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西周国祚800年,在《封神演义》中,姜太公被周文王聘为丞相后,姜子牙用“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总结了大周王朝的气数。因周文王年事已高,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宏图伟业便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继承了王位,在姜子牙的辅佐下统一了天下!


一、身体因素:

可是自古以来就有“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的说法,周武王姬发刚统一天下后,为了国家的长远打算,大小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事务,虽有自己的弟弟周公等人的协助,他仍觉得时间还是不够用,每天通宵达旦的加班,久而久之,由于操劳过度,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积劳成疾。


二、外部因素

随着国家的统一,各地诸侯暂时安定,武王姬发终于完成了文王之宏愿,可是他却担心了起来,西岐也是曾经的诸侯国之一,因纣王无道才联合其它诸侯国讨伐商朝,现在天下太平了,但也不能保证有一天随时随地倒戈的小诸侯,因武王实行仁政,并没有对殷商纣王遗族斩尽杀绝,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忘记亡国之恨,对西周政权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在这样内忧外患之下,本来就谨小慎微周武王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三、心理因素

武王姬发每天都勤于政务,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事情,生怕自己处理不当产生不好的结果,事必躬亲,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可他却没有明白,天下如此之大,所有的事情不可能由他一人来解决,长此以往,他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每天都忧心忡忡,以至于夜不能寐,最终郁郁而终!


结语

武王姬发虽然短暂的统治时间不长,但他的功绩足以让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大周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他为大周的未来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他的离去,也使得大周的未来历经了一段漫长而寂寞的时间!




周武王伐商建周后,不仅没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反而忧心忡忡,以至于夜不能寐,两年后便郁郁而终。

要知道,伐商建周的最终成功,是周国付出了三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才换来的结果,按理说,此时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周武王却相当惆怅,甚至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

那么,周武王到底在发愁什么呢?


周朝的建立

当初,周武王的祖父季历活着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商王武丁的器重,得以带兵征讨周边的蛮夷部落,因此季历就立下了不少战功。

有了战功,就得到了武丁的赏赐,因此,周国在当时的势力范围就不断扩大,同时实力也水涨船高。

等到了商王文丁继位时,周国俨然已经成了一方诸侯强国。

对于周国的强大,文丁表示十分担忧,担心将来会尾大不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文丁就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擒贼先擒王,将季历杀掉。

于是,在文丁的设计下,以要封季历为“方伯”的名义,将季历“诓”到了殷都。

之后,季历先是被幽禁,过了数年又被处死。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文王。

按理说,父亲被殷商所杀,作为儿子的姬昌,理应起兵讨伐才对,况且,当时周国已经颇具实力。

不过,姬昌并没有这么干,而是选择了隐忍。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姬昌看来,当时的周国,实力还远远不够,不管是兵力还是向心力,都还不具备推翻殷商的条件。

所以,姬昌表面选择隐忍,暗地里却在不断积蓄力量。


首先,他为了让天下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方,就广施仁政,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投靠自己。

当时商王纣十分残暴,发明了一种“炮烙”的刑罚来惩罚犯错的人,这种刑罚相当残忍,即在火坑上摆放一根抹了油的铜柱,让犯人从铜柱上走,而因为太过光滑,犯人们纷纷掉进火坑被活活烧死。

而殷纣王却以此为乐,这就让天下人对他怨声载道。

对此,周文王就向殷纣王提出,愿意用自己的一块封地作为交换,来换取殷纣王废除“炮烙”这种残酷的刑罚。

殷纣王一听,不就是个用来取乐的刑罚吗?废了就废了,况且还能得到一块地,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双方达成协议,事后,殷纣王十分开心,觉得占了个大便宜。

而实际上,这就是周文王争取人心的一个手段,当天下人听说他为了废除这个刑罚,甘愿用一块地当代价后,都觉得周文王是个难得的仁爱之主。

而在赞扬周文王仁爱的同时,殷纣王的残暴之名,也被传播得越来越广泛。

这样一来,周文王的声望,经过这件事之后得到了暴涨,周国在众多诸侯之间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到了后来,那些势力较小的诸侯国,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去找周文王主持局面。

