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是谁杀死的?

孙策之死背后的谜团,是郭嘉派的刺客,还是江东豪杰的暗杀?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可见孙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孙策17岁那年(公元191年),父亲孙坚攻黄祖过程中战死,此后孙策开启了纵横江东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江东六郡,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公元200年,年仅26岁的孙策英年早逝,如此勇猛的孙策为何会突然死去?

官方记载——许贡门客刺杀而死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以上是孙策死亡官方记载,见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孙策是死于许贡门客刺杀。许贡本来是吴郡太守,被孙策击败后让出了地盘,仍然积极找机会夺回吴郡。他向朝廷上表,认为孙策骁勇冠世,指出放任孙策势力坐大,对中央政府以及曹操来说将终成大患,提出以皇命召孙策进京的主张。

此表被孙策截获,孙策找许贡来对质,许贡推说没有上表,孙策于是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建安二年夏(公元197年),朝廷已经任命陈瑀为新任吴郡太守,因此许贡之死不会晚于建安二年。许贡生前有很多门客,这些人不忘许贡的恩情,决计替他报仇,所以才有了公元200年,门客刺杀孙策的事情。

官方的记载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孙策是什么时候杀了许贡,但许贡应该在197年就已经死掉了。而门客报仇却是在公元200年,三年的时间,似乎有点长。

野史记载两种死因——照镜子、杀于吉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孙策被刺杀后,受伤很重,接着对张昭、孙权等人托付后事之后,当天夜里就死去了。但裴松之注引《吴历》、《搜神记》还有孙策之死的其他记载:

《吴历》载:孙策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以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人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

《搜神记》载:孙策杀死了一个叫于吉的方士,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这两种记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基于孙策被刺客射中了脸颊,这都侧面证实了孙策被刺杀的事实;第二,这两处记载都有孙策照镜子后,发怒大吼死去。相比较而言,《搜神记》似乎有点神秘,而《吴历》则更靠谱一点,但陈寿都没有记载,因此他认为都不可信。

阴谋论——郭嘉或者孙策的敌人派人刺杀

郭嘉派人刺杀孙策,这个脑洞的确开得有点大,但确实有迹可循,因为郭嘉似乎早就料到孙策会被刺杀死亡。还是呼应《三国志》孙策之死的记载,当时孙策已经扫平江东,准备伺机北进,趁曹操、袁绍在官渡对战的时候,偷袭许都,把汉献帝迎到江东。正在调兵遣将呢,结果遭遇刺杀身亡。

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当时曹操和部下听说孙策计划进攻许都,很多人非常恐惧,只有郭嘉说了这样一段话:"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郭嘉这段话意思是说,孙策几年之间横扫江东,所诛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有忠心耿耿的属下,孙策杀戮太重,肯定有人想报仇。而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防备,一旦有刺客刺杀他,孙策肯定会死于匹夫之手。果然,不久孙策被人刺杀。

问题的关键在于,郭嘉刚刚发表完这段议论不久,孙策就被刺杀了。说郭嘉料事如神,他看出孙策轻而无备、喜欢一个人打猎等等习惯,但他怎么能认定孙策马上会被刺杀。所以才有人提出,所谓的“许贡门客”很有可能就是曹操、郭嘉派去的,因为曹操承受不起孙策背后的进攻。

当然,以上的推测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所以只能是一种猜想。因此,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许贡门客”其实是江东豪强派出的。动机在于,孙策崛起太过迅速,而且还将进军北方中原,这损害了地方豪强的利益,所以有很多人想致孙策于死地。

孙策临死,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把这个“锅”甩给了已经死去好几年的许贡,这样不会再发生冲突。而且孙策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孙权为接班人,也是考虑到孙权虽然对外扩张不行,但是治理地方还是很有水平的。此后孙权的重心,也果然放在了修理内政,发展地方。

孙策之死实在太过突然,所以人们总会产生各种怀疑。但是一句话就可以给孙策之死下个结论——性格决定命运!陈寿评价孙策“轻佻果躁”,郭嘉说孙策“轻而无备”,都是在批评孙策作为一个统帅,不够持重,经常以身犯险,所以才会早死。这简直和他的父亲孙坚一模一样,恐怕这就是宿命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仇杀。

起因,吴郡太守的愚忠,遭孙策发狠心除而后快,吴氏后人报仇。

死亡过程,外出守猎,遭暗箭不治身亡。

联想,不奇怪,在什么的平台中,干什么样子事情。人对权力,物资的欲望至今也如此。




孙策虽死于许贡门客手上,可刺客又是如何知道小霸王狩猎的地点和时间呢?本事不强的三刺客,去丹霞西山守株待兔,地点未免太精确了吧!就好像事先知道,刻意安排,不得不令人怀疑。孙策死后,孙权可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那么孙策被刺,真的跟孙权无关吗?

