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谁最聪明?

梁山上一百单八将,有很多聪明人,比如吴用的算无遗策,宋江的洞悉人心,燕青的八面玲珑等等,这些都是梁山上顶尖的聪明人。

但要说评出一个,梁山上谁是最聪明的人,我认为当属李俊,别人都当不起最聪明这个名号。

在江州地界,李俊本来是一个外来人,却做了江州派老大,李俊为什么能当上江州派的老大呢?

江州这个地面可是藏龙卧虎,你看江州的几大黑势力,李立和孙二娘一样是个开黑店的,张横、张顺兄弟是做水上强盗的。穆弘兄弟俩是当地的土匪恶霸,这三股势力彼此都互相不服气。

李俊以跑船的艄公身份为掩护,私下里却是个贩私盐的,在历朝历代,盐都是国家专卖,贩私盐的都是提着脑袋来挣钱,像大唐的程咬金,元末的张士诚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贩私盐能挣到大钱,再凭借李俊的手段,让几方势力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在书中有过具体的描述。

你像张横兄弟绑了宋江,穆弘软磨硬泡,要让张横答应把抓到的宋江,交给他处置。张横兄弟却不理睬他,而李俊一上前,张横、张顺兄弟就放了宋江。

宋江最先是在李立的黑店遇险,在李俊来了以后,李立在不知道宋江身份的情况下,也还是毫不犹豫的就把宋江交给李俊来处置。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李俊在他们之间的威望,那绝对是有老大的派头。

因为李俊不是书中的主角,故而描写他的笔墨比较少,但是从李俊能估算到宋江,从几百里外发配到江州,从这一路上打探中的消息,预判到宋江大约几日内能到江州,就可以看出,李俊有自己的情报网,而且消息来源非常准确。

从宋江的角度来说,李俊才称的上是“及时雨”,总能在他遇险的时候,及时赶到。可以间接看出李俊在江州的势力,还是颇为庞大的。

在书中,我们看到,李俊曾经先后在李立和张横、张顺的手里解救过宋江,两次的救命之恩,让宋江对李俊感激涕零。

两个人从素不相识,一顿酒后就成了可以掏心窝子说话的好兄弟。看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个疑问,为什么李俊每次都能在宋江遇险时,及时的赶到,这样的巧合未免让人产生怀疑,我相信这绝不是什么巧合,都是李俊的手段。

目的就是想让宋江这一个名满山东的英雄好汉在落难之时,感受到李俊的关怀,李俊两次雪中送炭的大恩,让宋江终身难忘,欠下李俊一个大人情。

可惜宋江对李俊的好印象,后来还是发生了改变,李俊随后暴露出自己不够仗义的一面。


在宋江因为写反诗被黄文炳告发,下了大狱,被判斩立决的时候,梁山好汉,从梁山出发到江州有几百里的路程。都能够及时赶到法场解救宋江,反而近在咫尺的李俊等江州派却不能及时赶到,推说是误了时辰,这样的谎言谁信呢?

李俊为什么不敢去劫法场?因为人都会权衡利弊,李俊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他知道,凭借他手下这些弟兄,即便是抛却身家性命,来解救宋江,成功几率也不大,更何况一旦失败他们将无法在江州立足,所以李俊根本没想去劫法场。

可惜李俊还是错判了形势,他不知道晁盖这帮人会这么仗义,大老远的跑过来劫法场。

作为江湖上混的人物,李俊此时再不出面,江湖上会人人都知道,他们江州派贪生怕死,以后哪有脸面在这一方混社会?所以李俊不得不赶来相见,硬着头皮说着假话,说我是误了时辰。

其实李俊的假话非常拙劣,骗不到谁,更骗不了宋江这样的老江湖,但宋江却没有当面拆穿他。

因为拆穿李俊的西洋镜容易,但大家都是要脸面的人,拆穿李俊的丑恶嘴脸,得罪江州这一大票好汉,宋江认为不值得,而且想报仇除掉黄文炳,还得依靠李俊。

可能有人会问,那如何解释像李俊、穆弘这样在当地有钱有势的黑社会老大,会随宋江一起上梁山做强盗呢?

