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说的是哪八仙?

问:"八仙过海″说的是哪八仙?

钟离点石把扇摇,

拐李先生得道高。

洞宾背剑清风客,

果老骑驴走赵桥。

釆和手执云阳板,

国舅瑶池品玉萧。

仙姑敬奉长生酒,

湘子花篮献蟠桃。

八仙就是汉钟离,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兰釆和,韩湘子,何仙姑八位神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去蓬莱过东海,遇上台风,八仙就各自抛出宝物过海,汉钟离的宝物是芭蕉扇,铁拐李的宝物是铁拐和葫芦,吕洞宾的宝物是青锋宝剑,张果老向宝物是倒骑毛驴,兰釆和的宝物是阴阳玉板,曹国舅的宝物是玉萧,何仙姑的宝物是莲花,韩湘子的宝物是花蓝。

八仙就是运用宝物,乘风破浪,渡过茫茫大海,到达蓬莱仙境。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是指中国传统民间神话故事中的八位道教神仙,在明代之前,八仙还不统一,有汉八仙,即淮南王《淮南子》中的八公;唐八仙,即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写的李白、贺知章等八位大文人;宋八仙,各不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在《东游记》里对八仙进行了统一,分别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八仙虽起源于唐宋时期,文学作品中经常能见到关于八仙的描写,但成员时常变更。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就没有何仙姑,而出现了徐神翁,《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也没有何仙姑,而是张四郎。

铁拐李:原是终南山的一名道士,在一次元神出窍时,被老虎吃了肉身,元神无处可归。忽见路边有一饿死的乞丐,于是投身到他的肉身上,谁知起身后发现这个肉身相貌丑陋,还有一腿是瘸的。

汉钟离:又称钟离权,是最早被记载在史料中而且确有其人的一位。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巨人走进他家,声称自己是上古黄神氏,此世寄托在此。随后就见一道灵光闪现,他出生时就如同一三岁婴儿大小,不哭不闹不吃饭,知直到第七天突然开口说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家里人大惊,认为他是神仙转世,给予厚望。

张果老:史料上也确有记载张果此人,传闻他年龄数百岁,隐居深山,精通长生秘术。武则天曾派人召见他,他装死不去;唐玄宗也曾召见他,他装死气绝很久才醒过来,使者不敢再请他,唐玄宗后又派徐峤前去,张果这才进宫。张果自称是尧帝时期的人,于是唐玄宗让术士叶法善算算张果老的来历,叶法善却不敢说,说是一说即死。后来叶法善说出张果老早期是一只白蝙蝠精,说完果然倒地不起,唐玄宗求情张果才救了他。

吕洞宾:八仙中暑吕洞宾的传说流传最广,并与当时道教的内丹修炼法相辅相成,成为两宋时期传播甚广的“钟吕金丹道”。吕洞宾可以说是八仙中最富有人情味的一个,风趣幽默、风流潇洒,还时常为民除害,并且有点好酒色,关于他的传说多而杂。

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女神仙。据说出生于武则天时期,出生时头顶有六道毫光,并且自幼聪明过人。十三岁时在山上遇见了仙人吕洞宾,吕洞宾赐了她一只仙桃,何仙姑吃后从此不觉得饥饿、口渴,身轻如燕,而且能预见祸福,村民们因此将其供奉为神明,后来在吕洞宾的帮助下成仙。

蓝采和:八仙中最玩世不恭的行乞神仙,平时就穿一身破旧的蓝衫,只穿一只鞋子,言行举止怪癖,夏天穿棉衣,冬天躺在雪地里都热得全身冒热气。喜欢喝酒、唱歌,使人感觉高深莫测。别人给他钱他也不要,大多送给穷人,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韩湘子:曾拜吕洞宾为师,学习道义,擅长吹洞箫,代表作有《天花引》。因为韩愈极力反对佛道,所以塑造出韩湘子指点度化韩愈,最终韩愈有所感悟,也修道成仙。

曹国舅:关于他的故事流传较少。据说他性情温和,不贪富贵权势,精通音律、写诗,着迷于修仙之道。他有一个弟弟娇纵跋扈,曹国舅十分厌恶这个弟弟,于是进山修炼,拜吕洞宾、汉钟离为师,修道成仙。




回复:


曹国舅、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篮釆和!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汉族民间传说。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常倒骑白驴,这头毛驴每天能够行走几万公里,到达目的地后,他就把毛驴象纸一样折叠起来,存放在自己的行李中。又因为他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国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的祖师。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于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 官、升侍郎、成亲、为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 倏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何仙姑,名琼,永州零陵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是世传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为一个容貌非凡的女性,经常手持荷花。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仙过海的故事: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人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傲游东侮。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往,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这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




中国神话传中分为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

我们了解的“八仙”通常是道教八位神仙,即汉钟离、铁拐李、张国老、何仙姑、蓝釆和、呂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晚秋的枫叶》先生写的“八仙”的一首诗,很有标志性:

拐李先生得道高

钟离点石把扇摇

洞宾背剑清风客

果老骑驴赵洲桥

国舅手持云扬板

湘子瑶池吹玉啸

仙姑敬奉长生酒

釆和花篮献蟠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道教   蓬莱   虾兵蟹将   国舅   芭蕉扇   东海   南海   各显神通   肉身   龙王   宝物   神仙   时期   钟离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