通,主题思想就一个,那就是她的大伯哥非礼了她。

高阳公主的大伯哥是谁呢?正是唐初名臣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

房玄龄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房遗直是其长子,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是其次子,正是因为高阳公主嫁给了房遗爱,因为,房遗直就是高阳公主的大伯哥。

而李治听了高阳公主的“控诉”之后,心中十分不解,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姐姐是个什么样的人,要说她非礼房遗直还有可能,但说是房遗直非礼她,这说出去谁也不会信。

但不信归不信,如今姐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让李治颇为心烦意乱,无奈之下,李治只得下令,让舅父长孙无忌负责,对这件“非礼公主案”展开调查。

李治的意思很简单,毕竟这是姐姐的家事,换做外人调查就有些不太好看,而让长孙无忌调查,既能保全脸面,又能显得对此事十分重视,以此应付高阳公主,可谓是一举两得。

最重要的是,李治原本想着,随便调查一下就行了,家丑不可外扬嘛。

李治的态度,是“随便调查一下”,但接到任务的长孙无忌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作为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绝对不会闲着没事去非礼自己的弟媳妇。

这背后,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带着这种疑惑,长孙无忌展开了他的调查工作,他先是对房遗直进行单独询问,结果,一番问话之后,“悲愤交加”的房遗直,把几桩陈年旧事翻了出来。

房遗直与高阳公主历来不和,高阳性格跋扈,又仗着是唐太宗爱女这个身份,在嫁到房家之后,一直是颐指气使,完全没有为人妇的概念。

对此,身为大伯哥的房遗直十分看不惯,但看不惯也只是心里埋怨几句,嘴上可是不敢说,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他和高阳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

但在房玄龄死后,两人的矛盾陡然加剧,起因是因为房遗直继承了房玄龄的梁国公爵位,为此,高阳十分气不平,就撺掇丈夫房遗爱,提出要分家的要求。

有道是长兄为父,对于高阳想分家这个要求,房遗直并没有同意,并且,还把弟弟房遗爱找来大骂了一顿。

这下算是彻底让高阳与房遗直的关系陷入冰点,心有不甘的高阳进宫找到父亲李世民,告发房遗直经常口出不敬之言,意图心怀不轨,结果李世民一调查,发现是高阳在诬告,最终,李世民对自己这个任性妄为的女儿也训斥了一顿。

但高阳依旧不死心,继续没事就往宫里跑,见到李世民一次,就告房遗直一次状,告得多了,虽说李世民不信,但房遗直怕了。

为了不让自己某一天死得不明不白,房遗直干脆心一横,向李世民申请把爵位让给弟弟房遗爱,以保自己周全。

但他的请求,李世民并未批准,因为,他依然是梁国公,直到李治登基还是如此。

不过,房遗直与高阳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双方时不时地就会发生摩擦,这一次高阳诬告房遗直非礼她,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当然,这些都是双方的陈年宿怨,真正让负责审问的长孙无忌动容的,是房遗直说出了另一件往事。

永徽二年,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因犯错被降职为宁州刺史,回京领罪并面见李治后,薛万彻又去见了房遗爱,之所以特意见他,是因为房遗爱与薛万彻是至交,两人关系一直很好。

见面之后,二人推杯换盏,在酒席宴中,二人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因降职而满腹牢骚的薛万彻说:“今虽病足,坐置京师,鼠辈犹不敢动。”

房遗爱则接话道:“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

什么意思呢?薛万彻的意思是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而房遗爱的意思更直接,就是说假如要有所行动,那么就去推举荆王李元景。

李元景是谁?房遗爱为何会想在“国家有变”之际推举他呢?说起来,这其中还有好几层关系,这个李元景,是李世民的同父异母弟,也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六个儿子。

并且,最重要的是,房遗爱的三弟房遗则,娶了李元景的女儿。

说得更简单点,房遗爱的意思就是,假如李治被推翻,那么他就会把李元景推上去,从而取代李治。

按理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一般是不会被第三个人知道的,但不知为何,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得知了弟弟与薛万彻的对话内容,而原本他准备将这件事烂在肚子里,但由于高阳公主的一再诬陷,再加上长孙无忌的刻意“引导”,悲愤交加的房遗直便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而说出此事的结果,是长孙无忌大喜过望,他开始编织一张大网,网向他想网住的人。

最终,原本是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直“非礼”的小案子,被长孙无忌无限发酵,形成了唐朝开国以来,波及面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次案件。

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说的就是这件事。

而促成这起案件最终定性的,还有高阳公主又一个“黑料”被长孙无忌扒了出来,她曾经指使一个叫做陈玄运的内侍宦官,暗中窥伺宫内动向,并观察星象变化,这种举动,足以让她被扣上有“不臣之心”的大帽子。

高阳公主有“不臣之心”,房遗爱则是涉嫌谋反,两者一结合,这就是大罪中的大罪。

这个审问结果,让李治也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种地步,但在包括房遗爱、高阳

公主、李元景以及薛万彻等人都已经被抓入狱后,长孙无忌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他的终极目标,是一个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这个人,正是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

