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悲壮、感人的遗言是什么?

是杨开慧在被捕前写给毛泽东的家书,穿越时空的爱恋—一封迟到半个世纪的情书。

2021年,笔者去宁波方特东方欲晓主题乐园玩,这个乐园是国内首个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公园其中有一个名为《巾帼》的大型室内舞台表演,讲述了6位英雄女性感人至深的生平事迹,包括我们熟知的秋瑾、赵一曼、刘胡兰。表演非常精彩,主题乐园也搞得很好。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开慧,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位女党员,1929年12月底,杨开慧牺牲的前一年,写给毛泽东的家书。



毛泽东没有看到这封信。

直到1982年跟1990年,杨开慧湖南长沙板仓的故居整修时,人们才在卧室的墙壁之中,发现了这些家书,收件人包括毛泽东跟杨开慧的弟弟。



可惜,首次发现的时候,毛泽东已经逝世6年,始终没有看到这封感人的情书,时间是如此无情,让它整整迟到了半个多世纪。毛泽东虽然看不到,但是从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开慧对丈夫深深的爱恋,那份爱如此真挚,可以穿越时空,相信她所爱的人,一定能够感受到。



书信全文如下:天哪,我总不放心他。只需他是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他罢。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我要哭了,我真要哭了,我总不能不爱他。我真爱他呀,天哪,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吧!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贵重的信,即使他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他的尸体……他丢弃我了,以前的事一幕一幕在脑海中翻腾,以后的事我也假定……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丢弃我的!

他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不至丢弃我,他不来信一定有他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他难道不思想他的孩子吗?我搞不懂他!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我要吻他一百遍,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的脸颊,他的额,他的头,他是我的人,他是属于我的!……我要能忘记他就好了,可是他的美丽的影子,隐隐约约看见他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我有一封信给一弟,有这么一句话:“谁把我的信带给他,把他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1913年春,12岁的杨开慧随刚刚留学归国的父亲杨昌济,从板仓迁居长沙。


杨昌济先生是著名教育家。他有一位得意弟子就是毛泽东。

杨昌济从不掩饰自己对毛泽东的欣赏,这种欣赏也悄悄传递给了女儿杨开慧。

1918年8月,赴法勤工俭学风潮卷入湖南,毛泽东作为带队,与同学们前往北京,寓居在杨先生家里。毛泽东再次见到了杨开慧,两人的爱情也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

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最美好的人,

成为彼此生命中

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0年年底,没有嫁妆,没有花轿,“不作俗人之举”,20岁的杨开慧与27岁的毛泽东结成伉俪。婚后,夫妻俩将家安在了长沙清水塘。在这里,毛泽东主持成立了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并出任第一任书记。



信仰的力量和对事业的追求,

注定这对恩爱夫妻聚少离多。

1923年年底,毛泽东要准备参加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5月,杨开慧带着孩子和母亲来到上海,

与毛泽东在上海甲秀里石库门寓所团聚。而不久,他们夫妻及孩儿又离开了上海。

婚后七年,杨开慧一边带孩子,一边开展革命工作,1925年2月,杨开慧第一次来到丈夫的出生地韶山冲,协助毛泽东在毛氏宗祠、毛鉴公祠等地,办起了十多所简陋的农民夜校,并在夜校执教。


“我死不足惜,

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爆发,反动派疯狂搜捕共产党人。毛泽东又再次面对与妻儿的别离。不过这次分离,却成了他们永远的诀别。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最终辗转来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

此时,湖南陷入了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对共产党要大搜捕。湖南省的党组织遭到破坏,杨开慧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她独自带着三个孩子,避居在长沙县板仓乡。

远在井冈山的毛泽东,何尝不思念自己的妻子。毛泽东深知妻儿的艰难处境,试图以书信的方式与杨开慧取得联系,但他的信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传到。他曾派人到长沙打探,却得知杨开慧已被敌人杀害的消息,毛泽东信以为真,悲痛万分。而事实上,当地群众为了更好的保护杨开慧有意四下传播了杨开慧已死的消息以迷惑敌人。

1929年11月,就在杨开慧给毛泽东写信的前两个月,毛泽东得到杨开慧还活着的消息,写信给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询问杨开慧通信的地址,但与被敌人严密监控的地区联系谈何容易,他们还是没联系上。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和三个孩子不幸被捕入狱,敌人表示:只要杨开慧同意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你就可以得到自由。但她誓死不屈,于1930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一个月后,毛泽东知道了杨开慧遇难的消息,他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八个字,万分悲痛和内疚。

1957年,毛主席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这首词是为了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所作。“我失骄杨君失柳”更是为后人传唱,章士钊还曾问毛主席:“为何是骄杨而不是娇杨呢?”

“女子为了革命牺牲,焉得不骄?”毛主席回答的很简单,却也很坚定。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9年,毛泽东终于回到故乡。在失去了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的故乡,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主席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关键,是新中国建立最重要的人,把中国人民从旧社会的苦难中拯救出来,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不知道还要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多长时间。为了中国革命能够成功,毛主席的六位至亲先后离世,这其中的心酸悲苦又有何人知?

