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和火葬哪个成本高?

先分析一下这个题面,火葬,土葬

花钱火葬是国家政策,大部分地区是强制火葬的,虽然有的是承包出去了,但名义还是公益性质,在新政策下是不准贵的。

土葬是老传统了,可以追溯人类还在阿巴阿巴的时期。当人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概念,他们挖坑埋土,把扔在山沟里的尸体盖上树叶子和野草。土葬重在人工费和地皮,但是火葬最后装盒里还是要埋,所以它可能区别在……油钱?这样看起来可能火葬更贵,因为土葬多了个二次处理的程序。

那为什么还是要推行火葬?

有个词,“挫骨扬灰”,贬义词,但是咱们敬爱的周总理骨灰撒向大海,非常高洁,非常褒义。这就是打破旧秩序后他们想建立的新社会吧

您可能问了,那不能火葬就高洁土葬就卑劣吧,有什么依据呢?

话要从新中国的说起了,因为再往前,火葬一向是国家拒绝的方式,在传统观念里,这种遗体处理方式非常不好。

新中国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个墓地太占地儿了,这再过些年,死人用地面积比活人还多,这哪行啊?!

于是就想招,那个时候的主流是深埋和不立碑,这样过不了多少年,人就会以全新的面貌和角色参与生物链循环。(这个真的是最优选)但是!这种方式非常极端,毕竟殡葬活动的意义是什么?纪念。你没有坟,我上哪看你,总不能看着土就喊祖宗吧?

火葬的推行

这时候插播一下火葬其实不算新鲜事物,很早以前就有燃烧处理的方式,尤其瘟疫什么的。而且古代也有穷人多,买不起地,办不起葬礼,送到私炉一把火处理了,干净。虽然官方反对这种东西,甚至立法,但因为过分好用,可以说是延绵不绝。

火化机倒是舶来品,原因很简单,火化机带个机字儿,他们有机械时代,我们都是砖炉子。只谈火化用,其实差不了太多,但奈何民国时期咱被人家殖民了,引进,使用。

新中国穷啊,人留下来的大件儿闲着不用,再去砌炉子?那不能够。后来不是有个阵营吗?再引进用的就是捷克造。

就这么着,既能让后人有坟上,又能节约土地的折中法——火葬,开始了它的时代。

回到题主的问题,火葬比土葬便宜吗?单从这个技术层面来说,没有。但要是从它所在的殡改套餐来看那是非常省钱的,因为殡改的灵魂领袖是“简丧薄葬”。

也就是说,火葬是一个思想的改革,它重点不在于直接埋还是烧成灰埋,而且背后对于铺张浪费破坏环境浪费土地的殡葬习俗的革新


(题外话,我们老师,具体哪位老师他也应该不想被透露,我就不点名了,提出过一个很有趣提案,取消火葬,把人竖着埋进去,也不要什么防腐剂水泥槽,图的就是绿色生态。我非常支持,也不知道老师今年能不能进两会。)

(补题外话,火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剧毒气体叫二噁英,这个是殡葬专业的主要研究课题,虽然已经有尾气处理系统问世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实际运用……所以如果可以不火化,复古到挖个坑埋点土不立碑,倒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好了,祝福殡葬行业吧)




我们先算算经济账。我的一个学生父亲去世了,在县城火化后没有惊动任何人,留下骨灰盒摆在家里,一共花费五千左右。后来他老婆嫌害怕,就埋在乡下老宅房后。同样,另一个学生父亲去世,同样按照要求火化了。但是他又听从几位亲属长辈的要求,做了口棺材,举行了一般化的殡葬仪式,搭灵棚搭了五个不同样的,做路祭,请乐队和哭丧娘,发丧前三天就办席,亲属乡邻和帮忙的烧100块钱或者50块钱纸钱,就可以带着几口人吃三天饭。出殡那天办了51桌流水席。他告诉我,共花费了27万,收烧纸钱6万。在农村,出殡土葬是赔钱的,还是赔大钱。他说这是小操办,大的更厉害。所以,现在火葬和土葬实际花钱不多,多在举办出殡仪式上。我们这儿是不许把尸体直接入棺的,但是农村风俗如果再不举行入殡和出殡等仪式,就是不尽孝道,亲属长辈也不答应。

所以,提倡火葬还要提倡埋葬从简。否则变味的火葬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初衷。我记得,我国火葬是1958年(也可能是1957年)由毛主席倡导的,当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51人联合签名倡导和推行火葬,目的主要是节省土地资源。随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几次殡葬改革制度,由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行。

应该看到,1958年签名的我们党和国家领导151人中,只有毛泽东没有火葬,也只有他的遗体保存下来,其他全部火葬,并且许多连骨灰都没留下,撒向了祖国的江河湖泊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在我国的高级将领中,只有许世友的尸体与母亲埋在了一起,那是邓小平特批的。




要讲土葬和火葬哪个成本高,是事求实讲,应该是火葬成本高,特别是农村人火葬成本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