长孙无忌之所以想除掉李恪,同样也是一桩陈年宿怨,这件事还得说到李世民的大儿子李承乾,当初,李承乾是太子,但由于他恣意妄为,慢慢的被李世民冷落。

就在李承乾不得圣心之际,李世民的三儿子魏王李恪,靠着自身过硬的才学,逐渐走进李世民的视线中,并在李承乾谋逆案爆发后,得到了李世民要立他为太子的口头承诺。

但李世民承诺归承诺,底下人却不同意,其中以长孙无忌最为反对,坚持要立李治为太子。

前文也讲到,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父,李治的母亲乃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而李恪呢?却和长孙无忌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讲,长孙无忌都有推李治而反对李恪的理由。

而在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下,李世民也是相当犹豫,若是当时李恪能够继续展示他才学过人的优秀一面,有可能也不会让李世民改变主意,但自认为胜券在握的李恪,却在一次大意之下,说出了一番让李世民极为寒心的话。

“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李恪

什么意思呢?李恪想表达的是,如果他将来当了皇帝,那么就会在百年后杀了自己儿子,然后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晋王李治。

正是这句话,让李世民瞬间对李恪起了反感之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段话,揭开了李世民最不愿揭开的伤疤。

李世民是如何上位的?这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靠着“玄武门之变”,杀兄灭弟,逼着自己父亲把皇位交给了自己,这虽然是事实不假,但李世民无论如何都不愿提及。

而李恪说这番话,其实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声明自己一定会做到“兄友弟恭”,并且在将来甘愿把皇位交给弟弟。

但这可能吗?我们寻常人都知道不可能,何况是李世民?在他看来,自己这个三儿子,明显是在跟自己耍心眼。

还杀儿子让皇位?笑话,当年李世民可是不惜杀兄灭弟才得来的皇位,他舍得让吗?要是能让,又何必来“玄武门之变”这一出?

所以,李世民认为,自己这个儿子,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无害”,说不定在他掌握大权后,手段比自己更狠。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李世民放弃了李恪,选择了相对懦弱的李治。

而在李世民的选择过程中,长孙无忌因为大力支持李治,从而得罪了李恪,所以,对于长孙无忌来说,李恪始终是一个隐患。

既然是隐患,那就必须要铲除,因此,在房遗爱案爆发后,长孙无忌为了达到铲除李恪的目的,开始诱导房遗爱,意图让他说出一些自己想听的东西。

最开始,房遗爱并没有上套,但长孙无忌抛出了一个大招,就是以当年告发李承乾谋反的纥干承基为例,暗示房遗爱,只要说出来,那么就会如纥干承基一样,因告发有功而活命。

在这个巨大的诱惑下,房遗爱彻底缴械,按照长孙无忌的意思,说出了李恪同样涉案。

而达到了目的的长孙无忌,迅速将案件卷宗整理,并附上了涉案人员的明细以及“罪名”,最终呈到了李治的面前。

面对这个结果,李治当时哭的心都有,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非礼案”,却能牵出这么多人,并且还揪出了“闻所未闻”的谋反案。

但案件卷宗就摆在他前面,罪犯的“累累罪行”也一目了然,这个时候,李治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

他近乎哀求地向负责此案的长孙无忌等人说,能不能放过几个?毕竟这里面好几个都是自己的亲人。

上泣谓侍臣曰:“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旧唐书》

朝堂上,长孙无忌默默无语,而看到长孙无忌不说话,其他大臣同样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见李治在说话。

最终,李治没能阻止自己的亲人被处死,房遗爱、薛万彻被斩首,李元景、李恪以及李治的姐姐高阳公主,被赐自尽,另有数十余人,因涉及此案,或被处死,或被流放。

高阳公主估计在临死前一定会后悔,干嘛没事非要诬告大伯哥房遗直呢?早知道如此,就不那么多事了。

而李恪在自尽前,曾破口大骂长孙无忌,称其“窃弄威权,构害良善”,一定会遭到报应,“当灭族不久矣!”

不曾想,李恪此话一语成谶,六年后,长孙无忌遭礼部尚书许敬宗诬告谋反,被下令流放黔州,在途中自缢而死,他的儿子也被罢官除名,最终流放至岭南。




本文六千字,将给您仔细扒一扒,从香艳事件开始,以政治清洗告终的“房遗爱谋反案”,顺便回答作风泼辣的高阳公主是怎么死的!

