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善长和刘伯温都为朱元璋一统天下立了汗马功劳,一个封了公爵一个却封伯爵呢?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身边那是汇聚了不少人才,在他登基称帝之后,为这些人的官位等级可是生生的愁了一个晚上,终于列出了近150多名公侯。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被朱元璋比作诸葛亮、张良的军师刘伯温虽然给封了一个“诚意候”,但等级却是在倒数第一,难道朱元璋忘恩负义?为什么朱元璋突然就不待见刘伯温了呢?


因为这些老伙计们太会抱团了,朱元璋带兵起义的时候,追随在他身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淮西同一个地方的老乡。论功劳他们肯定是最大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武将。但凡朱元璋将来向他们偏心一点,整个明朝的风格都会变成“重武轻文”。这可不行,他还想认认真真的治国呢,怎么着也要提上一个文臣上来。显而易见,这个人自然不是刘伯温,而是同属“淮西集团”排在公爵第一位的李善长。

明明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军师之才,为何朱元璋在论功封臣的时候,李善长是排在首位的公爵,刘伯温却是最后一位的伯爵呢?因为李善长和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地位还真就不平等。李善长来到朱元璋身边,正巧是他平静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年少时就喜欢读书,为人也是颇有谋略见解,对一些事情的判断就好像会预言一样精准。朱元璋的队伍缺的就是这样的文人,他这个大老粗一改平日的大大咧咧,是处处以礼相待。才把李善长招揽到自己的麾下。再来看看刘伯温,他来到朱元璋队伍的时候,李善长已经勤勤恳恳六年多了。而且刘伯温最早可是元朝的进士,曾经官居八品县丞,任职期间,不少平民百姓来申冤,他都能站出来进行严惩,却也得罪了不少富豪乡绅。久而久之,刘伯温自己干不下去,辞官了却又被朝廷征召返回。当上了一名地方上的考试官,因为看不顺眼,监正御史把人家举报了,满朝大臣都对他玩起了孤立。于是刘伯温又辞官了,过上了好些年的隐居生活,才被朱元璋请了过来的。


这就相当明显了,李善长是第一选择朱元璋的,刘伯温是条条道路都自己给堵死了,才拿朱元璋当代替补上的。即便是这个人的功劳再高,那在朱元璋心里也是比不过李善长的。而且刘伯温这个人败就败在他太聪明,太能洞察帝心了。朱元璋想了一辈子,如果制衡这些有功之臣,他把李善长放在了群臣首位,还给他加了个左丞相的职位,但又怕李善长在某一天踩到他头上,于是就找刘伯温一起来猜谜语了。

当朱元璋看似无意的问刘伯温将来谁能接替李善长的位置时,你们猜刘伯温在想什么?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在朱元璋的所有功臣之中,除了和他有老乡关系的淮西集团,另一拨人马就是一路攻打一路招降,指不定还带着遣元朝大臣身份的浙东集团了。浙东集团的特色那就是文臣多呀,刘伯温也是其中之一。当朱元璋坐稳了皇位,不需要提刀打天下的时候,淮西集团自然就没有那么香了,浙东集团就得站起来了。但要说接替李善长的位置,刘伯温瞬间就悟了,这朱元璋是要拿他去制衡李善长啊,刘伯温是个自认一身正气的人,从前面他因为嫉恶如仇两度辞官就能看出来,他才不会愿意被拿着当枪使呢,所以就拒绝了朱元璋的暗示。那你们说朱元璋能开心吗?如果说啊,从前他欣赏刘过问的。那现在就非常讨厌他的聪明了,皇帝的制衡竖被打乱,能给他一个伯爵就不错了。


民间曾流传着一种说法,在刘伯温病重期间,朱元璋曾派大臣胡惟庸前去探望,结果这位大聪明就带着一碗毒药把刘伯温给“结果”掉了。试问胡惟庸是哪里借来的胆子?刘伯温再不得朱元璋重用,那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开国功臣啊,这胡惟庸都敢下毒吗?当然了,胡惟庸也是出自淮西集团,说不定这就是朱元璋安排的新制衡办法。只能说这人一旦当了皇帝,从前再亲近的兄弟都是臣子,是无论如何都要防备了,何况是太懂帝王心的刘伯温呢?




