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42天里,他都在干什么?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国号为“大顺”,年号为“永昌”,并很快规范了自己的农民军政权,仿照明制,基本组织起了自己的班底和国家架构。


同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灭了大明。至四月中旬,惊闻吴三桂倒戈,李自成“亲征”,领兵与清军和吴三桂联军在在山海关大战,结果大败,之后退回北京城。


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他急匆匆在武英殿举行了正式的“登基礼”,头戴冠冕,受“百官”朝贺,并追尊自己李家七代皆为帝后,不过他没时间留下来享受当皇帝的感觉了,清兵追得紧,逃命更要紧。


于是,次日李自成就撤出了北京城。从三月十九入京,至四月二十九结束,李自成便匆匆结束了自己的“京城之旅”。


那么,在这短暂的42天里,他在京城干了些啥事呢?还别说,事儿干得还真不少,分析下来,主要有六件大事:

第一件:“礼葬”崇祯帝


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自领大军从西安出发,杀向北京城。一路所向披靡,于三月十九日顺利挺进北京城。


可怜的崇祯帝,早在西安失守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一种不祥的预感终日笼罩不去,但还是做了最后的挣扎。


在亡国之际,他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南迁,另一条就是调山海关的吴三桂入京。


但第一条一经提出就被朝臣们堵死了,没有人愿意为他说话,朝臣们以一贯明哲保身的态度回绝了皇帝的逃离之策。


那么第二条呢?也只有调吴三桂入京这一条路可走,但江河日下,大明还有几个将领听他的呢?


更何况崇祯猜忌心重,任期内诛总督七人,杀巡抚十一人,而他手下的十四任兵部尚书,不是自杀(如张凤翼、杨嗣昌),就是被杀(如陈新甲),更或者被削籍,罕有善终者。


所以,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时,能跑的都跑了,留下的也倒向了李自民,不是帮农民军谈判,就是给李自成开门。

至于崇祯,也就只有太监王承恩跟着他,两人一起自缢煤山。由此宣告,明朝亡。


三月十九日黎明,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入宫后,很快便发现遍地鲜血,妃嫔、公主的尸身狼藉于地。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帝和太监王承恩的尸体被发现,李自成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


两块门板将两人抬至东华门,价值二十钱的柳木棺,把大明帝国最有权势的人装了进去。不久后,周皇后的尸身也被找到了。


三月二十三日,农民军叫来两个做丧葬生意的商贩,为崇祯帝和周皇后穿衣戴帽,一龙一凤就这样入殓了。


三月二十四日,李自成听到东华门外哭声震天,惊问是何人在哭,原来是京城内的百姓聚集到了一起,请求新朝礼葬崇祯。


李自成霸占京城后,心情还不错,就“顺从”了民意,下令礼葬崇祯,祭祀以王礼。得此“口谕”后,光禄寺以祭礼追尊“大行皇帝”,但来祭拜者却寥寥无几,大概都是怕误了自己的前程吧。


四月初三,大顺军派出三十多个挑夫,将崇祯和周皇后抬到了昌平州的田贵妃墓地,最后三人合葬于一处。


这也就是所谓的“礼葬”了。

第二件:快乐的享受生活


俗话说,江山易打不易守,在李自成失败的字典里,对于失败原因,史学家们都会加上一条,贪图享乐,骄奢淫逸。


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最好的证明就是刘宗敏劫掠了吴三桂的爱妃陈圆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昏庸的行为,既想要人家投降,还劫掠人家老婆,尽管吴三桂倒戈不只是为陈圆圆,但这个因素肯定有。


当然,李自成也没闲着,他也垂涎宫中美女,很快就封了宫女窦美仪为妃,传了戏子和裁缝入宫,日日听小曲,换新衣。


有了李自成这个榜样,手下人当然马上效仿,竞相出宫淫掠,抢财劫女。话说李自成的民间形象不是农民的救星吗?民间到处传唱“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怎么一进城就变了呢?


李自成在进城时,他的确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而且也落实到了行动上,士兵因抢劫等各种罪行被处理的也有上百人。


但随着时日的推移,农民军的局限就出来了,军纪涣散,连刘宗敏都已经听不进去李自成的话了。


在刘宗敏等人的怂恿下,李自成又展开了一项“敛财”行动。

第三件:暴力“追赃”


明朝官员贪腐,李自成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农民军扫遍皇宫,也只发现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可谓失望至极。


作为一个“新君",新上任大封大赏是少不了的,如今缺金少银,这下如何是好?在刘宗敏等人贪婪欲望的催促下,李自成只好下令”追脏“。


最早向大顺军“献财”的是大太监曹化淳,此人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五万两白银,李自成甭提多高兴了,真是开了一个好头儿。


三月二十,新朝“宰相”牛金星发布告,召集群臣进见,违令者,斩!一时间,大批官员进宫,被强令换上监号服,被关在军营一马棚处等待朝令。


刘宗敏传令:以官第献银,一品数万两,一品以下数千两。痛快献银者,可以马上走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候。

一时之间,大明宫中棍杖狂飞,惨号之声不断,前臣们死得死,捐得捐。其中备受崇祯信任,却是最早投降的李国桢被打死;大学士陈演捐银四万两,后被家奴告发家里还有钱,农民军又从其家中搜出数万两,一番拷打之后,又得黄金数百两;大学士魏藻德把其女献给刘宗敏,但仍未逃脱一死。