高阳公主剧照

公元650年(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老爸李世民对自己这个有点窝囊的儿子很不放心,特意给他选了两个很有能力的大臣辅佐——长孙无忌和禇遂良。

《旧唐书·褚遂良传》:(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仍命遂良草诏。

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大臣算是没辜负李世民的殷切希望,在岗位上干的兢兢业业,完美的继承了李世民留下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一路高歌猛进,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

唐帝国的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大值。人口从贞观年间不满300万户,增加到了380万户,史称“永徽之治”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帝国艳阳之下,王公贵族们熏熏而卧,没人感觉友谊的小船会说翻就翻,有些人马上就会万劫不复。

永徽四年(653年),一桩惊天大案爆发。在两位史称“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托孤老臣有意无意的推动下,唐朝宗室贵戚被大量清洗,涉案人数之多、人员等级之高,为唐初以来罕见,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房遗爱谋反案”。

我们先来看看,此案中命归黄泉的贵戚都有哪些,房遗爱(房玄龄次子)、高阳公主(李世民爱女)、荆王李元景(李世民六弟)、吴王李恪(李世民三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唐太宗的外甥、霍国公柴绍的次子)、巴陵公主(唐太宗的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万彻(右武卫将军、驸马都尉)。

因牵连此案,被贬官流放的名单也足够长,蜀王李愔(唐太宗六子)、江夏郡王李道宗(李渊的侄子)、安国公执失思力(驸马都尉、左骁卫大将军)、谯国公柴哲威(安西都护)、宇文节(宰相)、梁国公汴州刺史房遗直、尚书奉御薛万备(薛万彻的弟弟)、朝散大夫房遗则(房遗爱三弟)、谷州刺史房遗义(房遗爱四弟)。

可以这么说,房遗爱案后,宗室成员中堪用的人才萧然一空,李恪、李道宗、薛万彻、执失思力等人不是被杀,便是在流放中草草去世。

以至于武则天弄权,开始残害李唐宗室的时候,已没人有能力站出来阻止,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最终被武则天清洗。

那这桩“惊天大案”是如何诱发,又是如何酝酿的呢?

永徽三年(652年)十一月,房遗爱的老婆高阳公主,让人跑到皇帝哥哥面前告御状,说大伯子房遗直非礼她。(“使人诬告遗直无礼于己。”)

李治听完后,一脑门子不相信,心里说:“高阳公主啥成色谁不知道?要说她非礼房遗直,我真相信!”

李治还真不是埋汰高阳公主,唐朝的妇女们确实很开放,公主们各自都有些香艳故事可讲,而这位高阳公主算得上香艳群的群主了!

高阳公主为唐太宗第十七女(存疑),生母不详,可能是庶出。出身虽不算最高贵,但高阳公主却最受李世民宠爱,下嫁初唐名臣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时,李世民高规格的办了婚礼。(“礼异它婿”)

凭着皇帝爸爸的宠爱,高阳公主恃宠娇纵,把房家折腾的够呛。(“公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骄”)

等到房玄龄一死,嫡长子房遗直继承了“梁国公”的爵位。高阳公主跳出来闹着要分家,并要让自己老公继承爵位和官职,还跑到宫里向李世民诉苦,说房遗直对皇帝口出怨言,心怀不轨。

把房遗直吓得赶紧上书,要把爵位让给弟弟,李世民经查发现是女儿在里面瞎搅和,便把她找来痛斥了一顿,让她以后老实点。(“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禄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长安城里抓住一个小偷,起获的赃物里发现一个“金宝神枕”。小偷说是从名僧辩机(玄奘弟子,《大唐西域记》的作者)家偷的,结果找辩机一问,辩机说是高阳公主送的。(“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公)主所赐”)

堂堂一个公主送和尚一个香艳的枕头,要是背后没点香艳情节,谁都不信。李世民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腰斩了辩机,还连杀奴婢数十人,从此对高阳公主便态度非常冷淡。

情人被一刀两段,让公主非常怨恨,她变本加厉找了一堆人代替辩机,其中有善于“占祸福”的和尚智勖,有“能视鬼”的和尚惠弘,还有医术高明的道士李晃。(“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以至于,当李世民去世时,高阳公主脸上都没有哀容。(“帝崩无哀容”)

高宗继位后,高阳公主又开始折腾,逼着房遗直让出爵位给老公。

李治被刁蛮的妹妹搅合的心烦意乱,干脆各打五十大板,将房遗爱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刺史,房遗直贬为隰州(今山西隰县)刺史,全都轰出长安,眼不见为净。(“上即位,主又令遗爱与遗直更相讼,遗爱坐出为房州刺史,遗直为隰州刺史”)

这回房遗爱还没离京呢,高阳公主又来了这么一出,李治看见她就脑袋疼。

但公主上告了,总不能不了了之,李治就让时任宰相(太尉、同平章事)长孙无忌来审理,这个“非礼公主案”

估计以李治的性格,也就是让长孙无忌随便审审,有个结果就得了。他根本不相信,房遗直会闲着没事儿非礼高阳公主。

但心里揣着事儿的长孙无忌,把房遗直找来一番深聊,整个事件遽然改变了轨迹,一干人等的命运迅速向深渊跌落。

长孙无忌有意识的引导下,悲愤之余的房遗直抖出了一桩旧事。

永徽二年(651年),名将薛万彻因事被贬为宁州(治安定,今甘肃宁县)刺史。次年,薛万彻以足疾回朝,因其与房遗爱关系颇佳,闲聊时便对房遗爱表示了对朝廷的不满,说道:“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

而房遗爱则接了这么一句,“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李)元景为主。”

为什么房遗爱要推倒李适,拥立荆王李元景(李世民六弟)呢?