举个例子,创业老板手底下有两个人,一个是老乡兼发小,有能力有水平但不及自己。另一个是世界五百强挖来的高管,实力水平甚至可以和自己五五开

如果要提拔一个人当副总,会是谁胜出呢?

毕竟功高震主、非我族类这句老话,形容刘基或许不太合适,但也有几分意思

作为不出世的奇才,刘伯温的能力水平可谓是冠绝当代,唯一能在运筹帷幄上能和他难分伯仲的也只有朱元璋本人了

所以,朱元璋是不会让这个开国元勋获得太高封赏的——功高震主后取而代之的例子虽然不常见,但是会有。纵使刘基本人并无这种想法,但是防患于未然嘛!


造反派高级官员——前朝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长官的难处

不得不说,朱元璋本事很大,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本事也都很大,他们都是劳苦大众、都曾是元朝最底层的人。凭借着天赋和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首先从心理认同感上来说,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刘基就不一样了,他曾是元朝高级干部,不仅有身份、还有地位,甚至说还比较有钱。像老朱老徐这样的泥腿子,跟刘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大家聊天的时候都是之前啃窝头、睡草窝,刘基一没听过而没感受过,显得生疏是必然的。这是阶级矛盾,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而且刘基和老朱他们并非同乡,唠嗑的时候也很尴尬。就像现在的人们用家乡话亲切的攀谈着,你却非得说普通话,是很膈应人的,虽然并非有意

于是乎,从一开始,作为老朱同乡的李善长,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明末第一谋士——神算刘伯温的难言之隐

刘基的运筹帷幄水平,实在是高的不行。很多时候,他的想法和朱元璋不谋而合,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毕竟,领导喜欢有才能的人,却对才能跟自己匹敌甚至说略胜一筹的人心存芥蒂,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

古人有句老话,伴君如伴虎,就是这样。刘基曾在无数的决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和朱元璋一起成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人才,比如在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讨伐顺序上,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认为应该先灭张士诚,包括明朝第一战神徐达也持有这个观点,但持反对意见的两个人获得了胜利

这两个人是谁,不说也知道。这二人准确的判断了当时的时局,并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先灭张士诚,难度小,收益大;但陈友谅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会抓准时机趁火打劫。而如果先攻陈友谅,张士诚则必然不会来救援,这也就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机”

朱元璋惊叹于刘基的能力和见地,但在无比信任并重用刘基的同时,却开始提防起来,这或许就是刘基这种超级谋士的悲哀

自作聪明的刘基——不懂得功成身退和低调做人的道理

建国之后,朱元璋封赏有功之臣,作为文臣之首,李善长封公爵当之无愧,可为何刘基落得个诚意伯的赏赐,按贡献来看,他就算是不能成为公爵,封侯爵也是无可厚非的,可老朱偏偏给了他一个伯爵

要知道,伯爵和公爵的差距,在明朝那是俸禄上将近二十倍的差距!刘基自然心中不服,可他仍然是浙东派官员的党派领袖,并和李善长的淮西派对立。只是一次次的犯错让刘基坠入深渊,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老家

朱元璋曾询问刘基,谁适合做国家的宰相,一连几个人选都被刘基否决,不是道德品行不够、就是能力水平不足,总之没有一个能“入”刘基法眼的

而且刘基还大言不惭的告诉老朱,这些都不是贤人,皇上您得启用贤能之人啊!

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朱元璋彻底对刘基失去了信任,“什么意思,我老朱举荐的都不是贤人,你的意思是就你能行呗?”

彻底决裂了!从此刘基失去朱元璋的信任,随后被罢黜返乡,随后胡惟庸携带御医前来探望,并表达了朱元璋的关切,但不久之后刘基便病死。多年之后,胡惟庸案发,牵连出此事,至于是老朱下令所为还是胡惟庸自作主张,说法众多

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刘基肯定不是自然死亡

从小明王的处理上,刘基和朱元璋的关系就已经变得十分微妙了。不管怎么说,护送小明王的廖永忠,失手或是故意弄死了小明王,得到的是朱元璋的“训斥”

“按你的功绩,本来要封公爵的,你这么一搞只能封你为侯爵了!”讲道理,按照当时的贡献度,廖永忠封侯爵,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但却...

