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战争是残酷的,先辈为了保护我们,为了祖国繁荣强大,“付了出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今天,那么战争中尸体都是如何处理呢,如果时间来的及战场上的尸体一定会及时得到处理,最常见的集体埋葬、立碑、土葬、火化、但也有“炮葬”比如:上甘岭战役,受伤的战士在坑道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而牺牲,他们都是以“炮葬”的方式安葬。


大家都知道,尸体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不仅会散发尸臭味,而且也会形成巨人观现象,尤其是那种高度腐烂的尸体,体内的细菌会随着口腔、鼻腔、肛门、散发出来,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病毒。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不仅是对死者不尊重,对活着的人也是一种无奈,尤其是当时战争年代,战士“浴血奋战”但战场上每天都会有战士“阵亡”而存活下来的战士却每天和遗体打交道,因为可以用“尸横遍野”形容。


如果这些遗体没有及时得到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活着的战士是一种“屈辱”也对“牺牲的战士”是一种无奈,正常的情况下战争结束后,双方的军事人员都会派出代表,协商遗体的处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为牺牲的战士立牌,或暂时冷藏处理,为了让我们后辈知道他的英雄伟绩,而最常见的就是集体埋葬。


战争年代双方战士都是代表本国,虽然战争“残酷”但战士遗体需要妥善处理,这是战士应该享受的礼仪,也是对他们的尊重


不管战争死亡多少人,不管敌我双方发生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但只要是参加战争,就代表各自国家,所以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应该妥善安置,一战二战中敌方国家有先进的设备和条件,他们都是在当时战争结束的时候,派出代表协商把战士的尸体运送回自己国家。


进行冷藏、安置、火化、然后通知家属领取“阵亡抚恤金”,按照战场上的标准给予立功奖励颁发给家属。


而我们那个时候设备和条件跟不上,很多时候都是集中安葬牺牲战士的遗体,比如:当场战争结束后,利用交涉、协商、战火间隙的空间、将战场上牺牲的战士遗体集中安葬,然后立碑、一般都是在附近。


而我方根据战场上的表现和当时的花名册,穿着、户籍地、派出军事人员前往战士老家,把“阵亡抚恤金”发放给战士亲属,或以邮寄的方式,所以战争年代是痛苦的,参加战争的英雄为了我们祖国的发展,为了保护我们祖国的领地,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今天,所以他们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给予战士崇高的尊严,上甘岭战役,牺牲的战士以炮葬的方式安葬


炮葬或许大家听过,但大家不一定理解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觉得炮葬是安葬方式,是我方给予战士的尊重,但其实不是这样子的,炮葬是一种无奈,炮葬是敌方用“炮弹将我方牺牲的战士再炸一遍”通俗点解释:人肉墙体而已,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可以理解为,用牺牲战士的遗体赢来胜利的时刻,减少敌方的武器装备。


上甘岭战役,是一场经典战役不亚于地道战,但伤亡人数和牺牲的战士的确有些多,因为在一个坑道内,本来就窄小,不仅不利于作战,而且也不利于卫生员治疗受伤的战士,但战争是残酷的,受伤严重的战士没有及时得到救治牺牲后,被整齐的摆在岔洞底部。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最后不得不利用敌方战火间隙,我方战士用尽全身最后力气将遗体扔在坑道外,瞬间敌方的炮弹将我方战士的遗体“炸成碎片”这就是所谓的炮葬。


其实就是人肉墙,因为无奈,因为当时环境、火力、遗体腐烂和发臭因素,存活下来的战士也无法忍受,因为细菌会散发,因为遗体可能有病毒,但炮葬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给上甘岭战役赢来了时间。


以上事迹就是战争中遗体是如何处理的,也是先辈们用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我们现在的今天,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也请大家没事的时候去烈士陵园祭拜先辈。


战争年代有没有慈善组织或民间力量帮忙安葬牺牲的战士呢


那个年代我们的胜利是离不开民间力量的支持,比如:村民提供的粮食、村民提供的暂时住宿或长久住宿。


比如:道教、基督教或佛教的信徒,他们也会对战争有一些帮助,但没有村民提供的多,也没有村民提供的实,至少我们现在没听说过。


而当时,我们的部队走到哪里都深受百姓的爱戴,当部队需要在某个村庄或地方驻扎的时候,村民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最常见的就是民兵、这是一种民间武装力量。


