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这个城市怎么样?

城区常住人口和总人口分别是200万、310万;城市不算大,但比较拥堵;地铁只建设了一号线其它由于经济水平不达标被中央叫停;由于是首府人口的基数小吃皇粮的比率很高;城市负债率高、经济总量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第三;是自治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虽然引黄河水缓旱,但黄河水也是有限的;自治区的高校、机关事业单位集中于呼市极大的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繁华。




作为一个外地人,客观地评价一下呼市。

先从大的方面说,发展不太行,物价偏高,城市较乱,有些堵,但发展空间还是很大,到京也只需两个小时多一点。

如果皮肤干燥,受不了干燥的人别来,太干了。

基本没用秋季,夏天过了就是冬天,冬天外面会很冷,做好准备。

各处干净风格独特的青城驿站,正在建的240多个亿的国际机场,各种展览馆,市容市貌的整洁,居民素质的提高,这都是能感觉到的变化。

但是路上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还是很多,素质高了但没完全高。

其次虽然不停修路,但现在的修路和几年前装样子的修路有根本区别,昭乌达路的高架,南二环的高架,我还没见到过城市在市中心直接建起一条直通南北的全程高架,这不是也在为城市拥堵做着努力呢

(其实主要还是供需平衡问题,这个还是不好解决的)

再说经济方面。

再从内蒙整体生活指数报告就能看出来,30%多的超高生活指数,其他省份很少能这样的,但说实在的内蒙无论财力体量和思想相比南方发达省分差的不是一丁半点,政策上的灵活对新事物的反应经济整体的活力差的也不是一丁半点,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北方很多省分都这样,气死沉沉。

呼市的好吃的也不少,来呼市可以尝尝。

其他的就是外地人来呼市可能听不懂本地话,我这来了几年还是勉勉强强能听懂一点。

最后如果十分满分,我会给呼市打个6.5吧

最后祝大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青城的春天早日到来!




作为一个在呼市待了十来年的人,现在来说说呼和浩特:

1、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市区人口比较集中,所以导致经常出现道路拥堵;

2、这些年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地铁、高铁、高架桥的实施,经济发展肉眼可见;

3、消费高,随随便便来上一两烧麦或者是一碗羊杂早点,二三十就没有了;

4、房价高,作为一个人均工资三四千的城市,房价一万大几,让人望而却步;

5、大企业少,高新技术企业少,很难留住人才;

6、大部分人看重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身份,大家眼里的铁饭碗,那怕工资两千也愿意;

7、新城、赛罕区比较整齐、干净卫生,玉泉和回民区差点意思;

8、气候四季分明,适合居住,但有鼻炎的就算了;

9、人比较热情,看重感情,尤其办事的时候;

10、大家都吐槽的放在最后,那就是天天在修路,今天市政挖,明天给排水挖,后天供暖挖;


一直疑虑的是大家都挣着三四千的工资,却天天大吃大喝,和大款似的存在,咱也不知道钱是哪里来的,咱也不敢问!!




我生长在呼和浩特,小的时候感觉新城和旧城是两个世界,新城说普通话,旧城说此地话,大了以后发现新城和旧城还是两个世界,新城用来工作,旧城用来观光。这个城市一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十几年了,感觉永远都在挖。曾经有一个笑话,大领导坐飞机去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当从飞机上看到下面这个城市一片废墟的时候,领导哭了,旁边秘书赶快解释:领导,您先别哭,这是呼和浩特。

呼市最有特色的不是蒙餐,是焙子、稍麦、羊杂碎。呼普也是很有特色的语言,一个“是………”,能让我在天津被老乡听出来。一个“费”能让所有呼市人知道你疼了那么一下下。

呼和浩特是本地人口中的“呼市”,是其他内蒙人口中的“呼和”,是外地人眼里的大草原。是我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家乡。





在首都机场遇到同往呼和浩特的浙江装修老板马先生,聊得很开心,便问到他去呼市是出差还是旅游?他告诉我在呼市做装修工作已经20多年了,呼市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我马上想到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这座城市。他略加思索地讲到:“我喜欢呼市的饮食,尤其是早餐,起床后从楼下小铺点上二两烧麦,要上一壶茶,幸福、悠闲的一天生活就开始了”。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但马先生却是因为喜欢呼市的美食,而爱上这座城市的,确实美食能留住人、更能留住心。

马先生接着说:“我也喜欢呼市人的性格,天生开朗、无忧无虑,感觉每个人过得都很幸福。比如几个朋友小聚时,毫无目的和主题,但大家聊得很惬意,非常的放松,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真诚和善意”。我自己一直在思考,选择不同的城市居住,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马先生感受让我体会到他已融入了呼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了。我也注意到,马先生反复讲到“幸福”两个字,也许这是对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最准确、最佳的评价。

仔细想来,呼市人的幸福确实来自于豁达的性格,知足常乐、能够放得下、舍得去的精神状态;也来自子女踏实、平安的上学或工作的路上,抑或半小时可以抵达任何想去的地方,或三五知己小聚时唱上一首高亢、深沉的蒙古族民歌,甚至在清晨踩在吱吱作响的积雪心中荡漾的小小喜欢,也许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小确幸、小喜欢构成了呼市人的幸福吧!

当然,近年来城市发生的巨变是呼市人幸福的基础。首先是城市变大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拉开了,大城市的气势和格局已经形成,记得小的时候总觉得大青山好远好远,现在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的重要空间。呼市不仅变大了,也变美了、变靓了。公园、绿地、湿地和休闲广场不断增加,街区绿化和美化的成效居民感受深切,城市标志性建筑不断吸引着眼球。正因为呼市变美、变靓了,也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夏季去呼市的机票必须提前预定,且从不打折,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三是变得更有内涵和自信了。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大昭历史文化街区、蒙元文化特色景观街等既体现了地域特色文化,也塑造了鲜明的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和开拓文化等特色,更重要是反映了呼市历史上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比如就拿浙江马先生喜欢饮食来看,除蒙餐外,在呼市还有清真餐如烧麦、羊杂、馓子等,也有刀削面、炸糕、莜面和烩菜等随着山西人和陕西人走西口带入并改良的地方特色餐。因此,从饮食我们可以透视出呼市具有多民族融合、地域交融和开放包容的特点。

总之,呼市是一座幸福的城市,这种幸福不在于她多么富有,也与繁华和时尚不搭边,呼市的幸福是来自于居民的开朗、舍得、包容和开放的性格,也源于勤劳的多民族人民的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呼和浩特   大青山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   烧麦   自治区   呼市   旧城   这个城市   新城   性格   特色   幸福   喜欢   财经   城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