而刘基,是不主张杀掉小明王的,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他已经和老朱结下了梁子,更不必说他之后的表现了。

其实不必争论李善长的公爵和刘基的伯爵是否不公平,至少结局上来讲刘基应该满足了,毕竟他还能落得个“病死”的结果,家人也比较安全

反倒是封了公爵的李善长,在七十六岁的那年,被抄家并夷三族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下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他嘴里面的甘蔗,初期谁含糖量高,水气大,谁的爵位就高,后期谁第一个成渣,失去价值,谁就先上路。(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

朱元璋开国,大封功臣,共分封公爵6人,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俸禄4000石。其它5位公爵都是武将,唯独李善长是唯一的文臣,而且还排名第一,这已经说明问题了,那就是李善长在朱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确实立下不世功勋。 

朱元璋又封了几百个伯爵,刘伯温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年俸只有240石。实则并不耐人寻味。

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纠结不在于李善长封了公爵,而在于刘伯温为何封了个伯爵,连个候爵都没混上,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乡,是淮西人,落第秀才出身,根正苗红,且投靠朱元璋较早;而刘伯温是浙江人,曾为元朝官员,阶级成分有问题,投靠朱元璋较晚。

2.朱元璋手下战将开国之初大部分是老乡淮西人,给李善长高位,下面人没意见,有利于团结,若给刘伯温,淮西旧将不服,恐生乱子。

3.开国之初,文臣武将太多,分封也是一门艺术,分封不好,也容易生乱子。文臣里面将功劳甚大的刘伯温封伯爵,武将里面将功劳甚大的汤和封侯爵,其它文臣武将也就没话说。

4.刘伯温在民间是一个半仙式的人物,实则在明王朝的建立之中,其贡献是小于李善长的。在朱明王朝建立过程中,文臣以李善长为首,武将以徐达为首。李善长出的主意都是战略上的大方针,刘伯温的主意只是战术层面上的,只能作为李善长提案的补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就是为何李善长李善长封公爵,掌管相位;刘伯温封伯爵,掌管御史台的原因。可以说李善长封公爵实至名归,刘伯温封伯爵有些低,封公爵有些高,封侯爵正合适,在皇权家天下的年代,刘伯温的伯爵就是利益分配、相互较量、追求平衡的产物。




正常不过了,李善长有3个突出点是刘伯温无法比拟的。

而且,刘伯温还有一大“缺点”,让朱元璋受不了。

李善长不仅爵位高,寿命也比刘伯温长多了。

下面,我们就聊一聊,李善长3个刘伯温无法比拟的优点,还有刘伯温那一个让朱元璋皱起眉头的“缺点”。

1、李善长的三大突出优势



(1)他是朱元璋的老乡

从古到今,战友、同学、同乡都是极好的人脉圈,互相之间设防少,资源整合的优势大,可以“近水楼头先得月”。

李善长,1314年出生,濠州定远人,属于淮西人。朱元璋,1328年出生,濠州钟离人,也是淮西人。

朱元璋在1352年年初,在汤和的召唤下,加入了红巾军。

没想到,当过放牛娃、和尚、乞丐的底层青年,在红巾军里混得如鱼得水,还娶了起义军领导人郭子兴的义女。

事业风风火火,为了更大的发展,朱元璋在1353年回家乡招了一批人,1354年年初,已经40岁的李善长不甘于平庸 的生活,前来投军。

来的第一天,朱元璋神情从容地问大叔李善长:“天下动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李善长告诉朱元璋:“秦末乱世,刘邦带人起义,因为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平定了天下。现在的元朝,和秦朝末年类似,只要学习刘邦,就能很快平定天下。”

可以呀,这大叔肚子里有墨水啊!

