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商鞅之死,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冤枉而死。商鞅是被诬陷,但是他被杀却不是因为诬陷,而是他的确谋反。

战国初期的秦国,在经历了自秦厉公、秦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之后,国力大为削弱。就在秦国政局不稳的情况下,魏国趁机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今陕西省和山西省之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

秦献公即位之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割地与魏国讲和,以安定边境,并将都城从雍城东迁栎阳 (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为了收复河西失地,秦献公曾数次东征,无奈愿望没有实现便去世。

当时山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而秦国地处西陲,积贫羸弱,被山东的诸侯们犹如夷狄一样对待。

秦献公的儿子嬴渠梁继位,即为秦孝公,他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在秦国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兵勇,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向天下广纳治国之才。

在《求贤令》中,秦孝公先是阐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的辉煌,也就是告诉天下有才之士,秦国有成为霸主的先例,秦国的客观条件并不差。

在《求贤令》中,秦孝公还说明了正是因为秦国国君不贤、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了秦国的衰败,秦国目前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

在《求贤令》中,秦孝公表明了要对秦国求强求治的决心,并向天下能够强秦者开出天价薪资待遇。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作为秦国的国君,秦孝公敢于直面事实,以低微的姿态向天下士人说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羞耻感,这也足以说明秦孝公广纳人才的诚意以及一心求强的决心。

此时的各诸侯国中,魏文侯已经在魏国变法,邹忌已经在齐国变法,赵国也有公仲连在变法。秦国虽然慢了一步,但是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来得及。

身处魏国的商鞅,始终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当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依然决定离魏入秦。

商鞅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临终前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魏惠王因商鞅没有什么名气而没有接纳。公叔痤又建议魏惠王,如果不能用商鞅,就将其杀掉,不能让其为他国所用。魏惠王虽然嘴上答应了下来,但是直到公叔痤去世,魏惠王都没启用商鞅,甚至杀掉商鞅。

商鞅也没有主动向魏惠王推荐自己,他觉得魏惠王这样的君主,不值得自己辅佐。此时,秦国的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

《求贤令》中所透出的那股不同凡响的领导者气概,令商鞅产生了前往这个西陲弱国的想法,想见识一下这位求贤若渴的秦国君主。

商鞅是法家出身,他的本心就是想变法,而不是推行什么儒家王道。他的目标就是要像吴起变法那样,创建一个新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当然如此变法,势必会引起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搞不好会和吴起一样功败垂成。这一点,商鞅内心十分清楚。

所以商鞅要确定秦孝公是否和魏文侯、楚悼王一样,是变法之君。同时,他还要确认秦孝公是否会采纳自己的变法方案;是否会坚定不移地支持变法;能否抗住旧势力所带来的压力。这些问题只要有一个不能解决,那么彻底变法就是空谈。

商鞅到了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首次见面,商鞅以“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听得秦孝公是昏昏欲睡。这一次,秦孝公对商鞅是非常不满。

当商鞅第二次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后,又以孔孟儒家思想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提倡以德治国,停止战争,修养生息。这一次,秦孝公没听完商鞅的阐述就转身离开,他对这种治国理念不感兴趣。

虽然两次与秦孝公见面,都受到了冷落,但是商鞅认为自己遇到对的君主,可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当商鞅第三次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后,他向秦孝公阐述了自己“以法治国”的理念。虽然这一次的见面效果非常好,但是秦孝公还是没有启用商鞅。

成大事者必须慎重,商鞅对秦孝公的三次试探,也是在赌运气,换句话说,商鞅和秦孝公之间就是一个双选的过程。对于商鞅来说,如果双选失败,他还能去哪里施展变法的抱负呢?但是,秦孝公并没有让商鞅失望。

经过三次见面交流之后,秦孝公觉得商鞅是个人才,于是主动向景监提出要见商鞅。这次会面中,秦孝公只向商鞅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短时间内富国强兵,称霸诸侯。其实终秦孝公一生,他也只对商鞅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虽然秦孝公准备启用商鞅来变法强国,但是商鞅所提出的那套变法改革毕竟没有先例,只是一套完全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况且当时秦国的旧贵族势力依然强大。

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也为了对变法事宜进行宣传,秦孝公安排了一场朝堂大辩论。这场辩论在改革派商鞅和反对派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之间展开。

这场辩论可谓是精彩绝伦,堪称千古绝辩。辩论结束后,作为这场辩论裁判的秦孝公宣布商鞅获胜。

秦孝公原本就没有寄希望通过一场辩论就能使反对变法的人心服口服,他只是希望通过这次辩论,可以把变法的思想宣传出去,以影响更多的人。从这一点来说,秦孝公达到了他的目的。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得了秦孝公无条件的全力支持,秦孝公重用商鞅并对他无比的信任,始终如一,这也是他一生最精彩之处。

对于秦孝公来说,只要能够让秦国强大,他可以做出任何牺牲,甚至把君主的实权让渡给商鞅;为了秦国的强大,他甘愿退居二线,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商鞅;为了秦国的强大,他亲情可以抛弃,名声可以不顾,他强秦的意志和决心大过秦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国君。

正因如此,商鞅才能将内心变法的理念通过手中权力转变为现实,将秦国旧贵族势力的利益链条彻底斩断,将秦国的旧疾一扫而空。同时,作为法家的优秀弟子,商鞅也将法家带到了一个至高的地位。

秦孝公堪称贤君,也是一位明君,他虚怀若谷,一心求强;他是用人不疑,持之以恒;商鞅是雄才大略,经天纬地。正是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下,秦国由弱转强,从此傲视群雄,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毫不夸张地说,商鞅变法为秦国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秦孝公和商鞅的君臣关系,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千古佳话。

随着秦孝公的去世,商鞅也就时日无多了。历来的变法和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势力的利益,商鞅变法也不例外。虽然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崛起打下了基础,但变法的过程中,商鞅也得罪了不少秦国的老士族。

众所周知,周王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分封给各个诸侯,然后诸侯又将诸侯国分封给宗室贵胄和卿士大夫。

这些宗室贵胄和卿士大夫不但掌控着自己封地内的土地、经济和人口,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兵权,甚至在朝堂上担任官职,直接参与朝政。