而慈善组织给予我们的帮助只在电视中见过,现实中我还没听说过,不过应该会有慈善组织帮我方安葬牺牲战士的遗体吧,具体的大家知道吗,欢迎补充。


结束语


战争年代,无论敌我双方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尽应有的义务,牺牲战士的遗体也会得到妥善处理的,家属也会得到补偿和奖励的,而现在的和平是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在珍惜当下的时刻,一定要牢记先辈的不容易。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390条问答。

很多人不知道,尸体一旦腐烂就很容易形成传染病,更别说会造成环境污染了。

古人的饮用水很多就是水井或者池塘。

而水井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

尸体一旦腐烂,遇到阴雨就很容易将腐烂的液体混入池塘,甚至直接进入水井。

这些东西里面有很多细菌,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恶性传染病。

古代没有抗生素,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所以,一旦出现尸体,哪怕是无主尸体,村民也会很快将他们埋葬。

一般来说,军事作战后留下的尸体,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双方军事人员收尸。

任何军队都有专门负责收尸的人员,我军一般是军工人员负责。

一般会等着战斗结束或者战斗间隔期间,军工人员去收尸。

中越战争期间,双方把烈士遗体看的都很重,宁可再死人,也一定要把遗体抢回来。

在对峙期间,双方也有默契,各自收尸人员一般要打着白旗,就没有危险,允许他们搬运。



第二,慈善组织。

在大城市附近发生的战争,如果双方来不及处理尸体,会有专门的慈善组织负责。

这些慈善组织多是宗教色彩,比如佛教或者道教,西方就是基督教。

他们以僧人、道士出面,雇佣村民进行收尸,给一定的费用。



第三,村民收尸。

就是最上面说的那样,村民也会自行处理。

其实这也没什么难度,无非挖个大坑埋掉而已。

农民挖个坑又有什么难度,花费点力气而已。


以上都是原则而已。

实际上,战火地区可能出现村民逃散避难,慈善组织瓦解,军队只顾作战,必然会有一些尸体散落各地。

尸体腐烂会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混合战场的硝烟、焦臭味,形成一种特殊战场气味。

普通新兵到了这种地方,闻到这种气味就已经作呕,更别说打仗了。

很多士兵进入战场以后,因为这种臭味,头几天根本不想吃东西。




只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敌我双方,都会尽可能的将阵地上的尸体处理掉。

如果放任这些尸体不管,那么用不了一两天就会腐烂、且会发出很大的一股难闻气味,甚至还会因此滋生、传播疾病,会让活着的士兵受到牵连。

  • 而在真正的战争当中,处理阵地上的尸体也有很多方式,下面我就简单的列举几种。

古代时期对战场上阵亡士兵尸体的处理方式、是比较“残忍”的

据了解,我国古代军队在作战结束之后,面对阵地上大量阵亡士兵的尸体时,获胜的一方也不会对尸体放任不管。

  • 首先会把自己人与敌人的尸体分别集中收集,自己人的尸体会得到相对较好的处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般都能做到“入土为安”。

而获胜方对于敌人的尸体处理方式就不一样了,在战争结束之后会把敌人的尸体收集起来,然后会简单的在上面覆盖泥土,越往上堆会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土堆。

而这样做,就是为了向战败的敌人炫耀自己的战绩,古人也称之为筑“京观”、也有另外一个较为恐怖的名字——“骷髅泰”。

古代时期,对战死的敌人尸体这样的处理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残忍的,虽然说是敌人士兵的尸体,但还是透露出一种“没有人性”的味道在里面,根本没有做到“死者为大”。

  • 而步入近代后,这种对尸体不文明的处理方式,也慢慢被淘汰掉了,各国军队在战争结束之后,都会尽可能的想办法将阵地上的尸体掩埋、或是火化处理掉。

这样做的原因,首先就是避免尸体腐烂、不但气味难闻,更甚者还会滋生传播疾病,这对于还想继续驻守该片阵地的军队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

