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上甘岭,朝鲜的一个小山村,因为一场战争被世界所熟知。后来也有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上甘岭,方圆不过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这两个小山头,正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一东一西,相距只有150米,互为犄角。

负责五圣山一线防御的是志愿军第15军。开完作战会议后,彭总亲自叮嘱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五圣山是中线要地的门户,一旦失掉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历史负责!”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是不甘心,还是对三八线以北的地区抱有幻想。此时的美国即将迎来总统大选,他们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国内非议之声!1952年10月8日,美国远东司令克拉克批准了范弗里特精心策划的代号为“摊牌行动”作战计划,作战目标正是上甘岭旁边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了6万多人,外加324门火炮、181辆坦克、100余架飞机。其中“范弗里特弹药量”再次被运用,在区区3.7平方公里的地方,美军打出了190多万发炮弹,出动飞机轰炸,丢下近5000枚重磅炸弹,这么密集的火力打击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出现。山头的高度被削去了2米多,漫山遍野的泥土被烧焦,惨烈程度不忍直视!

我英勇的志愿军依托坑道阵地与敌人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

就这样,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范弗里特的“摊牌计划”被彻底粉碎,我志愿军成功守住了上甘岭阵地,让敌人始终没能前进一步!

上甘岭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我志愿军战士在缺少食物和水的情况下,靠着顽强的意志与敌人搏斗,“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军长秦基伟定下的立功标准,可见当时的后援补给多么的困难!

此次战役涌现出了大量的战斗英雄和功臣:

为了给部队打通道路,减少伤亡,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

战斗至最后一刻,拉响手榴弹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孙占元!

战斗中身受重伤,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电话线,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的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牛保才!

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战斗英雄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稳定,他们守住了新中国的大门,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














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永远都不会忘掉,1952年10月14日这一天。那一天炮火过后根本不可能散去的硝烟和石屑粉末遮蔽了整个天空,以至于让参加过第1天战斗的幸存者都以为是个阴天,其实那一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

范弗里特为了迷惑中国将领,直到10月16日他还在搞了场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放烟雾。以至于当上甘岭之战打响三天后的17日夜里,志愿军将领秦基伟还在日记中猜测美军主攻方向到底在哪里?

而上甘岭上的第1天,被坑道中熬过第1天炮击的志愿军战士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天炮火的猛烈程度,那就是“地狱”!!!

美军的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猛轰,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落在志愿军两个连队的阵地上。弹落处,石片翻飞,钢片如雨。而天上则是美军完全掌握制空权,100多架轰炸机下死劲的轮番轰炸。重磅炸弹将花岗岩炸得粉碎,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烈焰冲天,日月无关。

仅仅一天功夫,上甘岭山头就被整整削去了两米,平日坚硬的石头山被完全炸成了石屑山,往日用钢钎都打不动的岩石,一脚踩下去就直没膝头。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上甘岭仿佛是一条被狂风骇浪拍打着的随时都会倾覆的小船。

而此刻隐蔽在坑道中的所有志愿军战士都被震得满嘴鲜血直流。一个17岁本来正在睡觉的小战士,永远都没有再醒过来,他被活活震死了。

1952年10月12日凌晨4:00,美国人蓄谋已久的“摊牌行动”终于亮出了底牌!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军一口气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和200余架次飞机,对付上甘岭上区区志愿军两个连又一个排。光炮弹就消耗了30万发,航弹更是投下了500余枚之多。

按照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的想象,以如此多的兵力和如此狂暴的火力,顶多只用5天就可以拿下这两个小高地,而伤亡顶多也就200人左右。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到最后他会在上甘岭填进去整整27,000条美军性命。而接下去的43天,这两个小高地将没有片刻宁静,上甘岭一战也将是他戎马生涯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惨败。

美军炮火急,志愿军手里的也不是烧火棍,仅在第1天的战斗中,两个志愿军连队就打掉了45万发子弹,近万枚手雷手榴弹,将站前储备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外加十挺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被打坏。几乎占到两个连队全员装备的80%以上。当日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这一天,中国军队伤亡550,美韩军则在阵地前丢下了1900人的尸体。

打到第3天,上甘岭上志愿军已有15个连队投入争夺战,歼敌已近5000人,小高地上血流成河血,尸积如山,而这个时候上甘岭之战才刚刚开始拉开序幕。在摸清了范弗里特的意图后,志愿军的十五军主力和军属炮兵全都调往上甘岭方向。

打到第4天,战况越来越惨烈。双方士兵就在这两个小阵地上,来回冲杀。打到最后就是惨烈无比的近身白刃战。劈掉骨头的“咔嚓”声,刀刀入肉的“扑哧”声。狂怒的狂吼声,垂死的惨叫声在阵地上响成一片。不断有中国士兵拉响手榴弹爆破筒与蜂拥上来的美军士兵同归于尽。阵地一天几易其手,满地都是血乎乎的尸体和残肢断臂。

固执的范弗里特怒火冲天,没想到只准备伤亡200人的仗,没几天就已经达到了伤亡五六千人,而这两个小小的山头还在中国军队手里。这个美国老军人的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遭遭到中国军人的空前打击。他不断的跑上前沿指挥所,不断下令,几乎所有的命令都只有两个字:进攻!而对面三兵团司令王近山得知范弗利特在亲自指挥进攻的消息时,冲上指挥所山头大叫:范弗里特啊范弗里特,这次要叫你知道老子的厉害!