历来变法越是深彻,对旧势力的切割分配也就越加痛彻。商鞅在秦国推行新法之后,虽然加强了君主集权,有利于国君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资源,却严重的侵犯了老士族的利益,这些人自然把这笔账记在了商鞅头上。

商鞅变法,打破了秦国的阶级固化,使得秦国的老士族不能按照传统继承土地,甚至没有军功的士族,他们的土地还要被收回。原本依靠祖辈的功勋可以继续享受富贵,但是商鞅变法却彻底剥夺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商鞅也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秦孝公在位时,商鞅背后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秦国的老士族只能选择隐忍。秦孝公的去世之后,这些人便跳出来开始对商鞅展开致命的攻击。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的过程中,太子嬴驷触犯了新法,当时的新法推行的不太顺利,为了让新法顺利开展,也为了维护新法的威严,商鞅便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由,决定处罚嬴驷。

但当时的嬴驷还未成年,再加上他是储君,不能施以刑罚。按照新的法令,未成年人犯法,则由其老师连坐接受惩罚。于是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便成了替罪羊,分别被施以黥刑(即脸上刻字)。

商鞅处罚了太子嬴驷的两位老师,维护了新法的权威,使得新法得以顺利推行。虽然商鞅此举有利于秦国,但却得罪了太子嬴驷。后来,公子虔在迁都咸阳后又因触犯新法,被处以劓刑(即割去鼻子)。

作为秦孝公的兄长,公子虔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在秦国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公子虔尚未能逃脱被处罚的命运,更何况那些老士族以及普通百姓。凡是遭受新法惩治的人,无疑对商鞅恨之入骨。

商鞅在秦国推行新法,使得利益得以重新分配。在变法的各项政策中,“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为平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上升通道,因此诞生了不少获得爵位的新兴阶层。

商鞅无疑获得了新兴阶层的拥戴,随着新法的持续推行,这个阶层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

“军功爵制”使得秦国欣欣向荣,日益强大,但却打破了延续几百年的世袭制,因此引起了秦国老士族势力的不满。

秦孝公病重期间,商鞅独揽军政大权,虽然得到了秦孝公的授意,但是在秦国出现一个声望如此高的人,对任何一个君权的继任者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嬴驷即位之初,君位尚不稳固。对于在朝既无根基、在野亦无民望的嬴驷来说,随时可能会被复辟的旧势力所推荐的新人选所取代,比如公子虔。

所以对于嬴驷来说,自己亲掌朝政,使得朝局平稳无掣肘才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才是考虑变法如何延续。

当公子虔等老士族罗织罪名,纷纷指责商鞅意图谋反时,嬴驷若答应老士族而除掉商鞅,于国、于民、于理皆不可容,而且老士族以后便会恃功而骄,成为更大的掣肘。

但是当时的嬴驷已经无其他路可选,再加上他本来就对商鞅心怀怨恨和忌惮,于是只能宣布商鞅谋反。

对于商鞅来说,凭借他的聪敏,自然是能够预料到自己处境的危险。如果他想此时离开秦国,没有人能够阻拦得住他。

商鞅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是自己呕心沥血所创立的“法治治国”的创世标杆绝不可以倾覆,否则自己数十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他要用自己的性命,来维护这一套能够让秦国一统天下的法制。

当然,在商鞅的心中,或许还夹杂着对秦孝公的知恩之情,也夹杂着他与秦孝公的宏图大志。在那个崇尚刎颈之交为大义的铁血年代,舍身取义、以身护法也是历来罕见大义之举。

吴起当初在楚国变法时,也是触犯了旧贵族势力的利益,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的旧贵族势力立即发起了反扑。

当旧贵族势力的箭射向吴起时,吴起抱着楚悼王的尸体,让楚悼王的尸体陪同自己一起中箭。在当时的楚国,侮辱国君的尸体是重罪,要被诛灭三族。当楚肃王即位之后,当初向吴起射箭的那群人,全部遭到了清算。

所以,商鞅也想犹如吴起那样,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的法制。

嬴驷以谋反的罪名下令逮捕商鞅,既然是国君的命令,就有法律效力。商鞅所推行的新法,就是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威。

按照秦国的新法,商鞅即便是被诬陷,但也不能反抗,当然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和途径为自己申诉,但申诉不一定奏效。

商鞅非常清楚这个后果,所以他逃至边关,当他想住宿客栈时,因他未带凭证,而被告知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无奈之下,商鞅想去魏国,但魏国因他曾骗擒公子卬,拒绝他进入魏国。

外逃不成的商鞅,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起兵自卫。这一次,不是被诬陷谋反,而是真正的谋反。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商鞅兵败战死后,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同时,嬴驷下令诛灭商鞅全族。

对于商鞅来说,如果服从国君的命令,一定会被冤枉而死;如果不服从国君的命令,那么就违反了自己制定的律法。

冤枉而死,以后可能还有被平反的机会,但人死不能复生;谋反而死,违背了律法,以后也就没有了平反的机会。

商鞅不服从君命、起兵谋反,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君主所不能容忍的事情,自然就得不到平反。

商鞅本来是无辜的,但是他起兵攻打郑县却是铁一般的谋反事实。后世的秦王没有对他进行平反,正说明了秦王都坚守秦法,以身作则。但是对于商鞅来说,未免有些不公。

商鞅被杀之后,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嬴驷的权威,但是他没有废除新法,提出“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言下之意就是,商鞅之死并非是他有多大的罪行,而是老士族对他意见太大,族灭商鞅是为了堵上老士族的嘴。

同时,嬴驷还把车裂商鞅的责任,推给了老士族。至于商鞅之法,在嬴驷看来,秦国的富强离不开这套法制,等于告诉秦国的老士族,想要复辟旧的制度是不可能的。

商鞅死后,嬴驷没有对老士族予以重用,而是继续广纳天下贤才,这为秦国后来的强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的变法和改革,都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利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变法和改革的阻力非常大。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读懂了历史,也就看懂了现在。