至于那些清贫的官员,大多被刑讯而死。此外,城中的富民也有不少人被农民军加以拷掠,甚至平民的薪米都被农民军掠去以供军用。


经过数天的“追赃”行动,李自成军掠夺了七千多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崇祯帝十多年加饷摊牌,从民间得银也不过两千万两,结果还导致民心涣散。


李自成仅仅几日便在京城榨银七千万,可见,明朝的贪腐确实严重,那些官员也不值得同情。


李自成虽然入了京城,但其形势并不乐观。明亡后,明皇室福王朱由崧在江南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明将吴三桂仍在山海关驻守,而关外的清朝对中原也觊觎很久了。


当务之急,李自成还干了一件事,就是招降吴三桂。

第四件:招降吴三桂


明清松山之战后,吴三桂由于败逃被降三级,但仍让他驻守宁远。当崇祯下召让他入京勤王时,他也行动了,不过他还带了民众,人员加起来有几十万,一天下来只能走数十里。


一众人马刚抵达山海关,就传来了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消息,一时间,吴三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作为一个无主的前朝旧臣,独木难支,对于他的前途也就两条路可走,要么投降农民军,要么投降清廷。


吴三桂没有思考多久,就有了决定:投降李自成。主要有几个因素促成了这个决定:


其一,他的家人大多在京城,老父亲被李自成“扣押”;

其二,大明已亡,如果他加入其中,至少算是开国功臣;

其三,与他一样有兵有将有城池的唐通、姜瓖等人也已经降附,他这么做,也算是知天顺命;

其四,李自成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入京后就派人持檄招抚,表示只要归顺他,“不失封侯之位”。


但没过多久,吴三桂就得到消息,听闻李自成在京城拷打明朝旧臣追脏之事,不少暗中逃出来的官员遮道哭诉,吴三桂对此大失所望。


此后又得知农民军对其父用刑,劫了他的爱妃,更加愤怒至极,所以,也就决定不再入京,转而向清军靠拢。

第五件:出兵山海关


吴三桂与李自成撕破脸后,李自成急了。1644年四月十三,李自成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山海关。


吴三桂听说农民军大部来攻,心里发慌,立刻与清军取得联系,请他们速来助战。四月二十一,清军抵达山海关外,与吴三桂进行了谈判,并带了十四万人集结于关外。


李自成知晓吴三桂与清军搭上了线,也不敢怠慢。他先派出降将唐通与白广恩赶至宁县东南方向的一片石,而他自己则率主力布阵于石河(今秦皇岛燕塞湖水库)。


吴三桂虽然与多尔衮谈好了,但清军仍不放心,要求让吴三桂剃发。生死关头,吴三桂只好和手下几个高级将领立刻剃发、称臣。


之后,吴三桂下令开山海关大门,清军几十年的梦想,一朝成为现实,而且不费一兵一卒。


大战开始前,清军已在一片石击败了唐通,而此时的李自成还不知道清军已经入关了。


就在农民军与吴三桂战得正酣之际,清军突然从四而八方杀出,李自成骇然,掉头就跑。


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大败,此后退回了北京城。

第六件:登基大典礼


山海关大战后,吴三桂被多尔衮封为“平西王”。而李自成则带着他仅剩的几千残兵退至永平。


为了泄愤,他下令剐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并将其首级悬于高杆之上,之后一路逃回北京。


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兵败的消息传回北京。刘宗敏等人匆忙做了应敌准备,但于事无补,大祸即将临头。


四月二十六,李自成回到京城,大军只剩数千骑兵,步兵在山海关及沿途全部战死。


败兵入城后,城内农民军皆知末日来临,一时间,完全丧失了纪律,开始在北京城里烧杀奸掠,无恶不作。


吴氏家族的人员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替死鬼,三十八口人尽数被农民军剐杀。不过将死之时,他也不忘举行登基大典。

四月二十九,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正式的登基典礼仪式。三十日凌晨,大顺政府退出北京。


之后经丰台、卢沟桥、保定入山西;五月初十前后,退到太原;六月二十二,又退至山西平阳,之后一直败退。


1645年四月,李自成率部退到武昌,被清军击溃;五月在江西再败,后来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他遭遇了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袭击,自此,大顺军宣告彻底失败。


而在这次袭击中,李自成也神秘失踪了。是被人杀害还是逃走?成了几百年来的一起疑案。


综上所述,李自成在进入京城的42天里,感觉还挺忙的,不过只是一场白忙活。




李自成当了17个月的皇帝,不是42天。所谓的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是指他打进北京之后的42天。

至于在这期间李自成干了什么,说起来其实挺讽刺的——他以为当皇帝很简单,然而事实却是啪啪打脸。

李自成是驿卒出身,也算是个公务员。他之所以要造反,是因为崇祯皇帝下旨,撤销了银川驿站。他下了岗,失了业,没收入,穷的只能造反。

造反之初,李自成的想法很朴素,他觉得穷了就应该造反,就应该抢富户。反正天下富户有的是,抢了东家抢西家,没钱了就号召穷人抢富人。

为此,他还专门找文人给他制定了一个响亮的政治口号:“均田免赋”。

以及一首儿歌“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然而,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他在西安当了皇帝,正式建立政权后,他就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很坑爹。

老百姓不当差,不纳粮,皇帝吃什么?皇帝手下的部队吃什么?百官们吃什么?朝廷统治怎么维持下去?