战至10月19日,志愿军44门重炮和24门喀秋莎火箭炮一起怒吼,15军第1次大反击开始了。占领了地表阵地的美军被炸得血肉横飞。三个连队的志愿军战士攻势如潮,进展迅速,20分钟就夺回了地形简单的537.3高地。而地势相对复杂的597.9高地则打成了一片血海。年仅19岁的苗族战士龙世昌拖着炸剩下的腿,拼命爬上一个疯狂喷涂火蛇的大碉堡网,往射孔里塞了根爆破筒,地堡里的敌人往外推,龙世昌用胸膛抵住爆破筒,使出最后的力气往内压,一声巨响后,他和地堡内的敌人,什么也没有留下。

一个名叫黄继光的士兵拖着已经流干鲜血的身体,扑向高地上最后一个敌人地堡的枪眼。当地堡被攻克时。黄继光的连长惊异的发现,黄继光身上扑上地堡前的7处弹伤没有一处流血,连地堡前都没有一丝血痕,作为英雄战士身上的血在最后一扑前早已流干了,按医学理论,他的肉体已经死亡了,他是完全靠意志力和使命感完成这惊天动地的壮举。

迄今为止,中国军队只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这两名基层官兵荣获了“特级英雄”这种最高等级荣誉。直到今天,这支英雄的连队,在每天晚上点名时,连长都会首先呼喊:黄继光,而全连战士都会气壮山河的回应:"到"!。

仅在黄继光牺牲的大反攻之夜,志愿军就上报杀敌2500人,第2天志愿军一个观察所发现,仅在597.9高地正南面的山沟里,美国人一次就拉走了30卡车的尸体。

当时的一名美国记者沃尔逊,惊恐地向国内报道了他看不到的景象: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美联社记者伦多夫报道,那些出发时兵员齐整的部队,回来时只剩下几个少的可怜的残余,那些最精干最勇敢的军官们,看到这样惊人的损失都哭了起来。

一个美国俘虏一脸沉痛的告诉志愿军,联合国军参战的18个营里,美军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最能打的荣誉团队十七团第1天就伤亡过半,有的连只剩下一个少尉。

在这次惊天动地的大血战中,在只能放两个连的高地上,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以及2000名新兵,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4.3万余人。而所谓的“联合国军”,则一口气投入了步兵10个团,空降兵一个团,共11个团两个营,共6万余人,中国军队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以此为代价,歼敌2.5万,其中美军5200余人,敌我阵亡比为1.6:1。合计双方共投入10多万人,在一块长仅2700米,宽仅1千米的狭小地域内殊死搏杀,在43天内有共4.06万名士兵倒在这片2.7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堪称二战之后一场不折不扣的“绞肉机之战”。

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就以名震世界。在那些天里,西方媒体上全是上甘岭的新闻,“朝鲜战场中的凡尔登”,“美军兵力无法填满的无底洞”,“用原子弹也不能把上甘岭上的中国军队消灭光”,从此美军打心眼里承认中国军人的勇敢毅力和战术都是超一流的,美国军队从此视中国军队为最强硬的对手,直到今天,美国军事学院教科书中唯一的中国战例就是上甘岭战役。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70周年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历史,不忘这些为了共和国而浴血奋战的勇士们,没有他们舍身忘死的战斗,就没有今天的恬静美好的生活!

##以史为鉴,以史为思,以史为炬##,欢迎关注@凯撒观天下 ,期待您的点赞,评论,转发!




从上甘岭开始,美国人才真正认识了中国人!——引一句外媒评论朝鲜战争的文字,来为本篇文章做序。


那么,上甘岭战役究竟惨烈到了何种地步?中国军队到底给美军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面对着武器装备比自己高出一个维度的美军,志愿军又是怎样反败为胜的?为什么说这场战役是中国人的国魂之战?

带着以上这些问题,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穿越六十多年前,走进这个弹片横飞,遮天蔽日,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上甘岭战场。

上甘岭战役现场

美国人准备玩一把大的!

1、美国人坐不住了。

1952年10月,这已是美国人踏入朝鲜半岛的第三个年头。入侵朝鲜的“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因作战不力已被撤职回国,中朝军队也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战争的主动权。同时,美国杜鲁门总统临近大选,而国内民众对这场伤亡巨大却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战争越来越抵触。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与中朝在谈判桌上僵持一年之久的美国坐不住了。于是他们准备直接玩一场大的

麦克阿瑟

2、代号为“摊牌行动”的军事计划。

为了扭转战场颓势,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美军内部通过了一个代号为“摊牌行动”的军事计划,意味着要梭哈的意思。

摊牌行动由美军著名的“山地战专家”、“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范弗里特策划并指挥。范弗里特对这次行动寄予厚望,他说这是1951年秋季以来最大的一次攻势,可“一举扭转当前战局”。

范弗里特的计划,就是要集中美军目前弹药库存能提供的最大火力空中力量能给予的最大支援来向中国军队防守的上甘岭高地发动进攻,夺取上甘岭高地后,就能由此向志愿军中部战线的咽喉要点、朝鲜中部平原的屏障五圣山展开攻势。

考虑到美军有充足到令人发指的弹药、猛烈的炮火,还有不间断的空中支援,于是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预估:应该不会超过6天、伤亡不超过200人就能成功达成计划目标。于是克拉克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范弗里特的这个计划。

1952年10月14日,美军调集数百门大口径火炮,另加上坦克、飞机的支援,发起了对我志愿军防守阵地的猛攻,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我们先透过下面这几组数据,来非常具体的直观感受一下,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了何种地步。

1、炮火激烈程度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

志愿军防守的上甘岭阵地一共有两个山头高地,这两个高地的面积加起来才3.7平方公里。而美军为了进攻这么大点的一共地方,就一共投入兵力超过6万人,调集大炮32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

此役中,美军共对这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了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炸弹,高峰时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平均每平方的公里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致使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2米,土石被炸松1-2米。整个表面阵地真正成为了一片焦土

同样,志愿军在这次战役共发射了40余万发炮弹,消耗弹药5500多吨,平均每天就要消耗弹药128吨。这种消耗量在中国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堆积如山的炮弹弹壳

2、伤亡之惨烈远超美军以往之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有一场著名的硫磺岛战役,美军在此役中产生了伤亡率为32.6%的巨大伤亡,这是美国人认为伤亡率最高的一次战役。正是这样巨大的伤亡率让美国人感到害怕,最终才促使了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定。

但是,在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的伤亡率达到了多少呢?是恐怖的40%甚至以上,伤亡人数高达25000余人,几达全军人数的一半。

同时,中国志愿军的伤亡总人数为11500人,其中阵亡4838人伤6691人,伤亡率约占25%

使美军伤亡惨重的硫磺岛战役

3、战斗激烈至一天之内阵地几度反复易手。

上甘岭战役一共打了43天,在43天内阵地五十多次易手,双方得而复失,失而复夺,反复争夺阵地多达59次

每一次的阵地易手都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整个高地都被鲜血染红。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增兵的战术,一个营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一对倒下之后另一队马上递补,前赴后继。

最后,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那么,在当时美军的炮火猛烈到连山头都被削低两米的情况下,志愿军到底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在美军的武器装备几乎高出自己一个维度的情况下,志愿军又是如何取得最终胜利的?