因为,房遗爱的三弟房遗则娶了李元景的女儿为妻。

按说此事极为机密,不知如何被房遗直得知,当他被诬告“非礼”后,悲愤交加便将此事说出。

长孙无忌听后大喜过望,百寻不得的机会,终于让他找到了。一张弥天大网旋即张开,房遗爱、李元景、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尽数落入毂中。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还打听到另一条证据。

高阳公主曾私自指使掖庭令陈玄运(内侍省的宦官),暗中窥伺宫禁中的动向,并观察星象变化。(“主使掖廷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步星次”)

这下“非礼案”的原告高阳公主也跑不了了,私自窥视宫中情况,还观察天象的变化,足以扣上一顶有“不臣之心”的大帽子。

随着,一个又一个大臣落网,参与“谋反”的圈子越来越大。到后来就变成了“需要谁谋反,谁就是谋反”。(“上令长孙无忌鞫之,更获遗爱及主反状”)

在长孙无忌的威胁利诱之下,落网之人不断咬出其他人,但长孙无忌始终没有听到,他最想听到的名字——吴王李恪。

说实话,“房遗爱谋反案”已经落网的人,在长孙无忌看来都是打酱油的。他真正的目标,始终都是李世民那个叫李恪的儿子。

长孙无忌对李恪的忌惮,还得从李世民晚年说起。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老爸李渊一生气不干了,专心致志回后宫造小人。

李世民随即继位,改元贞观,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当时,李承乾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也算少年英才。

可惜,李承乾长大后,越长越歪,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玄素谏之,承乾不纳,乃遣刺客将加屠害”)

李世民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越来越不喜欢,这时四子魏王李泰异军突起,主持编撰了《括地志》

李世民如获至宝,不但将其书收入皇家藏书阁,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先是赐“物万段”,而后又调高了李泰每月的用度,甚至高过了太子的规格。

受到了威胁的李承乾,谋划派人杀掉李泰,但没有成功(“又尝召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深礼赐之,令杀魏王泰,不克而止”)。便又勾结汉王李元昌(李渊第七子)、城阳公主的老公杜荷、陈国公侯君集等人,打算走李世民的老路,先下手为强逼宫上位。

结果,犯案被抓的太子卫士纥干承基,为了保自己小命将李承乾谋反的计划和盘托出。参与谋反的汉王李元昌被赐令自尽,杜荷、侯君集被杀,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废承乾为庶人,徙黔州;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咸伏诛。”)

太子被废后,魏王李泰变得炙手可热,身边迅速聚集起了一票政治人物,宰相刘洎、岑文本、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绍之子柴令武都是其入幕之宾。

李泰也觉得太子之位非其莫属,因为他虽只是李世民的四子,但却是长孙皇后所生,在嫡子中位列第二,地位高过庶出的三子吴王李恪(母为隋炀帝之女杨氏)。

这时,如果李泰继续保持自己文风斐然的人设,说不定真就当上太子了。可惜志在必得的李泰膨胀了,居然跟老爸玩起了心眼。

一次,他跟李世民说道:“如果我继承大统,百年之后将杀了自己的独子,传位给弟弟晋王李治”。(“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

李世民一听心里想,“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呀”。这小子心思太深,不可信,如果他当了皇帝,估计李治哥几个都没好儿。

就这么着,在一边悄悄躲着的晋王李治成了太子,而站在李治背后的,正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其实李世民心里,太子人选并不只有李泰和李治。

当李世民幽禁了李泰后,曾担心李治太弱,做不了好皇帝,便对长孙无忌说道:“你劝我立稚权(李治)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吴王李恪英武之风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如何?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长孙无忌马上表示坚决反对,李世民不无揶揄的说道:“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吧?!”(“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这话其实已是诛心之言了,但长孙无忌也是千年的老狐狸,没接话茬儿,而是悠悠说道:“太子仁厚,乃守成之君;如此重要的位置,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正因为有前面这些曲折,李恪一直都是长孙无忌心里的一根刺。尤其高宗继位后,李恪作为兄长,收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授太子太师,这愈发让长孙无忌忌惮。

现在他手里捏着房遗爱这张牌,自然要打个王炸出来。

他在提审房遗爱时,“无意”中聊起了纥干承基(揭发太子谋反后,免死,授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房遗爱一听到这四个字,眼睛都绿了,马上表示坚决向纥干承基学习,需要咬谁就咬谁!

永徽四年(653年)初,当一本厚厚的案卷放在高宗御案上时,李治眼睛都快掉地上了。

他看着案卷上的一长串名字,房遗爱、李元景、李恪、李愔、李道宗、薛万彻、高阳公主、巴陵公主、柴令武、执失思力、柴哲威、宇文节、房遗直、薛万备、房遗则、房遗义,差点崩溃了,心里说“尼玛,这都是活人呐,一个非礼案至于办这么多人吗?”