而作为天子的殷商,就这样愈发被诸侯们冷淡。

除了建立自己的声望,同时收买人心之外,周文王在当时还想尽一切办法剪除殷商的羽翼。

殷纣王虽说残暴,但脑子还是比较好使的,在周国获取了巨大声望后,他也意识到周文王是个隐患。


于是,他就像当初商王文丁抓周国的季历一样,将周文王也抓到了殷都看管起来。

不过,殷纣王并没有杀掉周文王,而这么一来,就让周文王抓到了机会。

他安排周国的大臣,向殷纣王送去了大量的奇珍异宝,由于送得实在是太多,让殷纣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于是,看在这么多奇珍异宝的份上,殷纣王决定将周文王放回周国。

并且,殷纣王又赏赐给了周文王一样东西,不过,当时的殷纣王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件东西,几乎要了殷商的命。

什么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弓矢斧钺。

可别小瞧这两样物品,其背后象征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着它们,就代表着周国有了征伐之权。

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周国可以凭借着征伐之权,来攻打其他的诸侯国,并且,商王朝不仅不会干涉,还会承认其征伐的合法性。

这是其他诸侯梦寐以求的权力,而现在周朝拥有了。

在此之后,周文王借助这个征伐之权,对那些忠于殷商的诸侯国开始逐一讨伐,最终将大部分殷商地“死党”消灭。

如此一来,殷商就在不知不觉中,羽翼被剪除了一大半。

做完这一切后,周文王去世,其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

周武王除了继承父亲留给自己的基业外,同样也继承了周文王的隐忍,在他登基后,没有第一时间伐商,而是同样选择了等待。

他在等一个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胜利的时机。

终于,在数年后,殷纣王带着大量兵力出征东夷时,周武王意识到机会来了,趁着殷商此刻国力空虚,起兵,伐纣。

最终,在经历了牧野之战后,殷纣王大败自尽,殷商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的忧虑

不过,伐纣虽说胜利了,周武王却开始发愁了,愁什么呢?愁那些当初跟着自己一起伐纣的诸侯们。

当初,周武王孟津观兵时,现场来了八百个诸侯,而牧野之战时,参与的诸侯更是达到了上千个之多。

这些诸侯,有多少个是真心臣服于周朝的,又有多少个是“骑墙派”,周武王心里没底。

如果在这个时候,某些“骑墙”的诸侯联合起来,再来一个类似于周朝推翻殷商的举动,那么周朝很难顶得住。

周朝一旦顶不住,那么自己积蓄了上百年才取得的胜利果实,就会被别人摘走。

换句话说,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一场,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周武王的这种担忧,可以说是不无道理,虽说牧野之战中,大批诸侯参与了伐纣联军,但是保不齐有人在事后会眼红,毕竟他们亲身参与了推倒殷商的全部过程。

既然能推倒殷商,那也可以推倒周朝。

所以,天下这么多大小诸侯,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周武王当时面临的处境,正是如何才能将众多诸侯彻底收服,不再让他们成为周朝的威胁。

而这还不是最让周武王头疼的,最让他担忧的,是殷商的残存势力。

殷纣王虽说已经死了,但并不代表殷商的势力完全被消灭。


当初纣王死后,周公向武王提出,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领殷商旧族,并让其留在朝歌,这也算是周武王向天下展示自己仁政的好机会。

不过,周武王十分不放心,担心武庚会在朝歌不安分,最终,还是姜子牙提出,把武庚留在朝歌也行,不过得有人监视才行。

之后,周武王将自己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调到了朝歌周边,围绕着朝歌建立了邶、墉、卫三国,说白了就是监视武庚,史称为“三监”。

做完这一切后,周武王才放心离开朝歌,回到了周国的旧地。

但没回去多久,他就听到奏报,说殷商旧民为庆祝武庚留在朝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更让周武王糟心的是,不少小诸侯国,还送去了贺礼。

这些诸侯国之中,不乏有一些死忠于殷商的,他们视周朝为死敌,时时刻刻的在准备着如何反攻周朝。

本来周武王用怀柔的政策安置武庚,就是因为忌惮殷商的旧势力,但没想到的是,他的怀柔政策,却让武庚得寸进尺,而殷商的旧势力则一步步扩大。

甚至发展到后来,周武王越是安抚众诸侯国,诸侯国却越是和武庚走得近。

比如其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国,甚至都不来朝贡周朝。

更过分的是,武庚对忠于殷商的诸侯,大加笼络,同时还暗地里联络东夷方国等部落。

他想要做什么?不言而喻。


按常理来说,周武王此时只需要用武力,就会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关键就在于,当时的周武王不敢轻易动武。

