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青海的“九层妖楼”是一座独特的墓葬群,也被称为“九层塔”或“九层宝塔”。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处古代的石刻墓葬群。这座墓葬群的特点是由九座大小不一的塔组成,呈现出层层叠加的形状,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

九层妖楼的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大约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之间。它是当时藏传佛教信仰的产物,也是寺庙墓葬的一种形式。九层妖楼的主体结构为石刻,采用了石板垒砌的方式,每层之间用石阶相连。整个墓葬群建造精巧,层层叠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每座塔的内部都有石质的墓室,供奉着被埋葬者的遗骸和贵重物品。这些墓室的布局和装饰十分精致,墓室内的壁画、雕刻等艺术品都展示了当时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九层妖楼的名字“妖楼”并不代表恶意,而是因为它的形状高大、气势磅礴,给人一种神秘而妖异的感觉。它是青海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迹之一。游客可以欣赏到九层妖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




“九层妖楼”的原形的都兰热水墓群。墓葬群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都兰县热水乡,是唐代吐蕃墓葬群。“九层妖楼”就是当地人对“热水一号大墓”的俗称。电视里的九层妖楼是这样的:

闪着荧光,非常神秘。可是实际上如下图(热水一号大墓旁边的一座墓),

远看是这样的: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认为“九层妖楼”属于吐谷浑贵族墓葬,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慕容鲜卑西迁建立了吐谷浑王国,该墓葬正在其统治范围内。到了七世纪下半叶,吐谷浑被吐蕃王国所吞并,成为了吐蕃的邦国。考古学家经过比对,认为“热水一号大墓”在墓地布局、殉牲习惯、墓室结构等与吐蕃文化有一定的文化共性,所以将其归为“吐蕃文化”范畴。

虽然它叫“九层妖楼”然而它并没有九层。墓葬只有七层,就建在上图的小山包中,顶层有封土,封土内有石砌围墙。主墓室位于封土下11.5米深处,位于封土中心,建在下层的梯形平台之上,平面呈十字形,东西长21米,南北长18.5米,由墓道、墓门、回廊、东室、西室、中室和南室组成。墓道向北,为长方形竖穴式,有封石、照壁和盖木。中室为木椁室,其他各室均为石室。从考古发掘来看,此墓早期被盗并经火焚。中室出土大量丝织物残片,除用于衣饰外,多见用于幡上加有边饰的残片;东室内有大量牛、羊、马骨和木制食器;西室内除了残木件外,发现有大量小麦粒;南室内以木残件居多,各室均未见人骨。墓内的殉葬坑内出土了非常多的动物种类:牛、羊、狗、马、鹿等等,总共七十余具。出土的文物还有皮靴、金饰品、木碗、木碟、陶罐、木牍、木鸟兽、丝绸等等,非常丰富。

参考引用文献:《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讨》仝 涛




严格的说起来,“九层妖楼”是一开始当地人对该墓的称呼,随着各种小说和影视剧的演绎,大家都喜欢叫此墓为九层妖楼,这个墓葬便是中国著名的“血渭一号大墓”。

血渭一号大墓是青海都兰吐蕃古墓群中最壮观的一座墓葬,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郁兰县附近的热水乡,当地藏族人一般叫这里为有妖怪的高楼,或者就是九层妖楼,一般当地人绝对不会靠近这里,他们认为这里是不详的。

血渭一号大墓周围还有很多的古墓,大致约有二百个,经过考古发现,这些墓都是吐谷浑的王室成员,该墓从正面看就像是一个金字,因此这座墓在考古界还有一个名字,那便是“东方金字塔”。该墓总共有九层之多,这也是九层妖楼这个名字的来历。

目前为止考古人员仅仅挖掘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出土了很多的陪葬品,除了一些古代用具,剩下的几乎都是马,牛等动物的骸骨,总共有七百多具,还发现了五个葬马沟和狗的陪葬坑。值得一提的是有87具马的骨架非常完整,非常有历史意义。

可惜的是考古学家只挖了两层,人人都想知道后面有什么神奇的发现,实际上能挖两层已经非常的幸运了,因为当地盗墓非常猖獗,前两层是迫不得已挖掘的,后面的保护完好,当然没有理由挖掘了。据说在当地至少有古墓两千座,一半都被盗墓贼给光顾了,可见当地盗墓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在盗墓小说中经常提到这地方,实际上现实中的九层妖楼可没那么邪乎。目前该地已经被列为了重点保护单位,并不像大家心中所想的那么诡异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1985年,被当地人称作“九层妖塔”的青海血渭一号古墓中,考古队员挖出了一块奇怪的破布。破布上的两行神秘字符透出诡异,让人绷紧了心神。

经过精心的整理,破布显示出了它华丽的真面目。这是一块织锦,上面的奇怪字符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婆罗钵文字,翻译成中文就是“伟大、光荣的王者之王!