有司把处罚的建议都写好了,李治也不是那种甩开膀子乾坤独断的君王。但还是想试着能不能捞几个出来,便点名要房遗爱上殿问讯。

见到房遗爱,李治问道:“咱俩实在亲戚呀,你为啥这恨我呢?”(“与卿亲故,何恨遂欲谋反?”)

房遗爱也知道了有司的判决,自己难逃一死,良心发现之下,他重重叩首答道:“我良心大大滴坏了,确实罪该万死,但我告发吴王李恪是为了免罪。因为贞观年间,纥干承基与侯君集、刘兰共同谋反,后来承基告发侯君集、刘兰,自己得以保全首级,并得到了官爵。”

(“臣包藏奸匿,诚合诛夷,但臣告吴王恪,冀以赎罪。窃见贞观中,纥干承基与侯君集、刘兰同谋不轨。於後,承基告君集、刘兰,并全首领更加官爵。”)

李治听后,无奈的摇摇头,“大哥呀!你啥身份?都尚公主了!咋能和纥干承基这种小吏比?现在说这事儿已经太晚了。”

(帝曰:“卿承藉绪馀身,尚公主岂比承基等。且告吴王反事无乃晚乎!”)

转过头,李治垂泪对身边人说道:“我活着的兄弟没几个了,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请各位高抬贵手,替他们讨个活命,可以吗?”

(“朕兄弟不多,荆王是朕长叔,吴王是朕兄,虽犯国经,欲就公等,乞叔及兄姊等命。”)

长孙无忌站在一边不说话,其他大臣也不敢吱声。

这时,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出来说了一句:“过去周公诛除管叔、蔡叔,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然后是汉昭帝的时候,燕王和盖长公主谋逆,都以国家法度处以应有的刑罚,这些前事都不远,陛下怎么能改动法律,就为了施舍恩情呢?”

(敦礼进曰:“昔周公诛管、蔡,汉景夷七国,至於孝昭之时,燕王盖主谋逆,皆正刑典。此乃前事不远,陛下岂可屈法申恩?乃从之。”

说起来,李世民特意挑选了性格仁厚的李治,就是为保全其他儿子的小命。

李治确实没对兄弟下手,但他也没能力阻止别人下手。(“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653年),猛将薛万彻伏诛,临死前他厉声断喝:

“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固好,岂得坐房遗爱杀之乎!”

刽子手一刀砍下,用力不足,薛万彻怒喝一声:“何不加力!”

如是连砍三刀,方得断首。

同日,吴王李恪在长安宫禁内被缢杀,四个未成年的儿子,全部流放岭南。

李恪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必遭族灭。(“吴王恪且死,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蜀王李愔与此案没有任何关联,仅仅因为和李恪一母所生,便被废为庶人,流配巴州

而在李世民口中,与李勣、薛万彻齐名江夏王李道宗(疑为**公主之父)流配象州(今广西柳州),途中病死。

时任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宇文节流配桂州,次年死。

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流配巂州(治今四川西昌)。上述三人皆文武干才,不过是因为与房遗爱关系好,全部受到牵连。

令人感动的是,执失思力的妻子九江公主(李渊第八女),本不在株连之列,但她主动上表要求削去封邑,跟执失思力一起流放。到达流放地后不久,这位贞烈的公主就病死了。

房遗爱谋反一案,在长孙无忌的推动和褚遂良的默许下,大肆株连,李承乾、李泰、李恪的党羽被彻底清洗干净。

但李治一党就此安全了吗?并没有!

正如李恪临死前诅咒的那样,短短六年后,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在废后之争中得罪了武则天的长孙无忌,便流配黔州,被逼自缢,子孙皆流放岭南为奴,罪名同样是谋反。

褚遂良则倒得更早,三年后(唐永徽六年,655年)便被赶出朝廷,到潭州(湖南长沙)赴任,而后又连续被贬桂州(今广西桂林)和爱州(今越南清化),直到死于任上。

党争亘古未绝,以唐太宗之能,尚不得护佑子嗣周全;以无忌、遂良之贤,亦不能脱伐异之梏,千载以降,冠带之间,何人敢称独善?!




李治与其姐姐高阳公主相比,名气要小得多,这其中的缘由与今天的网红明星差不多。

女人,特别是大唐公主的风流韵事,最吸引人的眼球。在任何时期,女人们出轨,都是大逆不道的,都是被处死的理由。

但高阳公主真正被处死的罪名还是谋逆篡权,尽管学者、史家提出了种种考证质疑,恐怕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

01

风姿绰约的高阳公主那些风流韵事。

高阳公主出生时间没有记载,《新唐书·公主转》的顺序,判定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这个有一些争议,而且《全唐书》玄宗卷里还有一份《封高阳公主制》,这个就更有疑问啦。唐玄宗李隆基垂拱元年(685年)出生,此时高阳公主已经作古三十多年啦。先天元年(712年)登基为帝,咋能去给他的老老姑奶奶高阳公主封号呢?