一来,刚经历大战后,周朝整体实力虚弱,二来,当初征讨东夷的商国军队已经撤回。

这一切,都让周武王颇有些投鼠忌器。

还有,殷商是如何覆灭的,周武王也是历历在目。

当初,周武王讨伐殷商,就是趁着商纣王出兵后才进行的,如今要是他也把兵力投入到平定那些诸侯上,或者举兵讨伐武庚,说不定就会重蹈殷商的覆辙。

要知道,周围盯着周朝的诸侯着实不少,若是周朝在大战中实力受损,那么这些诸侯国随时都会捡漏。

这一切,让周武王如何不担忧?

既有摇摆不定的诸侯,又有随时准备报仇的死敌,这就是当时周武王面临的局面,也是他发愁根本的原因。


解决办法和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周武王想了很多办法,总体来说,他做了三步。

首先,迁都洛邑。

周王朝的旧地,原本在关中,这里距离中原距离过于遥远,不利于辐射和统治中原,更不利于震慑诸侯。

因此,在伐纣胜利之后,周武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洛邑。

其次,就是分封诸侯,将周朝的王族,以及打天下的功臣们,分往各处战略要地。

比如,姜子牙被分往淄博,建立齐国,周公之子伯禽被分往曲阜,建立鲁国,诸如此类的分封还有不少,总之,就是把自己人遍布全国南北。

还有,就是采取文治,让天下人传递出不再动武的意思。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是当时周武王所做的举动,通过这一举动,他向天下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以后不会再有战争,可以休养生息了。

通过这一系列举动,周武王认为周朝的天下稳了,可以把天下交给后人了。

但可惜的是,事情的发展往往违背人的意愿,在他死后没多久,“三监之乱”随即爆发,差一点就终结了周朝。


从表面上看,三监之乱是殷纣王的后人武庚意图恢复商朝,因此才爆发的战争,但实际上,究其根本,还是周朝在大肆分封上,触及到了原殷商贵族的利益所致。

毕竟周武王大肆分封周朝的新贵,必然会剥夺殷商贵族的封地,这些人,肯定不乐意。

最终,还是在周公和姜太公的配合下,三监之乱才得以平息。

事后,为了杜绝殷商王族这个隐患,周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其中一部分殷商王族,被迁徙到周朝的各个诸侯之下,还有一部分,被封到了更远的地方。

之后,周公颁布周礼,并将周礼推行天下,这样一来,原本天下松散的诸侯,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由此,凝聚力就相对提高起来。

可以说,周礼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它促使天下从一个松散的组织,转变成了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

由此,周朝坐稳了天下,开启了数百年的统治。


总结一下,当初周武王伐商建周后,之所以忧心忡忡,主要还是应了那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话,既有随时随地倒戈的小诸侯,又有虎视眈眈的殷商遗族,内忧外患之下,这才让周武王十分焦虑。

好在他的一系列安排结局了部分问题,加上在他死后,周朝的相关政策,也算是弥补了部分问题缺项,这才使周朝的统治得以最终稳固。




“杀”死周武王的,正是建立周朝所仰仗的分封制。

武王伐纣,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周国为此做了上百年的准备

周国经历了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王的努力,才最终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事实上,周朝在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统治后期,已经具备了挑战商朝的实力。

季历受到当时的商王武乙的器重,因此在武乙的授意下,周国替商朝不断征讨蛮夷部落,立下了大量军功。

而在这一过程中,周国的势力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周国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等到商王文丁继位时,周国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

文丁认为周国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商国诸侯之主的地位。于是文丁以册封季历为“西伯侯”的名义,将季历给骗到殷都软禁起来。

所谓“西伯侯”便是西方的“方伯”,其职责是代替商朝来管理西方诸侯国,诸侯国之间的小事由“方伯”处理,商朝只管大事。

而担任“方伯”的主要条件便是,该诸侯国的实力足以称霸一方。

文丁的这一举动,事实上承认了周国的强大。

后来季历在殷都被杀害,其子姬昌继位,便是人们耳熟闻详的周文王。

周文王继位后,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起兵讨伐商朝。

虽然周国当时已经有了那样的实力,他依然选择了隐忍,以商朝的臣子自居。

在其执政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

其一,壮大周国。

虽然周国当时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是在周文王看来还远远不够。

因此周文王广施仁德、勤政爱民,周国百姓都拥戴他,而别国的人才也纷纷投奔他。

与此同时,周文王还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开拓国土。使得周国的国势一日胜过一日,大有超越商国之势。

