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潮汕人这么有钱,但是潮汕还是发展不起来?

台湾没回归,不确定因素是潮汕地区没有发展的主因。收台完成,这里将是沿海仅剩的一片乐土




曾有人说,破解潮汕经济发展之谜,其难度不亚于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我说几个不成熟的个人看点:

特殊的家族观念给潮汕带来的影响

说起潮汕地区,我认为最具地方特征的文化当属它的家族观念,虽然现在也和其它地区一样,持开放的态度,能接收各种外来的人事物,能包容各地通婚,但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潮汕人的家族观依然浓厚。

家族观对地方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

先说有利的。潮州人超强的家族观非常有助于小生意的启动。你会发现,在广东地区,潮汕人们特别喜欢做生意,有所谓“饿死不打工”的说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形容。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在初创期能更好的解决钱和人的问题,甚至客户的问题。在很多被其它地方的人们看不起瞧不起的行当里,潮汕人就愿意把生意做进去,所以,别的城市发展商贸通常需要政府规划,而在潮汕地区,你能看到大街小巷都有生意人的影迹。

比如下面这个巷子,你敢相信居然可以开餐饮店?生意居然还不错!这在任何指导选扯的创业圣经里都是不合理的存在。

再说弊端,依托家族的生意在我们的印象里应该更有利于做强做大吧?恰恰相反,在这里它非常不利于做大。潮汕人做的很多小生意是建立在自家低廉的劳力基础上的,凭借吃苦耐劳,在规模小的时候非常有竞争力,因为成本低,脏活累活人家看不起的活全自己干了,比如小卖部,副食店等。但当生意规模上一个台阶后,这种高度劳动密集属性的生意天然的在利润上就难以突破(参考印度现状)。偏偏这又是潮汕本土主要的社会业态。所以,从社会层面来看,潮汕本地区原始资本积累是比较慢的,注定很难快速发展什么重工业或高科技产业,更别说金融之类了。

独树一帜的地方文化

潮汕地区本土文化特色鲜明,它的饮食,戏曲,语言,社会关系都自成一套,有第56个少数民族之称。这本是件好事,是张可以吸引外来人的名片。但可惜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的表现是:排外!

倒不是说外地人过去会被拒绝,潮汕人其实是非常好客的,去过的人应该不难发现,家家户户都备有茶水点心招待。问题在于外地人很难融入!其实所有贫穷落后的地方都有“排外”的迹象,潮汕家庭以家族宗亲为关系纽带的社会结构,让这个地方有另一套独特的社会运行规则存在,它不同于现代的法制社会。

大城市之所以能留下天南地北的人,在于它有一套通行的社会运行法则,谁都懂,谁都可以过去,然后适者生存。而潮汕地区的运行法则只属于它自己,是原生的,和现代法制存在一定冲突的

举个例子,我在潮阳的一个供应商,他厂里招的一群大姐,赶上清明中秋元宵节时,总要旷工,她不管工厂的活多少。因为没什么比祭祖更重要!如果就这几个节请假也还好,问题是潮汕地区要祭祀的日子多到让他头疼!初一十五,各种公祭,神上天,神落地,婚丧嫁娶……年头拜到年尾!而你又不能否定它,更不能改变她!

还有找人办事啦,贷款啦,交通啦,邻里矛盾啦,生儿育女啦……它都有本地一套潜在的运行规则。在外地人眼里,很多是没法解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例如我爷爷那一辈的,有些家庭宴客,妇女是不上桌的,这个现在基本不存在了,仅在个别老阿婆身上还能见到。

存在封建迷信的东西其实没什么问题,用现在的话讲,它叫地方文化,尊重就好了。比如山东那边春节行的跪拜礼。

真正阻碍了外来人才落户的是潮汕复杂的社会关系,我估且叫他“多元社会网”吧。概念不太好写,举个例子:李某在交警大队上班,某天他发现一辆私自改装车,查得车主刘某,于是把他办了,欲扣车扣证。于是刘某几通电话操作下,李某的领导施压,同事说情,车证还回。原来,这刘和领导、同事都有千丝万缕的亲朋关系,再多牵一下,和李还是这个叔那个伯的大舅的婊妹的老公,俩人关系直接升级。

这就是我说的多元社会网,结果是,在潮汕地区生活,办点P大的事得找这个找那个,顾东顾西,理不清这里面的网很容易就把人给得罪了。现在新生代的人这方面弱化了,但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依然存在。别说外来人才流失,连自己本地的人都是外流的。初中的历史老师说,潮汕有三流:钱财外流,人才外流,美女外流!没有人才谈什么经济建设和发展!