公元前338年,商鞅起兵谋反被秦惠文王反杀,死后其尸身被带回了秦都咸阳,以五马分尸示众,行刑后百姓们拍手称快,守旧贵族们弹冠相庆。

秦惠文王以商鞅为祭品,稳稳地坐上了秦国君主的位置。

2000多年前,中原大地进入了战国时期,旷野城郭到处都是血染的战场,列国诸侯为了强多地盘,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如同嗜血的虎狼。

在列国诸侯眼中,秦国国力衰弱,又居于黄土高原之上,简直就是个乡巴佬,都不屑于攻打,列国卑秦已久,百年来士子不入秦已成列国共识。

可是,随着商鞅的到来,秦国逐渐从弱秦变为了强秦,更是在百年后,由秦始皇带领着百万雄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当初,秦孝公的百般信任成了悬在商鞅头上的一把利刃,只待找准时机,就会将他撕得粉身碎骨。

01

变法初现

商鞅原本是卫国人,本姓公孙,据说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后来,他投奔秦国,实行变法,打败魏国后,受封于商地,后人便称他为商鞅,或者是商君。

29岁时,他到魏国做了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侍从官,公叔痤很喜欢这个具有实干精神的年轻人,想要将他举荐给魏惠王

一日,魏惠王亲自前往相国府看望公叔痤,看着病中的相国,魏惠王不由叹息道:“相国,你若撒手不管,那魏国可怎么办呀?”

公叔痤见此机会,便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言辞恳切道“大王不用担心,商鞅虽然年轻,却又经天纬地之才,你可将国事尽交予他,他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魏惠王从未听过商鞅的大名,便没有放在心上,坐了一会之后便准备离开了。起身之际,公叔痤叫住了他,道:“如果大王不用卫鞅,那就将他杀了,千万不要让他走出魏国国境。”

魏惠王心下纳闷,相国一会让我用他,一会让我杀他,莫不是生了病,老糊涂了。于是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摆摆手就离开了。

公叔痤去世后,魏惠王早就忘记了有商鞅这一号人,既没有用他,也没有杀他,任由他离开了。

而此时,在魏国西面的秦国,一位年轻的君王正翘首以盼,他充满着无限的野心,希望能有一人如天神降世般,来拯救他这岌岌可危的国家。

他是秦孝公,如今的秦国国君,满腔的愤懑和不甘。遥想当年秦国是何等威风,东平晋国之乱,西霸戎狄之地,更是将河西之地收入囊中。

可如今呢?大片的国土被魏国抢去,如今已过去了两百六十多年,历经了十四代君主,河西之地仍未收复,秦国成了挨打的小弟,在周天子和六国诸侯心中再无一席之地!

为了能尽快摆脱国力衰弱的困境,秦孝公广发求贤令,晓谕七国,只要有人能献上强国大计,封侯拜相,分封土地。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公元前361年,商鞅怀揣着求贤令和李悝《法经》,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来到了这个即将实现他理想的国家。

他跨在马背上,漫天风沙中回头望去,魏国已经看不见了,他心中升腾起炽热的火苗,若有一日,我再回到魏国,带来的必将是杀戮与征服。

魏国与秦国实力悬殊之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的。当年,魏国名将吴起训练出了精锐步兵魏武卒

靠着这支精锐军队,魏国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收入囊中,秦国被迫锁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魏国虽然强大,到了魏惠王这却停下了脚步,他太过自信了,没有将秦国放在眼里,以至于给了秦国一次喘息的机会,而商鞅的到来,让秦国寻到了一丝生机。

商鞅也不是书呆子,来到秦国后和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攀上了关系,通过景监的引荐,商鞅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敢向东方六国挖墙脚的年轻君主。

秦孝公见到商鞅后直奔主题,问了一个问题: 列国纷争,秦国当何以自处?

商鞅沉思了片刻,就分析起了各诸侯国的形势,如今各诸侯国连年征战,为了一座城池,一方土地,背信弃义,尔虞我诈,导致血流成河,而秦国当反其道行之。

秦孝公不禁有些好奇,不打仗,怎么强国?于是,商鞅搬出了五帝之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侃侃而谈,居然将秦孝公说睡着了

这次会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秦孝公以为商鞅是个骗子,满口帝王之道一点用都没有。

景监见君上对商鞅的五帝之道不感兴趣,于是想让商鞅离开,可商鞅却再次求景监为他引荐,希望能跟君上再谈一谈。

景监心想,若事情有了转机,日后也能多个盟友。于是,在景监的劝解下,五日后秦孝公再次召见了商鞅,想看看商鞅是否还有高见。

这次,商鞅又搬出了王道之论,表示,若能用孔子的兴国之道,秦国必将成为礼仪之邦。可不待商鞅说完,秦孝公就冷哼道:“若食不果腹,破衣烂衫,文明礼仪又有何用?”

商鞅随即沉默不语,秦孝公见状,挥了挥手,将商鞅赶出了大殿,这次,他怒火冲天,将景监也骂了一顿,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为商鞅引荐。

同上一次一样,被赶出来的商鞅还是厚着脸皮再次求到了景监面前。这次,商鞅不再遮遮掩掩,直言要与君上讲一讲霸道

也不知道是商鞅特别会忽悠人,还是景监特别看重商鞅,冒着被秦孝公斥责的风险,景监第三次将商鞅带到了秦孝公的面前。

秦孝公见商鞅如此执着,不禁有些好笑,问道“先生这次有何高见啊?”