这是因为宋江在写反诗被斩之前,因为案件影响力非常有限,不会牵连到江州派。但当梁山劫了法场以后,这件事就闹得太大了,朝廷必定会大肆搜捕,一旦抓不住宋江就会牵连甚广,尤其是李俊、张顺兄弟,都曾经和宋江交往甚密。

此事可是经不住查的,发生这样的滔天大案,一旦抓不着主谋,像李俊他们肯定会跟着受牵连,所以李俊被逼无奈,不得不和宋江一起上了梁山。

即便宋江知道李俊的虚伪面目,但是在梁山大排名时,因为李俊的在江州派中的威望。宋江还不得不给他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排在26位。尽管让穆弘排在李俊前面,给了他一个难堪,但李俊的排名也算比较合理。

李俊在梁山的战功还是比较突出的,上了梁山以后,李俊虽然出场的次数不多,但是每次都大获全胜。

在李俊的带领下,梁山水军三败高俅,擒杀金陵水军统制刘梦龙。征田虎军,李俊提出水攻之计,从而便有了掘开智伯渠,灌了太原城。

梁山在讨伐王庆时,李俊与童威、童猛扮做渔夫,在清江边打埋伏,一举生擒寇首王庆。征方腊,李俊率水军头领到方腊营清溪城诈降,在城中纵火,里应外合大败敌军。

作为一个黑社会大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大哥,就得让手下小弟们吃的好,穿的好,而且还能护手下小弟们的周全,这几方面李俊做的都非常到位。

在梁山中所有的派别中,只有李俊的小团伙全身而退,剩下的死的死,伤的伤,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以李俊的眼光,是不同意宋江的招安的。这不是因为招安不好,而是招安的人是宿太师,在朝廷只有名望,没有实权。

而招安之前,梁山却得罪了朝廷的握有实权的人物,像童贯、高俅、梁中书等人,都被宋江得罪了。所以即便被诏安,他们也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一点,李俊洞若观火。

但是李俊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任由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劝不住宋江的招安大计。

李俊坚信他的判断,留在朝廷不会有好结局。所以即便朝廷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为他的兄弟们都加官进爵,李俊也还是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出海,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绝非常人所能办到的。

要知道他们可是强盗出身,一下子都被封了官,能够光宗耀祖,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换做一般人,会被突然来的喜讯冲昏了头脑,再也不考虑其他。

可是李俊却知道他们的出身,以及他们在朝廷没有后台,再加上此次虽然胜利,但梁山头领们也七零八落,所剩无几,更加容易被人各个击破。

所以李俊宁愿出海继续做强盗生意,也不愿在朝廷做官。

我们不知道李俊和他的手下兄弟,经过几年的奋斗,经过多少次的拼杀才能成为暹罗国的国王,李俊的归宿毫无疑问是梁山好汉中最好的。

李俊有胆、有识、有担当,有手段,最重要的是他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不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还能让兄弟们都毫发无损,难道这些还不能说明他是梁山上,最聪明的那个人吗?




《水浒传》中最聪明的人不在梁山,不在一百单八将。只有熟读《水浒传》的人,才会发现有三个出场极为短暂,却是见识极为远卓的好汉。

梁山鼎盛之时,一百单八将齐聚忠义堂。经过方腊之战,一百单八将七零八落,大多数人战死,只剩下正偏将三十六员。只是这时很多人都已经意冷心灰,根本无意回京加官进爵,半路就走脱了几个,又有几人封官之后又归乡。

在离去的人中,都有了不错的结局。鲁智深看破一切,已然悟道成佛;李俊、童威、童猛远赴海外,另霸海滨;武松六和寺出家,寿养天年;燕青飘然而去,功成身退;阮小七回石碣村打鱼,逍遥快活;朱武、樊瑞随公孙胜出家,云游江湖;戴宗纳还官诰泰安州岳庙陪堂出家,大笑而终;又有柴进、李应、穆春、裴宣、杨林、蒋敬、杜兴、蔡庆、邹润辞官回乡,都得了一个不错的结局。这些人都是看破了世事,不愿在奸臣当道的朝廷为官,不失为聪明人。