所以,所谓的“均田免赋”就是一句空话。统治阶级说到底,最终还是要向老百姓征税。

但是,牛皮已经吹出去了,西安附近的富户也已经抢完了,没得抢了。眼瞅着自己就要坐吃山空,还又不能跟老百姓收税,李自成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

此时的李自成,虽然已经是皇帝了,但是行事作风仍然是流寇习性。安抚人心,鼓励老百姓恢复生产,自给自足,创造财富。对他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来,他靠流寇作战起家,已经习惯靠抢劫的方式赚快钱。恢复生产,自己创造财富这种模式,他玩不转。

二来,恢复生产的周期太长,最起码也要一年时间,并且这还得靠老天爷赏饭吃,这么长的时间他等不了。

所以在公元1644年2月,为了解决大顺军的燃眉之急,李自成率六万大军出征,目标直指北京。

他要杀出去,继续抢,靠抢劫的方式,打破暂时的为困局。


出征之后,李自成多次想退兵,因为他对自己挥师北京,没有信心。然而,李自成对自己没信心,岂不料镇守山西和北直隶的明军更没有信心。

当这些士气低落的明军官兵听说李自成来了之后,大面积的向顺军投降。仅一个月,李自成就攻占了太原。又过了一个月,居然攻破了北京城,逼崇祯皇帝于煤山上吊自缢。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居然就灭了大明,这个巨大胜利是李自成没有预料到的。幸福来的实在太突然了。

为此,李自成还兴致勃勃的在北京恢复统治秩序。在进京后的头八天,他很努力的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副有为之君的模样。

但是八天后,李自成在西安饱受困扰的老问题又来了——没钱。

从西安出发时,李自成有六万人,进入北京城后,部队扩充到了二十几万。这多出来的十几万人归顺李自成,不是觉得他老李有魅力,而是觉得跟着他有饭吃,有军饷发。

李自成也清楚这个问题,知道如果不尽快筹钱劳军,士兵们分分钟就会哗变。

因此,李自成在进北京后的第九天,就派人去前明官员家里,逐个拷问,四处抄家。大将刘宗敏为此还制作了五千具夹棍,对拒不交钱的官员进行拷打,直到交够钱为止。

也不知道这些官员到底是怎么想的,崇祯当年让大家捐钱,各个都喊穷。当刘宗敏的刑具拿出来,各个都有钱。这也就是所谓的恶人还需恶人治。

说到这里,有个错误的印象要进行澄清。李自成在北京,他只抢钱,对女人没兴趣。他起初也没有纵容士兵奸淫掳老百姓,所谓的纵兵劫掠是在他退出北京前,因为他对时局失控了才发生的

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李自成是孤军进北京,他身边明朝降军比自己的心腹兵马多两倍。如果他不能拉拢北京的老百姓支持他,他是很危险的。并且李自成进京一共就四十多天时间,他在第九天才开始抢钱,抢了半个月后就出兵攻打吴三桂。从时间上来说,他也没空去玩女人。大顺军也一样,在短时间内,不去抢官家金库,专门搜刮穷人家里的铜板,这明显不合常理。

所以,李自成进京之后大肆收刮金银,这事不假。因为他抢惯了,不靠劫掠大户,他无法维持军队的凝聚力。但是说他进北京之后立刻就贪污腐化,这一观点站不住脚,也不符合人情常理。



大顺军在抄掠官员家产的同时,李自成也没忘了巩固统治。他当时最担心的隐患是吴三桂会杀进京城,替崇祯报仇。所以李自成对吴三桂的策反工作非常重视。

不过吴三桂的策反活动最终还是失败了。至于失败的原因,从根源来说,还是吴三桂对李自成不信任。直接原因就是陈圆圆。

刘宗敏抢了陈圆圆后,吴三桂怒了。发誓要跟李自成干到底(是刘宗敏抢了陈圆圆,不是李自成)。而李自成又不可能为了吴三桂得罪刘总敏。于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就爆发了大战。

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一日(顺治元年和崇祯十七年是同一年),李自成与吴三桂在一片石展开大战。战至次日,吴三桂渐渐不支。为了扭转战局,吴三桂便投降了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随即,清军和吴三桂联手攻击李自成,并将李自成击退。(李自成六万兵,吴三桂四万)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率三万残兵败将逃回京城。此时,李自成对时局已经失控。而且他的心态也崩溃了。于是,北京爆发了大顺军烧杀劫掠事件。

退出北京后,李自成采纳了谋士顾君恩提出的建议,迅速退回关中,以潼关、黄河天险为屏障,打算先避过清军的锋芒期,再与清军做长久对抗。

然而令李自成始料未及的是,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后,迅速用真金白银和高官厚禄招揽了大量明军将士。这些明军拿到了白哗哗的银子,战斗力爆棚,先前不堪一击的形象不复存在。(不是明军不能打,而是崇祯皇帝没钱发军饷,战斗动力不足)

这些明军配合清军对李自成穷追猛打,先破山西,再破潼关,最终把李自成给赶出去了关中,踢到了两湖一带。最后,李自成死在了湖北九宫山。死因众说纷纭。




李自成留给后人的印象,是一个口号“均田免赋”。这个口号反映了李自成希望为百姓谋生活;

民间传说的李自成是一首民歌:盼闯王、迎闯王,闯王到来不纳粮。

民歌反映了人民是欢迎李自成的,因为李自成为民谋了福祉。

无论从李自成的口号,还是从民间对于李自成形象的描述,在那个时代,李自成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人民的救星。

可是这颗救星只是从天空一闪而过。

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只当了42天皇帝,就被吴三桂引来清军,赶出北京。

进入北京城之后,李自成做了哪些事?所做之事与他一贯作风是否背离?