这次商鞅也不含糊,直奔主题道:君上,今日我们来讲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霸之道。”

见商鞅提到穆公,秦孝公不禁感慨道:“自穆公去后,我秦国再也不复往日雄风,也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否振兴秦国。”

商鞅见状,心下更加明了,掷地有声地说道:“君上,秦国再现五霸雄风。秦国如今虽弱,却有沃野千里,居华山天险,易守难攻,与戎狄为伍,民风彪悍,能练强兵,君上有一颗称霸列国的帝王之心,若能辅以臣的法家之术,何愁大事不成。”

法家之术,强国之术,这是商鞅手中的王牌。在当时,各国诸侯皆是以人治国,遇贤明君主则国盛,遇守城之主则平庸,遇残暴之主则国灭。

而法家思想讲究的是以法治国,上到君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事事皆以法令行事,如此,整个社会都会以法令为依据有序发展,不会因为出现不贤的君王而导致国家大乱。

商鞅的话说尽了秦孝公的心坎里,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强国之计吗。

当时,周氏衰微,各诸侯国都在拼命抢夺地盘,扩张生存空间,秦国被挤压得毫无还手之力,随时走在灭亡的边缘,他要的就是这样立竿见影的强国之道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原来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于是,胸怀霸业的年轻君主和怀揣以法治国理想的卫国客卿一拍即合,他们想用一场变革席卷整个秦国。

虽然,秦孝公同意了,但真的要实行改革,还要臣子们的同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长期与戎狄为伍的秦国被贴上了野蛮的标签,很难适应中原带来的制度,所以,想要将变法顺利地推行,光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诸位大臣的支持。

这一日,商鞅早早起床梳洗,随后直奔秦王宫方向,今天他要去参加一场史无前例的辩论,他要用他的三寸之舌撬动秦国大臣们守旧的思想,这场辩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大殿之上,列位臣工早已站定,秦孝公坐于高位之上,朗声道:“今日早朝,只议强国大计,商鞅献策欲变法,诸位可畅所欲言,恕尔等无罪。”

秦孝公话音刚落,便有大臣夺步而出,说道:“古法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随意改革必将会引起国家动荡,请君上三思。”

商鞅随即反驳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若凡是都畏手畏脚,那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况且成大业者向来与一般人见识不同,只要能让国家强盛,百姓富足,不必拘泥于旧礼。”

商鞅此番言论一出,朝堂上顿时吵闹了起来。

“你一个卫国人,难道比我们这些秦国的臣子还懂秦国的形势吗?”

“弃祖宗家法于不顾,倒施逆行,是何居心?”

“我秦人岂是人人都可捏的软柿子,不容你在这妖言惑众。”

见众人在朝堂上吵作一团,没个结果,太师甘龙制止道:“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辩一辩。”

他对商鞅说道:“客卿所言我不赞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不移风易俗便能教化万民,是不变旧法就能强盛国家,这般做法必能百官顺应,百姓安定。”

商鞅笑着反驳道:“我说一句,先生莫恼,先生所言,世俗之言,平庸者安于旧俗,书呆子拘泥书本,他们墨守成规,无法谈论变法之道。要知道,能人制定法度,愚人只能被法度制约,贤者变更礼制,庸者被礼制约束。”

商鞅的一席话让甘龙无话可说,时任司空的杜挚又站出来辩驳道:“古人有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古法没有过错,遵循亦不会出现过失。”

商鞅见大臣们都是一成不变的发言,瞬间失去了耐心,厉声说道:“汤武之所以能王天下是因为敢于突破礼法,而夏殷之所以亡国是因为抱着旧法死守,众位是想抱着旧法与大秦共成沉沦吗?”

商鞅的质问响彻大殿,保守派还想再继续反驳,却只听秦孝公哈哈大笑道:“商鞅说得好!”

秦孝公已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变法势在必行,众大臣见状,也不再辩驳,以沉默收场。其实,秦孝公安排这场辩论是有私心的。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他不敢正面得罪这些守旧贵族们,他深知,自古变法就是将自己处于暴风之中,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他想要试探一下贵族的态度,也想要试探一下商鞅的决心。

好在,商鞅没有让他失望,他相信商鞅能强大秦国,不负他的期望,而他只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全力支持他便可以了。

秦孝公要的就是商鞅这样面对守旧贵族好不退缩的勇气,他知道,只有砍去他们的臂膀,刺穿他们的心脏,秦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而商鞅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

02

变法风云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开始主持变法。

一日,秦国国都栎阳城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不一会儿,一位白衣官员前呼后拥地登上了高台,此人便是新官上任的商鞅,见气氛已经烘托地差不多了,商鞅高声说道:

“只要有人能将这根木头从这搬到北门,我赏十金。”

围观的老百姓闻言一阵骚动,可大家还是比较理智,只是轻声质疑起来。

“这官老爷是在拿我们老百姓寻开心吧?”

“搬根木头就给这么多钱,别是骗人的吧?”

“官家的赏金哪有这么好拿的,别是陷阱?”

商鞅见众人讨论如此激烈,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于是又大声说道:“谁来?我给五十金。”

闻言,老百姓顿时炸开了锅,这可是五十金,相当于一户上等人家的全部财产了,搬根木头就白白给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终于,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这五十金的诱惑足以让他冒一次险

众目睽睽之下,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他成功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见状,大手一挥,将五十金赏赐给了他,围观的老百姓顿时一阵惊叹,随即又陷入后悔之中。

这便是徙木立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这是商鞅走的第一步,他要立信立威,他要让老百姓知道,只要是他商鞅说过的话都要相信,他商鞅颁布的法令都要遵循。

商鞅这一举动在守旧贵族看来就是妥妥地阴谋,想让他们完全听从商鞅的法令,简直是痴人说梦,质疑声一片接着一片飞向商鞅。

可商鞅不在乎,他第一步就是要削弱并剥夺这群守旧贵族手中的权力。

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这才有了齐、楚、秦这些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做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诸侯国掌握了话语权。

而各个诸侯国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各国的君主为了笼络有功之人,将国家的土地不断分给士大夫们这些人坐拥权力后,开始欺上瞒下,利欲熏心,威胁王庭统治。

当时,晋国就被他的三个大夫韩、赵、魏给分了,齐国则由田氏做大,最后篡夺了江山,秦国的症结也在于此,民和财都集中在贵族手中

所以,只有将他们的权力削弱,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不然,秦国就只能等着被大臣们瓜分,或是在诸侯混战中走向灭亡。

很快,他就颁布了第一条法令

第一、令民为什伍,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变法的第一条就是将老百姓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为此还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此谓“什伍连坐”

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趾。“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秦简》

商鞅执法严苛,手段残酷,一直为世人诟病,称他是重刑重罚的罪魁祸首,可是,这对于有灭国危机的秦国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在当时社会,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开垦土地、耕种粮食需要人,当兵打仗、保家卫国需要人,秦国有多少人?秦孝公不知道!这些人产生多少税收?秦孝公也不知道。