难道“九层妖塔”真的像传说中所说的那样,这个王是指格萨尔王?而血渭一号大墓正是格萨尔王带领众英雄封印妖怪之地?

一、挖掘九层妖塔

1982年,一队考古人员来到了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热水乡考察岩画。

岩画考察结束,即将返程时。当地人告诉考古队,据此不远有大量的古墓葬,星罗棋布,散落在察汗乌苏河北岸。

考古队跟着当地人来到墓葬所在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山峰形成的巨大山口。山脚下密密麻麻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圆形墓地,这一片墓地被命名为“热水墓葬群”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山口处的一座巨大古墓,这座古墓呈覆斗状,规模雄伟,因为背靠血渭山,被称为“血渭一号大墓”

这座大墓的封土很奇怪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两层封土总高度35米

下层封土的最大截面是个梯形,东西向的边长为100米和155米,南北向边长80米。上层封土截面也是个梯形,东西向边长为55米和65米,南北向边长58米,高度12米。

只从墓地尺寸来看,“血渭一号大墓”是热水墓葬群中体积最为庞大的一个墓地。

仔细观看墓地的封土,上层封土明显有挖掘过的痕迹。

当地人说,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北军阀马步芳带着“摸金校尉”来到这座古墓。

虽然有人告诉马步芳,这座古墓有着诡异的传说,格萨尔王曾经在此激战,将众多的妖魔鬼怪封禁在古墓中,一旦开启古墓,可能面临着不可知的风险。

可是马步芳并不信这个邪,古墓中可能存在的大量金银珠宝让他心痒难耐。于是,他下令立即开始挖掘。

掘开第一层后,里面的财宝足足运送了三天三夜才运完。掘开第二层后,大量的动物骸骨出现了。

正当他们清理这些骸骨,寻找第三层墓门时。突然有士兵开始发狂,甚至丧失理智,开枪互相攻击。

再想起那个传说,马步芳不由得心惊胆颤,带着大军匆匆离开了血渭山。

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不得而知,不过“血渭一号大墓”经过多次盗掘是不争的事实。

三个月后,获得上级批准,“血渭一号大墓”开始进行保护性挖掘。

从上层封土开始挖掘,考古队员们发现大墓的封土堆结构非常罕见。最下面是石墙,每隔一米多高的石墙上覆盖一层粗大的圆柏木,一共覆盖了三层。

再往上是泥土和砾石混合在一起夯打而成的土墙,每隔一米多高的土墙上再覆盖一层粗大的圆柏木。

整个上层封土中,一共覆盖了七层圆柏木。

挖掘到4.5米深时,出现了一个长5.8米,宽4.8米,深2.3米的殉葬坑。墓室四周由石块砌成,顶部铺有13根大柏木。

殉葬坑中有70多个动物骨骼,仔细查看骨骼,可以分辨出这里埋葬有牛、羊、狗、鹿、马等动物。

再继续挖掘到封土下11.5米深处时,出现了一个十字形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长18.5米。墓室四周由石块围砌,墓顶依旧覆盖着粗大的大柏木。

墓室中的柏木已经碳化,经过勘测,这里曾经被大火焚烧过。放火者是否马步芳的部队就不得而知了。

盗墓者将墓室中的金银珠宝搜刮一空,只留下了大量动物骨骼、小麦粒、木制食器、丝织物残片,其中就有刺绣着“伟大、光荣的王者之王”那块织锦。这块婆罗钵文字织锦,是世界上唯一一块八世纪波斯文字锦,极其珍贵。

根据出土的丝织物分析,大墓的年代大约是公元6世纪到8世纪早期

这层墓室中没有任何人骨的痕迹,显然这一层依然只是殉葬坑。

上层的封土层已经挖掘到底。在上层封土层南面,下层封土层的顶部,考古队发现了5条殉葬沟,里面有完整的87匹殉马,从马的形态上来看,这些马是被活埋的。

殉葬沟两侧共有27个圆形殉葬坑,其中有牛头、牛蹄、狗,甚至还有巨石和破碎的镀金银器物的残片。

考古工作进行到这个阶段就停止了,没有继续挖掘下去,下层的封土堆依旧保持完整。

这不禁让人想起马步芳的那次盗墓,也只挖掘了上层封土层中的两层墓室,那么,考古队也遇到什么神秘莫测的事情,从而阻止了继续向下挖掘吗?