李自成做了不少大事,而且所做之事都是为了巩固战果、或者扩大战果。

礼葬崇祯帝

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清晨,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把刘宗敏所率领的军队迎进北京城;

中午,在太监王德化带领下,李自成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城,经过承天门,步走进入皇宫内殿。

这时候,李自成希望得到明朝皇帝的隆恩,受封河南,然后为明朝剿灭贼寇。

可是,明朝皇帝已经不在皇宫。

明朝皇帝到哪去了呢?

在太监王承恩引导下,惶惶不安的崇祯帝爬上煤山,君臣二人向皇宫方向观望,还是真的舍不得抛下皇宫。

王承恩带着崇祯帝又悄悄回到乾清宫。此时的乾清宫已经空无一人,守卫的大臣全都不见了踪影。

空空荡荡的乾清宫,异常阴森。崇祯帝发出感叹: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崇祯帝找来笔墨,在蓝色袍服上书写一段文字: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绝望之际,带上太监王承恩,再次回到煤山。他们走到一颗歪脖子树下停住脚步。

回首往事,悲伤不已,崇祯帝就在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的时候左脚无鞋,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殁年33岁。

农民军将领向李自成汇报崇祯帝的死讯,李自成心中五味杂成。

看到崇祯帝蓝色袍服上的那段文字时,李自成觉得崇祯帝不仅具有自尊心,而且还具有比较高尚的品行。

李自成下令“礼葬”崇祯帝:在东华门外设立灵堂,摆放崇祯帝的棺材,允许百姓公祭;

后来,又把崇祯帝的棺材移进佛寺中,安排僧众超度;

农历三月二十七,李自成将崇祯帝的棺材安葬到田贵妃的坟墓中。

李自成用行动表达,自己不是一个毫无人性的魔鬼,自己也是遵从上下规矩的。

进驻紫禁城

李自成只是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当初起义的目的是能够生存下来。

随着队伍发展到足够强大,已经占领了明朝都城的时候、已经进入皇帝居住的皇宫的时候,他的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以前听说皇帝的奢靡生活,定然无限向往;

现在进入皇宫,自己直接看见宫女、并且可以占有宫女的时候,不动心是不正常的。

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也想让自己过上皇帝的生活,并且他把这样的想法付诸实践。

入住紫禁城,李自成看见貌美如花的宫女窦美仪,实在控制不住占有她的内心躁动,便册封窦美仪为妃。

大明皇宫中留下来的佳丽个个美丽漂亮,李自成一人独占了30多名嫔妃。

根据丞相牛金星的建议,李自成还要到民间在搜罗更多一些美女。

大顺丞相牛金星,根据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礼仪,精心为李自成安排登基程序。

牛金星大张旗鼓宣传,李自成即将登上皇位,并积极筹备登基大典所必须的各项物资、旗帜等等。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确实沉醉在胜利之中,他考虑到还有风险存在,但是更想立即过上真正的皇帝生活。

也许这就是农民领袖的眼光:放大了成功,轻视了危险。

安定北京城

刚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没有忘记自己的口号,也严格要求自己以及部下。

正如口号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李自成希望能够让百姓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不想惊扰百姓,更不愿掠夺百姓。

大顺军刚进入北京城的那些天,李自成严格要求自己的军队。

李自成有一道命令:

“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这样的法令使得京城秩序井然,京城百姓依然过着原来的生活,没有受到不好影响。

大街上的店铺商家正常营业,生意收入一如既往。

京城百姓都对李自成持有欢迎态度。

大顺军中有两个家中很穷的士兵,初次见到京城店铺中琳琅满目的绸缎,便动起了歪脑筋。

两个穷兵商议一番后,故意与众人分开,对一家绸缎商铺实施抢劫。

商铺主人向大顺军将领报案,大顺军将领禀报李自成。

李自成命令将两个穷兵抓住,带到繁华的棋盘街大街上,当众活剐。

百姓看见李自成治军如此严格,十分高兴,京城百姓生活又和原来一样秩序井然。

可是,时间不长,李自成忙于登基大典、忙于享受皇宫妃嫔,疏于管理军队,士兵将领们开始胡作非为、严重骚扰京城百姓了。

拷掠百官财

进入北京后,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2万多人,需要运转经费;李自成、刘宗敏等人养活大批女人需要钱财;登基大典的筹备需要资金;等等方面,需要开支太多。