不过,要说水浒世界最聪明的好汉还不在梁山这些功成身退之人。智真长老是当世的活佛,罗真人实乃人间天仙,能知过去未来,他们的智慧超脱凡人。不算他们这两位出家之人,水浒世界还有三位聪明远见之人,宋江曾邀请他们入伙,他们拒绝了。

1、许贯忠

在简本水浒和繁本水浒中都有许贯忠,是一个出场极为短暂的人物,但绝不可等闲视之。

在简本水浒中,许贯忠是皇甫端的好友。宋江征讨田虎时,皇甫端推荐了许贯忠,他曾跟随过田虎,必然知道他的底细。许贯忠到来后,给了宋江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他跟随田虎时所画,何处行兵何处埋伏全有细细描绘,按照地图直取贼巢,唾手可得。宋江想要留下许贯忠,他以家中有老母需要赡养,拒绝了。

在繁本水浒中,许贯忠是燕青的好友。宋江攻打辽国取胜返回之时,在双林镇燕青遇见了隐居于此的许贯忠。当年许贯忠也中过武举,只是朝廷奸臣当道,他就辞官游荡于江河。宋江虽邀请许贯忠前行,他却以家中老母七十岁了需要照顾拒绝了,只是邀请燕青去家中叙谈。两人闲谈之间,燕青也邀请许贯忠一起讨个出身。许贯忠却说朝中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忠良正直的都被陷害了,自己早已意冷心灰,又劝说燕青功成名就之时也该寻个退处,自古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燕青听后感叹不已。

燕青在梁山之时,也有意寻个出身。后来功成名就,飘摇于江湖,未尝不是受了许贯忠的影响。

2、萧嘉穗

萧嘉穗是一个真正的好汉,梁山最后幸存的人离去都受了他的影响。

征讨淮西王庆之时,萧让、金大坚、裴宣被荆南縻貹、马勥活捉。三人宁死不降,更是破口大骂,守将大怒,下令打折他们的腿。这就惹恼了城中的好汉萧嘉穗,他在城中颇有声望,激发全城起义杀了守将,救下了三人,并让宋江兵不血刃地取下了荆南。

宋江对萧嘉穗感恩不已,纳头便拜。萧嘉穗并不居功,只说是全城军民的功劳,这让宋江更加佩服,设酒宴款待他。在宴席上,宋江表示回朝之后一定为萧嘉穗表功,封赏于他。萧嘉穗连连摆手拒绝,说这个大可不必,他并不是为功名富贵而来。其后,萧嘉穗又说了一番话,他说现在这个世道,谗言的人位居高官,贤士反而无名,纵有才学终究不能身居高官,我见过很多有抱负的英雄好汉,为国可以不计生死,但有一点事做的不当,连妻子家人都保全不了,这只因奸臣当道,他们的身家性命全在奸臣掌握之中,我虽然没有官位,却似那闲云野鹤,何天之不可飞耶!

萧嘉穗的一番话,直接点明了朝廷的现状。林冲、杨志等人哪个不是这样,想要为国效力,却被奸臣陷害,连家人都保全不了。这一番话下来,宋江倒是无感,其他人都感叹不已。尤其是公孙胜、鲁智深、武松、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柴进、樊瑞、朱武、蒋敬等十余个人,一直思索着萧嘉穗的这番话,点头玩味不已。

宴席散后,萧嘉穗告辞回家。第二天,宋江再次去萧家拜望,萧嘉穗却早已携琴剑书囊离去了,真个是闲云野鹤真超脱。

3、费保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李俊的结局无疑是最好的,他成了暹罗国王。这才是梁山最好的归宿,只是宋江想不到这一处,吴用也是见识浅短,唯一能想到的只有投靠辽国这条行不通的路。李俊确实是个聪明人,在后期他已经反对招安替朝廷卖命了,但他所能想到的也不过是劫掠东京一番,重上梁山。后来李俊之所以成为一条真龙,另霸海滨,只能说他幸运,遇见了太湖四杰中的费保。