二、为什么九层妖塔只挖掘了两层?

流言风起云涌地传播开来,有人说考古队遇到了一些违背常理的东西,因此为了保护考古人员的安全,停止了挖掘。

可是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此种说法,想来只是有人基于“九层妖塔”的种种传说而赋予它的神秘色彩。

考古队之所以停止挖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墓。

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有限。墓地中是密闭环境,一旦打开后,墓地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文物将会毁于一旦。

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见到空气的瞬间,色彩斑斓的外皮迅速氧化褪去。定陵中的丝织品、竹简等文物,在接触到空气的一刹那就化为灰烬,让人叹息不已。

“血渭一号大墓”的下层封土并没有出现盗洞的痕迹,内部应该是完整的,并没有受到破坏。在没有确保文物万无一失的技术出现的情况下,保持陵墓的原状就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方式

那么,血渭一号大墓的下层封土层里可能有什么东西呢?

一种猜测是还没有发掘的下层封土中其实并没有墓室,它只是一个土台而已。

另一种更为合理的推测是,还没有发掘的底部封土和封土之下还应该有更大的墓室。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些墓室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017年,一批文物悄然出现在西宁文物圈中,这批文物非常精美,价格高得令人咂舌,超过了亿元。

文物圈中的消息传到了警方耳中。西宁警方经过周密的侦察,抓获了一批盗墓贼。经过他们的指认,这些文物来自于距离“血渭一号大墓”仅有400米的一座古墓“2018血渭一号墓”。

这座古墓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除了盗墓贼盗走后又被追缴回来的600多件珍贵文物,还出土了金银器、玉器、铜器、纺织品等等1000多件文物

这批文物异常精美,带有浓郁的西域特色。

“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葬规格显然比“血渭一号大墓”低得多。那么,“血渭一号大墓”未挖掘的下层封土和地下部分应该会有更多令人期待的稀世珍宝。

三、九层妖塔留下了哪些谜题?

星月流转,高大的古墓在历史的迷雾中,成为众人口中神秘莫测的妖塔,被赋予了离奇诡异的传说。而那些封印在下层封土之中的秘密,不知道是否能够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墓主人到底是谁?

从“血渭一号大墓”的体积来看,其规模相当宏伟,建造大墓的人力相当庞大。

从大墓所在的位置来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背后的两座山峰犹如两条奔腾而下的巨龙,风水相当考究。

从陪葬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能够陪葬如此多的马匹和其他动物,墓地中的丝织品虽然只有残片,也能够看出做工不俗,用料考究。

仅从上层封土的形式来看,上层封土中覆盖了7层圆柏木,柏木为黄心,历经千百年而不腐。而所有的柏木都是端头向内排列,粗头向外排列,形成了厚厚的木墙。这不就是帝王或者其亲属才能够享受的“黄肠题凑”吗?

“黄肠题凑”这样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墓葬形式,曾经出现在秦公一号大墓、扬州天山汉墓广陵王刘胥墓地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中,墓主人无一例外是帝王级别。

种种现象均表明,“血渭一号大墓”的墓主人身份不凡。那么,墓主人到底是谁呢?

根据大墓所处时代(公元6世纪到8世纪初)和地点来判断,当时有两种假设:藏王、吐谷(音同“玉”)浑王。

对比一下吐蕃王朝的建立者**干布的王陵,“血渭一号大墓”从高度、体积上都要略胜一筹。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没有哪一位藏王会建造比被藏人奉若神灵的**干布还奢华的陵墓。

因此,大墓主人推测为吐谷浑王

吐谷浑原本是辽东鲜卑族慕容部落中的一支。慕容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长子,可是因为他是庶出,所以继承不了首领的位置。

慕容涉归立嫡出的次子慕容廆作为继承人,同时分给长子慕容吐谷浑1700户臣民,让他去自立门户。

因为与慕容廆不和,慕容吐谷浑带领臣民们逐步西迁,到达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

直至孙子叶延继位后,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

吐谷浑扼守西域咽喉,屡次侵犯中原。及至唐太宗时期,唐朝派出名将一举斩杀了吐谷浑王。

之后吐谷浑垂死挣扎了一阵,在公元663年被吐蕃攻灭。虽然后来经过短暂复国,却一直被吐蕃控制在手心,渐渐式微,400年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无一点声息。

吐谷浑共经6世8传,“血渭一号大墓”中到底是哪一位吐谷浑王,目前还不得而知。

2】“血渭一号大墓”真的有九层吗?