李自成大顺军本来基本上没有资金库存,现在都必须从北京城中收集。

不能从百姓身上搜刮,李自成需要百姓的支持。

只能从明朝遗留下来的官员身上获取。

从农历三月二十七开始,李自成的农民军向明朝官员伸手要钱。

根据明朝官员级别高低,李自成明确规定了他们的助饷金额。

“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明朝末年的官员大多数都是爱才如命之人,他们舍不得把钱拿出来。李自成是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把逼官筹饷这件大事交给刘宗敏去办。

刘宗敏特地制作了夹棍5000具,夹棍较粗而且棱角分明,用铁钉连接。施刑的时候,夹人的时候,士兵稍一用力,人的骨头就夹碎了。

刘宗敏就用夹棍对付不愿助饷的明朝官员。

凡是家中有资金超过一万两的,刘宗敏逼迫他们上交2万两。如果不能足额交钱,刘宗敏加重刑罚,夹棍之后,再加施炮烙酷刑。

明朝官员所受酷刑,异常悲惨。只要不死,刑罚就不会停止。

被拷掠的官员中,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吴襄。

“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在追赃助饷的过程中,被农民军酷刑致死的人超过1600多。

农民军从宫中搜出内帑银3700万锭,金1000万锭,这些金锭、银锭上面都刻有“永乐字”。

刚开始几天,被拷掠的都是明朝官员。几天之后,情况发生巨变。

大顺军的士兵于公于私,都参与抢劫与掠夺。

不分官员百姓,只要有钱,都是士兵们抢掠的对象。一旦不服从,士兵们立即杀人抢钱。几乎每天都有平民百姓被大顺军杀死。

原来纪律严明的大顺军,已经不复存在;原来受百姓欢迎的农民军,已经变成百姓既痛恨又害怕的土匪流寇。

招降吴三桂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分析了当时明朝残余军队的实力。

只有镇守辽东的吴三桂,对大顺存在比较严重的威胁。

一方面吴三桂拥有精兵大约8万人,是所有明朝残余力量中军队人数最多的。

另一方面,崇祯帝要求各方军队尽快返京保卫皇上的时候,只有吴三桂真正把军队开往京城,准备援助京城。这说明吴三桂是唯一一支敢于战斗的明朝军队。

如何处理自己与吴三桂的关系,李自成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劝降吴三桂。

李自成自己写了2封劝降信,吴三桂没有及时回复,可能是路途较远,信件往来时间不够;也可能是吴三桂还在犹豫观望之中。

李自成说服吴三桂父亲吴襄,吴襄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儿子吴三桂。

说明明朝皇帝已死,京城已经处在大顺军控制之下,劝儿子投降李自成。

为了父亲以及家人的安全、也为了能与爱妾陈圆圆团聚,吴三桂同意向李自成投降。

吴三桂从山海关出发,向北京赶去,准备接受李自成招降。

已经走完回京路程三分之二的时候,碰到自己家中两个佣人,他们是逃难出来的。

佣人告诉吴三桂,陈圆圆被农民军将领抢走了,父亲被农民军关押。

吴三桂非常愤怒,率领军队迅速返回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派来驻守山海关的将领,重新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与李自成彻底决裂,两人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吴三桂转过身来一心一意投降清军多尔衮。

由于农民军将领的胡作非为,导致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失败,李自成又多了一个强敌、死敌。

进军山海关

当吴三桂返回山海关的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知道必须采取军事行动才能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了。

1644年农历四月五日,北京武英殿内,李自成召集一场高级将领军事会议,打算派遣大将刘宗敏率兵前往山海关,进攻吴三桂。

已经贪图京城生活,沉醉于陈圆圆温柔怀抱的刘宗敏,公然直接回怼李自成:

大家都是做贼的,你在京城享受,凭什么要我到前线卖命?

李自成料想争吵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山海关,并且要求刘宗敏等大将一起征战。

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自率领6万多大顺军,向山海关进发。

进攻明军的顺利和胜利,让李自成认为这次进攻山海关,也会很快得胜回朝的,显然,李自成错了。

获悉李自成东征的消息,吴三桂一面派人在北京东不远的地方,迎接李自成,假意投降,拖延时间;另一面派人多次向清军多尔衮请求:

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李自成看穿吴三桂阴谋诡计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进攻机会。

四月二十一日,多尔衮经过急行军,抵达距离山海关15里的地方。

对山海关地形、气候都不熟悉的大顺军,与吴三桂军队在一片石进行激烈战斗,大顺军非常艰难。

李自成、吴三桂双方互有伤亡。正当双方将士十分疲倦的时候,观察多时的多尔衮命令手下大将,率领2万精锐骑兵,挥舞白旗,直冲李自成军队。

大顺军猝不及防,死亡2万多人,大将刘宗敏身中一箭、伤势不轻。

李自成急忙命令军队往回撤退。

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退到北京城的李自成军队,只剩下3万余人。

四月二十九日,根据牛金星的安排,李自成在北京举行称帝典礼。

愤怒难消的李自成命令部下,将吴三桂一家大小34口人,全部杀死。

农历五月一日,李自成火烧紫禁城部分建筑,然后,率领队伍向西安方向逃窜。

逃亡途中,李自成多次受挫,又错杀李岩等人,致使军心离散。

1645年五月,一败再败的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忠于明朝的程九伯地方民兵杀死。

从农历1644年三月十九进入北京城,到农历1644年五月一日,被迫离开北京,首尾那一天都算上,李自成主政北京整整42天。

在这42天中,李自成礼葬崇祯帝,但是,没有笼络明朝遗留官民;