其二,收小弟。

周文王的做法还是以德服人。

当时殷纣王暴虐,以对人施以刑罚为乐,特还特意发明了名为炮烙的刑罚。

所谓炮烙,就是在火坑上摆上一个铜柱,然后在铜柱上刷上油,让人从铜柱上走过去。

所有人毫无例外都从铜柱上滑落,掉入火坑而亡。

周文王便以洛河西边的一块地为代价,希望能换取殷纣王取消炮烙之刑。

炮烙对于殷纣王来说,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消遣,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笔交易,取消了炮烙之刑。

此事使得周文王的声望在诸侯中暴涨,很多诸侯国都疏远商朝,转而亲近周国。


后来诸侯们有什么矛盾,都找周文王这个西伯侯,而不去找殷纣王这个天子。

其三,削弱商朝。

周国一直都被商朝视作心腹大患,虽然殷纣王不太管事,但是商朝的大臣们还是不乏明白人。

在他们的鼓动下,殷纣王将周文王抓到殷都关了起来。

不过,殷纣王明显没有文丁聪明,在周国大臣们赠送了大量奇珍异宝之后,殷纣王改主意将周文王给放了。

而且由于对方送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殷纣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赠与周文王弓矢斧钺,授予其征伐之权。

所谓征伐之权,就是周国可以打着商朝的旗号征伐其他诸侯国,商朝承认周国行为的合法性,不会加以干涉,这是其他方伯所没有的权利。

有了征伐之权,周文王开始有针对性地削弱商朝。

许多坚定支持商朝的诸侯国,被周国找各种借口给消灭了。当然,周国消灭的大多是小国,势力强大的诸侯国没几个。

但是即便如此,商朝的羽翼也被除去了大半。

在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周文王寿终正寝,周武王姬发继位,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消灭商朝了。

周武王继位后,依然没有直接起兵,而是搞出个孟津观兵。也就是在孟津这个地方搞了场大型阅兵仪式。

当时,据说前来会盟的诸侯足足有八百人。

这些诸侯都劝说周武王出兵讨伐商朝,然而周武王却以天命还在商朝那边,还没到出兵的时候。

其实天命这东西都是忽悠人的,时机未到倒是真的。

从周文王继位到周武王正式起兵伐纣,周国整整准备了上百年(周文王就活了96岁),为的就是在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消灭商朝。自然不介意再等几年。

果然,几年后,周武王等到了他想要的机会。

殷纣王将商朝的大军派出去讨伐东夷,导致国内空虚。

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周武王正式起兵,大批诸侯率军前来会师,于是周武王便率领诸侯联军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进军。

当诸侯联军到达牧野的时候,得到消息的殷纣王也临时拼凑出一支70万人的大军。

决定谁才是天下共主的牧野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虽然商朝军队占据了人数优势,但是商朝的士兵全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囚犯,不仅毫无战斗力,而且大多对商朝的统治不满。

于是两军一交锋,便不断有商朝士兵倒戈,到最后,70万大军全部加入了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朝歌进军。

殷纣王知道大势已去,于是自尽了。

周武王进入朝歌,正式宣告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到底在担心什么?为何建立周朝仅仅两年就忧郁而终?

虽然周武王成功建立了周朝,但是和后世朝代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后世朝代建立后,基本大局已定,政局稳定。

而周朝建立后,周国的处境反而比起兵之前还要糟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诸侯国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从孟津观兵我们就能略窥一二,当时会盟竟然有八百诸侯前来,那么照此估算,当时的诸侯国大概有一两千之多。

这些国家里,有多少是真心支持周朝的,真不好说,可能其中有不少都是骑墙党。

周国明明在季历时期就能挑战商国的霸主地位,却还是隐忍准备了100多年,就是因为这些诸侯国的存在,使得局势的发展存在太多变数。

周国和商国硬碰硬,其结果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惨胜,总之周国在打完仗之后,必然是虚弱至极。

这时候其他诸侯国(比如另外三个方伯)随便找个理由,比如替天下共主商国报仇,然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周国灭国。

然后这个国家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立新的王朝。

周国累死累活,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而到了周朝建立时,这些诸侯国的威胁并未消失,反而增加了新的威胁,那就是商国和依然忠于商朝的那些诸侯国。