近代爆发的各场战争中,世界各国军队在战斗结束后,对于敌我双方阵亡士兵尸体的处理方法大概有这三种。

第1种

如果在战斗结束后,战败的一方是全军覆没、或者是全线撤退,那么战场上牺牲士兵的尸体只能由获胜方去处理。

因为这个时候的战场已经进入热武器时代,所以一场战斗下来阵亡士兵的数量会非常多,而获胜方也会考虑到下场战斗的准备工作,所以不会有那么多精力去掩埋尸体。

一般都会命令战俘去挖一个大坑,然后将战败方阵亡士兵的尸体收集起来,然后全部往坑里丢,之后再简单的掩埋起来就完事了。

当然,敌我双方士兵的尸体肯定会分开掩埋的,自己人应该还会在己方士兵尸体掩埋地点上立个碑、或者做个标志。

第2种

这也是一种战场上比较常用的处理尸体的方式,那就是对尸体进行“火化”,同样是会优先命令战俘将尸体收集起来,不过不会挖坑,而是会将这些尸体在地面上堆在一起,然后在上面浇上大量的汽油,再点上一把火就可以收工了。

  • 用这种方式处理阵亡士兵的尸体,也算是比较简单省力的了,毕竟不需要花费人力与时间去挖坑、填坑,只要将尸体收集堆积起来,一把火就能烧得干干净净。

而这样做,也能够让阵地上的尸体避免腐烂变质、从而可能会引起瘟疫传播,也算做是一个比较省力又安全的方式了。

第3种

如果发生战斗的附近有村庄、城市,再加上战斗结束后敌我双方因为情况所需,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紧急转移到下一作战地点。

那么这个时候战斗中所阵亡士兵的尸体,就只能由附近村民或者红十字会的人员所处理。

毕竟这些村民也知道,如果这些靠近村庄的一大片尸体,不能够得到掩埋或者有效处理的话,很可能会因此发生瘟疫席卷附近村庄,这可不是件好事情。

  • 当然,这些村民处理军队阵亡士兵尸体的方式也很简单,不外乎是就近挖个大坑将尸体掩埋掉而已。

除此之外,如果发生战斗的地方荒无人烟,再加上军队下一步的作战、转移命令紧急,那么这些战斗中阵亡士兵的尸体,只能够被遗弃荒野。

这些被遗弃的阵亡士兵尸体,要不就是被荒野中的野兽叼走,要不就只能在野地里慢慢变成一堆白骨。

  • 当然,在近现代战场上还有一种较为人道的实体处理方式,那就是在战斗结束后、或者是战斗的间隙,双方会同意对手派出少量人员、但不能携带武器,前出阵地收集己方士兵的尸体。

比如曾在“对越作战”的一些战斗中,越军因为遭受到了我方猛烈的进攻,付出了非常大的伤亡,甚至是很多越军士兵的尸体都已经堆在我方阵地眼前了。

没过两天,这些尸体就开始腐烂发臭,这让我军当时许多士兵都吃不下饭,于是我军开始命人处理这些腐烂的尸体。

由于需要提防越军的偷袭,我军只能够在阵地前二三十米内的活动,可由于阵地前面的尸体数量实在太多了,我军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可也不能让这些慢慢腐烂的尸体放任不管吧,气味难闻还好说,如果发生瘟疫那可是真不得了了。

于是乎,我居然只能够给对面的越军发出通告,通知越军:“允许他们到我军阵地前将阵亡的越军士兵尸体运回去,以告慰他们的亲属,但每次过来收集尸体的人不得超过50名,也不可携带武器,且必须高举红十字会的旗帜”。

只要越军按照此些要求,那么阵地上的我军士兵绝不开枪,会确保前来收集尸体的越军士兵生命安全,我军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符合人道主义的。

而步入近二三十年,各国之间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战争,最多只是一些局部的小规模冲突而已,像这样的战斗阵亡的士兵数量也不会太多。

  • 所以,近些年在局部冲突当中阵亡的士兵尸体,大多数都能够被很好的对待,一般都会被所在部队很好的收容、然后进行冷藏运回国内、家乡,而阵亡士兵的遗物也会随遗体一起交给死者家属。