其实,这也是战役结束后,美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心中最大的一个问号。接下来请看下文。

志愿军到底是如何取胜的?

1、先说志愿军为何能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中生存下来。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采用了一种极为简单却又极为有效的防御战术,叫做反斜侧坑道战术。所谓反斜侧坑道,就是在背向敌军的那一面山坡挖掘坑道,依托坑道来最大限度地躲避美军炮火,减少伤亡。

据参战老兵回忆,当时上甘岭在战前就挖了一年多的坑道,其中最大的一个主坑道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这分明就是翻版的地道战呀!


在战役一开始,美军炮弹倾盆大雨似的向上甘岭高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志愿军战士正是靠着这样的坑道战术有效地减少了伤亡。

一开始美军一直困惑不解,为什么竟然有人能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中幸存下来?直到美军持续轰炸的第四天,他们才发现志愿军在地上挖有坑道。在派了一个中校参谋外加几名精干侦察兵前往核实后,美军才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

2、志愿军的作战方式让“山地战专家”范弗里特一筹莫展。

坑道战术可以用来躲避敌人炮火,也可以用来神出鬼没地向敌人发动袭击,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志愿军将士们当然深谙此道。

美军因为有武器装备上的碾压优势,所以从战役一开始就完全是沉稳有条的教科书般的打法:先用猛烈炮火进行地毯式覆盖,然后再用步兵推进肃清残敌占领阵地。

但令范弗里特没有想到的是,这支中国军队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他们早就挖好坑道躲避炮火,在美军猛烈的炮火过后,躲避在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又爬出坑道与美军混战。

纵使范弗里特知道了志愿军的坑道秘诀,但他依然毫无办法。美军曾尝试过对坑道入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药包爆破、向坑道投掷手榴弹等等。每当情况危急时,志愿军就从后方发射炮弹对阵地进行轰炸,使正在破坏坑道的美军死伤惨重。

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坑道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四下炸地堡、暗杀哨兵,向美军发动夜袭。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不得宁。

就这样,在这数十天的战斗中,中国军人发挥出极高的战斗素养,坚韧而灵活,将坑道战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再加上志愿坚定的战斗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使得美军在高地的反复争夺战中根本无法完全占领高地,被死死地钉在了上甘岭。

3、志愿军以惊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信念,打赢了战争,也打出了中国国魂。

在今天,位于湖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部,士兵们每天在操场集合点名的时候,连队指导员都会第一个呼喊一个名字“黄继光”,马上下面的所有战士们就会齐声大喝“到”!声音划破长空,气壮山河。这就是上甘岭战役中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的部队,这便是黄继光为部队带来的军魂

美国人至今都无法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志和信念促使了如黄继光在内的中国军人发挥出如此坚韧而顽强的战斗力?

上甘岭战役之前的这100年,中国军队不是这样的呀!鸦片战争中,英国一两万人的军队就将数十万清军杀得丢盔弃甲;八国联军一万余人就敢在中国腹地大杀四方,还把京师都端了;日本侵华时,中国三十万东北军一枪未发,将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三千万同胞拱手让人......

这100年以来,太多太多的战役都记录着中国军队的不堪一击。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刚开始时,没有人会认为中国军队可以和世界第一强军美军交手,当时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狂妄的叫嚣“这将会是一场屠杀。”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美国人的认知,一次又一次给予美军极大的震撼。直到上甘岭战役,这种震撼直接达到了高潮!下面,我们来就看一看志愿军战士们在战斗中都给了美军怎样的震撼。

志愿军战士

用自己血肉之躯充当电线的——牛保才。

志愿军的电话线被美军炮击摧毁,无法联络上指挥部。身为电话班副班长的牛保才冒死前去查线,把随身携带的一大卷电线用完后,便用自己的身体连通了线路,也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换来了三分钟的宝贵通话时间,正是在这三分钟内,指挥部传达了作战部署。

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机枪眼的——黄继光。

在与美军反复进行的阵地争夺战中,有次志愿军被美军在山头的一个集团火力点压制住了,要攻上山头就必须拔掉这个火力点。黄继光挺身而出,在炸毁几处火力点后弹药用光,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美军最后的一处地堡射孔,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

还有双腿被打断却依然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

还有电影《英雄儿女》中大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主人公王成的原型王万成,在全班战士因防守高地伤亡殆尽时,他毫不犹豫的拉响爆破筒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还有……太多太多,在这43天里,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韧不屈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五六十年代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的精神也成为了一代人学习的榜样。同时,也给了美军极大的震撼!

那么,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志愿军战士有如此顽强的战斗意志呢?

朝鲜战争对于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来说,是一场什么战争?他们来到朝鲜半岛上肆意践踏和屠杀,同时还派军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轰炸,这是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

而对于中朝军队来说,这是保家卫国的战争,身后既是家,就是对自己给予重托和厚望的国家和人民,所以必须誓死以战,保卫家国。

正是靠着这样最真挚最朴素的爱国情怀,靠着绝不负祖国人民信任的信念,志愿军战士们才有了那超出美军想象的顽强战斗意志!