可等到要打仗修水利需要钱的时候,各个贵族就开始哭穷,找谁要钱都费劲,更可气的是,秦孝公明知道他们有钱,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为了能摸清秦国的人口数量,商鞅第一件事情就是令民为什伍,百姓登记造册,这样的话,权贵们再也不能隐瞒人口,瞒报税收,相当于将民都集中到了君主手中

贵族们没有油水可捞了,势必会针对商鞅,于是他提出了第二条法令

第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父子、兄弟到了年纪必须分家,否则就双倍收取他们的赋税。

百姓们从一大家子变成了小家小户,发布征兵令和征粮令都能落实到户如果有一家拖延,其他为了避免连坐也会及时举报,贵族们拦都拦不。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百姓的户数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兵源也增加了,贵族们看似捞到了好处,可家族却因为分家,组织能力被打破,自身的反抗能力也一同被削弱了。

没过多久,商鞅就下了第三条法令

第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建立军功爵制,意味着底层人民可以通过打仗建立军功获得爵位,贵族们几百年来的世袭罔替制度被打破奴隶也可以翻身做贵族了。

可即便贵族们对这条法令颇有微词,可没有人敢出来反对。贵族之所以能享有特权,依托的是秦国的存在。当外敌入侵,毁城池,占土地的时候,贵族就需要出钱出任上战场。

可若是不想自己上战场,就只能鼓励别人去,所以好处自然要分点给别人。虽然这条法令让贵族们恨得牙痒痒,但是占着家国大义的名分,谁都不敢置喙,可他们又实在不甘心。

这日,秦国都城栎阳涌进了数千老百姓,他们纷纷控诉着商鞅变法的种种不好,为了能上达天听,甚至有人跑去了秦孝公接见列国使臣的驿馆去闹。

商鞅非常清楚,这次的抗议是冲着他来的,背后定有人指使,他不着急,他要等那个背后之人自己跳出来。

于是,抗议持续进行了两天,商鞅始终不予理会。于是就有大臣上奏秦孝公,称刁民聚集驿馆,是对君上的大不敬,是造反,应让商鞅速去平乱,以儆效尤,保护变法。

秦孝公看着奏章,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回复道,此乃商鞅自己的事情,无需他人置喙操心,还是此事与你有关。

大臣见状,只得不再提及此事。

面对这次阻挠变法的行动,秦孝公不管,商鞅不管,君臣之间达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默契。权贵们的把戏就在君臣的装聋作哑中被击溃。

没过过就,这数千百姓见闹着没什么结果,自己就散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商鞅快速地颁布了第四条法令

第四、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为了增长税收,国家鼓励生产,施惠于民。凡是努力生产,让粮食和布帛增加产能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而那些不从事本职工作,非法得利的人,要被收为奴隶。

随秦国国力日益增强,商鞅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按理说,商鞅应该趁此机会将权贵们一网打尽,尽快完成变革,可是他还是觉得时机未到。于是,一场蹊跷的战争被发动了。

《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孝公八年,与魏军在元里交战,秦军胜。

当时,商鞅已经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率军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这一次,秦军大胜。可是,魏国投降了,商鞅却没有进一步占领城池,连秦孝公朝思暮想的河西之地都没要。

秦孝公见商鞅劳师远征,发兵魏国,打了场胜仗,什么都没要就回来了,不禁大动肝火,可秦孝公哪里知道,商鞅是另有目的的。

秦孝公见商鞅劳师远征,发兵魏国,打了场胜仗,什么都没要就回来了,不禁大动肝火,可秦孝公哪里知道,商鞅是另有目的的。

若是此次灭了魏国,列国诸侯绝不会作壁上观,秦国虽然国力日盛,可也实在挡不住列国的铁蹄,即使拿回河西之地也守不住。

这次出兵魏国,也是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魏国实力和军力尚在,若是恋战,秦国必将陷入苦战,于变法不利,商鞅要的不是这些。

他真正想要的是军功!

通过这次战争,秦军迫降安邑,一些随军出征的将士因骁勇善战而得了军功,被破格提拔,而这部分人大多都听命于商鞅,使得商鞅对军队的掌控更进了一步。

之后,商鞅对国家体制和行政进行了更为严苛的改革,被贵族们瓜分得支离破碎的秦国重新归于中央权力管理之下,权贵们被打倒一片又一片。

贵族们早已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肉,喝其血,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阴谋潜滋暗长,一场疯狂的反扑正在酝酿。

03

血色理想

商鞅变法一步步深入秦国,越来越触及到守旧贵族的根本利益,矛盾日益加深,商鞅知道,此时想要他命的人数不胜数。

为了以防不测,他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安保措施。

每次出门的时候,他的车驾后面都跟着几十辆随行马车,车上都载着披甲的武士,车队旁还有手持矛和戟的卫士,将商鞅的车围得水泄不通。

可是,刺客的暗杀容易防备,政敌的陷阱却悄然张开。

这夜,秦都栎阳一片肃杀,商鞅在府中来回踱步,他的内心早已不复往日的平静,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这个抉择关乎他一生的命运,他微微叹了口气,内心做主了决定。

这一夜似乎特别漫长,商鞅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日,天光大亮,商鞅便急急地入了宫。刚进秦孝公的大殿,便看见了战战兢兢跪倒在地的太子嬴驷和怒不可遏的秦孝公。

商鞅知道,这是对手给他编织的一张大网,将他和太子网在一起,太子犯法,如何处置?不处置,那新法就是一张废纸,处置了,得罪了未来的储君,性命堪忧。

此时的商鞅早已做出了决定,他对秦孝公拱手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嬴驷一听,连忙磕头求饶,可内心早已将商鞅骂了千百遍了。

商鞅顿了顿又说道:“太子乃一国储君,上天加命,不得受刑。且太子年幼,无知,他之所以犯法,皆因太傅太师管束不严,所以,理应由他们代太子受刑。”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太子首傅公子虔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的亲兄弟,仗着身份地位,一般人不敢惹。可商鞅不怕,当场对公子虔用了刑,太子不敢拦,而秦孝公压根就不准备拦。

