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近现代史上都出过哪些著名人物?

宁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或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或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何叔衡(1891—1958),原名何建中,湖南宁乡人。1917年在长沙自修大学毕业后,即到长沙、湘潭、衡阳、常德等地小学任教。1920年任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28年在上海与蔡和森等创办《新青年》。1931年后先后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

刘厚生

刘厚生(1922—2007),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大成桥镇上城村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9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宁乡县支部书记、中共大成桥支部书记,后任中共长沙县委委员、城工部部长。1929年5月到南京中央大学学习,担任中共南京市委秘书、南京市工委书记等职。1930年9月到上海,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闽西特委组织部部长、闽西省委秘书长等职。1932年8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9月任省委组织部长。1933年4月任闽赣省委书记,1934年1月任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临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1933年5月任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兼宣传部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3月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秘书长,后历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36年3月参加过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政治委员、八路军南下支队政治委员@委员等职,1940年3月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团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第一团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厚生(1922—2007)

刘厚生是我国著名的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技术专家。他早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湘军旅长、师长、军长、军长等职。1928年5月,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学习时,就是中共南京市委的一名秘书。1930年起先后担任闽赣省委书记、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兼宣传部长等职。1941年12月至1944年4月,任八路军南下支队政治委员兼第一支队司令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刘厚生同志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军事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他曾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和晋绥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抗日军政大学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他在延安抗大学习期间,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北军区炮兵第一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三野战军炮兵司令员等职。

吴鸿勇

吴鸿勇(1908—1940),字毅之,祖籍湖南宁乡人。1929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吴鸿勇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7师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南昌保卫战。1944年任第74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参加了对日作战。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鸿勇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3师师长、第11军军长兼第20师师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华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卫戍区司令员等职。建国后,历任北京卫戍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8年任北京军区参谋长。1962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1977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2年任国务院参事。

吴鸿勇一生重视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从1952年起便向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了恢复和办好各地重点中学的建议,并在全国率先恢复了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和师范院校,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他先后担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国务院参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华文史资料》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主编等职。

吴鸿勇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五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吴鸿勇参加了井冈山斗争,曾任湘南特委书记。1935年起先后任湘鄂西红军游击队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一军第三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副军长、军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115师685团团长,参加了南昌保卫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著名的南浔铁路之战。1941年后,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第一期步兵班班长,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训练部科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科员等职。1948年1月任华北剿总第二纵队第三旅旅长兼冀南行署主任、华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卫戍区司令等职。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李之龙

李之龙(1899—1975),原名李伯龙,又名李少白,湖南省宁乡县石牛寨镇人。1899年8月2日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926年底,李之龙奉党组织指示,回家乡发动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任中共韶山区委书记;4月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6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7月任中共湘鄂西省委书记;9月,任湘鄂赣省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1928年1月,率部参加长沙起义,加入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被任命为团长。1930年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军长兼第3师师长、第10师师长等职。1931年1月在江西瑞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调江西吉安任红军学校教育长。1932年3月后历任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中央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之龙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8月起先后任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副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重庆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

王树声

王树声(1891—1935),字子威,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人。父亲王殿坤,母亲陈氏,幼年入私塾读书,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1900年王树声入长沙岳云书院求学,1905年考入湖南高等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湖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校长、湖南陆军部军事课课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直属参谋长,并参加湘赣边和鄂西等战役。1933年在湖北武汉被国民党右派分子暗杀。王树声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和长征。

雷明远

雷明远(1909—1940),原名雷正芳,字光远,宁乡县汤泉乡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法战争。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国参加国民革命。1932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1933年到江西参加苏区反“围剿”斗争。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第二师师长、中共苏鲁豫皖边区委员会书记等职。1940年3月5日在安徽皖南事变中牺牲,时年36岁。

雷明远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理论家,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皖南事变和皖南游击战争。

王叔铭

193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国棉十七厂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武汉铁路局局长、铁道部部长、中南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等职。

王叔铭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为改变我国铁路建设落后的面貌,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建国初期,他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并积极投入到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建设工作中,主持修建了一大批铁路干线。在王叔铭同志的领导下,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在西南地区,为改造和发展成昆铁路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建国初期的大工程建设中,他曾提出“不搞重复建设”的口号。后来为了加快交通建设速度和节约资金、节约时间、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他又提出了“以路养路”的口号。

黄克诚

曾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兼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原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黄克诚同志在党和人民的教育和培养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黄克诚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革命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他的一生是奋斗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忠于人民的一生,是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忠于党和人民的一生,是忠于真理、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生,是无私奉献、大公无私、襟怀坦白的一生!