玄宗纠缠最多的是与太平公主那些事,与高阳公主没有任何毛线纠缠。

史书记载很混乱,就不必详细解说,权且把高阳公主就认定是李治的姐姐吧。

高阳公主是否风姿绰约并不清楚,但风流韵事却是真的。

高阳公主深得太宗李世民的钟爱,把她嫁给了唐朝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大小姐脾气大,都可以理解,何况是李世民的公主,侍宠骄纵,也在情理之中。

但公主婚后,却与《大唐西域记》的执笔人辩机私通。这个《大唐西域记》就是《西游记》的史书版本,类似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唐玄奘西天取经,可是唐太宗亲自安排的大事,公主与主笔人辩机私通让太宗很尴尬。一个专门记述五根清净的高僧,不近女色,专心佛事的主笔人,却在暗度陈仓,这也的确很滑稽。

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死奴婢数十人。这事不能只怪辩机哦,可谁让你招惹的是人家公主呢?高阳公主免于一死,但还是非常怨恨,这恐怕不仅仅是太宗使她丢掉了面子,更在于失掉了心上人吧。

太宗驾崩,高阳公主没有哀容,也就是说并没有感到心痛。

这件风月案,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死罪。一般情况下,通奸一事,女主是逃脱不了一死的,没有男主死了,女主还活着的道理。

但既然唐太宗没有把高阳公主处死,太宗驾崩,李治继位,自然没有把其姐姐高阳公主再处置掉的理由。

李治处死高阳公主,自然是另有玄机。

02

高阳公主参与谋逆被处死

相比较让后人津津乐道的风月案,高阳公主真正具有足够杀伤力的罪名是谋逆罪,在贞观、永徽两朝的史料中,却并没有大肆描写。

但这两者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高阳公主与房遗直争嗣,导致了公主与唐太宗关系疏远。这时候,好事的御史又发现公主与高僧辩机私情信物宝枕。太宗得知公主与和尚淫乱,就下令腰斩辩机。

这个桥段史料记载的有鼻子有眼,似乎是板上钉钉。但研究者发现,宋太宗时期李昉撰写的《太平御览》没有提及此事,再对照《旧唐书》,也根本就没有提及这档子事。

唐朝时期,史书已经非常丰富,但一般都是后世对前朝撰写史书。这其中就有很大的猫腻,似乎有意在掩盖一些历史真相。

风月案,特别是帝王家的事,绝不会空穴来风。这么丢人的事,绝不会无中生有。不管史书如何记载,豹眼认为,这恐怕就是真的。因为史书不会无缘无故的栽赃、污化一个大唐的公主。

然而,这是丢人现眼的事,那为何还要大张旗鼓的描述呢?本该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才是。难不成唐宋时期的史学家,都像今天的狗仔队吗?专门搞这些花边新闻招人眼球?

恐怕不是这样,豹眼认为,这是在掩盖更大的罪过。

《新唐书》与《全唐书》都有记载,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其第九子、嫡三子李治继位登基,是为高宗。史书专门提到,高宗继位后,专程亲自拜访高阳公主府邸,意在怀柔。

之所以这么去做,高宗恐怕是清楚高阳公主是个狠角色,绝不是去安慰高阳公主因为失去辩机这个心上人而导致的那颗破碎的心,而是因为高阳是一个不安分的公主。

在史上,兄弟夺嗣争位闹得不可开交,但在唐朝,女人们都很生猛,不仅皇后、太后贪恋权力,像李治的皇后武则天、韦太后等,就是公主们都喜欢参与朝政,就像这个高阳公主及后来的太平公主等。

武则天想做皇帝,难道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就不想吗?

李治这个皇帝是在太子李承乾与李世民四子、嫡次子魏王李泰被废后,才得以上位。也就是李治的同母兄弟老大老二被废后,他这个老三才有了机会。

尽管高阳公主因为辩机一事失去了太宗李世民的宠爱,但公主的身份及房玄龄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依然不可小嘘。

李治身体不好,许多事依赖皇后武则天打理,但不可否认,李治也是个狠角色。

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擅自谋求罢黜房遗直的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其无礼,长孙无忌被责令彻查此事,从而诱发了房遗爱还参与了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房家遭受了灭顶之灾。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得力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谋取了帝位。房玄龄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可谓是太宗朝的元老,在朝中势力巨大,后被封梁国公,进位司空。

其长子房遗直,娶妻杜氏,嗣其父梁国公的爵位,李治永徽初年为礼部尚书、汴州刺史。

次子房遗爱娶了太宗女高阳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

同一父母所生,主次有别,这个地位差距就大了去啦。贵为太宗公主的高阳,为人骄横,哪里受得了这个。于是,密谋废黜房遗直而夺其封爵。

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直对其无礼,高宗命长孙无忌彻查此事,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出了房遗爱与高阳公主参与了荆王谋反的事。

关于这一点,《新唐书》与《资治通鉴》都有记载,却未必可信。因为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夺嗣位是在高宗时期的案件,唐太宗不可能因为这个事查出了高阳公主与辩机的风月之事。

但这个谋嗣案的确是案中案,说起“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确如此。

作为公主不能成为梁国公夫人,心里憋屈,耍点手段,谋求一下嗣位还说得过去。高宗不会因为这个就对其姐姐痛下杀手,但惦记李治的皇帝位子,性质就不同啦。这还了得,岂不作死吗?

