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有哪些业余生活?

60年代,刚有电影,县里放映队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轮着过,一两个月放一次。还有毛泽东思想盲人宣传队,五六个人一来吃住三天,说唱二、三个晚上,大概半年或是一年来一次。再有县蒲剧团一年来镇上演一次,一次演三四天,这个要门票,两毛钱一张票。

那会儿没有电灯,都是汽灯,马灯,放电影的时候,就送一两天电,只是大队部有,私人家里没有。到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那里才让家里安电灯,经常没电。

平时,晚上吃完饭年轻男人点着煤油灯打扑克下象棋,女的一般都在煤油灯下纳鞋底做鞋帮,手里不停的做活,嘴里聊着家长里短,家里有钟表的不多,冬天看天上的三星移动,夏天看银河移到哪里就知道该休息了。

70年代有了大喇叭小广播,能听点新闻,大队部有人民日报,一般不让社员看,都是村子里领导看报纸。那会儿半导体是新鲜东西,奢侈品,一个收音机跟前能围好多人,小孩子大气不敢出的瞅一会儿就跑了,男人们听完新闻能争论好半天。女人们依旧是在做鞋做衣服,永远忙不完。




实话实说,不带胡编乱造的,七十年代初作为上山下乡的知青,我来到辽南一个偏僻的农村插队落户。就我所在的杨树沟大队而言,自然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七沟八壑,沟沟坎坎,分布着八个生产队。由于那时农村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料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家家户户的农民生活水平都是相当艰苦的。

要说那时农民的业余生活,就是收工后利用业余时间,伺弄自留地,一头扎进自家的菜地,拔草间苗,挑粪浇地,挑水浇园子,覆土培垄,夹园杖子。期盼着自家菜园子瓜、果、豆、菜长势良好,喜获丰收。还有上山搂草、砍柴,回家剁猪食,喂鸡鸭鹅,猪猫狗,赶禽畜进圈。勤劳的农民一时也得不到空闲,一天到晚,年复一年,劳作辛苦。

到了晚上,一般社员吃完饭听听有线广播,没成家的年轻人就爱扎堆侃大山、讲故事,胡编乱造,泡天泡地聊空气,还有的打扑克,带点“彩”的三打一,弹脑壳、贴纸条,基本如此,这是年年岁岁,日常生活的标配。年轻妇女也爱扎堆聚群,话题就是说媒找婆家,张家长李家短,扯东拉西笑嘻嘻。

再就是公社放映队临着给各大队放电影。好的时候一月能放映两次,一听大队通知放电影,家家户户都是早早吃晚饭,社员们拿着板凳马扎子,大人小孩,三五结对赶紧到大队场院占地方,生怕晚了没地方,电影内容除了新闻纪录片,一般都是“老三战”和八个样板戏,偶尔能碰上一两部通过复播的老故事片。

还有逢年过节,公社、县里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巡回到乡下演出,那也是热热闹闹的,大队早早就扎好了台子,彩旗挂了出来,一片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的热闹景象。大人小孩都会打扮一新,收拾的干干净净,三五成群,成帮结队来看热闹。还有公社逢五逢十赶大集,也很热闹,有时会遇到秧歌队和高跷队的表演,都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农业学大寨,兴无灭资,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节目。

虽然当时乡下农民的物质生活比较贫苦,但精神生活却别有情趣,这也印证了农村那句老话:“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乐法。”一转眼快五十年了,回忆往事,记忆犹新,难忘的燃情岁月,青春之歌。




我们村当年是一个月演一次电影,每当电影队来到我们村,男女老幼就像赶集过年一样热闹?就连生产队做活也会早一些下晌(收工)。家家都会尽早烧汤,喝罢汤就各自搬个小板凳,赶去演电影的广场上等着看电影。除了看电影,大队还有文艺宣传队,演的戏剧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三世仇》等。我记得我大哥二哥都参加了宣传队,饰演了多种角色,特别是二哥,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后来又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不幸的是,二哥在去年五月已离世。

当年的农民除看电影、看演戏之外,在劳动的间隙最常玩的就是打朴克,走四棋,下军棋,下象棋。

女孩子和年轻的妇女们最喜欢的就是踢毽子。

当然了,学习毛主席语录,读报纸也是必修课。有时候还开忆苦思甜大会,吃忆苦饭。忆苦饭大多时候都是用干红芋叶子白水煮的,又苦又涩,实在难以下咽。

吃忆苦饭是对老百姓的一种教育方式,告诉大家虽然说我们现在还很困难,但比起旧社会可是幸福的多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共产党!永远跟党走!永远坚持走社会主义金光大道!




生产队时期农民的业余生活,和现在比是贫乏和单一的。这是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社会体系所决定的。那个时代除了恶劣天气不能上工外,农民是没有多少闲暇时间的,想开展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没有时间。那时平时最多的业余生活,就是晚上看露天电影,自己村放电影是必看无疑,就连周围五公里左右的村庄放电影也要去看。当农活不费很大体力的时候,晚上会有些人约在一起打打扑克牌或下下象棋、军棋,偶尔请说书人(评书)来村里说几个晚上的书。这也会引来附近村庄的人来听。春节期间,周围村庄的龙狮队,晚上就到每个村庄巡回表演,每个龙狮队在一个村庄只表演一次。每当有龙狮队表演时,也是村庄最热闹的时候,广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观看群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舞龙舞狮的表演过了元宵节就结束了。人们就进入了春耕生产了。




每当想起生产队时期的农民,就想到我的老父亲,每当我沉睡在睡梦中,我的父亲已经起床担水,来回达6里路深沟担水,跟上工时必须担回,否则上工会迟到,迟到扣工分,那年头家家都是如此,都下沟担水。年复一年,月始一月。至从78年我队开始打机井,结束了全队人下沟担水的历史。

我的母亲每天除了上工,还要操持家务做饭,有闲余时间,下沟撯柴,那时山中没有柴草,柴草生产队的羊只、牛都在山中放牧,根本柴很少,当时农村大多数人缺柴火,妇女都撯柴,扫依子,解决烧锅烧烧问题。我的母亲有时就弄柴,从不浅短,每当下雨和晚上,生产队举办扫盲识字班,由学校老师晚上为农村妇女上夜校识字,记得我也跟随母亲每晚上夜校,老师教的字当时我也认得,有些人不会我在后面提醒,老师夸我是个好苗子。

除了夜校,生产队在闲余时间让会计为农民读报,传达上级的政策和国家大事,带领社员唱革命歌曲,虽然当时人们干了一天活,到了晚上还能上夜校,学政策唱歌,没有一个人叫屈,都很精神饱满,而且积极性很高,使不少家庭主妇,学到知识,认识一些简单的常用字,简单的加减法。

现在事过四十五年,每当想起,就想童年,生产队的生活是全队人精诚团结,大家伙溶为一个大家庭,每个人没有私心,积极向上,凝集力强,干活人心齐,泰山移,而现在人没有凝集力,没有人情味,一切象钱看,多么想回到童年,回到大集体,创造一个有凝巨力的大集体,发展农业才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三星   生产队   队部   农民   业余生活   宣传队   夜校   社员   毛泽东思想   村庄   大队   热闹   时期   晚上   农村   财经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