太子虽然免于责罚,可是他心中并未有半分感激,太傅被用了刑,太师脸上被刻了字,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天子曾经是个罪犯,人人都能戳他的脊梁骨,这口气如何咽的下。

商鞅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殿下,将来太子登基,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他如今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变法推行得更彻底

据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其著作《新序》中记载:

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馀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为扫清阻挠变法的势力,商鞅下了狠手,在渭水边杀掉了七百多人,鲜血将渭水染得鲜红,哭声震天,这是商鞅在向世人展示他的决心。

面对商鞅的铁血手腕,守旧贵族们都退缩了,没有人会嫌命长,再去商鞅面前找死了。

公元前350年,秦国将国都从栎阳迁往咸阳,商鞅为秦国下了第二剂猛药。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这一次,商鞅将分家制度彻底的法律化了,之前不分家者赋税双倍,这对下层的民众来说可能是泰山压顶,可对上层贵族来所根本不算什么,很多贵族还是只交罚款不分家

而这次,商鞅明文法令,不分家就是违法,任何人没有例外,这一步不仅将劳动力挖掘得更加彻底,还将门阀贵族打得支离破碎。

借此机会,他改革了土地政策,将土地重新丈量,登记在册,将贵族们手中的闲散土地收回,使中央完全掌握了土地数量并能合理分配,从而将军功受爵赐田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

商鞅走的每一步都让秦国变了个样,可他每走一步,守旧贵族们的地位、金钱、权力就一再受到挑战。于是,就有不怕死的公子虔再次触犯了法律,而商鞅也不怕事,下手更狠。

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商鞅将公子虔的鼻子给割了,这次他终于老实了,躲在家里八年没有出过门。

商鞅的第二波变法推行到第五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终于大步踏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拳头硬了,列国诸侯也不敢再来侵犯。

如今的秦国,百姓温饱,士兵勇猛,军队锐利,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随时可能向列国奔袭而去,这种不怒自威,霸气外露,让各个诸侯国再也睡不安稳了。

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周天子终于正视了秦国的强大,赐来了祭肉,各国诸侯不敢再藐视秦国,纷纷赶来祝贺,此时的秦孝公终于扬眉吐气了。

此时,与秦国相邻的魏国正与齐国交战,大败而归,元气大伤。商鞅趁此机会,向秦孝公谏言,魏国乃秦国的心腹大患,不如趁此良机,发兵魏国,夺取河西之地,成就帝王霸业。

公元前340年,秦魏边境,商鞅率领大军进攻魏国。时隔多年,他终于重返这片土地。他想起离开时许下的诺言,他日若再回到这片土地,他必将征服这片土地。

两军对垒之际,商鞅派人给魏军统帅公子卬送去了一封信。

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意思是,我当初在魏国受公子照顾,如今两国交战,作为将领,不得不向公子刀戈相向,军令如山,非我本愿。我愿意与公子订立盟约,痛饮几杯,各自罢兵,从此秦魏相安无事

其实,与秦国交战也非公子卬本愿,魏国连年征战,军力大损,秦军进犯之时,魏军正在与赵军交战,分身乏术,不得不派遣公子卬应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

如今,见商鞅如此顾念旧情,公子卬不疑有他,便想着去秦军大营会会老友,借此休战。

席间,公子卬与商鞅推杯换盏,共同聊起在魏国的岁月,商鞅举杯,感谢公子卬当年在魏国的照顾,更是替两军将士感谢公子卬,前来赴约,避免一场厮杀。

公子卬听罢,开怀大笑,正准备举杯饮酒之时,商鞅将手中酒杯掷于地上,随即,从暗处窜出了一队秦军士兵,他们一拥而上,将公子卬抓住。

此时的公子卬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破口大骂:“商鞅,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魏军群龙无首,很快就被秦军击溃。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魏惠王终于屈服了,他以割让河西之地六百里作为求和的条件,又将都城迁往大梁,远远地躲开了秦国。

此时的魏惠王无比后悔,他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将商鞅杀死在魏国,可惜,为时已晚。

打败魏国的商鞅回到秦国后,权势与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秦孝公也兑现了当年的诺言,封商鞅为列侯,领商於之地十五城为食邑,封号商君。

也就是这一年,这个为秦国忧心忡忡的君王,商鞅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者终于病倒了。他知道,商鞅为了变法树敌无数,已然没了后路,他更深知,太子继位后,不会放过商鞅。

为了保全秦国,保全变法,保全商鞅,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禅位于商鞅。

《战国策》记载: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秦孝公知道,商鞅与太子日后必有一争,以如今商鞅在秦国的声望和权势,太子未必能讨到好处,他如此做,不过是希望商鞅继位后,能保全太子嬴驷。

此时的商鞅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可面对如此诱惑商鞅还是拒绝了,他向秦孝公承诺会好好辅佐太子。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此时,蛰伏多年的公子虔再度复出,他伙同其他贵族,罗织罪名,诬陷商鞅谋反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境关口,想要住店,可店家不知道他是商鞅,要求带了证件才能入住,不然会获罪

商鞅闻言不禁仰天叹息道:“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一步。”

于是,商鞅离开秦国逃到了魏国,可是魏人恨他欺骗公子卬,致使魏军大败,将他捉住,送回了秦国,回到秦国的商鞅逃回了封地,发兵攻打郑县。

秦惠文王见商鞅还想做困兽之地,于是出兵讨伐,将他杀死在彤地。商鞅死后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示众,并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用自己的血为秦国铺就了霸主之路,依靠法家治国打下的基业,秦国羽翼渐丰,势不可挡,正式走上了讨伐六国的征途。

04

变法本质

商鞅死后,百姓们拍手称快,贵族们弹冠相庆,君主如释重负。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商鞅活着的时候,秦孝公甘愿退居二线,成了一位“虚君”,导致当时的百姓只知商鞅而不知秦王,所以,对于刚刚继位的秦惠文王来说,想要树立君威,商鞅便是最好的祭品。

杀了商鞅,可以换取贵族们的支持,杀了商鞅可以抹去自己曾经的耻辱,杀了商鞅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如今是他嬴驷掌权!