李自成急于当皇帝,但是,只是拥有宫女嫔妃,其他条件都不具备;

李自成保护北京市民,但是,虎头蛇尾,没有赢得人民持续的拥护;

李自成敲诈明朝官员,但是,手段过于粗暴狠毒,犯了众怒;

李自成希望招降吴三桂,但是,没有约束部下,反而激怒吴三桂;

李自成亲自进军山海关,但是,没有兵家计谋,招致兵败如山倒。

李自成具有远大的目标,可是,只贪图眼前的享受,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来得早一天或者迟一天而已。

(图片选自网络)




公元1644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闯王李自成带着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在杀死了自己宠爱的嫔妃和子女后走到了紫禁城外的煤山之上,上吊而亡。尽管崇祯皇帝其实可以逃离北京,随着大明的军队南下,利用南方的军事力量和广袤的国土、发达的经济、先进的农业进行战略反攻。重新夺取对北京城的控制。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天子守社稷,以身殉国!

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北京城。此时的李自成及其统领下的数十万大军达到了起义以来的巅峰。李自成更是如愿以偿的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此时的李自成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平生夙愿。这就是李自成所率领下的农民起义身上所具有的短视性。正是这种农民起义的短视性造成了李自成之后的溃败以及灭亡。

李自成似乎一直没有想好倘若将明朝推翻之后,他想要的一个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尽管李自成给跟随他的农民起义军们承诺了许多优厚的待遇。更是给支持他闯荡天下的农民百姓以不纳税的承诺。

因此在逼死崇祯皇帝之后,李自成在北京城内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其一对北京城这座明朝末年的首都。官宦云集商贾众多。李自成自然是要对这些旧的统治阶级进行了一番打压和劫掠,从这些明朝官宦和商女家中搜刮来大量的金银财富。当然这样的行为其实十分可以理解。毕竟战争对于金钱的依赖性巨大。几十万农民起义军跟随闯王李自成长期的行军打仗,为的就是荣华富贵和经营财富,因此李自成才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大量搜刮金银财宝。

但是我们知道,在崇祯皇帝统治的最后几年里。为了筹集军饷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行和抵御东北后金八旗兵的侵扰和镇压农民起义,崇祯皇帝曾经带头节俭紧衣缩食甚至提倡北京城内的官员和商贾募捐以维护大明王朝的江山不倒。但是这些官员和富裕的商贾却一个个不愿将家产拿出一点以解国家燃眉之急。最终这些守财奴成为了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掠夺的对象。

其二就是,李自成得知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后。命人将崇祯皇帝的尸体抬下来之后。并没有厚葬这位前朝的皇帝。反而对崇祯皇帝的尸体进行暴晒而且令城内的百姓围观。但是实际上,尽管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崇祯皇帝的名声尤其是在北京城内,实际上还是不错的。这样一位曾经的大明天子死后,遭到如此非人待遇。因此北京城内的百姓对于李自成由好感变成反感。而且当初李自成口中承诺的不纳粮、不交税,也没有兑现。因此闯王李自成和其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原来被普通百姓夹道欢迎到后来被百姓所抛弃。

其三就是,李自成进驻北京城之后,并没有及时的整顿军纪和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和军事措施。而是直接奔赴了紫禁城内。尽管还未称帝,但是却先做起来皇帝。与自己的亲信大臣在皇宫之中纵酒享乐。这样的行为自然上行下效,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在北京城内也开始了奢侈的生活。军纪和战斗力迅速下降。

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下,闯王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闯进了三海关总兵吴三桂在北京的府中。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这使得原本打算投靠闯王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与满清政权结盟,投靠了清政府。

后来在李自成与吴三桂的战斗中,由于满清八旗兵的援助,吴三桂打赢了这场战争,李自成败退回北京城内。随后李自成匆忙称帝,但是北京城却待不下去了。因此闯王李自成带领着农民起义军匆忙的逃离北京城,在闯王李自成离开北京城时,一方面带走了劫掠来的大量金银财富,另外一方面命令手下士兵纵火焚烧了明朝皇城和各个城门楼。然后朝着九宫山方向逃散。

就这样闯王李自成辛辛苦苦所夺取来的胜利果实就被关外的满清政府捡了便宜。其后满清政府入关之后,更是对南明小朝廷和闯王李自成、大西政权张献忠进行了残酷的杀戮和打击。最终在这场乱世纷争之中,满清政府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大清王朝。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闯王李自成有过多次机会问鼎天下。但是闯王李自成和农民起义所具有的短视性使得其功亏一篑。可惜!可悲!




