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农村打不来粮食究竟是什么原因?

当年农村打不来粮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细究其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种子不够优良。我国粮食高产应归功于我国农业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巨大家贡献。如果没有杂交水稻根本谈不上粮食高产。

二是肥效肥力不够。当年的农业生产一味靠农家肥,一些丘陵地区土地贫瘠微量元素缺乏,不象后来的化肥大量施用加上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提高了肥效肥力。

三是大集体时代,瞎指挥造成出勤不出力,少慢差费消极怠工也是原因之一。

四是土地碎片化,加上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停留在人耕牛耙时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造成减产歉收是常态,偶尔丰产是例外。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为谢!









我看了众多人的回答,基本上答在点子上,我是农民世家,可以毫不客气说,一颗谷子下田,到时在桌上出现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整个历程基本上经历过。

近些年来粮食产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起码翻了几翻,为什么?

我同意多数内行人的总结,一是种子革新换代,都是培育的优良品种,红苕出现一窝十几斤(或者是一个苕王),水稻用不上双季稻,亩产可出二千斤以上,过去农业社突破干斤亩都难,其中在分田到户前后几年都如此。

二是广泛使用现代肥料与农药,过去庄稼因缺肥,土地瘦养分差,往往长不满粒,一个包谷有不少半节米、空尖尖,玉米杆因红色瘦小而甜当甘蔗吃、谷子、小麦用肥不当成因天灾造成光一把草,有时是可粒无收。三是科学种植,克服了过去管理不当的技术缺陷。

四是机械化的操作,一是耕地质量优秀,节省不少人力,使其更有精力加强农作物的管理,天灾也影响不大,粮食照样有收,稳产或增产的可能性较大。

从刚解放后的粮食亩产三、四百斤,到集体社队时五、六百斤,到七、八十年代的水稻千斤亩,近几年又翻了几倍,一目了然。总之时代不断发展,粮也在不断的产,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事实。

至于少数人提高因大锅饭影响粮食的产量,末免有些牵强,当作你不是瞎说。

我就问一句,合作化以前不是大锅饭,是个体单干,怎么粮食亩产只有三、四百斤呢?为什么土地下户以后十来年,也基本在八九百,千斤亩都难呢?你说集体懒,水稻中途还要用脚去踩二到,加上锄草;红苕中途也要翻1一2回藤,很多操作不得不说是现在人们无法想到的。

再说,如果不是大锅饭时代,用集体力量进行土地改造,兴修水塘水库水渠等,你能保证现在粮食稳产增产?恐怕有相当地区仍处在靠天吃饭之中,反正你不信,我信!

不看到有些评论,我是不想说的。

谢谢头条!





过去的农村打不来粮食究竟是啥原因?

过去农民拼死拼活种好地,但秋收得到的粮食还是非常少。那时一般种一亩地的玉米或水稻,亩产五六百斤就算丰收年头了。很多家庭虽然平时非常节约粮食,但还是等不到秋天,家里的粮食就没有了,还要到地里掰玉米青棒子回家凉晒“赶新”吃。

那么不仅要问,过去的农村打不来粮食究竟是啥原因呢?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过去种地,都是传统老祖宗留下的种子,产量非常低。

过去种地没有现在的杂交种子,而是传统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玉米种子,那时的玉米一般均为纯白色,籽粒深,秸秆高,产量低,不抗倒伏,但口感特别好。

那时的玉米一般亩产四五百斤,五六百斤算高产了。

二是种地没有化肥,土地也不肥沃。

过去种地的肥料,一般都是靠人工割草沤出来的粪下地。再是每到冬天,农民在大河里拉淤泥压地当粪。

现在种地化肥品种繁多,而过去种地是没有化肥的,只能用牲畜粪、人工沤肥和在大河里拉淤泥当粪。由于肥力不足,庄稼长势没有后劲,往往产量很低。

三是田里杂草多,影响庄稼产量。

过去种地,由于没有除草药,田里杂草只能用人工处理,一般在庄稼没淹地时,锄三遍地里的草就完事了。

因此,田里到了后期杂草非常多,又没有办法处理。土地肥水被杂草吸收,严重影响庄稼生长和产量。

总的来说,过去人种地确实非常累,精心种地到秋还是不打粮,主要除以上原因外,过去天灾、虫灾也非常多。当时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地里的杂草,种子更新、化肥等等都无法解决,粮食产量低实属正常不过了。




在解放前由于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八国联军在中国肆意掠夺、烧杀,侵占我国的宝物。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英勇抗敌,打败了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敢走了所有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这时候我们国家却是一穷二白,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当时的中国有六亿人口,人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毛主席领导全国农民,开展农业大生产,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人们急需的粮食,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种田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新的优良品种,种田技术全是原始的手工操作。农业所需的肥料全靠农民家里的一些农家肥,如草木灰、人粪尿、猪屎尿、牛粪与及农作物的一些秸杆堆沤成肥,这些农家肥远远满足不了所有田地里庄稼所需肥料,造成农作物严重缺肥。庄稼长不起来,严重减产,当时粮食平均亩产只有200一300斤。还有当时农业所需的农药生产还没有发展起来,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没有办法防治,也造成粮食严重减产。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落后,全是原始的手工生产,有时会延误农时,使农作物没有得到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加上农作物种子,全是几百年来传下来的品种,遗传年代久远,存在许多缺点,也就农作物品种己过时了。这些都是造成过去农村打不来粮食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国内开始生产化肥、农药,七十年代的中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生产就在开始使用化肥、农药。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人们就在广泛的使用化肥、农药。八十年代中期,早、晚稻就出现了新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农村就在逐步使用简单的机器,当时的粮食平均亩产已达了1000斤,人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国家还有一定的储备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作物新的优良品种层出不穷,一代一代的杂交水稻新的优良品种不断涌现。现在的粮食平均亩产将接近2000斤,按我国现有土地,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粮食不但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年年有余。

过去农村打不来粮食,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农民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品种的老化过期,没有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粮食严重减产,这些都是造成过去农村打不来粮食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应该是旧中国留下的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设施几乎空白,都是毛爷爷领导下后建的,缺少化肥,缺少良种。后来,为什么增产了?实际上,建国后我国的粮食一直在增产,所以,建国后人口增速那么快,而国家底子薄,国家建设需要全方位大笔投入的情况下,人民的生活都在改善。改开后,感觉粮食很多了的原因,概括一句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人时代修建的众多水利工程都已完工,开始发挥作用;在七十年代,伟人抓住有利的国际形势,建设的大批化肥厂竣工投产;伟人时代培育出的优良种子开始推广。如让中国人吃饱大米饭的、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在1967年立项,1973年培育成功,在197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动用了伟人时代储备的大量战备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粮食   农家肥   农村   亩产   优良品种   水稻   农作物   庄稼   杂草   化肥   农药   产量   种子   土地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