节选记录朝鲜战场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一段文字,便可一窥志愿军战士们当时那真挚到让人泪崩的爱国情怀——

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结语。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摊牌行动”,给了敌人沉痛打击,也让美国人意识到在战场难以取得胜利,最后只能回到谈判桌上来。

此战不仅奠定了朝韩以“三八线”为分界的南江北界,还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安定与和平。不仅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还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国魂。此战之后,让全世界都意识到,原来中国真的是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让参战双方在战后没多久就签订了停战协议。

经过两天的空袭后,多国部队的地面进攻于1952年10月14日04:00正式打响,韩美集中炮击在志愿军第15军控制的30公里。05:00,美军的280门火炮和榴弹炮扩大了射程,使韩美步兵能够在硝烟弥漫的掩护下推进。美军的集中轰炸成功地清除了多国部队的前进道路,摧毁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这两个阵地的大部分地面防御工事,猛烈的炮击还中断了志愿军通讯线路,摧毁了该地区所有的有线和无线通讯。


当美韩军队接近志愿军防御工事时,他们遇到了手榴弹、爆破筒、聚能装药和从高处滚落的岩石。由于无法继续安全推进,美韩军队不得不依靠近距离支援火炮来压制志愿军的反击,但是志愿军利用掩体和坑道网络以逸待劳,而韩美的地面部队已经精疲力尽。美军1营和3营有96人死亡,在第一次袭击中又有337人受伤,这是美军第31步兵团在战争中一天内伤亡最重的一次。


尽管志愿军顽强抵抗,但是在多国部队毁灭性的火力支援下,在537.7高地的防御连在减少到20名战士后被迫撤退到隧道中,韩军第二营在15:20前占领了山脊。尽管已经暂时占领了537.7高地,但美军对上甘岭的攻击在主山597.9高地前停滞,因为两个美军营都遭受了手榴弹的袭击而严重伤亡。到下午晚些时候,美韩军队的攻击减弱,并开始转入防御阵地,以面对志愿军的反击。

为了收复失地,志愿军第45师师长崔建功试图派出三个步兵连进行突袭。当照明弹打破夜幕时,志愿军发起了冲锋,随后展开了近身的肉搏战。多国部队以重炮反击,但是坚定的志愿军突击部队穿过阵线和多国部队炮兵的掩护进入多国部队阵地,美韩联军惊魂失色,在弹药耗尽后被迫放弃之前所有占领的阵地,战斗陷入焦灼状态。

(崔建功)

志愿军的反攻让美韩联军的前线将领都感受到了压力。美国第七步兵师和韩国第二步兵师的司令官韦恩·C·史密斯少将和郑日权中将,每天都在为身心俱惫的士兵缓解压力,以保持部队士气。10月15日,史密斯命令第32步兵团第1营和第31步兵团第2营,在摩西上校的指挥下恢复对上甘岭的进攻。韩军的参谋总长丁一权也将其第32团第2营替换为第17团第2营,以让其部队可以轮休。美韩恢复进攻后,坑道里的的135团奋起反击,阻止了美国人向597.9高地前进。另一方面,韩国在夺回537.7高地后也被击退。

10月16日,美军第32步兵团的约瑟夫·R·鲁斯上校从摩西手中接过作战指挥权。10月16日,美军第17步兵团第2营到达战场后,设法攻占597.9高地。但美军很快就在低处的山谷中遭到了志愿军机枪的猛烈射击,他们被迫于10月18日撤退到山后的山坡上。在那一晚,志愿军继续用小型突击队和手榴弹攻击来袭扰美军阵地。韩军的情况稍好一些,在韩美火力的联合下,第32团再次占领了537.7高地,并以此为据点抵抗志愿军的火力。


对15军军长秦基伟来说,由于缺乏正常运作的通讯网络和准确的情报,他无法对多国的攻击作出反应。因此第45师起初没有得到任何炮火支援而损失惨重,在多国部队的前几日进攻中,志愿军的守军每天都有500人伤亡。10月17日,在得知有10多个志愿军步兵连失去战斗力后,45师师长崔建功让剩下的六个步兵连进行集中反击,在44门大口径火炮和一个BM-13火箭炮团的协助下,第134团精锐的第8连从坑道发起攻击,而其他五个步兵连在10月19日黄昏时横穿开阔地进行攻击。他们的左翼将韩军赶出了537.7高地。

10月20日拂晓,多国火力重新占据上风,志愿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被迫返回坑道躲避。10月20日下午,史密斯将美军第17步兵团替换为第32步兵团的同时,秦继伟接到报告说,第45师快被打光了。

在经历了10天的4000多人伤亡后,最后一次进攻的失败结束了第45师的战斗。多国部队已经牢牢控制了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剩下的志愿军被困在坑道中。尽管最初遭遇挫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邓华,在10月25日晚举行的战略会议上,命令秦基伟不惜代价守住上甘岭。

(秦基伟)

美军的伤亡也相当惨重,范弗里特决定在10月25日让美军第7步兵师进行轮休,从而避免了该部队伤亡的扩大。韩军第2步兵师第31团将负责上甘岭的主攻角色,而韩军第2步兵师第17团继续进攻537.7高地。同一天,新的志愿军增援部队正在金化郡前线会合,第12军的增援部队暂由第15军指挥,第45师也收到了1200名增援士兵重新组建了13个步兵连。秦继伟命令第29师第86、87团与第45师联手进行新的反击。此时大约67门重炮和一个团的高射炮也被用来支持即将到来的反击。

在接下来的五天里,韩军31团与志愿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第45师还每晚渗透小型部队进入联合国阵地,为被困部队提供补给并疏散伤员。在10月20日至29日期间没有坑道掩护的志愿军后勤和医疗兵的严重伤亡,影视剧里所表现的后勤兵送苹果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10月30日中午,第15军用133门大口径火炮、22个火箭炮和30个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轰炸韩军,这是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行动。来自第45师和第29师的10个步兵连蜂拥到韩军31团的阵地上,将其赶出537.7高地。在战斗结束后,韩军三个步兵连中,只有175名韩国士兵幸存。随后增援的志愿军12军于11月1日抵达,与其他志愿军部队将剩余的韩军从597.9高地赶走,并击退了其随后的反击。