成本之一:要租冰棺

人死之后,以前都有早已准备好的棺材(乡下俗话说“办到长生不长人)”,只要直接放入棺内就行了。

这种木棺有一个好处,人尸体放入后可以不用完全封闭,能留有一口,保证有空气可以进入棺材内,这是防避人会出现假死的现象。

待到过了三天,亲人们再开棺看一下,如果确实死了,就把棺材封闭死,不让棺内的气味和病菌跑出来污染。如果属于假死,三天也可以回过来。我有一个族伯,在30岁边死去,在棺内睡了两天后又醒回来了。醒回来后,连生了三子一女,直到老了才寿终正寝。

现在不行了,家里没有棺材,只好到办丧事一条龙的老板那里去租玻璃冰棺来,每租一天100元,那怕只有一会的时间也是一天。


花点钱租事小,可怕的是这种冰棺极不卫生,因为它装过无数次的各种各样的尸体,而且,这种冰棺尸体放进去后,就立即接电降温冰冻了。如果有假死之人,在冰点之下,那再也无法回头了。

成本之二:要多跑来回路、车费要花高价

火葬场不象商店那样多,一个县也就一个,不管死者家离场有多远,你也得送去。

白天去既担心堵车,又掉心死者多,难排队赶不回来下葬,只好大半夜的就出发去火葬场。晴天还好,要是遇上了大雨,或遇上了冰雪天,有些路况不好的人家,真的是苦不堪言。

这一来一去的,又是做这种事,一般的车都是不愿拉尸体的,只好花高价请来。

成本之三:要火化费

火葬场的工作人员也是有家庭的,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从事烧尸这样辛苦的工作,当然也是要报酬的,还有其他的工作人员,也是这样。而且设备、燃料等都是需要钱的,所以人一旦死了之后,村里领导就会联系火葬场,办好交费、安排日程等等事宜。

虽然目前这笔费用不是死者家出,是政府支付了,但总是花了火化费呀。


成本之四:要美容费

尸体到了火葬场,进了候烧室,里面的工作人员来了,问“老人家很乱很赃,要不要化一下妆呀,让老人漂漂亮亮的走呢”?谁家的子女看着父亲或娘亲马上就要烧成灰了,哪个不想把亲人美容一下呢?再多的钱也要花!

进去了,就是化妆费、鲜花l费、纸钱费等等。本可以不用的手续,现在还是要做了,市场上一块多钱一朵的塑料花,里费要花10多元一朵……

成本之五:两层棺材

人体火化以后,本来骨灰盒就完全可以了。

但有些人家以前准备的棺材还在那里,这东西又不能作其他用,放在那里还碍事碍眼,有小孩的人家小孩着到还恐怖。子女就把那骨灰盒放进棺内安葬了,让亡人睡了两层棺材。


成本之六:要答谢费

尸体火化后从县城回来,从到了本村口,乡里乡亲的,最后一回经过了,家家都要放一挂编炮,烧一下香纸,这是纯朴的农村人对亡人的最高礼节了。

孝子为了答礼乡邻们对父亲或母亲的敬重,每位前来烧香的,都回报一包香烟和毛巾。

如果是土葬,本是不用经过这些地方的,现在需要这里才能回去。线路远的地方,孝子是要多花很多烟钱的。

要是夏天天热,还得专门有人用车在沿路给口渴的人水喝。

总之,农村实行火葬,虽然i只是去火化了一下尸体,依然是一样不少的土葬,但却是转了一个大弯,又回到起点。转这一个大弯,不花钱是转不了的,转这一个大弯,就是土葬与火葬的区别。不过,转过这个大弯后,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也进步了,几千年入土为安的思想也慢慢受到了改变。




应当是火葬高,并且高很多。

以下比较一下:

土葬:在农村,墓地一般就在村庄附近,人去世后撞到棺材里,到墓地里下葬就行了,主要的费用是棺材(约1000元),寿衣(1000元)、人工(约1000)。这样的话一共3000元就差不多。当然了,办理丧失吃喝招待不含在内。

火葬:在农村,有人去世要火葬的话,包括以下几种费用:

运尸费,从逝者家到殡仪馆,以及从殡仪馆到逝者家,一共1000元左右。

寿衣1000元。

火化350元(普通炉,可报销)或高档炉(700元,不报销)。

存尸费,有时火化要等待排号。约1000元左右。

消毒费,就是拿个喷壶向尸体喷几下消毒药水,200元。

大厅、花圈、小白花、音响等,至少2000-3000元。

骨灰盒,2000元左右。

人工1000元。

以上几项合计,最低8000元-10000元。同样不算招待吃喝费用。

比较一下,实际上火葬比土葬费用高了几倍的费用。当然了,城市存在土地问题,必须火葬,农村的话,笔者认为土葬要优于火葬,只是作为政府应当倡导丧事新办,禁止大操大办,禁止用水泥一类材料。




土葬和火葬也没有什么成本高低之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高低。富者自高,穷者自低。我这里有一处厅级退休人员在农村去逝,又要拉到省城火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土葬   成本   乡邻   火葬场   骨灰盒   块钱   棺材   亲属   墓地   殡葬   尸体   父亲   费用   农村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