李自成太渴望当皇帝了,仅仅42天,他就把当皇帝能干的事儿都干了个遍,连皇帝不敢干的事儿,他也干了。

李自成在没有当皇帝之前,认为当皇帝确实挺简单的,但是现实却啪啪打脸。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层出不穷,尤其是在西北边陲地区,天灾几乎要置人于死地,持续时间高达36个月,实在走投无路的百姓,就干起了揭竿而起的营生。
当时就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年轻人,出自落魄地主之家,仅仅读过几天的私塾,小小年纪就靠着给地主放羊来补贴家用,年纪稍大一点就开始工作了,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驿卒,说白了就是咱们今天的邮差,快递员一样的活计。

本想安安稳稳就此过日子的李自成,连这个简单的愿望也不能满足,甚至到了举债度日的地步,即便是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全家人还要面临贪官污吏的盘剥,许多当地百姓都到了啃树皮充饥的地步。

即便是当时收入微薄,但李自成好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是这一切,恰好赶上崇祯皇帝精简改编驿站,而李自成又不偏不倚,在裁员的关键时刻丢失公文,彻底被炒鱿鱼失业了。

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李自成同乡的举人艾诏,早年借过李自成钱,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就找李自成讨债,即便是想还钱也有心无力,于是李自成就被告到了官府。

于是当地县令,就把李自成游街示众,差点命丧黄泉的李自成,经过亲友搭救才保下命来,年底出狱后,实在气不过的李自成,直接送债主艾诏领了盒饭。

但这件事也没有结束,就在李自成入狱的那段时间,老婆李氏也不愿意跟着李自成再过苦日子了,居然跟同村男子勾搭在了一起。

于是李自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把自己的老婆和隔壁老王都给了结了。

自此,李自成就开启了逃亡之路,带着自己的侄子李过,逃窜到今天的甘肃张掖地区,隐瞒真实姓名参了军。

原本跟随部队进京的李自成,不满于当时的军饷问题,起兵反叛,眼看入与朝廷越走越远,原本就对朝廷不满的李自成,也彻底加入农民起义军队伍。

作战勇猛的李自成,很快就得到了手下兄弟们的拥护,本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原则。李自成投奔了闯王高迎祥,只不过好景并不长。

李自成新认的老大高迎祥,在陕西地区被巡抚孙传庭伏击,兵败受俘,不甘屈辱,一命呜呼了。

而当时已经锋芒毕露的李自成,也被拥戴为新一届闯王,继续高举起义军大旗,开展起义事业。

为了能够尽快团结起义军,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迅速赢得了无数农民百姓的支持,但他也不知道的是,成也均田免赋,败也均田免赋,李自成亲自为自己挖下了一个大坑。

李自成的起义事业还是相当顺利的,一路高歌猛进,在公元1643年,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便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知无法与李自成抗衡,提前自缢而亡。

李自成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北京城新一任的主人,一切都太顺利了,反而让闯王李自成,忘记了自己当年起义的初衷。

李自成当皇帝的42天,都干了什么?

明朝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3月19日

整个北京城也要易主了:

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占领北京之后,就派手下的士兵张贴了安民告示,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民心,另一方面也是对那些想趁机作乱之人的警告。

随后便开始搜寻崇祯皇帝的下落,而崇祯太子朱慈烺,也毫无意外选择了投降。

三天后,崇祯皇帝的遗体在煤山被发现。

得知崇祯皇帝已死的消息,李自成也并没有感觉到有多意外,他派人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遗体抬到了东华门旁边,又花20串钱买了两副棺材,就那样放了三天。

直到第4天,北京城里的普通百姓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自发地将崇祯皇帝安葬了,李自成也没有阻拦。

由于当年的崇祯皇帝,并没有提前为自己修建陵寝,所以最终也只是和周皇后的遗体一样,被抬到昌平的田贵妃墓中一块安葬了。

尽管李自成的处理方式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但是对比清军入关之后,不仅为崇祯皇帝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而且还将已经下葬的田贵妃墓,进行重新的修缮。

不得不说,李自成当年确实缺乏深谋远虑,也错失了一个拉拢人心的良机。

但是接下来李自成也迷茫了。

当年的他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全天下老百姓吃饱饭,同时也让自己几乎绝望的生活,看到一丝扭转的希望,但是这一路走来,居然过五关斩六将,直接推翻了数百年的大明王朝,原本那个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经常饱受欺凌的李自成,也成为了无数人顶礼膜拜的一国之君。

不好好享受一番,真的对不起这十多年来的辛苦付出。

自从妻子李氏给自己戴了帽子之后,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李自成都没有好好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于是在入主皇宫没多久,看到年轻貌美的宫女窦美仪,闯王李自成,再也压抑不住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望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心,李自成直接册封窦美仪为妃,同样也为了享受一把当皇帝的特权,李自成也终于知道了皇帝的快乐,原来就是如此简单。

很快一人独占30多名嫔妃的李自成,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但是这幸福只是眼前的。并没有被胜利完全冲昏头脑的李自成,也终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当年均田免赋的想法太天真了。

作为起义军的口号,确实能够迅速拉拢人心,但是真当自己当了皇帝,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自己当初只有几万人的军队,入京后也已经扩充了10倍不止,这么多人吃饭都是个大问题,当年崇祯皇帝要是有钱发军饷,也就不至于无兵可用了。