为了收回阵地,美军命令韩军第9步兵师于第30团于10月31日继续进攻上甘岭。韩军在接下来的五天内连续发动攻击,但都没有成功。虽然韩军未能夺回上甘岭,但由此造成的重大伤亡迫使志愿军军于11月5日召集第31师第93团作为增援部队。而美国第九军团司令鲁本暂停了对上甘岭的进一步攻击,以防止更多的伤亡。

敌退我进,当美军第九军团在上甘岭选择放弃时,志愿军准备发起进攻。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志愿军第92团于11月11日16:00发起进攻。志愿军很快就将韩军赶走,但丁一权在11月12日拂晓时又以韩军第2步兵师第17团增援。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第17团第1营攻占了537.7高地的三分之二,并对志愿军92团造成重大伤亡。

11月14日,志愿军再次发动进攻。到11月17日,在韩军第一野战炮兵群的掩护下,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韩军第二营退回到了第一营原来的位置,第12军在11月18日晚上解除了韩军第93团的兵力威胁。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双方你来我往,各有胜负,到11月25日,韩军第二步兵师被第九步兵师接替,战斗已经接近临界点,逐渐平息。


鉴于大量多国部队的伤亡和来自克拉克的压力,范弗里特于11月28日中断了上甘岭的军事行动,从而结束了美军在上甘岭的战役。而韩军还不肯罢休,几天后,志愿军第34师和韩军第9步兵师于12月2日至3日在537.7高地进行了拉锯战,12月15日,随着志愿军第29师从34师手中接管战场控制权,第12军从该地区撤出,上甘岭战役全面结束。

上甘岭战役刷新了美军在硫磺岛战役34%的伤亡率,达到了空前的38%。根据我国官方统计,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阵亡4838人,伤6691人。而美国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统计美军共阵亡365人,伤1174人和一人被俘。 韩国国防部官方历史统计韩军共阵亡1096人,伤3496人,失踪96人。 按照《抗美援朝战史》记载,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使用67门高射炮掩护,2个炮兵师共110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以及2个营共24辆卡秋莎多管火箭炮参战,43天共发射炮弹40万发。多国部队使用105毫米以上火炮288门,飞机278余架。克拉克和杜鲁门其后也承认此次战役严重挫伤了联合国军的士气。尽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但上甘岭战役却是西方媒体中关于朝鲜战争中最避及谈论的战役,可见这场战役对其沉痛的打击,而不敢正面面对。


确切地说,上甘岭战役参战各方的损失都很惨重,主要是因为:

参战各方都有不能输的迫切需求

上甘岭战役前,朝鲜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参战各方的进攻都已经进入强弩之末,处于僵持状态。而上甘岭战役的胜负,直接决定了胜利的一方在停战协议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谁在上甘岭坚持到最后,谁就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而且上甘岭一旦失守,其后面朝鲜北部200多的平原直接向多国部队敞开。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摩托化程度比多国部队低了好几个档次,根本无力抵挡多国部队的机械化部队在平原上的推进。志愿军只能投入大量的兵力,利用上甘岭的地形优势,在上甘岭的坑道与多国部队决一胜负,失去上甘岭后,志愿军已经无险可守,这是志愿军能够战胜多国部队唯一的机会。

(上甘岭附近的地势图)

如果上甘岭失守,不仅三八线名存实亡,朝鲜半岛都可能会落入美韩之手。换句话说,韩国要想实现统一,只要啃下上甘岭这块骨头,其背后就是一马平川。面对这一历史机遇,韩军是不会善罢甘休,这也是为何韩军最后在美军停止进攻后,还在做最后的努力,有时历史就是瞬间,机会稍纵即逝,即使韩军部队被打残了还要硬着头皮上。后来韩国正是对于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丧失而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而对于美国而言,上甘岭战役决定着当时下届美国总统人选。碰巧的是,上甘岭战役结束的同时,就是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之时。换句话说,杜鲁门为了让其所在的民主党能够在总统大位上胜选,必须要用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来为其政党候选人拉票。而当时艾森豪威尔也正是看到了美军陷入朝鲜战争中,在竞选造势时大打反战牌。若上甘岭战役失利,艾森豪威尔就能凭借反战的光环胜选。而随着上甘岭战事的焦灼,作为三军统帅的杜鲁门只能命令美军加大火力投入。而且前线指挥的范弗里特在上甘岭战役前夕,他的儿子在执行美空军任务时阵亡,范弗里特面对“国恨家仇”,势必也会迎合杜鲁门的心思,把志愿军往死里整。后来由于美军在上甘岭使用的炮火之多,而创造了范弗里特弹药量的新名词。


我方阵营的底子比较薄

炮火一响,黄金万两,战争的实质拼的就是参战各方的综合国力。朝鲜战争不仅损失了各方的兵员,还消耗着各方的国家资源。毛主席在战争期间曾经在给斯大林的信中提及过,由于抗美援朝的关系,我国每年的预算会增加60%,而总预算的32%,都会直接用于朝鲜战场。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就曾经说过,如果志愿军一两天没饭吃,再好的作战计划都泡汤,而如果志愿军打胜了,全体指战员的功劳算一半,后勤补给算一半。战争的后勤补给要靠强大的国力支撑,而当时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钢产量达到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07亿美元。而美军依靠其强大的工业能力,可以在上甘岭大规模装备M-1951式防弹背心和头盔,美军战后也承认,如果没有穿戴防弹装备,伤亡会更加严重。而我国当时的钢铁产量,根本无法做到志愿军每人都配备防弹衣和头盔。


而对比我国当时工农业总产值仅为574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还不够美国的尾数。尽管战争物资优先进行供应,但是我们由于国力的差距还是无法与美国的后勤补给相比。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补给系统,在伤员救治率上比我们高出很多,志愿军伤亡大就输在了后勤保障上,让很多战士在寒冷的战场上无法获得及时救治而阵亡。而且苏联当时也处于战时恢复状态,为了对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撒币,尽管苏联也对我国和朝鲜进行支援,但是其对朝鲜战场的支援无法与美国投入的物资力度相比。