到达国内后,国家会为这些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举行非常庄重的葬礼、追悼会,这应该是最为尊重、对死者最为体面的方式了。

总结一下,各国军队对阵地前阵亡士兵的尸体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古代时期会将这些尸体用来炫耀自己的战绩。

  • 而到了近代,为了避免这些尸体腐烂产生恶臭,或者是滋生疾病、细菌,甚至是爆发瘟疫,各国军队大多时候都会尽可能的将这些尸体收集起来,要不是就地掩埋、要不就是进行火化。

当然,如果情况允许还是会好好安葬的。

而到了现代,各国之间所爆发的只是小规模冲突,战场上的局势也没有那么紧张、阵亡的士兵人数也不多,所以每个国家都能够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阵亡士兵的遗体。

而处理方式,一般都是会运回国内、家乡进行庄重的安葬,魂归故里,这也是一名士兵荣誉的象征,毕竟对于他们的国家而言,他们是英雄、是勇士。


“军器战位”




1990年夏天,我在汾河边的一个村里,帮助一位朋友,检修了一台20英寸的日立CTP-236D型彩电。试机时,正好碰上了电视里正放着战斗片的电视剧。

血腥的战斗场面,勾起了家里一位八十多岁老人的回忆。他说电视剧是假的——死了那么多的人,天气那么热。那里还能吃下饭去?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老人讲述了发生在他们村里的故事:

民国三十七年夏天,也就是1948年割麦子前几天。亲戚的老家村里,以及附近的十几个村子里。发生过一场很大的战斗。

交战的双方,是阎锡山的闪击兵团和解放军的徐向前所部。

老人说,“二战区的部队”(指阎锡山的闪击兵团)是半后晌的时候,进了他们村里的。人数不少。村里根本就住不下。村外的地里和道路上,都是穿军装的人。

没想到半夜时分,南山上的八路军(指徐向前所部的解放军)就打进来了。一时间,枪炮响得分不清点儿,耳朵里面全部是“嗡嗡”的声音。当年他二十多岁,因为怕阎锡山的部队抓民伕,躲到了一个地窖里。现在听见打起来了,就更不敢出去了。


第二天下午,听不见枪炮声响了。和家里的人钻出地窖后,发现村里到处都是穿着军装的死人。幸存的人们组织起来,正在往村外的那块盐碱地里抬死人哩。

因为天气炎热。很多被打死、被炸死的尸体,不仅开始有了蛆儿,而且已经发臭了。因为死的人多,又没有那么多的棺材。除了“南山上下来的”尸体,被统一集中拉到一个丘陵区,用一丈长的“白洋布”裹着,用牛车装上拉走埋葬了的。剩下的就是“二战区”的尸体了。

那块盐碱地中间,挖了一个大坑。挖到四尺深的时候,就不能挖了——再挖,就是泥浆了。

抬来的阎锡山部队的尸体,一个挨一个。在大坑底部摆了一层。然后就开始填埋。就这样埋,村里一百多号人忙了一天,才埋了不到五分之一:村里的尸首是基本上搬运到村外了。但是高粱地里、小麦地里、豆子地里的尸体,比村里的多多了。

因为小麦成熟了。再不割就要落籽啦!因此人们只能忍着尸体带来的恶臭,赶紧用镰刀把小麦割回来。腾下地,就在麦田里的死尸旁,挖上二、三尺深的沟。把早已发臭流水的尸体推进去埋了。

收拾完麦田里的尸体,就开始处理高粱地、大豆地里的尸体了。不埋吧?臭的不行。怕引起瘟疫;埋吧?就得往闷热的庄稼地里钻。村里有好几个人都因此中了暑。因此,除了村子跟前,臭的不行的尸体被人们简单埋了。有的尸体到了收秋的时候,就变成一堆烂衣服里包着的骨头架子啦!