陈寿在《三国志·孙权传》中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虽然是事后诸葛亮,可也说明孙权有勾践之奇,勾践为何人,王也。孙权与孙策性格各异,战略理念不同,为达到某种目的,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夺权。而夺权的路上,难免会有极端的想法,刺杀。联想孙权对兄弟几个的态度来看,确存疑惑。

孙坚有四个儿子,即策、权、翊、匡。孙翊,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孙策临死前,谋士张昭曾问兵权可否交与孙翊,策未允,将印绶以孙权。可见,继位者可能是孙权,还有可能是孙翊。裴松之注引《吴历》的话:“翊出入常持刀,尔时有酒色。空手送客,洪从后斫翊,郡中扰乱。无救翊者,遂为洪所杀,进走入山。徐氏购募追捕。中宿乃得,览、员归罪杀洪。”大大的疑问,孙诩竟然被身边的人所杀,更奇怪的是郡中无人相救,为什么被杀?又为什么没有人去救?找不到原由,总得有人背锅吧!权合适。

定武中郎将孙匡,因一次战役失误,而被其兄孙权“禁锢终身”。见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上说:“曹休出洞口,吕范率军御之。时匡(朗)为定武中郎将,(遣)【违】范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范即启送匡还吴。权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又为何故?

兄弟阋墙,孙权对两个弟弟都可以如此,那么对哥哥孙策难道就不可以吗?




按照《三国志》记载,孙策是因为杀死了吴郡太守许贡,所以被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所暗杀,不过此事也是疑点颇多。我们先看下《三国志》里的相关记载:

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孙策是在单人外出时,突然遇到许贡的门客,被击伤以后伤重而死。而《江表传》则记载孙策是在打猎时落单以后遇到许贡的门客被重伤。两者记载虽然有所区别,但是都是孙策落单以后突然遭遇刺客,可见刺客对孙策的行踪是非常了解的,因此此事充满了疑点。

孙策虽然是江东人士,但是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只是依靠武力夺取了江东,期间得罪了很多江东的豪强。而东汉时期豪强势力很大,因此郭嘉也曾经预测孙策会死于暗杀: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结果还真的被郭嘉中了,但是更大的可能,是郭嘉已经得到了某些人的密报。

就在孙策遇刺前,他打算乘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机会偷袭许昌,迎回汉献帝,于是偷偷准备兵马,“密治兵”,准备行动。然而这一消息却很快被曹操知道,郭嘉说前面那段话的原因,就是因为曹操得知孙策“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郭嘉说了安慰大家的。

孙策准备偷袭,结果还没出发曹操就得到了消息,这肯定是有人和曹操方面暗通消息,而郭嘉能这么肯定的断言孙策会死于暗杀,很可能就是来人同时告知了准备下手除掉孙策之事。

不过这个幕后指示究竟是谁,就不好说了,毕竟就和郭嘉所说,孙策在夺取江东时“所诛皆英豪雄杰”,得罪的太太多,像江东的陆、顾、魏等几个大族都跟孙策有各种矛盾。而且孙策所重用的,也是自己带来的淮泗精兵和南逃北士这些外来人,无疑对江东地方豪强的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这种情况下,这些大族都可能会秘密支持这次暗杀行动。从孙策临死前没有选择脾气、性格和自己相近的三弟孙翊,而是选择了脾气温和的孙权,也可能是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所以希望以孙权继位来缓和和江东豪族的关系。




孙策杀了许贡,而许贡的门客,暗中趁孙策打猎落单时,刺杀了孙策。说明许贡门客乃忠义之人,后被程普等人赶到,被杀死,有的舍身取义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勾践   太守   建安   英豪   雄杰   中郎将   门客   大族   中原   豪强   匹夫   刺客   公元   时间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