原来吧,虽说周国威胁到了商朝的地位,但是他一直以臣子的身份侍奉商朝,商朝对季历还有周文王出手,在当时看来都是不对的。

不仅是那些忠于商朝的诸侯国,即使在商朝内部,也存在着反对的声音,这才使得周文王能那么容易被营救出来。

毕竟大家只是存在矛盾,但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冲突。

而到了周朝建立后,其不臣之心已经人尽皆知,商国和那些忠于商朝的诸侯国都视周国为死敌。

然而最让周武王头疼的是,他明知这些国家周朝怀有敌意,却不敢兴兵讨伐。

至于原因,还是担心给人做了嫁衣。

尤其是,当时的商国并未灭亡,加上其讨伐东夷的军队撤回来后,战斗力得以恢复,周国就更加不敢对其出手了。

一边是随时想找机会复仇的死敌,另一边是一群等着捡漏称王的诸侯,周武王这个天下共主当得实在是憋屈。

因为他哪边都不敢招惹。

为了找到破局之法,周武王头发没少掉,简直快愁死了。

而就在他建立周朝的这两年时间里,他确实想出了一套应急措施。

首先,针对最大的心腹大患商国,周武王特意派人去监督。

周武王将自己的亲戚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分封到朝歌附近,建立了邶、鄘、卫三个诸侯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监”。

让他们来监督商国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商王武庚图谋不轨,则一边出兵阻拦,一边向周国报信。

其次,极力安抚其他诸侯国。

对于那些跟随自己讨伐商朝的诸侯国,周武王想方设法拉拢,实力强的分封到更好的地方,势力弱的要么封官要么赏赐财物。

那些没有一起出兵,但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其他方伯),周武王也是极力拉拢。比如联姻就是个好选择。

以此来避免他们被商国一派拉拢过去。

其三,壮大周朝的势力。

这里,周武王选择的方式是分封。

他将周国宗室、大臣,大肆分封到周国周围以及一些战略要地,意图凭借这些诸侯国来拱卫周国,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来掌控其他诸侯国。

但是,这些措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当时的乱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周武王整天提心吊胆,最后忧郁而终。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导致上面这一系列问题的,正是周朝采用的分封制本身。

虽然中国和西方都有分封制,但是二者的差别非常大。

西方的分封是实封,就是你原本没土地,然后国王分封给你一块土地,作为交换,你要为国王尽一些列义务。

以英国的诺曼征服为例,当时法国的诺曼底公爵以自己拥有英国王位继承权为由,出兵英格兰。

当时的英格兰可谓是一盘散沙,根本不是法军的对手,很快诺曼底公爵便完成了对英格兰全境的征讨,正式成为英国国王。

然而,由于当时西方治理国家能力十分落后,没有健全的国家治理体制,一旦土地多了国王就管理不过来。因此诺曼底公爵只得将大片土地分封出去,在王国内部产生了一块块封地。

这些封地领主是作为国王的臣子而存在,要对国王尽忠。

同时,领主们也承担了一系列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根据封地大小不同,领主要武装起一定数量的骑士,配备全套盔甲和武器。一旦国家要打仗,领主便要率领这些骑士为国出征。