收过秋以后,村里的人们在村长的领导下,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在不长庄稼的烂碱地上,揭开冻土,挖了些坑。把各处收拾回来的骨架,全部埋了。这才算基本上把那场战斗死了的人全部打发了。

老人说,从那年开始,他就不吃肉了。并且对尸臭味儿特别敏感。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伤亡是难以避免的。

尤其是一战、二战时期,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作战方式又是以战地战为主;和冷兵器时代相比,伤亡成倍增加。

那么,在阵地战中,双方士兵的尸体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处理尸体方法一是地掩埋;二是把尸体弄到一块焚烧;不过第二种方法不人道,只有古人偶尔会用,现代人是不会用的。

在战场上各国军人都会在战斗间隙,把战友尸体掩埋起来,倒下的是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不会忍心战友暴尸在光天化日之下。

比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在战斗告一段落的时候,将战友尸体搜集到山谷中,挖坑掩埋。

然后在那里做一个记号,希望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把遗骸运到国内。

战斗英雄邱少云牺牲之后,他的战友就冒着敌人的炮火,穿过敌军以一条封锁线,匍匐前进了3000多米,将其埋葬一个山谷里。

为什么要埋那么远?因为附近战场上阵亡的志愿军都埋在这里,这样日后容易找到;无论是祭奠还是让他们遗骸回国,都比较方便。

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学家就在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找到一个万人坑,它是俄罗斯工人在铺设水管时挖到的。

经过挖掘,在里面发现1845具德军士兵遗骸,以及数量不多的马匹遗骸。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参战人数高达500万,苏德阵亡士兵高达300多万。

由于后勤供应出现问题,德军士兵最后缺乏燃料和食品,数以万计的士兵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冻死。

战争后期他们连枪都拿不动,战友的尸体也无法掩埋,只能等战争结束了,再去掩埋。

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行了6个月,多数尸体只能在战役结束后掩埋,所幸战役是在冬季进行的,尸体不会腐败发臭。

如果战争是夏天进行的,非常可怕了。

一战中著名的绞肉机战役,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大多数时间是在夏天进行的。

凡尔登战役法德双方投入兵力200万,伤亡100万,伤亡率为百分之五十,战役从1916年2月打到12月。

很难想象,在炎热高温下,士兵们如何能忍受尸体发出的恶臭。

惨烈战斗让法军士兵精神都崩溃了,根本就顾不上收尸。

战役结束的时候,要塞周围的山坡上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都被风化成干尸。

事实上阵地战非常残酷,投入火力非常大,士兵很难得到全尸,大多粉身碎骨。

凡尔登战役中,德法双方倾泻了4000万发炮弹。斯大林格战役中,苏方消耗的弹药是九千五百六十八车皮、将近3万吨。

所以说,残酷的阵地战中,很多尸体被炮火就地掩埋了。

正常情况下,尸体都是被战胜方处理的,因为战败方不是被全歼就是逃之夭夭。

凡尔登战役以法军惨胜而结束,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凡尔登要塞周围的百姓,把遍地士兵遗骸弄到一块,挖坑掩埋。

其实世界战争史上最惨烈的阵地战,当属203争夺战。

之所以说它惨烈,是因为它是一个小山,通向高地的道路是有限的。就是在这有限的道路上,躺下了10万具尸体。

203高地争夺战是日俄战争的高潮之战,日军伤亡6万多,总指挥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都先后战死,通往山上的道路两旁堆满了日军士兵的尸体,日军攻下高地的时候,看到如此惨象,军官们哭声一片。

山上都是石头,尸体怎么处理,当然是就山沟里掩埋,也不管是不是本国士兵了。

如果士兵不是死在阵地战,而是死于游击战,士兵尸体就更惨,不是被野兽撕咬,就是被蛆虫吃掉。

越南和朝鲜战争结束这么多年,美国政府一直在寻找美军士兵遗骸。

美国国防部每年投入经费1500万,建立了一个由考古专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拆弹专家、老兵与DNA鉴定专家,共同组成了一个“战俘与战争失踪人员委员会”。

他们对朝鲜和越南人提供的每一具遗骸进行检测,确定无误的,给予重奖。

迄今为止,美国在朝鲜半岛找到了200具美军遗骸,为此支付了3000万美元;在越南找到了980具美军士兵遗骸,支付金额将近1500万。

但即便如此,还有7万多美军士兵的遗骸没有找到。

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什么形式的战争,献身的都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让我们诅咒战争,祈祷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上甘岭   阵地   尸体   越军   都会   遗骸   遗体   村里   战役   村民   士兵   战士   牺牲   战争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