读完这些信,笔者不禁泪目,如果这些信能够早日被发现,能被收件人看到,那该有多好,可惜,历史没有假如。在缅怀伟人的同时,我们今天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爱家人,更要爱这个国家,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与发展,需要我们这一辈人去继承,用自己的双手把中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常德会战,余程万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战区长官孙连仲将军接获此电报后,当即泪如雨下。




“周恩来遗言”——

杭州文艺青年李君旭撰写的周恩来遗言,虽然子虚乌有,但不胫而走,流传甚广,气势如虹,最为悲壮。

1976年,农历丙辰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陨石降落、天崩地裂、伟人离世、四五运动、十月胜利等等。

在四五运动中,民间影响较大事件之一,便是“周恩来遗言”:

“我在手术以后,病情虽有短期的稳定,但自下半年开始,癌症逐步扩散,虽然身体感觉还好,但离见马克思的日子确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汇报一下近来的一些想法”。

遗言首先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的党和国家掌舵,是全国人民的莫大幸运,也是我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以来,主席在遵义会议期间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再为主席分担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前途,主席要注意保重身体。”

“四人帮”不学无术,阴谋诡计,祸国殃民,但又由于当时形势所迫,无法正面揭露,所以,采用“遗言”隐喻的方式,告诉世人王是一个水平低、能力弱的小混混,具有劣根性,如果不学习、不努力、不改过,将被淘汰:

“洪文几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解决问题上,提高都很快,对此我极为高兴……洪文今后要多抓全面性的工作,处理事情要果断,不能优柔寡断,要为党多做工作,不要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狩猎和游游山玩水上……。”

在文中用大量篇幅和浓墨重彩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业:

“朱德同志和叶剑英同志年纪已高,要注意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助手和参谋,具体分工是可以摆脱的,但你们所处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非常关键,需要认识到这些……”

“遗言”中,用了大量篇幅歌颂邓小平知难而上、敢于挑战、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工作有魄力。具体阐述了邓小平1975年全面整顿工作的成效,用具体事实说明邓小平工作出色,有能力、有魄力:

“今年以来,邓小平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搞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提口号要注意,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今后小平同志的压力将更大,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

“遗言”最后以临终嘱托的方式,回忆一生的革命生涯:从投身革命,历经南昌起义、万里长征,到开国大典和提出四个现代化等等,最后用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口吻嘱托:

“同志们,长期的病假使我有可能回顾自己所走的道路,在这曲折的道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我们前头倒下去的先烈…”

“和同志们临别前,我请求三点:第一,把我的病情发展概况,每天以简报或广播的形式发布一次,告诉全国人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第二,主席岁数大了,追悼会不要参加,请小平读悼词;第三,追悼会从简,骨灰不必保留,撒入大海。”

这份根本不存在的遗言,用特殊的方式,声讨“四人帮”,拥护邓小平,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短短几天时间,全国到处都传抄,仅在安徽省第一次收缴六千九百三十五份,第二次收缴三千零二十八份,全国印刷、手抄本达到数亿份。

综合各种报道和信息记载,临终前周恩来确实没有留下什么遗言。23岁的热血青年李君旭,在1976年2月5日,为了反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经过缜密思考和巧妙的构思,创作了“遗言”文艺作品,用这种特殊形式投入到伟大的四五运动中,十分有意义。




1938年1月,四川王刘湘病重去世前,留下遗言: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



刘湘死后,川军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升旗时,全体官兵必定会齐声将这段话诵读一遍,以激励全军将士,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

后来,川军奔赴到全国各个战区,活跃于各大战场,参与了整个抗战大大小小几乎全部会战、战役。

以阵亡26.3万,伤35.6万人为代价,一直打到抗战胜利,为民族争生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刘湘就对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出发点表示同情,他第一时间通电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表示全国应该团结起来抵御外辱。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仅仅过了一天,刘湘便通电全国,表示愿意率军出川抗日。

一个月后,刘湘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他在会议上作了长达2个小时的发言,并表示,四川可以出兵30万,提供500万壮丁,以及粮食若干万石。

事实上,后来整个抗战中,四川供应了300多万兵丁以及大量的粮食。

10月,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可惜的是,刘湘旧病复发,身体每况日下,只得被转移到武汉救治。

3个月后,刘湘病重,医治无效后死亡。

每当看到这里,总会想起那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湘虽然是近代史上一个比较著名的军阀,但他在民族危亡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不破敌军,誓不还乡,这份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世纪念。

尽管刘湘率军出川后,由于身体原因,压根没有指挥过一场大型对日战役,但他的精神却在川军中贯穿了整个抗战。

川军在出川前,在刘湘的动员下,川军上下把出川抗战视作是一场“国战”,要为四川争光荣,为民族争生存,因此人人奋勇向前。

刘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遗言更是完全没有掺杂任何个人的事情,而是把抗战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喊出“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坚定激励之词。

就凭这一点,不管他是不是一个军阀,都足以名垂青史,光耀后世。




参加两山轮战时担任过一个月的野战医院警戒任务,见过一个伤员在临终前说过这么一段话:抚恤金全都给俺娘,让她买几件新衣服。一分钱都不要给俺爹,他会全买酒喝的。

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却是最感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遗言   西安事变   韶山   井冈山   周恩来   川军   战区   长沙   敌军   家书   悲壮   感人   主席   身体   孩子   财经   全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