所以说,西方的这些领主,实际上是被国外赋予特权的大臣罢了。

而中国的分封制,更多的是虚封。也就是诸侯国已经拥有封地,天子只是象征性的分封一次,来宣扬双方的主从关系。

之所以会这样,要从中国分封制的诞生说起。

中国分封制的雏形,大概形成于黄帝时期。

当时天下存在着大量的部落,这也就是后来那些诸侯国的前身。

部落多了,就会有各种利益冲突,于是这些部落便分成了几派,也就是部落联盟。

最后,黄帝联盟脱颖而出,击败了其他几个部落联盟,成为了华夏地区最强大的存在。

而在那一时期,其实已经存在分封了,根据零散记载,天子偶尔会将自己的亲属分封到某地,形成一个新的部落。

甚至于商朝的方伯制度,在那时已经存在,只不过不叫方伯,而是四岳,也就是四方诸侯之长,

四岳的权势之大,就连天子都不敢违背。

当初尧要找人治水,四岳推举大禹的父亲鲧,尧持反对意见,四岳说先让鲧试试吧,到了这里尧不敢再坚持,便依了四岳的意见。

可见,当时天子的权威很有限。

但即便如此,有些规矩四岳还是不敢触碰的,比如天子的人选,必须是黄帝部落的人里面选出来。

根据《史记》记载,自黄帝开始,虽然采取禅让制,但是天子间都是亲戚关系,也就是说天子都是黄帝部落的人。

而到了夏朝建立,其实主要是将禅让制改成了世袭制而已,整个天下的格局并没有太多变化。

只不过此时部落已经改称国家,夏朝王室对各诸侯国有名义上的主从关系,但是这些诸侯国早已存在,他们的土地并非夏朝王室分封而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夏朝对于诸侯的控制力度非常低,所谓的夏朝,只不过是松散的部落联盟的升级版罢了。

不过夏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不然也没有实力建立夏朝,所以,大家只要日子过得下去,也没人敢打改朝换代的主意。

最后还是夏朝把所有诸侯国都得罪了一遍,搞得人心尽失,诸侯们推举商国担任新的盟主,一起推翻了夏朝,将夏朝的军队彻底消灭,这才建立了商朝。

而商朝吸取夏朝的教训,拉拢扶植了一系列诸侯国给自己当小弟,这才使得商国的地位很稳固,没人敢挑战商国。

实际上,季历时期的周国,便是商朝的扶植对象。

但是商朝并未改变分封制的格局,绝大多数诸侯国的土地都是继承自祖上,并非因为商朝的分封而得来。

因此是否服从商朝的领导,与商国的国势、商国与该诸侯国的关系有着密切关系,诸侯国除了定期朝贡,没有其他必须的义务。

这些散乱无序的诸侯国,才是周国三代国君最忌惮的。

因此明明季历时期的周国就有了挑战商朝的实力,周文王、周武王还要准备上百年,甚至周武王已经必胜无疑了,还要挑选商朝内部空虚的时候出兵。

因为他们明白,商国不足惧,真正可怕的是那些缺乏约束的诸侯国。

而其根源便是虚封的分封制。

周武王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才采取大肆实封,建立起一股忠于周王室的诸侯国势力,这才使得局势得到了稳定。

然而,时代的进步不是那么容易的,大肆实封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

秦朝末期的反秦浪潮,便是分封制向帝制的反扑。

而放在周朝,则是爆发了“三监之乱”。

表面上看,“三监之乱”是因为部分周国宗室对于周公辅政的不满,但是在后面煽风点火的却是商王武庚。

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是依然是庞然大物的商国,以及一批支持它的诸侯国。

商国是想夺回自己的天下共主之位,而其他诸侯国则是对于周武王大肆分封的不满,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整件事实际上就是旧的分封体制(虚封)对新的分封体制(实封)的反噬。

好在,在周公和姜太公的配合下,“三监之乱”很快便被平息了。为了进一步加强周国对诸侯国的控制,周公制定了周礼。

凭借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周国成功拉拢了一批大国,而大国作为既得利益者,帮助周国来管理小国。

同时由于种种限制,周国的国力远超其他诸侯国。当然,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又进行了一系列实封,毕竟平息“三监之乱”,有不少诸侯国被除名,腾出了不少土地。

至此,周朝的统治才算稳固了。而这也是中国的分封从虚封往实封的转变。

当然,无论是周武王还是周公,看待问题依然存在着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实封使得周国土地越来越少,直接导致了周国的衰弱,这才有了后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期。

总结

周武王建立周朝,最大的挑战并非击败商朝,而是如何解决几千年分封制所带来的弊病。


虽然为此他劳累过度,建立周朝仅仅两年就去世了。但是在他和周公的不懈努力下,问题至少解决了一部分,周朝的统治也得以稳固。


很多时候,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弄清问题的本质,再有针对性的想方法解决。如果只是头痛医头,那么问题迟早还是会爆发的




武王伐纣后,仅仅两年,周武王就死了。

不知道周武王是不是忧郁而终,但周武王在死前确实是忧心忡忡的。

夜不能寐的周武王

伐纣之战胜利后,周武王回到周故地,夜不能寐。

周公来后,问道:为什么您睡不着呢?

周武王答:商瞎搞了60年,民不聊生,我们才得了天下。可是,当初具名归顺殷商的360个氏族,不显达也没有灭亡,至今仍然如此。我们周人还未必得到了上天的保佑,我怎么睡得觉呢?