被放大的光芒和背面的阴影

有人夸潮汕人聪明,团结,勤奋,精打细算,讲原则,有担当;也有人说潮汕人精明,精于算计,搞垄断,狡诈,大男子主义……

身为潮汕人,每当看到这些对立的评价时总想笑,既有谬赞也有误解。其实吧,哪里都一样,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罢了。

说这个,和潮汕经济发展问题有关系吗?有!潮汕人的口碑变化对它的经济发展影响甚大!

恩格斯曾经评价汕头:远东地区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这话说是啥意思我也不懂,但我知道它是赞美的话。一直到孙中山时,潮汕二字取代了潮州。那时的汕头是潮汕地区的代表,一派欣欣向荣。新中国成立后,汕头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经济特区,一度跑在前头。

为何?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在一个旧规则崩坏新规则未形成的社会里,潮汕地区独特的社会运作方式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存在,而到了新的秩序建好后,它的异化就成了破坏者。

2000年左右吧,假发票案让潮汕名声自毁!汕头市迎宾馆的火灾背后是啥就不展开说了,“火烧钦差”是多大的罪不说大家都懂,反正原本被寄托厚望的汕头形象大损,成了阻碍整个潮汕地区发展的一道疤痕!

还有假货问题,也是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的。巧不巧?

有人说这是本性!我不赞同,纵观全人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产业,甚至到个人,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都要经历原始积累,升级,转型,再发展的过程。时间快慢的问题,潮汕地区也不例外。

潮汕地区也不例外,只不过光环掩盖了背面,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它成功的那群人身上时,理所当然的会对它的全貌产生过高的期望。

举几个例子:

汽车工业,二十年前的国产车和现在的国产车对比,二十年前有能对合资车形成竞争的吗?不存在!现在你再说国产车不行试试!长城,吉利,奇瑞…多好啊!但,是都好吗?不是啊亲!一个比亚迪新能源的掘起是不是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所有国产新能源车都不得了了?

化妆品,你看看广州的和江苏的区别。大多一线的国际化的品牌都出自广州(还有上海),而江苏的平均低一档。为什么?

玩具手办,看看东莞和义乌的差别。你去潮玩圈看看人家怎样选手办的,他们连货都不用看,一听义乌做的,第一印象就是翻模,劣质,没收藏价值…而东莞出的手办就是好,事实就是如些,万代,眼镜厂出的产品都在广东代工。

后者为什么比前者做的更差呢?是没设备?没技术?没钱?不可能呀!那怎么不上来就站巨人肩膀上舞呢?细品!

看淘宝,拼多多怎么走过来的吧!假货,劣质货,三无产品也是起点。淘宝在前面这么干你能理解,拼多多后面来的还这么干这就有意思了。

再回头看潮汕地区,它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本质上都一样,产业从低向高发展,市场从低端向高端,这是规律。关键就在于它没甩掉顶上负面的帽子罢了。

义乌的小商品,人们会因为它做的low拒绝它吗?深圳的华强北(那里也是潮汕人聚集的地方),人们会因为它做仿冒的而抗拒吗?不会!因为义乌就告诉你了,我做的就是便宜的小商品!华强北就告诉你了,我毫米级模仿!




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与当地人的财富有关,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潮汕地处广东省边缘地带,交通相对不便,导致物流成本高昂,给当地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其次,潮汕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制造业、家电等为主,而这些行业正处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变革中,如果没有及时转型升级,将会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最后,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强各项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为当地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潮汕人没有钱,穷的很,只有一些跑到外地赚些钱的人拿钱回家做面子,本地没啥好产业,现在都是些落后不环保的五金,塑料,陶瓷和玩具,咸菜等生产基地,一点前途都没有,另外太排外,只讲潮汕话不讲普通话阻碍人才辈出,不像深圳珠海和厦门非常开放讲普通话,而且贪官污吏自下而上特别多,营商环境非常差,所以改革开放最早四个经济特区,只有汕头没有发展起来,现在还越来越差,只能接受珠三角一些淘汰产业的转移,令人愤怒和无语。




没有经济纵深。思想不够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潮汕   潮州   义乌   汕头   排外   外地人   经济发展   有钱   生意   家族   关系   产业   地区   地方   社会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