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社会现实是:养儿不是防老,是养到老,一辈子的负担”对此你怎么看?

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养老现状和问题。

传统上,中国人普遍认为儿孙是养老的根本,因此很多家庭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为他们积累各种资源,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照顾自己,并为父母提供支持和照顾。然而,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很多家庭难以依靠儿孙来实现养老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养育孩子的花费也越来越高,延长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可能会让忙碌的子女难以确保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年迈的父母。因此,很多老人会面临缺乏养老保障和照顾的困境。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社区和私人企业都在探索各种养老模式,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养老问题。政府通过推广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和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和照顾问题。

总之,中国社会现实确实存在养老难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共同参与来解决这一挑战。同时,人们也应该正确理解养老的意义,放宽对于从子女那里获得养老支持的依赖,积极谋划养老计划,积累养老资产,寻找自给自足和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方式,为自己和家庭打造一个更可靠、健康、充实和有意义的老年生活。




养儿防老是传统观念。可现时社会很难做到养儿防老了。绝大多数人养儿已经防不了老了。养儿确实给老人带来一辈子的负担。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在五零后,六零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啃老族的很多,工作收入低不够用,老人补贴。
二,有很多子女,追星,玩网游不正经工作。毁掉了正常人的生活。
三,儿子结婚,房子,等结婚用品,老人负担。
四,帮助子女带孙子,比工作时还累,还得受子女的白眼。
五,既便子女有工作,赶上延长退休。老人已经赶上晚婚晚育。现在老人六十多岁了,子女三十多岁。子女没退休,老人绝大多数去世。辛苦了一辈子。
六,独生子女,有些是在国外结婚或工作的,有些是异地的,造成空巢老人特别多。俗话说,“儿待千里母担忧,母待千里儿不愁"。给老人精神上,和经济上都带来很多困扰。
所以种种原因造成中国社会现实养儿不防老,养儿是老人一辈子的负担确实是这样。




人都是往下疼,做父母的就像蜡烛一样,大部分还都心甘情愿。我的一个亲戚,每月3000元的退休费,还要给孙女交幼儿园的托儿费,还要每年给孩子上10000多元的保险。我问她"为什么你给交孩子的托儿费?"她答:"不能给看孩子就给交费吧。"培养孙女已然成为了她被迫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显然是儿子儿媳要得到的结果,啃老啃得这样的有理有据。我不反对爷爷奶奶给孙辈花钱,但是,钱要花在刀刃上。同样是这些钱你可以在孩子生日或过年过节时给个大红包,绝不可在孩子平日的正常生活里取代她的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在儿子儿媳眼中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应当的,甚至会觉得做得还很不够,他们会一直地毫不留情地啃下去,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忽略了父母日益增加的衰老,到你老到需要他们来照顾时,他门会没有心理准备,觉得来得突然和猝不及防,你必定成为他们难以接受的负担和包袱,结局不言而喻。这也是长辈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结果。




现在的社会,有的确实是这样,我们附近就有一位姑娘,都三十出头了,爸爸妈妈到哪里,她就到哪里,心里也不想找个对象,早点结婚,成个家,父母想说也说不了,有时候,我也在想:姑娘这样,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家庭?是社会?还是本人?论家庭条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理应说:这样的家庭,孩子更应该明事理,懂道理,可事实上,孩子恰恰不是这样,通过跟其父母接触解到:孩子从小父母,爷爷奶奶,姑姑都将她视为掌上明珠,要啥给啥,至于打骂更是谈不上,大学上了一年级,后来就不上了,天天玩电脑,家里买的吃的东西几乎可以开个小超市,再进一步了解到:父母平时很少在家里做饭,劳动,做家务活,为了讨孩子喜欢,今天到这里吃,明天到那里玩,在孩子的印象当中,我的父母不用我去从事什么工作,正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方式,才导致了孩子今天的结果,所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值得全社会人的关注,过分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很少参加家庭劳动,使小孩从小就看在心上,等孩子以后思想观成型了,又如何才能使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去,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每个家长朋友不得不从前人的身上去吸取经验和教训,过分地爱她,有时就是害孩子,当然我们不是不要去爱孩子,爱只能藏在心里,而不能放在脸上,嘴上,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到田里干活,我也一起跟随在父母的身边,所以从小就能体谅到父母的疾苦,等自己渐渐大了以后,挑水,做饭,割猪草,什么都做,所以以后自己也就学会独立了。一个人只有独立,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什么事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啃老族,他们都已长大成人了,但是成天既不工作、也不学习,只图吃喝玩乐,只图享受。他们给父母带来太多的麻烦。本来指望他们能成为有用的人,谁知却成了废物。
看到这部分人就会让人想到一句老话,“养儿防老”。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到老了自己不能劳动了就要靠儿女来养活自己,因此家家都要多生孩子,为的就是自己老了有人赡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句话似乎过时了。现在不再是“养儿防老”了。养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事情却反过来了。养儿不是防老,而是养到老,一辈子的负担。这种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他说明我们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缺失。
孩子为什么会养成那些坏的习惯,关键在于父母,是父母教育的失败。这些家庭多数都是娇惯型的,孩子从小就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坏习惯。长大了坏毛病也养成了,什么本事都没有,只能靠父母养着,养一辈子。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对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负担   养儿防老   托儿   儿孙   儿媳   独生子女   老年人   子女   确实   对此   老人   父母   现实   孩子   家庭   社会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