谭政

1917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参谋处长,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军部参谋、团长、参谋长、代团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旅长、晋冀豫军区参谋长等职,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及其他抗战根据地的斗争。在后勤工作中,提出并贯彻执行了“量入为出”的财务原则,“厉行节约”的节约方针和“专款专用”的财经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年困难时期中,组织物资生产,保证军需供应。1956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8年和1959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错误批判和迫害。1981年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委、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职。

沈其震

沈其震(1910-1992),湖南宁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早年入黄埔军校四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少校营长、第三团中校团长、新四军军部教导大队上校大队长、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兼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开辟皖中抗日根据地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副参谋长、十八军副军长、第四十六军军长等职,参加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六军军长、广州军区顾问等职。在军队院校工作期间,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训练部部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他在部队和院校工作期间,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他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部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将其运用于指导军队教育和训练中。他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观念强,工作勤奋务实。他在干部管理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严格的管理办法。他严于律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段苏权

曾任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段苏权是辛亥革命的功臣,他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在广西桂林读完中学后,又到日本留学,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就读政治经济科。回国后,他历任广西陆军小学教官、广西陆军小学堂监督、广西陆军第一预备师参谋长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段苏权奉命率部开赴江西抗日前线。1938年1月起任第4军军长兼第五战区右路司令长官兼第5战区代司令长官。1939年8月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8月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兼第35集团军总司令、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1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

1941年底日军占领桂林后,段苏权率部退守柳州。1943年1月12日,日军开始攻击柳州。

2月3日,柳州失守,段苏权率部退守柳州,直至3月初才向北转移,到达南宁附近的马口、邕宁一带休整。

1943年7月下旬日军调集5万余人分三路向南宁进犯。段苏权率部从邕宁南渡邕江后向北转移到南宁以北的都安县地区集结整训。

10月下旬至11月初,日本侵略军又调集了10余万人的兵力对南宁进行大规模“大扫荡”。段苏权指挥部队与日寇展开激战,并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向敌人展开反击。

12月中旬,他指挥部队在大塘镇歼灭日军一个大队1000余人后继续向南宁方向撤退。在此期间,他率部在邕宁、大新地区顽强抗击日军的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歼敌5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1944年4月13日被日军杀害于邕宁白牙市(今南宁市武鸣县)的江边一处堤岸上。

黄琪翔

黄琪翔(1903—1940),原名寿昌,字德全。湖南宁乡县人。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干事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抗战期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1945年11月,黄琪翔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2月1日,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3月,黄琪翔兼任重庆中央军校校务部主任,负责整训各战区军队。1946年6月10日,黄琪翔在南京召开会议时被扣押,11月29日被释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等职。1941年黄琪翔病逝于长沙。

李先念

李先念(1904—1990),原名李守维,字行严,河南光山人。大革命时期,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常委兼组织部长。1930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军部参谋长、华东军区参谋长、华中军区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军区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野战军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将军一生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他曾在一次大会上说:“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

徐向前

徐向前(1907—1976),字子敬,号希夷,陕西兴平人。1917年2月生于陕西省兴平县(今商洛市商州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入西安市立中学。参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徐向前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家之一。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陕甘军区司令员、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副总长兼国防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周志杰

周志杰(1922~1953),原名周国维,宁乡宁乡人。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卫生部部长、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3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4年10月3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44岁。1957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55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09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我说一个宁乡的名人,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是军统局正局长,敢于向大英帝国军队作战,去世后葬于革命公墓。

在军统,最出名的是戴笠,但是戴笠的职务一直是副局长。那么正局长是谁?为何军统的正局长去世后会安葬在革命公墓呢?

军统的正局长名字叫贺耀祖,是咱们湖南省宁乡县人,为何他能当上正局长呢?因为在当时国军将领之中,戴笠的能力虽然很强,深得蒋的赏识,但是论资历的话,戴笠是不能成为正局长的。蒋的军队里派系林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直接升任戴为正局长难免会引来众人的不服,所以蒋要找一个资历较深、威望较高但又通晓事理的人来担任正局长,蒋想到了贺耀祖。

贺耀祖在蒋军中威望和资历都很高,他早年就追随孙先生参加革命,是同盟会的元老之一,参加过辛亥革命、讨伐袁世凯等战争,并在日本军校留过学。在北伐战争中,他曾经担任独立师师长、军长等职,率部与孙传芳的军阀进行作战,并多次取得胜利。

贺耀祖是个有民族大义的将军,在北伐战争中,英国军舰曾经制造事端,阻挠北伐军的活动,并且派遣军队进行登陆作战。贺耀祖当机立断,派北伐军前往长江沿岸与英国水军进行战斗。经过一番激战,英国军队被击败,本属于中国的九江租界地被中国军队接管。

因为贺耀祖能力出众,威望和资历又高,使得他成为军统局局长的不二人选。在蒋任命他为正局长后,贺也很清楚蒋和戴的关系,所以他也从不过问军统局的事情,只是名义上的一把手。抗战时期,蒋还任命贺为重庆市的市长,足见蒋对贺的赏识。

贺耀祖其实胸怀正义,早在北伐战争时期,贺就同我党保持密切的联系。红军时期,贺耀祖同情红军,多次对红军出手相救。在日军侵华之际,贺又坚决反对蒋的不抵抗政策,并协助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我党领导人重庆谈判期间,又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他们在重庆的安全。解放战争后期,贺耀祖干脆参与了湖南的起义,引起蒋的仇恨,并派人追杀,幸得我军提前截获情报,并组织保护贺耀祖的工作。

贺耀祖的一生都在从事革命,是孙先生革命工作的忠诚继承者,胸怀正义,有民族气节,敢和英帝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对我国的交通发展等工作做出贡献。1961年去世后,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刘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何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宁乡   北伐战争   厚生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近现代史   中国共产党   湖南省   司令员   军长   参谋长   湖南   历任   军区   解放军   中共   时期   著名   人物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