最终,房遗爱伏诛,高阳公主赐自尽,诸子流放岭南。

对于这个事,历来众说纷纭,结论各不相同。

不管咋说,高阳公主代表的是宗室势力,罢黜房遗直的爵位,改赐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对于李治来说也不是难事,况且得到高阳公主的支持,对于李治维护自己的帝位有益无害。

之所以李治下令处死高阳公主,就像有人所说,这是宗室势力与长孙无忌等元老派较量失利的结果。

房遗直是房玄龄的嫡长子,其继承的爵位代表了元老派的利益。房遗直遭到磨难,保不齐其他的元老派也恐怕不会幸免。长孙无忌借高阳公主一案,是为了维护元老派们的利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房玄龄家族被灭,起码也展示了元老派的势力。

另一种说法是宗室势力想推举新人取代李治,由此遭到政治清洗。这就是史书说得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跟荆王李元景勾结,密谋叛逆。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夫妇、巴陵公主夫妇全部被赐死。但房玄龄家族几乎被清洗殆尽,这又与元老派斗争的目的相矛盾。

但李治联合元老派除掉想惦记他帝位的宗室势力,也是可能。

房遗直受其弟牵连,虽然没有被处死,但贬为铜陵尉,在铜陵还留下了后代,好在房玄龄家族没有绝种。

但也有人怀疑,房遗直能够保留下性命,与高阳公主案发有密切的关系。

之所以史料记载比较混杂,没有统一的说法,是因为政治谋逆案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无中可以生有,“莫须有”是惯常的手法。

作为帝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可枉杀一千,不可错过一个。

作为高阳公主劣迹斑斑,其风流韵事,臭名昭著。加之谋夺嗣位,更是令人忌恨。

房遗直借机告发,李治趁机除掉荆王等具备势力的藩王,也就在情理之中。

牵涉到政治谋逆之案,永远都是迷雾,没有人公开而且详细的记载作案的过程。证据是很难掌握的,主审官员也大多是凭推理判案。

这也就是说法很多,不能定论的根本原因。

这么大的事,史书记载很好,《新唐书》也仅仅就提到了一句话:

高阳公主让掖庭令陈玄运在禁宫之内,伺候她向鬼神祈福问祥,并且推演星宿的排位 。

这种行巫蛊、窥天象的举动,在千百年来,都不啻于谋大逆的同义词。

但在这里,并不能就此说明高阳公主祈求神灵旨意,是在谋求帝位还是谋求梁国公爵位之吉凶。

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高阳公主就是参与荆王的谋逆,那就不好对此大肆宣张。借高阳公主的风月案一事,做做文章,更何况这种事,朝野上下更感兴趣,即便是在开放的大唐,这种事也是令人不齿。转移一下注意力,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这就是史书中高阳公主风月案沸沸扬扬,而谋逆案却轻描淡写的根本原因吧。

但二者之间也不是没有关系,高阳公主是因为风月案失去了唐太宗的宠爱,又是因为以房遗直的无礼这种风流事引起的谋逆案。如果没有前期的风流事及后来的谋嗣一事,也不会导致参与荆王谋逆一案的事发。

总之,李治赐死高阳公主是真,不管是否真的参与了谋逆,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身在其中,就不能置身事外。就唐朝时期那些女人们的行径,这都不是事,大概率来看,高阳公主死得不冤。




唐高宗李治之妹高阳公主,一个风骚且歹毒的女人,说她风骚是因为在嫁给房遗爱后,发展婚外情跟辩机和尚私通,说她歹毒则是对李治不满从而欲要谋反。



唐太宗一生后妃无数,光是子女据记载就有三十五人,高阳公主李氏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个爱女可谓是让唐太宗李世民丢尽了脸面。

根据相应记载来看高阳公主应该是李世民的十七个女子,在古代皇室纷争中因为都是皇子夺嫡,所以这些公主的小日子应该是相当不错。

关于高阳公主幼年的记载并不详细,但我们却不难得知她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因为李世民为其安排的夫君乃是房玄龄的嫡次子房遗爱。

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房玄龄,他跟其他半路追随李世民的功臣不同,在李世民晋阳起兵后便一直追随李世民,期间一直为他出谋划策。



“玄武门之变”作为李世民一生的黑点,也是其权利的转折点,而这场政变的谋划以及参与都有房玄龄一份,由此可见李世民对其的信任。

在李世民政变成功后,便直接赏封房玄龄为邢国公,随后在李世民统政期间房玄龄也未曾怠慢,于是最终又被封为梁国公,这份殊荣可见李世民对他的看重。

相比较其他公主的婚嫁待遇来讲,李世民为高阳公主选择的这个夫家可谓是真的不错了,全家上下都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高阳公主的夫君房遗爱虽然只是次子,但其成就也不低,先后跟随李世民远征高句丽,虽说在文学成就上不高,但在军事上确实不低。