朝鲜方面更是艰难。多国部队在战争中已经破坏了朝鲜全部的发电站,这对其国民生产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在美军的空袭下,仅1952年7月11日一晚,美军出动空军轰炸平壤就死伤平民6000多人。朝鲜基本没有防空防御网,在面对美军的空袭时,其战时的生产基本停止,基本靠苏联和我国的支援才撑过战争的寒冬。


志愿军在武器方面相对落后

美国当时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一大批水准最高的科技人才储备,这也是为何美军认为只要运用最先进的武器,多兵种配合的立体化作战肯定能笑到最后。志愿军在上甘岭所用的火炮基本都是依靠在抗战时期缴获的日式火炮和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火炮,以及苏联援助的火炮。总的来说,志愿军在上甘岭的火炮大约是美军的三分之一,从战后的志愿军伤亡来看,主要是由美军的重炮造成的。战前我国的炮兵非常稀缺,都被当成特种兵看待,很多炮兵都是临时抱佛脚在战斗中学习和成长,后来从苏联援助以及从蒋军投降的炮兵被派上了战场,才弥补了炮兵人数的缺乏。


而当时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初,部署的兵力只有两个连。范弗里特就是看准了这个弱点才在上甘岭发动突然袭击。而在美军的空袭和炮火的攻击下,当时志愿军的通讯曾经出现中断,直到通讯恢复后,火炮和部队的增援才逐渐往上甘岭方向集结。志愿军的重大伤亡都是在初期火炮没形成火力压制下造成的。而且志愿军当时唯一能在火力上与美军对轰的,只有那24门喀秋莎火箭炮,火炮集结后才让美军感觉到了威胁。


而且美军将领在朝鲜战场遭遇挫折后,曾多次威胁要使用原子弹。按照美军在硫磺岛的伤亡率看,这是有可能的。但当时苏联成功研制原子弹后,让美军不敢在上甘岭使用原子弹。如果美军不是担心核战争的爆发,以其在上甘岭的伤亡率很可能就会像在日本使用原子弹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在朝鲜战争后,我们也吸取教训,成功研发原子弹,以形成核威慑力。

综上所述,志愿军战士即使作战英勇,也无法抹平与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志愿军是用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和美军进行战斗,志愿军能拿下上甘岭,更显得志愿军战士的难能可贵,就是这群最可爱的人,才让我们有了立国之本。




青岩来答。

联合国部队指挥官 美军四星上将马克·韦恩·克拉克

上甘岭战役爆发的原因:

在中美停战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我军坚决执行彭老总“打的坚决打,谈的耐心谈”的指示,对38线以南的联合国军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1952年9月20日开始的第一次反击作战中,我军巩固占领阵地6处,其余全部放弃,歼灭美军2000余人,南韩军队6300多人。为了能在谈判中给与美军更大的压力,我军又立即开展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至10月31日,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结束,我军共出对48个目标出击58次,巩固占领11个要害阵地,共歼敌1.9万余人。接连的失利让联合军总司令克拉克感到十分的愤怒。为了扭转当前不利的战斗局势。克拉克同意了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提交的“摊牌”作战计划。该计划预计行动5天,联合国军将出动美军王牌第7师(滴漏师),在16个重炮兵营的280门大炮和180架飞机的支援下,以损失200人的代价,拿下五圣山,直逼平康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炮兵

在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

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地面进攻部队共投入了美军王牌第7师、韩军第2师、第9师、隶属于韩2师指挥的2个加强营、美空降第187团一部、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共计6万余人。辅助部队共投入18个重型榴弹炮营,1个前线轰炸机大队。拥有105毫米以上重炮总计324门,90毫米以下轻炮1240门、坦克120余辆、飞机200多架。前线总指挥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

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参战的地面防御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参战第15军、第12军共9个团,加补充兵力计步兵4.3万余人,另有配属炮兵11个营、高炮1个团和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朝鲜民工6万余人。前线总指挥为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


美军在向597.9高地冲锋

上甘岭战役的经过。

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争夺表面阵地):

在10月12日,也就是战役开始前的头两天,美军就开始有意识的对志愿军五圣山和忠贤山的全部阵地,进行饱和式炮击。在战役打响后(10月14日),美军第7师第31团、韩2师第32团、以及17团共计7个营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兵分5路,向我597.9高地(三角山)、537.7北山高地(狙击岭高地)扑来。我志愿军45师135团、133团顽强抗击,战斗一度持续的十分激烈。当敌军的第一波攻击被打退以后,敌炮兵马上就对我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当炮击停止以后,敌人又会再次组织兵力向两个高地发起进攻。为了阻止我方增援部队到达,凡是从后方通向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交通线,都被地方炮火封锁住了。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敌军占领了597.9高地三分之二的阵地、537.7北山高地所有地面阵地。我军为了减少伤亡,转入地下坑道准备夜间反击作战。到了深夜,我军45师属炮兵趁敌人立足未稳,分别对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进行了5分钟急袭。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则全部冲上阵地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经过血战,我军成功夺回了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全部地面阵地。据战后统计:美军在14日当天,共发射炮弹30万发,飞机投掷凝固汽油弹500余枚。(整个山头被炸掉了2米,所有的石头都成为了粉末状,浮土深度厚达1米。)

在随后的五天时间里(15~19日)“联合国军”又投入14个营的重兵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志愿军第45师调整了兵力部署,持续向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增派兵力。在坚固的坑道工事掩护下,我志愿军战士冒着猛烈的炮火一直坚持与敌作战。经过7天7夜的鏖战,志愿军45师以伤亡3200多人的代价,歼敌7000余人,重创了美王牌第7师。

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在用碗接石缝中流出的水。

上甘岭第二阶段作战(牵住敌人牛鼻子,为随后的反击积蓄力量):