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小官。

而从此之后,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也成了“淮西集团”的骨干和实力派人物。

如果我们仔细看明史,就会发现,朱元璋的乡土观念很重,在1353、1354年投奔他的淮西老乡,如果能力不差,如果坚持到1370年还不死,一定会得到高级封爵的。

总之,就封爵这事,一定是先顶着淮西集团考虑的。

开国六公爵,李善长,朱元璋的淮西老乡;

徐达,淮西老乡;

常遇春之子,淮西的(其实就是追封了常遇春,照顾他儿子常茂的);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淮西人;

邓愈,淮西人;

冯胜,淮西人。

也就是说,开国六公爵,全都是淮西人,没有一个其他地方的,这很说明问题。

刘伯温是很聪明,但他是浙东人氏,出生地决定了:刘伯温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是公爵。

(2)李善长加入朱元璋的队伍比较早



在中国大地,资历这事很重要。远的不说,就说1955年授衔时的十元帅,哪一个不是资历深厚之人?

粟裕纵然天纵奇才,在解放战争中发挥卓越,终究因为资历问题,只能排在十大将里。

李善长是1354年主动跟随朱元璋的。这个“主动”很重要,表明了忠心和积极的态度。

此时,距离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仅仅两年,恰好是朱元璋建立自己班底的时候。

从1354年起,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李大叔足足和老朱一起奋斗了14年。

刘伯温是什么时候加入朱元璋的队伍中的呢?

刘伯温,本是浙东青田人士,才华过人。1360年,朱元璋听胡大海说“浙东四先生”,便派人去请,其他三位宋濂、章溢、叶琛,请了就来了,唯独刘伯温没有请来。

朱元璋火了,派人第二次去请。去的人威吓加恐吓,最终,刘伯温来了。

从时间上来说,刘伯温要比李善长晚了6年,此时朱元璋已经强大到可以和枭雄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掰手腕了。所以,重要性的体现就弱了很多。

刘伯温就像公司发展起来后,请的职业经理人。而李善长基本算是创业团队的一员。

关键是,刘伯温的前来,并非主动,而是强行邀请过来的。

所以,李善长在朱元璋那里的位置更重。

(3)李善长做了大量具体的后勤工作



刘伯温更像是张良。

当然,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远不如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张良被称之为帝师,可朱元璋从没有承认刘伯温是帝师。

刘伯温的具体工作,就像是一位超级幕僚,每当面临大事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能体现到更多的具体的事上。

李善长做了大量具体的后勤协调工作,他就像辅佐刘邦的萧何。

萧何、韩信、张良都很重要,但封爵位时,萧何在众侯之首,比张良这个留侯、韩信这个淮阴侯的待遇都要高一些。

所以,在朱元璋这里,将李善长封为了开国六公爵之首。

总而言之,从同乡情谊、辅佐时间、具体的工作量来看,李善长的爵位都应该排在前面,被封为韩国公,完全是情有可原。

按照大众的思想来看,无论怎么着,刘伯温都得是个侯爵吧,为何仅仅是伯爵?

2、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伯爵



1370年,朱元璋大封群臣,李善长等六人封为公爵,从此成为了“国公爷”。

但是,民间百姓一直认为可以媲美诸葛亮的刘伯温,仅仅封了个“诚意伯”。

这和诸葛亮的待遇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了。

很多人为刘伯温打抱不平,就算刘伯温不是淮西人士,就算刘伯温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有限,但论起在关键时刻的策略和建议,封个“侯爵”不成问题吧!

但是,朱元璋就是打压刘伯温了,就是只封了伯爵给刘伯温,为什么?

如果我说,是刘伯温自己的问题,你信吗?