在李世民的关照下,高阳公主这一家人过得也算快活,高阳公主也没有暴露自己的本性,但在自己公公房玄龄去世后,这一切都变了。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重,看着这个跟随自己一生的老战友身受折磨,于心不忍的李世民就多地寻找重金求医,就为能将其治好。

但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名医都岂会那么好寻?于是自知无果的李世民便多次前往房玄龄府上探望,这对于一个当朝臣子来说,没有其他比这更大的殊荣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为大唐兢兢业业一辈子的房玄龄在去世之间还在思考国事,更是趁机上谏李世民,告诉他虽然现在国家太平,但远征高句丽则是一大隐患,唯有停止远征才能长久太平。



李世民对此大为感动,但考虑到房玄龄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于是便将对他的恩赐赏给了他的诸多儿子,在此之后,李世民为了表示哀悼特意罢朝三日。

但在房玄龄去世后其家族内部矛盾也出现了,那就是房玄龄生前被封国公等种种赏赐,在他死后该由谁来继承这种种恩惠。

按照规矩来讲应该是大儿子房遗直继承这一切,但这前提是其他子嗣没有能力争夺的情况下进行,对此房遗爱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原本房遗爱就对房遗直诸多不满,再加上自己妻子是高阳公主,于是在争嗣这件事上更加的肆无忌惮,高阳公主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夫君房遗爱可以继承房玄龄的爵位。



眼看房遗爱就要落败,高阳公主便想到了一个高招,那就是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女儿且也深受宠爱,于是便在李世民身边告状,并请求将房玄龄的爵位传给房遗爱而非是嫡子房遗直。

这下就有了无理取闹了,虽说李世民对自己这个女儿宠爱,但这份宠爱也不是过度的溺爱,于是当即的拒绝了高阳公主,并在此之后开始失宠于高阳公主。

原本这事过段时间或许就好了,高阳公主就又会成为李世民的小棉袄,但好巧不巧,紧接着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李世民对自己这个女儿深通恶习。

高阳公主在嫁给房遗爱之后,外人表面看是郎才女貌夫妻和睦,但实际上则是高阳公主并不喜欢房遗爱这个武人,但因为是李世民定下的婚姻所以又无可奈何。



于是高阳公主为了缓解自己心中那压抑的情绪,便找到了辩机和尚私通,这辩机和尚可不简单,他的师傅不是别人正是取经回来的高僧玄奘。

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房遗爱也知晓此事,但迫于高阳公主的压力所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此事没有发生过,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

其实在唐朝时期,这种事还真不算稀有,当时公主发展婚外情的不在少数,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被李世民给发现,而高阳公主这事好巧不巧就被李世民给发现了。

当时是有一个小偷被官府给抓住了,在搜寻所盗物品的时候发现了一枚枕头,发觉这个枕头不一般的众人便将其送到了上面查探。



最终得知小偷是从辩机和尚处偷的这个枕头,而这个枕头不是别人的,正是高阳公主的闺房物品,至于为什么高阳公主的私人物品会在辩机和尚处,这其中就不言而喻了。

得知此事的李世民是大为恼怒,但考虑到毕竟是自己女儿加上这事虽然是丑闻但罪不至死,于是便将辩机和尚腰斩,一同处死的还有高阳公主的几个奴婢,至于始作俑者高阳公主则是跟其父亲李世民彻底没了协和的可能。

这次事件并没有让高阳公主长记性,在辩机和尚死后不甘寂寞的高阳公主很快就找来了其他人,房遗爱虽然不满但也不敢表达出来。

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继位,怎么说这高阳公主也是自己的妹妹,于是在李治登基后还特意来了一趟高阳公主这次,无非是聊聊天看对方好不好一类。



但高阳公主可并未因此而静下心来,如果说之前的高阳公主是风骚的话,那么接下来就会看到她狠毒的一面。

仗着自己哥哥是李治的原因,高阳公主便再度想把房遗直的爵位给抢夺过来,于是便捏造了一场房遗直对自己无理的戏码,从而让李治罢免他的爵位。

哪知道这件事竟然玩大了,高阳公主本以为李治会直接罢免房遗直的爵位,没曾想李治让长孙无忌彻查此事,在其眼中当朝公主受辱这可不是小事。

最终长孙无忌的收获之大让李治不敢相信,那就是虽说没有查到房遗直对高阳公主无礼的证据,却查到了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准备谋反的证据。



原来自李治登基后两人便联合多人准备发动政变废除李治,从而拥护当时的荆王为帝,只是没曾想这次确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此后过后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均被赐死,一同被赐死的还有房家上上下下数十口,以及荆王李元景等人。

虽说谋反事件并没有成功,但还是可以看出高阳公主的狠毒,作为妹妹竟然想把自己哥哥给拉下马,这可真够恶劣的。

所以说正如我开头所说,这高阳公主是一个风骚且歹毒之人,李治将她赐死,这完全是拜她自己所赐。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历史喵在此谢过诸位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吴王   长孙   贞观   金宝   永徽   公主   子房   大唐   风姿绰约   爵位   刺史   风月   太子   枕头   和尚   儿子   姐姐   财经   高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