经过对战场的反复思考,15军军长秦基伟决定,调整战役部署,暂停大规模的反击作战。从10月21日开始,前沿部队全部转入坑道,以小规模的袭扰战,抓住敌人的牛鼻子,将其定死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为最后的大反攻积蓄力量。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志愿军共筑有连级坑道2条,排级坑道4条,班级坑道16条,进入坑道的有志愿军战士几百人。

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坚守的韩军第2师(美7师在进攻坑道的过程中伤亡非常大,被韩军第2师替换。)为了封锁我军从师后勤和团后勤到前沿阵地的道路,构筑了以观察哨、地堡火力点组成的十道火力网。交通线被敌人封锁以后,运输变得极为困难。为了解决坑道的后勤补给问题,师后勤组织了大量的火线运输员向坑道运输食品、弹药。有时一个交通排20多人,能够到达坑道的只有2-3人。(在最困难的时期内,坑道内志愿军战士只能依靠自己的意志苦苦坚持。“如果谁能够向坑道运送一个苹果上去,就能荣立二等功。”可见当时补给的困难程度。)

在执行封锁任务的同时,韩军也同时开展了破坏我方坑道的活动。什么炸药爆破、用火焰喷射器抵近喷射、用硫磺发烟弹毒、用巨石堵死坑道口、用士兵搞突然袭击,反正能用的毒招、怪招都用上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采取挖孔爆破的方式。我军在597.9高地的2号坑道,就被韩军炸毁了一段。为了打击韩军的破坏行动,我军采取诱敌深入与夜间出击结合的办法。白天将敢于进攻坑道的敌人有意识的放进来,然后集中火力将其消灭在坑道里。晚上,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三五成群的摸到敌人的阵地上,炸地堡、端哨所、吓得敌人日夜不宁。就连上厕所,都需要有两个人在旁边警戒。其中驻守1号主坑道134团第8连,在坚守坑道的14个昼夜中,共出击25次,毙敌1600人,荣获“钢铁八连”的称号。就在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周旋的时候,后方的志愿军司令部也开始着手准备大反攻。第一道命令:令第12军赶往五圣山前线,作为反击作战的总预备队。第二道命令:15军29师,接替了45师除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所有防务。第三道命令:为45师补充新兵13个连队。命令其集中全部力量,支持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坑道作战。第四道命令,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为五圣山的炮兵阵地运输反击所需弹药。

我炮兵部队正在对美军进行炮击。

上甘岭第三阶段作战开始(实施决定性反击,彻底粉碎敌军进攻。)

自10月28日开始,志愿军第15军的炮兵部队进行两天的炮火准备,摧毁了韩军第2师在597.9高地上构筑60%地面工事,以及5个重炮阵地(共27门大炮)。30日22时,我军榴弹炮48门,迫击炮40门对597.9高地实施了5分钟的火力急袭。安照韩军以往的经验,志愿军没有那么多炮弹,一般在5分钟火力急袭以后,就会马上发动冲锋。在这一天我军炮兵改变了战术,5分钟火力急袭以后,步兵并没发动冲锋。我军的炮火按惯例开始向后延伸射击,冲锋号响起,步兵在原地对597.9高地进行射击。敌人被我军造成的假象所迷惑,开始从掩体中出来占领阵地。结果我军的炮兵火力突然回返,对597.9高地又进行了10分钟的火力急袭。这一下可把敌人炸的时哭爹叫娘。紧接着24门喀秋莎火箭炮打了一次齐射,将敌阵地连同预备队一起笼罩在了火海里。紧接着,我军炮火又开始假延伸,步兵还是不动。敌人又从躲藏的掩体中跑出来,我军的火箭炮部队又打出了一次齐射,炮兵火力紧跟又是5分钟的火力奇袭。接着,冲锋号响起,步兵开始冲锋。挨了两轮排炮的敌军部队,直接被我军炮火打残。22时25分,我军攻击部队在坑道部队的掩护下,在黎明前成功占领了597.9高地的主峰。据战后统计:仅30日一战,我军就重创了韩军第2师第31团,打退敌人组织的反扑15次,打死打伤1500余人,摧毁炮兵阵地1处。我军在30日夜间的成功反击,激怒了敌人。到了天刚亮,韩军31团大部与阿比西尼亚营一起向我军阵地猛烈反扑。经一天激战,我军先后打退敌人进攻40余次,击毙敌人1500人,全歼了韩军31团。至11月2日,我军部队已经恢复了597.9高地的所有阵地。11月3日,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组织了美187团大部、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韩军第9师28团的两个营,对我军阵地发动疯狂反扑。担任主峰防御的志愿军12军31师91团,与敌人经过2昼夜的激战,歼敌1500余人,成功完成守卫任务。到了11月5日,沉不住气的范弗利特亲自到鸡雄山督战。他命令将已经支离破碎的韩军第2师重新武装,外加美空降第87团的2个营、韩军第9师全部,发动了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美炮兵部队也身受刺激,在半天的时间里就向我597.9高地发射了20万发炮弹。美军的20多辆坦克也直接开到山脚下,对我方阵地进行直瞄射击。

古人云:将死之人终究不能长久。这种激烈进攻态势,美军只维持了4个小时。至下午1时,美军连最后的预备队都消耗殆尽,以无兵可派的范弗利特只能宣布“撤退”。

11日16时,经过充分准备的我军第12军92团在炮兵部队的强力支援下,向537.7北山高地的敌人发动猛烈进攻。至17时30分,反击部队与坑道部队胜利会师,并将驻守于此的韩军第2师17团1营全歼。

至此,持续43天的上甘岭战役,以我军全胜告终。(美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仅夺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志愿军两个班级阵地。)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我军共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人进行营团级夺战29次,以11529人伤亡的代价(阵亡4838人,负伤6691人),毙敌25498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成建制消灭敌人1个营、18个连、218个排,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坦克10辆、大口径火炮61门,消耗敌100多个连的装备。(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的‘凡尔登’,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美第8集团军司令 四星上将范弗利特