刘伯温最大缺点是“太聪明”,拿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上知天文和地理,下知生儿和育女。

1360年的龙湾之战,很多人因为陈友谅的大军压境,惶恐不已,朱元璋很失望。

此时,他看见了刘伯温闪亮的眼神,朱元璋让刘伯温表达观点时,刘伯温语出惊人:可以一战,誓于南京共存亡。

接着,刘伯温蔑视群雄,将双方的优缺仔细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龙湾设伏兵就可以取胜。

当时的朱元璋,就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后来,每到关键时刻,刘伯温总能给出正确建议。这让朱元璋佩服又忌惮。

在给的建议中,对于“安丰之战”的建议,朱元璋其实是不舒服的。

那是1363年2月,起义军领袖韩林儿、刘福通被张士诚的部队围困安丰城,向朱元璋发出了救援。

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商量,刘伯温想洗耳恭听朱元璋的观点。朱元璋认为要救,原因有二点:一来,都是红巾军,韩林儿还是起义军的名义皇帝,得救;二来,安丰城是南京的门户城市,安丰丢了,南京也会危险,这就是所谓的唇亡齿寒。

听起来,朱元璋的观点没一点毛病。

可是,刘伯温思索片刻,表示反对,理由也有二:一是韩林儿失去了利用价值,救回来怎么安置呢?二是,如果去救,陈友谅打过来怎么办?

说实话,刘伯温的观点冷酷且理性,完全是从大局着手。

但是,这个观点有个致命的BUG,那就是,刘伯温的骨子里没有完全“忠君”的观点,为了大局,有时候会牺牲掉上司。

如果某一天,朱元璋被围困,刘伯温和其他大臣商量这事,会不会放弃?

刘伯温的观点,无懈可击,却又让朱元璋像吃了个苍蝇般难受。

朱元璋这次,决定坚持救安丰。刘伯温再三相劝,没有结果。

朱元璋出手救人了。

最后的结果说明,刘伯温真的是个天下第一奇才,后面的事情几乎被言中。

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救,安丰失守。也就是说,安丰不仅没攻下来,丢了这个大门,还得到了“福利”,一个傀儡皇帝韩林儿。朱元璋心中,一万个羊驼呼啸而过。

朱元璋开始了连环错,要攻打合肥,徐达死劝,没有用。此时的陈友谅却没有趁虚攻打南京。这是为何?因为陈友谅有个大计划,那就是彻底击溃朱元璋,需要一场大决战。而这之前,他要报复,报复洪都守军的投降(南昌)。

神奇的是,洪都在“天下第五名将”朱文正的带领下守住了。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在鄱阳湖展开了决战,神奇的是,朱元璋获胜了。

1366年,韩林儿离奇死于朱元璋的军中,说是船翻了被淹死。说实话,这事大家可以脑补,怎么死的大家可以想通。

但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很大一部分都被刘伯温言中,如果你是朱元璋,你恐惧不?

和超级聪明人在一起,会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一些超级聪明人总是能预判你的预判,这样的人如果等级过高、权力过大,就说你担心不?

对于超级聪明人,有个笨办法:给予的权力不要太大,爵位给的不要太高,调动资源的机会给的少一些。

不幸,朱元璋就是这样操作的,建国后,任命刘伯温一个四品的御史中丞官。

这个官就是言官的领袖,朱元璋的意思是,你就监督一下官员就行了。

1370年,封了刘伯温诚意伯。



但是,谁能想到,刘伯温实力超强,竟然悄悄带着“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展开了“斗争”。还别说,李善长作为淮西的领袖,真斗不过刘伯温。

不过,朱元璋是淮西的真老大,刘伯温斗过太难了,因为老朱掌握着国家公器。

折腾好几年,终究,刘伯温病重时,朱元璋派出了淮西帮的胡惟庸去看刘伯温,谁知道,胡惟庸带去的医生给刘伯温开了药后,没过多长时间,刘伯温挂了。

后来,胡惟庸案发了后,那个医生说了实情,在胡惟庸的指挥下,他下了慢性毒药。



总而言之,刘伯温还是太聪明了,而且有些自负。这样的人,老朱最不放心了。于是,刘伯温得不到高官职,也封不到公爵、侯爵。最后,因为党争,还成了牺牲品。

从某种角度来说,朱元璋还是不如刘邦,也不如刘备,至少在用人上是如此。张良不是刘邦的老乡,诸葛亮也不是刘备的老乡,但两人的待遇,比起刘伯温高了太多。

只能说,刘伯温的一生,是幸运伴随着不幸,幸运的是,他能够建立功勋,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幸的是,他碰到了注重乡土观念的朱元璋,职位、爵位完全起不来。