可商鞅死了,秦惠文王并没有舍弃商鞅的法令,秦国依然继续着没有商鞅的商鞅变法。此后,秦国的每一代君主都坚定不移地推行着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看似是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其实他是一个专制驭民政策的推动者。有道之君,务在弱民!其变法的本质在于制民。

怎么制民?将人划分成分。

  • 喜欢谈抱负谈理想的人,具有自我的意识形态,不容易听从国家的号令。
  • 喜欢论政治谈时弊的人,具有政治思想,容易轻视朝廷法令。
  • 好勇斗狠的人,具有反抗意识,不易受君主统治。
  • 做买卖的人,有钱有闲,荒废田地,到处迁徙,不利于户籍管理。

这些人有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容易受君主的控制。在秦国,百姓只能有两种职业,一种是农,一种是兵,商鞅将他们称为“耕战之民”。

闲时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战时披坚执锐,上阵杀敌,这是他的疲民政策。商鞅要的是强化意识形态控制,使民众见识短浅,思想局限于君主的控制。

所以有人说,读了《商君书》以后,会被商鞅思想的狡诈、残酷和冷血深深震撼。

穷民以便君用,愚民以利役使,弱民以削反抗。

民穷,就会对君主的赏赐感恩戴德,更方便民为君用;愚民,就不会轻视朝廷的命令,思想受限能更好地受君主统治;弱民,消灭民众的组织,使其不能反抗君主。

自始至终,商鞅出台的一系列法令看似是在削弱权贵以富民,其实是将民众完全控制在股掌之中,将其限制在在饥与饱,贱与贵的边界上。

所以说,商鞅变法表面上是依法治国,以法强国,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高明的君主役民统治术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可见,商鞅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君主统治的集大成者,这便是,商鞅虽死,变法犹在!

黄泉之下,商鞅若再见秦孝公,也能说一句,臣不负君上所托!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何后世的历任秦王不给商鞅平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说说商鞅是怎么死的。

很多人说,商鞅怎么死的?我知道啊,他是被车裂而死。说实话,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商鞅是被秦军在郑县的渑池杀死的。车裂的只是他的尸体。

他作为一个秦国的改革先锋,秦国富强的关键人物,为什么他会被秦军追杀呢?


法家的宿命

战国时期,最显眼的标签其实不是“战争”,而是“变法”。整个战国史其实就是变法史。

所有变法,都是不满当时的现状,希望通过变法,涅槃而成为强国。当时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就是周王朝礼乐思想下的变了味的“仁义道德”,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宗旨。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是法家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是一群周文化的反叛者。周文化追求的是典雅、宽容、仁爱、稳定,这种文化比较适合周初和平年代,但在生死倾轧的战国时期就显得刻板、迟钝和颟顸。法家文化,推崇制度理性,要用制度而不是道德来解决问题,相比之下更直接、痛快、高效。

然而法家文化是有严重缺陷的,它精于算计而不择手段,虽然高效但是残忍。所以,战国时期的改革者,基本上都不能善终。

比如吴起,他精明至极,算计猛狠,成功迅速,权倾朝野,但最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在楚国变法虽然风光一时,但是支持他的楚悼王一死,他就被射死在楚悼王的葬礼上,对他满怀仇恨的楚国贵族将他射成了一个刺猬。

又如韩非子,他提醒秦王,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阴险、自私而贪婪的。秦王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怀疑他来到秦国也是有阴谋的,把他投到监狱里。韩非子最后被跟他有同样思想的李斯毒死,因为李斯怀疑他来秦国是为了夺自己的权。

可以说,吴起、韩非子的死都是自己“作”的。商鞅比他们“作”的更厉害。


商鞅其人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妾生的儿子。

很多人一看《史记 商君列传》第一句话的反应就是:商鞅原来是公子哥们啊,怪不得这么有才。这其实又是对历史的误读。

商鞅,在被秦国封在“商”这个地方之前并不叫商鞅。而叫公孙鞅。看名字就知道,他不是公子哥。

最早,在周朝伊始,国君的儿子叫公子,其中嫡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就是太子,是要接国君位置的(所以说投胎要趁早)。而国君的孙子,称为公孙。

商鞅,既然是国君的妾生的,为什么不叫“公子”而叫“公孙”呢?这明显就是为了美化他的出生而写的。

到了春秋时期,国君的后代越来越多了,基本上无耻一点的都自称“公孙”了,那个时候,“公孙”已经不是国君的孙子的意思了,而是国君的子孙后代的意思。公孙鞅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周朝实施的是世袭制和井田制。世袭制,就是嫡长子接国君的位置,其他儿子分封为大夫,大夫的庶子就成为了士。井田制呢,就是国君跟大夫以及士的土地,由农民耕种,将收成纳给国家或士大夫家。换句话说,士大夫家自己是不会耕种的。可是,几代以后,士大夫已经分不到土地了,自己也不可能去开荒,他们就只好去读点书,出去做点文职工作谋生。商鞅也就是这样一个不知道是第几代的没落之士。

于是,他在魏国的相国公叔痤那里谋了一个“中庶子”的职位,帮助公叔痤整理文案写写告示。

公叔痤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放在本文,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跟吴起联系起来,很多人就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他就是魏国公主的丈夫,他害怕吴起会威胁他的相国位置,于是跟妻子演了一出“野蛮公主折磨老公”的戏,故意让吴起看到。同时又向国君魏武侯建议把魏国另一位公主嫁给吴起以留住他。吴起想起公叔痤的“悲惨”遭遇,一口就回绝了,魏武侯由此怀疑他有二心。吴起不得不从魏国出逃到楚国。

所以说,公叔痤其实是一个很没有春秋时期宣扬的“道德”的人。从名字上看,他应该是魏武侯的叔叔,所以权倾朝野。那时,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变法”或是学习变法。所以,他是完全接受法家思想的。