范弗利特指挥的“联合国军“,在“摊牌”作战中能够造成志愿军重大伤亡的原因:

第1条,美军在战场上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美军在上甘岭战役发起之前,已经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没有对志愿军发动大的攻势。美军炮兵部队的弹药补给非常充分。而美军总指挥范弗利特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美军士兵的伤亡,又特意调集了18个重型榴弹炮营来支援进攻部队。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美军部队以每秒6发的射速,不停的向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倾泻着炮弹。当火力准备完成以后,美军炮兵又开始延伸射击封锁我方的运输线。(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日平均发射炮弹数万枚。)在战役中期,我军向坑道内运送食品和弹药的火线运输员,伤亡率达到了90%。

第2条;我军在战役开始前,没有能够准确判断出美军的主攻位置。导致前沿部队没有得到足够的炮火支援。

范弗利特不愧为美军名将,他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没有选择利于坦克部队展开的西方山地区,而是直接选择强攻五圣山。而我15军直属炮兵部队全部被部署在西方山地区,五圣山上只有45师直属炮兵部队(38式150毫米野战炮15门)。美军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就发射炮弹30万发,将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上我方构筑的火力工事全部摧毁。造成我军在防御战中,处于极度不利的位置。(仅在开战第一天,我军就损失志愿军战士近千人。)

第3:条范弗利特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作战目的,以韩军部队为主力,与我军大打消耗战。

美军王牌7师在上甘岭战役初期,担任主力,攻势发动的比较猛。但随着战役发展出现胶着状态,美7师的伤亡开始剧增。为了维持高强度的进攻态势,美7师得到韩藉兵员补充2-3次。到了战役的第二阶段,韩军第2师接替美7师担任进攻主力。而修整时,美2师又得到了大量韩藉士兵补充,其基层连队的80%士兵,都以是韩国人。所以当战役处于最激烈的阶段时,实际上是韩国军队在与志愿军作战。根据志愿军在战后统计: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志愿军伤亡11529人,美军伤亡5000余人,韩军伤亡2万余人。

我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在艰苦的上甘岭战役中取得胜利:

第1原因:我军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构筑的反斜面坑道阵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军利用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整个山体为掩体,在背面(反倾斜)修筑了有连坑道2条、排坑道3条、班坑道19,驻有我军士兵数百人。整个坑道为花岗岩材质,厚度达到了30米,又用原木进行加固,连美军威力最为强大的203毫米榴弹炮都难以撼动它。假如美军想要进攻坑道,我方炮兵有会对其身后进行饱和式的炮击。所以美军一直只能占领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表面阵地,对我方坑道阵地一直毫无办法。

第2原因:在上甘岭战役,我方的炮兵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战役初期,由于出现了判断失误,我军在五圣山部署的只有45师直属炮兵,由于缺乏大口径火炮,所以取得战果较小。随着战役进行到坑道战阶段,我15军直属炮兵已经在五圣山完成部署。所有敢于接近我方坑道口的敌人,都遭到了我方炮兵的毁灭性打击。为能够更有效的打击美军,志司又向五圣山调派了1个105榴弹炮营、1 个155榴弹炮营、1个122榴弹炮营、1个喀秋莎火炮团、1个高射炮团。到了战役中后期,我军在五圣山部署的4个炮兵群开始发威。10月23日,我炮兵对美军在注罗峙、立石、杨谷、松洞的炮兵阵地发动袭击,攻击毁敌155毫米重炮29门,迫使敌炮兵狼狈后撤。10月27日,我参战炮兵抓住有利战机,对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敌火力掩体、敌纵深物资堆积点,实施炮火袭击,给与敌人以重大杀伤和破坏。在10月30日大反攻时,我军炮兵部队发射大口径炮弹9000发、火箭炮弹1200发、迫击炮弹1万余发,直接摧毁了敌人在597.9高地上构筑的所有的火力工事。11月11日,反攻537.7北山高地时,我军炮兵部队集中重炮70门、迫击炮20门、火箭炮一个营,仅用了25分钟的炮火准备就摧毁了敌人构筑的所有工事。

第3原因:为了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我方的火线运输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据资料显示: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仅运输人员伤亡就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尤其在为坑道部队运送给养时,我军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可以这么说志愿军战士能够在坑道中坚持那么多天,我军火线运输员当记首功。

第4原因:我志援军战士积极开战冷枪冷炮与夜间突袭战术,给敌人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在白天,我军炮兵部队利用敌人在上,我在下的地理优势。(敌人在地表阵地,我军在底下坑道中。)对暴露在高地上的美军阵地,采用火力急袭与单炮射击的方式,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每当黑夜来临,坚守在坑道中志愿军战士,就会三五成群的摸出坑道,炸地堡、端哨所、吓得敌人日夜不宁。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的134团第8连在14个昼夜,消灭敌人1600余人,获“钢铁八连”称号。坚守597.9高地2号坑道的134团第4连在十多天的战斗中,出击32次,消灭敌人70余人。分散在班级通道中的一部分战士,采取打冷枪的方式,毙敌220多人。

第5原因:我志愿军战士用钢铁般的战斗意志,碾碎了美军的强大攻势。

奉命坚守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的45师,师长崔建功曾向秦基伟军长保证:“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在整个战役中,美军火力无论在火力密度、弹药补给、装备水平上都对我军保持了巨大的优势。据资料显示,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美军投入10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100余架,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0余枚。我志愿军战士在火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以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先后打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规模冲击653次,将自己牢牢地钉在阵地上,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在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授予15军的英雄集体200个、特等功单位2个、一等功单位28个、二等功单位60个,以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为代表的功臣12347名。

特级英雄:黄继光 第45师第135团第二营营部通讯员

一等功臣:胡修道 第31师第91团第5连战士

二等功臣;牛保才 第45师第135团第1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上甘岭   志愿军   伤亡   战役   坑道   作战   炮兵   炮火   高地   我军   火力   惨烈   阵地   美军   地步   部队   敌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