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李自成,再这样下去,那可是坐吃山空的节奏。

但是当年已经发誓不再坑害穷苦百姓的李自成,也深知农民百姓的不易,不愿意掠夺普通百姓,那就只能拿富商大户,明朝遗老来开刀了。

毕竟要维持军队的正常运转,还要满足后宫佳丽的吃穿用度,再加上整个皇宫正常维护费用,甚至还不算登基大典,一想到这些就头大,李自成满脑子就一个想法,搞钱。

当时李自成手下有个大将叫刘宗敏,此人可是个狠人。

尽管当年的明朝官员对崇祯皇帝哭穷,但是这一招在李自成这里不好使。

他明确根据官员级别的高低,确定了他们需要缴纳军饷的数量。

高级官员10万左右,中级官员3~5万,一般官员1~2万,其他下属几千。

刚开始确实有人负隅顽抗,依旧是那套哭穷的把戏,但是这一招在刘宗敏看来,压根不是什么问题,他专门制作了5000套夹棍,就是为了专门针对这一类人。

士兵们只要稍微一用力,就有可能将骨头夹碎,所以面对这样的酷刑,对于那些不愿意出钱的明朝官员,也只能乖乖就范,如果按照规定时间不能足额缴纳,还要进一步施加重刑,直到彻底缴清欠款为止。

原本只是要钱,但是被压迫已久的农民起义军,在用刑过程中难免会掺杂个人恩怨,最终也导致因酷刑而死的官员超过1600多人。

这其实也为李自成的失败埋下隐患。

当年吴三桂的父亲也在其中。

原本是明朝末年辽东总兵的吴三桂父亲吴襄,在北京城被攻破后,也被大顺军活捉了,只不过留着他还有妙用,毕竟只有招降了吴三桂,李自成的皇位才能坐得安稳。

由于当年李自成在进京之后,头脑还相当清醒的他,专门立下军规铁律:胆敢有故意伤人者,劫掠财物者,欺辱妇女者,通通杀无赦。

规矩是确实立下了,但是执行环节出了问题。

刚开始农民起义军也确实能够严格遵守,而且当时为了杀鸡儆猴,居然有两个士兵顶风作案,看着京城商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公然实施抢劫作案。

这件事被李自成得知以后,当街将这两人活剐示众,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但是原本都是出生贫苦的农民起义军,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很少有人能抵挡住聚合金钱的诱惑。

很多时候都已经开始掺杂个人情绪了,不仅对于那些不愿意交钱的官员施以重刑,甚至对于清正廉洁的清官,也没有做到优待礼遇。

原本纪律严明的大顺军,秉公执行公务的同时,也慢慢有了中饱私囊的行为,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涉及的金钱数额也越来越大,士兵们甚至干起了杀人抢钱的勾当,军中的不正之风开始蔓延,但此时正忙着准备登基大典的李自成,也压根管不了这么多了。

他唯一操心的,就是怎么才能让吴三桂投降了?

毕竟当时镇守辽东的吴三桂,手上的精兵至少有8万人,而且吴三桂手上的军队作战能力一点也不差。

吴三桂本身也是一个能力不错的将领,不知道该如何办的李自成,就写了两封信,探探吴三桂的口风,看有没有可能劝降的机会。

恰好当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还在京城,李自成说服吴襄之后,也让他劝降吴三桂,毕竟就连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都还在京城,为了家人团聚,也为了天下苍生不再饱受战乱之苦,赶紧接受投降,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原本都已经投降的吴三桂,但是在半路上却听到了一个令他咬牙切齿的消息。

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当时也并不知道吴三桂已经在投降的路上,反而迫不及待地霸占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也瞬间没有了想要投降的心思,但是第1次交手他就发现,凭借他当时的实力,如果直接跟李自成硬刚,那无非就是两败俱伤,眼看大顺军已经兵临山海关下,为了将损失减到最小,吴三桂就联系了摄政王多尔衮,联手击退了李自成。

被打到节节败退的李自成,在4月23日开始收罗残余势力,怒不可遏的他处决了吴三桂父亲吴襄,也意味着他与吴三桂彻底决裂,随后在4月27日准备北京防御工事,顺便处决了吴三桂全家。

直到4月28日,在大臣们的坚决劝告下,李自成才终于举办了登基典礼,随后便决定先暂时放弃北京,然后再从长计议。

4月30号,大顺军正式从北京撤退。

原本还想着东山再起的李自成,却没想到在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就用大量的金钱收买人心,原本就遭受酷刑折磨得明朝旧官,很快就被招揽了,而且有了充足的军费,当年那些不堪一击的明朝士兵,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原本还被天下百姓拥护的闯王李自成,尽管看似他做了一个皇帝在位期间能做的所有事,也做了皇帝,在位期间,压根不敢做到的事,但是无论如何,李自成终究还是一步步走向了覆灭的深渊。

曾经是天下百姓人人捧之,但是相比较之下,入关后的清军更懂得如何收买人心,现在的李子成,却犹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得而诛之。

在明军和清军的混合双打之下,李自成就连关中都待不下去了,再加上当时的鼠疫横行,李自成的精神也一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关于李自成最终的结局,却始终没有定论,相信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所以回顾李自成的一生,究竟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原因显而易见:
第一、李自成均田免赋的口号,埋下祸端,直接断绝了大顺王朝的可持续经济支柱。

第二、江山未稳之时,李自成提前放松了警惕。

第三、为了筹集军饷,尽管让明朝官员屈服了,但这一做法却不是深得人心的。

第四、没有厚葬礼遇崇祯皇帝,缺失了拉拢人心的好机会。

第五、前期军队纪律严明,但是却没有能够保持初心。

第六、手下大将刘宗敏的错误,直接激怒了吴三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闯王   崇祯   山海关   大顺   北京城   大明   皇帝   明朝   京城   起义军   北京   军队   官员   农民   百姓   财经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