以刘伯温的功劳封个伯爵实在是太低,毕竟公、侯、伯,伯排在最后一位,就算刘伯温再不济也能封个侯爵。


但朱元璋为什么只封了一个伯爵给他呢?反倒是直接封了个公爵给你李善长呢?其实这怪不得朱元璋,要怪就怪刘伯温自己。



刘伯温与李善长在朱元璋阵营里的工作,类似于张良与萧何,刘伯温是张良,李善长是萧何。


李善长自从投奔朱元璋的第一天起,主持的工作就是后勤。


大军打仗需要后勤准备粮食,大军的开支需要后勤精打细算,要是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影响到了大军的发展,后勤肯定跑不掉。


总而言之,后勤是一项又苦又累又不讨好的工作,没有几个人愿意干,更没有几个人能够干好。而李善长不但愿意干,而且能够干好。


朱元璋征战天下期间,粮食从未出现过问题,这主要就是取决于李善长。


李善长不但能够从容不迫的解决好粮食问题,也能够做出一些令朱元璋喜出意外的工作成绩。


就比如朱元璋攻打采石矶、太平路的时候。


当时大军已经疲惫不堪,如果采石矶、太平路一旦攻占,大军为了发泄,很有可能会烧杀抢掠,到时候必定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


而李善长早想到了这一点,事先就把严申军纪的公告准备好,一攻占采石机,太平路,立刻派人贴在大街上。


使朱元璋成功避免了一场骚乱。



鉴于李善长出色的工作能力,只要朱元璋一亲自出征,后方绝对会交由李善长坐镇。


朱元璋亲自到安丰去救韩林儿的时候,坐镇后方的是李善长;朱元璋亲自到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的时候,坐镇后方的也是李善长;


朱元璋亲自到湖北剿灭陈友谅残余势力的时候,坐镇后方的还是李善长。


李善长就像是朱元璋的贤内助,一直默默无闻的为朱元璋排忧解难,而刘伯温就不同了,相比于李善长,他给朱元璋带来的更多是不安。


朱元璋打天下的根据地是在应天,而龙湾之战发生的时候,朱元璋才刚刚将应天的局势稳下来。


面对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顺流而下,朱元璋的大部分谋士都主张弃应天而去,保存实力,以做后来的打算。


可是朱元璋却不想,毕竟他好不容易才在这乱世之中有一片安身之地,如果说放弃了应天,难道陈友谅就会放过他吗?


朱元璋看着这群往日里不可一世的谋士,十分的心寒。但还没等朱元璋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有另一个人将他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认为,朱元璋虽然论实力比不过陈友谅,但是还是勉强能够与陈友谅一战的。


毕竟是陈友谅来打朱元璋,而不是朱元璋去打陈友谅,再加上陈友谅对南京附近的地形不熟悉,而朱元璋在南京附近的地形特别熟悉,打一场胜仗应该不难。


后来的事情完全顺着刘伯温的意思发展。


朱元璋早早的就在龙湾设下了埋伏,再加上当时是夜晚,陈友谅一上岸,就被位朱元璋打个措不及防,整整损失了将近三万的士兵,大败而归。



如果刘伯温仅仅是神机妙算,朱元璋未必会怕他,让朱元璋怕他的是,他不但神机妙算,而且厚黑学水平还非常高。


朱元璋隶属于红巾军系统,而红巾军的领导是韩林儿。


至正二十三年,韩林儿被张士诚包围在安丰,朱元璋想去救,但是刘伯温却不让朱元璋去救。


原因很简单,当时朱元璋的势力是红巾军系统中最为强大的,韩林儿这个名义上的领导早就应该去世了,留着他,自己迟早会担上弑君的骂名。


可是朱元璋不听,决意去救韩林儿,直到救下了韩林儿,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相信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每每想起这件事情,后背都不禁发凉,要是哪一天出现某一种情况,刘伯温对着自己也来这么一手,自己能不能招架得住。


任何人都不喜欢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朱元璋也不例外。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是公爵里面唯一的一位文臣,其他的五位公爵全部都是武将。