因为“九层妖塔”太过知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座大墓共有九层。

而已经挖掘的上层封土高12米,一共有两层墓室。封土总高度为35米,封土内的墓室大概有6~7层。

上层封土覆盖了7层大柏木,或许7是吐谷浑族的丧葬习俗,那么封土内的墓室可能只有7层。

不过,如果还有部分墓室在地下,也不排除整个大墓共有9层。

地下部分是否有墓室就只能等以后大墓全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才能够知晓了。

四、结束语

疾风呼啸,卷起戈壁的砂石。千古风流,终究化为一抔黄土。

那些曾经的辉煌岁月,在浩瀚的天地之间,宛若流萤滑过。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岁月静好。无论是现世安稳,还是颠沛流离,都成为过去一抹恍惚的影子。

神仙?妖怪?帝王?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传说而已。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唐代柳宗元作诗说“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这其中提到的神秘古国吐谷浑位置就在现在的青海。而传说的“九层妖楼墓葬”实际上是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的血渭一号大墓。

血渭古墓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洲的都兰县境内。在方圆两万公里的地域内有上千座一千五百年前的古墓。血渭一号大墓坐北朝南,为双覆斗形。在一层的覆斗形封土上还有一层覆斗形封土,形制很奇特。所谓的“九层妖楼”是指封土之下墓的结构:最下面是一米高的石墙,上面是一层圆木,然后上面又是石墙,再上面又是圆木。这样的结构有共有九层,因此当地藏民就称之为“九层妖楼”。

血渭一号大墓出土最多的物品就是丝绸残片,数量和种类都很多。有中原地区制造的,也有中亚、西亚制造的,其中的波斯钵罗婆文字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公元八世纪波斯文字锦。除了丝织品出土的还有波斯金币、银币和粟特金银器。

此墓很符合中原地区的风水学观念,坐北朝南,背山面河,背后是雄伟的山地,面对着察罕乌苏河。墓室也符合中原葬俗,有前堂后室和左、右侧室。但是大墓的正前方有五条沟为殉葬墓,里面有大量当时被活埋的马匹。类似吐蕃葬俗,“赞普死,杀马百匹以行粮”。但是其在殉马坑两侧的其它殉葬墓里又发现了狗、牛头、牛蹄等用来祭祀的东西。狗是吐蕃的图腾物不会用来殉葬。血渭一号大墓及都兰其它古墓的墓门都指向东北,说明民族的来源地。

吐谷浑的先祖正是来源于东北。《北史》、《晋书》等都记载鲜卑慕容氏的一支由首领吐谷浑带领举族西迁至白兰山,即现在青海都兰。部落壮大起来后,吐谷浑孙子叶延做首领时以祖父之名作为本部族的名称和国号。吐谷浑最强盛时东到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至青海南部,西到新疆若羌,北到祈连山。血渭大墓所在的都兰县有大量吐谷浑时期的古城和佛塔遗址。

在吐谷浑最强盛时由于四处征战而被吐蕃趁虚而入。灭国之后的吐谷浑成为吐蕃的属邦。血渭一号大墓正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时期,所以墓葬也具有吐蕃葬制的特点。吐谷浑正是深受中原和吐蕃的影响。血渭一号大墓的墓主是吐蕃统治时期的吐谷浑王。当吐蕃灭亡之后吐谷浑也就消失了。

目前血渭一号大墓只发掘了最上面两层的殉葬墓,其实就是到现在为止没有触及到吐谷浑王的葬身之地,也就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墓葬是不是传说中的九层,也不能预知吐谷浑王的葬所是什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青海   吐蕃   都兰县   封土   波斯   吐谷浑   都兰   柏木   墓室   墓葬   下层   慕容   墓地   古墓   文物   财经   墓葬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