这段话,表明了他的担忧,以及这种担忧对他健康的影响。

强大的殷商残余势力

尽管纣王已经被消灭,但殷商统治天下数百年,其族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因此,武王伐纣后,把殷商故地交给了纣王的儿子继续统领,只是派几个弟弟监视。

可是,殷商依然具备强大的势力,他们未必会长期服从“小帮周”。

伐纣胜利后两年,周武王询问箕子:殷商为什么灭亡?

箕子“不忍言殷恶”,没有正面回答。两人只是虚头八脑地聊了天道。

随后,箕子明确表示:我不会作新王朝的臣子。他带着一批遗民移居到了今天的朝鲜。

殷商虽然暂时被打败了,但他们物质上仍然有强大的实力,精神上又耻于服从周,周武王怎能不忧虑呢?

如何统治大量的氏族?

自原始社会后期以来,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了氏族。

这些氏族都保持着独立的组织,独立的文化。

因此,夏商时期,天子只能承认、联合各氏族,无法进行直接治理。

这些氏族,都保持着独立,有的甚至与殷商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统治方法,后果非常严重。

何况,周的统治中心在关中,远离中原,要想威服这些氏族,并不容易。

忧患气质

一堆的问题,摆到了周武王面前。

而周武王,恰恰是一个忧患意识极为强烈的人物。

伐纣前,周武王曾大会诸侯,“孟津观兵”,在诸侯们都称“可伐”时,武王回军,表示还没有必胜把握,再等等。

伐纣时,周武王又告诫群臣:不过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

意思是:就算这次没打过,我们也不能会心,要坚持打下去!

未虑胜先虑败,周武王的冷静可见一斑!

因此,周武王没有被伐纣的胜利所陶醉,而是对未来未雨绸缪起来。

未雨绸缪

忧患之中的周武王,作出了三个影响深远的决策。

1、营建洛邑。

周天子所处的关中离中原太远,不利统治。

因此,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就开始营建洛邑。

此后,历代周王有事于东方,必居洛邑。此举,对周统治中原意义非凡。

2、文治。

周武王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同时,周武王又对上古先贤的后人进行分封。

这些举动,就是向天下示安定之意。

3、充满战略包围意味的分封。

周武王将王族、功臣分封到了天下四周。

齐、鲁在东方,燕在北方,晋在西北方,对广大中原地区形成战略包围。

生于忧患的周王朝

周武王死后,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纣王的后人武庚发生叛乱,声势浩大。

不过,周公与齐、鲁等诸侯配合,平定了叛乱。

大乱既平,周公尚未班师,即分封殷商王族于宋。

周公班师后,周开始重建天下秩序。

殷商遗族,有的被封诸侯,有的被迁徙到了各个诸侯治下,被“分而治之”。

此后,周公又将宗法制、礼法推行到天下,使原本松散的天下氏族,被凝聚成了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想象的共同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周武王、周公等人未雨绸缪的忧虑,使周王朝渡过了早期的危机,成就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忧患时高瞻远瞩的举措,使天下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了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想象的共同体”,对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说周武王姬发,首先得说周文王姬昌,周朝的兴盛是从周文王开始的,相传周文王一生活了97岁,在位有50年,有18个儿子,其中10个是嫡子,周武王姬发是嫡次子,周文王长子姬考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周文王去世后,嫡次子周武王姬发成为周族的首领。

周文王在世时,主要干了几件事:

1、以诸侯之位称王。

周族在商朝是商的一个诸侯国或者方国,由于周势力强大,被商封为西伯,也就是西边的诸侯长,商朝整个天下只有商王才能称王,周文王称王就相当于与商为敌了,同时也为后来的周武王取代商提供了条件。

周文王

2、迁都丰邑。

周朝的都城是逐渐从西向东的迁移过程,周文王迁都的目的,就是更加靠近商的核心区域,同时周文王在迁都的前后灭亡了邘国、密国、黎国三个诸侯国,不仅仅是迁都,更是剪灭通往商朝核心区域的道路。

3、拜姜子牙为军师。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周灭亡商朝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周文王任用了姜子牙,才让后来的周武王有灭亡商朝的人才。

按照史书的记载,周文王比周武王大15岁,那么周武王即位的时候就是82岁了,也许是那个年代的人特别长寿吧,像姜子牙一生都活了120岁了,史书就是这样说的,周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周武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大会诸侯,一下子来了800个诸侯,诸侯们都劝周武王趁机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撤军回去了。