而刘伯温则被封为诚意伯,仅仅只是一个伯爵。是伯爵也就算了,他的俸禄也是伯爵里面最低的,一年的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长则高达四千石。


差一点可以理解,但差这么多,就难以理解了。相信刘伯温在得知自己的封赏的时候,肯定愣了一下。


不过以刘伯温的智商,应该很快就能够反应过来,这是朱元璋故意在打压他。



刘伯温不但爵位与李善长差十万八千里。职位也与李善长差十万八千里。


李善长坐镇中书省,官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刘伯温官居御史中丞。


丞相是有实权的,能够处理奏折,遇上个别钟爱权力的丞相,甚至还能够私自定他人的生死。


而御史中丞手中是没有实权的,虽然是言官的首领,但顶多也就是有议政权,或者有的时候到地方上耍耍威风,权力中枢的权力一点都碰不到。


很明显朱元璋虽然提防刘伯温,但还是舍不得让刘伯温走,毕竟开国之初,缺的就是人才。


虽然朱元璋不想让刘伯温走,但是李善长却想要刘伯温走,因为刘伯温不给他面子。


李善长的亲信李彬贪污,犯了死罪,按照当时的法令,应该处死,而负责这件事情的人就是刘伯温。


李善长希望刘伯温能够给个面子,放李彬一马,但是刘伯温却不肯,执意杀掉李彬,自此李善长与刘伯温决裂。


刘伯温的手段虽然高明,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体现不出任何的作用。


李善长作为淮西集团的首领,刘伯温哪里是他的对手。


要知道朱元璋就是淮西人,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也大部分都是淮西人,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淮西话成为了官话,说出一口流利的淮西话,到哪里都有面。



刘伯温被李善长挤回了老家南田,但是李善长的亲信胡惟庸却不打算放过刘伯温。


因为朱元璋当初曾经动过命胡惟庸为丞相的念头(李善长知道激流勇退的道理,斗倒刘伯温他就消失在了朝堂之中),但是刘伯温却说胡惟庸既无才,也无德,不适合担任丞相。


而此时的胡惟庸正接替了李善长的丞相之位,要权有权,要人有人。


胡惟庸直接将一个占据王气土地的罪名安插到刘伯温的身上。


别人占据王气土地朱元璋或许并不至于紧张,但是占据王气土地的这个人是刘伯温,朱元璋的精神立刻就崩了起来。


当即大发雷霆,剥夺了刘伯温的伯爵俸禄。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对他已经起了疑心,如果再在老家南田呆下去,很有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为了能够善终,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跑到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也就是当时的首都南京。


刘伯温将家从南田搬到南京,整整住了三年,在这期间,朱元璋从未派人来看他,直到他病倒,才派人来看他。


派来的这个人,挺有意思,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朱元璋明显是想借刀杀人,胡惟庸也领了朱元璋的意,在刘伯温科的药里放了不该放的东西,以至于刘伯温自从吃了药,就感觉肚子中长了一个石头。


随着一天一天过去,刘伯温感觉肚子中的石头越来越大,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洪武八年上书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够同意自己返回故里。



锦衣卫的开创者是朱元璋,有着锦衣卫这样的鹰犬,南京发生的一切事情,朱元璋都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关于胡惟庸对刘伯温做了什么,他也知道,因此,他放回刘伯温回到南田。


而刘伯温回到南田不到一个月就去世。刘伯温活了一辈子,死就死在了聪明上面。


只要刘伯温遇到的皇帝是一位猜忌的皇帝,无论他怎么样,都会必死无疑,谁叫他太聪明。


刘伯温死了,李善长、胡惟庸一个也跑不掉,谁叫他们遇到的都是朱元璋。


先是胡惟庸被冠以谋反的罪名杀掉,株连三族;后是李善长也被朱元璋冠以谋反的罪名杀掉,株连三族。


相比之下刘伯温还是幸运的,起码三族还在,只死了自己一个。


真是应了那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公爵   伯爵   明王   浙东   西人   俸禄   侯爵   爵位   汗马功劳   元朝   丞相   刘邦   武将   南京   老乡   集团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