商鞅的人格跟他很接近,又爱学习。所以,公叔痤很欣赏他。把平生所学尤其是法家那套全部教给了他,去哪里都带着他。两个并不高尚的灵魂就此碰撞在一起。

前三六二年,公叔痤带着公孙鞅在少梁与秦国作战,结果一起被秦国俘虏了。俘虏他们的,是秦国的宠臣景监。于是,公孙鞅就这样认识了景监。


从公孙鞅到商鞅

公叔痤死了,魏武侯并没有依照他死前的嘱托重用公孙鞅。刚好秦国对外招揽人才(前三六一年),公孙鞅于是就来到了秦国。通过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开启了他在秦国的造作之路。

前三四零年,也就是公孙鞅来到秦国实施变法后的二十一年。公孙鞅建议国君趁魏国跟齐国混战的时机,出兵侵略魏国。秦孝公同意了,刚好也可以检验一下变法后秦军的强大。

魏国面对秦军,派贵族魏卬迎战。这个魏卬,正是当年跟公孙鞅一起在公叔痤门下学习的好同学、好朋友。

于是,公孙鞅就写信给魏卬说:我们原来是好朋友,现在各为其主,不得不成了对抗的两军统帅。但我内心并不愿意跟你开战(多么的虚伪!),不如我们面谈一下,商量看能不能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两国之间的纠纷,然后举杯痛饮,各自班师回朝,免得两国人民陷入战火之中。

这么言真意切的友谊之词,魏卬感动了。亲自来到了秦军大营。

两人把酒言欢,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悲喜交加。歃血盟誓:两国永为兄弟。

就在魏卬为有这样和平的结果而高兴的时候,在公孙鞅为他准备的盛大的欢送宴会上,公孙鞅手臂一振,伏兵突然出击,生擒了魏卬。秦军同时向魏军发起攻击。失去了统帅的魏军,顿时崩溃。

此役,魏国以割让河西地区告拜。

为表彰战功,秦国将“商”这个地方封给了公孙鞅。从此,公孙鞅变成了商鞅。

从此,世人看清楚了这个没有人性擅于欺诈的商鞅的真面目。

太史公在《史记》里这样评价商鞅:商君的天性本来就是个残暴少恩的人,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是凭借着浮说,不是他自身的素质。再说他的被任用全是因为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任秦相后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的忠言,这些足以证明他残暴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与他的为人做事很类似。但他最终还是在秦国落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原因的呀!


商鞅之死

终于要讲到商鞅是怎么死的了。

跟所有变法者一样,靠山死了,自己也就差不多要亡了。这个道理,商鞅的朋友(他居然还有朋友!)赵良提醒了他。(看“赵良”这个名字,我觉得是司马迁杜撰出来警示后人的。)

然而,商鞅自以为是,根本听不进去。他忘记自己树立了那么多的仇家。

他刚实施变法的时候,为了增加威慑力,抓住了当时的太子嬴驷的小错误,要进行处罚。因为是太子,所以处罚就由太子师傅赢虔承担。商鞅不顾太子的求情,把赢虔的鼻子给割了。这对于太子师徒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而皇家教师公孙贾,也因此事,被商鞅在脸上刺字。从此不敢出门。

而商鞅的变法内容中,“连坐”与“告奸”,把秦国上下都逼成象他一样残暴少恩的奸民。

秦国管理层虽然都认可商鞅的变法确实令秦国的国力、军力提升了。但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怨恨他。

前三三八年,商鞅的靠山秦孝公嬴渠梁去世了。接替国君位置的,就是对商鞅满怀仇恨的太子嬴驷。

根据商鞅的“告奸”之法,太子师傅赢虔与皇家教师公孙贾同时告发商鞅阴谋叛国。也同样是依据“告奸”之法,凡被告者,无论青红皂白,首先要被抓起来,再慢慢审理(严刑逼供)。

商鞅明白,自己一旦落入自己设计的毫无人性的严苛法律之中,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在嬴驷跟赢虔手里,没有死得最惨,只有死得更惨。

商鞅只好违反法律,不等执法人员上门,连夜就出逃了。

他先是往魏国跑,魏国人一句废话也没有,直接把他扔回了秦国。商鞅只好逃到自己的封地,组织家属,攻击郑县,希望占一个小地盘进行抵抗。

秦军在他的威逼变法下,已经是战国最强的军队,怎么可能给他机会?很快就在郑县的渑池把商鞅杀了。并把他的尸体带回都城,五马分尸以示众。

听到商鞅死了,秦国上下一片欢呼。在当时,没有比这件事更激动人心的了。做人失败,莫过于商鞅!


结论

作为一国之相,不遵守本国法律,出逃外国,组织部队跟政府对抗,这些行为,结结实实地坐实了商鞅的“叛国”罪名。

所以,商鞅并不是“被诬陷冤枉”而死的。他是违背了自己设立的“告奸”之法,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审查进而出逃甚至对抗政府军。

既然不是冤枉,也就不存在“平反”之说了。

......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感谢朋友阅读!




商鞅变法,有老君主撑腰,完成了秦国巨变,功高至伟。老君主一死,商鞅心里异常明白,变法图强之后的后遗症会马上降临头上;之前因为变法得罪的太子成了国君,还有一大群虎视眈眈的贵族大臣,谁都恨不得嚼碎了商鞅。

问题就出在这里,别人会报复你,毕竟还没动手,商鞅就先下手为强了,这一回明显是一招死棋。商鞅自知秦国已无容他之地,也无容他之人,可是逃亡其他诸侯的路也被封死,走投无路,只好铤而走险,在封邑内召集亲兵举起刀枪,正好给了仇人口实,你确实谋反了,最终兵败身死。唯一能让他含笑九泉的可能就是法还在了。

他的死都知道冤枉,只是他当真造反了,一记昏招导致后世历任拿着他变法红利纵横天下的秦君不能给他平反。到这里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商鞅不造反,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保住性命?采取什么办法能够保住名声?他拥有什么样的智慧,能保住他在秦国的荣华富贵呢?




商鞅变法后,直接影响到士大夫的利益,所以才会失败,后来的秦王如果给商鞅平反,那不是就要按商鞅的治国之策变法了,政治集团内的人谁会支持这样做,那个王也不可能担这个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秦王   魏国   国君   秦国   公孙   河西   士族   法家   新法   法令   历任   君主   后世   诸侯   太子   公子   贵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