周武王

从这里也能看出,当时整个天下的诸侯国非常多,光是孟津会盟就有800个诸侯,那整个天下就有一千多个诸侯国了,其实这也不奇怪,当时是分封制,所有诸侯都是分封的,或者一直存在的,基本上一个村子就算一个小诸侯国了,一个城池也算一个诸侯国,所以真算起来也不算多的。

又过了两年,周武王认为讨伐商纣王的时机来临,理由是:商纣王重用小人与恶人,远离忠良之人,比干被挖心,箕子被逼装疯,微子出走,这三个商朝的能人都被逼走,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时商朝的大军都在东边讨伐东夷,一时之间回不来,这是周最好的机会。

商纣王

于是周武王再一次率领5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到盟津,召集诸侯前来会盟,一时之间,800诸侯又派兵来了,这一次周武王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就杀向商朝都城朝歌,并且在牧野与70万商军大战一场,因为商军大多是抓来的奴隶,不愿意给商朝卖命,于是转调枪头攻打商朝了,朝歌于是孤立无援,很快就被周军攻下,而商纣王在周军进城前就已经自焚而死了。

于是商朝灭亡了,准确地说是商王朝的中央朝廷灭亡了,因为当时是分封制,只有商朝的都城及附近还忠于商朝诸侯国被灭,而远一点的诸侯国,都还存在,并且商军的主力东征也都没有回来,而且成建制地存在,周武王灭亡的高纣王之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封。

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商朝都城附近的安阳,同时商朝祭祀和宗庙全部存在,然后周武王封自己的3个弟弟在武庚的附近,其中管叔鲜管理鄘国,蔡叔度管理卫国,霍叔处管理邶国,都在朝歌附近,合称为三监,相当于监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

周初分封图

周武王同时还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国有53个,异姓诸侯国有18个,周武王分封诸侯国,主要是为了拱卫周的势力,虽然周武王灭亡了商纣王,但并没有撬动商的根基,商军东征的主力尚在,而且商纣王的儿子,商朝的王族,以及忠心于商的诸侯国都在。

虽然周武王征服了99个诸侯国,臣服了652个诸侯国,忠心周的诸侯国势力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整个天下仍然是危机重重,随时会面临商朝残余的反扑,周武王只是消灭了商纣王及其所在的都城,除此之外,商朝的势力还存在,而这一年周武王已经91岁了。

灭亡商朝的第二年,周武王就去世了,他是怎么死的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周武王在灭亡商朝,回到周地时,经常晚上睡不着,于是周公旦就问周武王:为什么不睡觉呢?

牧野之战

周武王说:我们所以能成功,原因就在于上天不受商的祭祀,从刚发生到现在有六十年了,商当初任用的贤人有360人,却既不重用也不废弃,现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觉呢?

周武王接着说:要想得到上天的保佑,应当依靠太室山,把作恶的人全部找出来,与商纣施行同样的处罚,然后慰劳人民,安定西方,弘扬四方,洛水、伊水流域是夏人的活动中心,我们南面可见三涂山,北面可见太行山,回首可见黄河,洛水与伊水,不要高于太室山,应该在洛邑营建周城,然后离开,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周武王的这两段话表达了几个意思:

一、天下还不稳定。

二、要把商纣王的同党找出来处罚。

三、在洛邑(洛阳)兴建成周作周朝的陪都。

周公旦

周武王这话也是从当时的形势出发想到的,想想看,那个时候的周武王都91岁了,还在想这些事情,连觉都不睡,是不是太过于操劳了,所以没多久,周武王就病倒了,周公旦还进行了占卜,甚至想代替周武王去死,周武王的病情也一度好转,但不久更加严重了,于是当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是93岁了。

所以周武王的死因有三个:

1、生病了。2、天下形势不好,操劳过度。3、年龄太大了。

《礼记 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这是西汉时期的书籍记载了周文王是97岁去世,周武王是93岁去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另外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周武王活了54岁,这是南宋人罗泌引《竹书纪年》的说法,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周武王活了45岁,这是南朝梁人陶弘景引《竹书纪年》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各有优劣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孟津   都城   炮烙   夏朝   王朝   殷商   商朝   周朝   氏族   诸侯   天子   势力   忧郁   强大   实力   财经   历史   天下   周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