征讨方腊之时,李俊、童威、童猛前去太湖打探消息。太湖却有水匪将三人捆了起来,四个头领就要取心肝做醒酒汤。李俊不畏死,却感叹连累了童威、童猛,童家兄弟也是不怕死,只是埋没了兄长大名。四个头领听闻敬佩不已,问他们三人的名字,三人却只是不说,免得为人耻笑。四个头领知道他们必然是好汉,就解开了绳索,纳头便拜。李俊看他们四人也是好汉,就通报了姓名,又邀请四人去见宋江,一起为官。费保说要是做官早在方腊这里做了,他们四人只求快活,但李俊要他们相帮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做官就不必了。李俊见他如此仗义,就提议结拜为兄弟。就这样,七人在太湖结拜为兄弟。

在太湖四杰的帮助下,宋江攻下了苏州。只是,太湖四杰是尽得朋友之义,而不是朝廷之忠,事成之后拒绝了宋江的挽留离去了。李俊和童家兄弟一起相送,将太湖四杰送回太湖榆柳庄。费保又设宴款待,在酒席上说了一番话,才有了后来李俊做化外国王之路。

世事有成必有败,为人有兴必有衰。这是费保的开头语,他论述了梁山征战十余载百战百胜,征大辽未损一人,现在征讨方腊却是折损许多,这是天数不久矣。费保兄弟四人之所以不愿为官,是因为太平之时必有人要害你的性命,所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后来证明了费保所言,宋江、卢俊义都被奸臣所害。最后,费保给李俊提了一条路“寻个了身达命之处,对付些钱财,打了一只大船,聚集几人水手,江海内寻个净办处安身,以终天年”。

费保的这番论述比梁山所有人都看得透、看得远。李俊听完后,倒地便拜说道:“仁兄,重蒙教导,指引愚迷,十分全美”。李俊虽看不惯朝廷,但之前他并没有一条明确的路,费保却给他指点了一个十全十美的方向,因此他才倒地跪拜。其后,李俊又说“容待收伏方腊之后,李俊引两个兄弟径来相投,万望带挈。是必贤弟门先准备下这条门路。若负今日之言,天实厌之,非为男子也。” 等到征讨方腊结束后,李俊带着童威、童猛来到了太湖,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之主。

李俊的幸运,完全在于费保。如果没有遇见费保,李俊最多带领童家兄弟回浔阳江而去。

在《水浒传》中,许贯忠、萧嘉穗、费保三人出场都极为短暂,但无疑他们才是最聪明的好汉。这三人都看破了世事,他们的话也深深影响了梁山的一些人,让他们功成身退。




要说《水浒传》中谁最聪明?唯:浪子燕青是也!诸位看官需知:《水浒传》原版与改版整套下来,原班人物,一百单八将。致始致终,唯燕青一人,大局己了,戏散曲终,得以明哲保身,快活无限。这就得益于他的聪明睿智:审时渡势,顺世而为。他既得到了无数的金银来安身立命,又抱的美人归(而且是皇帝的情人)。他既报仇雪恨,也忠实的卫主,除确了奸贼。他既消奸除恶,又和谐了社会。他既结交了无数的兄弟姐妹,又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只有他在为人处世上做到了:仁,义,礼,智,信的方方面面。也只有他得以最好善终,也是他处世立本的初心。





水浒传中最聪明的人当属入云龙公孙胜。公孙胜受名师传教,高人指点,有计谋会法术。能排兵布阵撒豆成兵,己坐到梁山副军师的高位了。但他不留恋名利,不图厚爵,早早就全身而退,个人修行去了,远离尘嚣,可见其是个很聪明的人,免受招安之苦了征讨之劳了。




谢谢邀请!《水浒传》中聪明的人很多,若问谁最聪明,我的回答是王进!同是80万禁军教头的王进比林冲聪明多了!同样都是都高俅的迫害,林冲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逼上梁山,最后吐血而亡!而王进聪明地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带上老母一走了之!躲过了一切麻烦,避免入贼多寇的嫌疑!可谓聪明过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水浒传   暹罗   梁山   家兄   太湖   聪明   法场   奸臣   头领   当道   聪明人   朝廷   好汉   水浒   兄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